本书是笔会2017年度精选集。编辑部选取五十篇各种风格的散文编成五辑,选文的作者除了作家,也有学者、艺术家,以及业余写作者。笔会选文,继承温柔敦厚的散文传统,又有新颖视角,写出人生的各种况味,称得上是当代散文的一个好样本,也是写作学习者极好的参考。
“笔会”作为历史悠久的副刊,所刊之文,既有浓厚的书卷气,又不排斥日常生活的烟火气,形成独有的风格。笔会文章多次被中考、高考选作考题,其文集非常适合作为学生习作的范文。本书特邀中国*美图书评委周晨先生设计,以冷冰川先生的画作封面,裸辑装订,典雅又别致。
辑一
莫言:朗读与呐喊
毕飞宇:诗歌史上*漫长的一场雨
黄永玉:水、茶叶和紫砂壶
骆玉明:旧作往事
蔡小容:马纯上先生的房间
张宪光:张岱晚年的日常生活
刘晓蕾:《红楼梦》和《金瓶梅》的吃货指南
孟晖:灯花眉黛付多情
韩羽:灶王爷的脸谱
傅月庵:吃什么都会想起从前
辑二
杨绛:幼年往事(外一篇)
王安忆:她多么爱生活,爱得太多太多
沈芸:老派
朱正琳:多一个字也不肯说的周有光
白谦慎:王弘之老师
裘小龙:叶芝的诗与杨宪益先生
郑重:三十六年前的细节
韩天衡:幽默 仁心 才情
田洪敏:纪念H先生
李娟:擅于到来的人和擅于离别的人
辑三
迟子建:水银花开的夜晚
韩秀:红狐狸
舒飞廉:甜如蜜
鲍尔金娜:子不语三条杠
甫跃辉:枇杷树
裘山山:颜值这回事
王瑢:萝卜翠,玻璃脆
邵颖华:年味儿
陈思呈:没病的人是无知的
晓寒:阳光堆在犁铧上
辑四
孙郁:世情与远思
汪丁丁:普遍肤浅时代的阅读方式
傅杰:朱正?周有光?数字
林行止:“荣誉羊皮”效应
梁永安:女性的《敦刻尔克》
胡晓明:年画与中国美学精神
曹景行:从手抄书谈起
陈村:它不仅仅是通俗文学
李皖:口袋里装满天塌不怕的死性?
詹丹:人生观和人“死”观的教育
辑五
冯骥才:泡在水里的威尼斯
叶兆言:一个南京人眼里的西湖
孙小宁:法隆寺与柿
小转铃:走路
路明:小镇出来的孩子
张翎:那些年,学外语的那些事儿
华子:十年追梦
吴非:铁匠和理发师
李戎:外来人的成年礼
郑海歌:虎丘路50号的记忆
杨绛:幼年往事我三四岁的时候,家住(北京)东城,房主是很阔气的旗人,我常跟着妈妈去看看那家的大奶奶、二奶奶。她们家就像《红楼梦》里的景象,只是《红楼梦》里没有满地的哈叭狗。我怕狗,挨着妈妈坐在炕上,不敢下地。不过她们家的哈叭狗不咬人。后来我爸爸当了北京京师检察厅长,检察厅在西城,我家就搬到东斜街25号,房东是程璧。房子不小,前后两个宽畅的四合院。门房是臧明,他和一个小厮同住门口一间屋里,里面是一只大炕,可以睡不止两个人呢。我爸爸上班坐马车。我家有一辆半新不旧的马车,一匹马,两个马夫。大马夫赶车,小马夫是大马夫的下手,只管洗马、刷马、喂马、遛马。两个马夫同住后门口一间小小的屋里,旁边就是马房。前面院子里晾着四个匾:两匾干草。两匾黑豆。我看马吃草吃豆吃得很香,偷偷儿抓了一把黑豆尝尝,不料黑豆是苦的,忙又偷偷儿放还原处。前门不大,后门是马车出进的门,是很大的一扇红门,门上又开一个小门,下人出入都走这小门,不走前门。我平时也只在前院玩,很少到后面去。前院有五间北屋,五间南屋。北屋、南屋完全是对称的。北屋东头是两间卧房,西头又是一间卧房,中间是一间很大的客厅。我黑地里不敢过那间大客厅,害怕。妈妈很忙,成天前前后后、忙这忙那。有一晚,她特地到我和三姐同睡的卧房来看看我们。三姐和我不睡一头。我睡在她脚头。我们要好的时候,彼此拉拉直裤脚;不要好的时候,我就故意把她的脚露在外边。我人短,我的脚总归是安全的。姐姐也难得和我吵架。有一次妈妈睡前来看看我,妈妈掀开被子,只见我裤脚扎得紧紧的,裤腿扎在袜筒里,裤子紧紧地扎在衣服外。衣服上有两个口袋,一个口袋里塞着一个鼓鼓的皮球;另一个口袋里是满满一口袋碎玻璃,红的、绿的、黄的……各色的都有。妈妈解开衣服,发现我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妈妈问三姐,碎玻璃有什么好玩。三姐说:“照着看天的,红玻璃里看红天,绿玻璃里看绿天。”妈妈把皮球放在我床头,碎玻璃全给扔了。吩咐三姐告诉我,以后别再把皮球、碎玻璃装在口袋里。我很听话,以后不再把衣服那么紧的结成一串,也不把玩意儿都装在口袋里了。北屋有一间厢房,是我们的吃饭间,有电话,我爬上凳子,可以给同学打电话,讲讲私房话。例如“我跟你好,不跟谁谁谁好”(什么人不记得了)。靠门口,有一张两抽屉桌子,臧明戴着一副铜边眼镜记账。我非常羡慕臧明戴着眼镜记账,心中暗想,我长大了,也要戴着眼镜,坐在书桌前,记事。我现在写作,总想到小时候羡慕臧明写账,觉得实现了小时候的愿望。我家搬到东斜街,开始只住一家,南屋没人住,我家也天天打扫,我和姐姐常到空屋里去玩。不久,我堂姐的姨父姨母也到北京来了,就住了那五间南屋。姨父是教育部次长袁观澜(字希涛)。我家门口有两个门牌:一边是无锡杨寓,一边是宝山袁寓。我爸爸因为姨父姨母不是亲的,姨母称袁大阿姨。姨父称袁老伯。我大弟弟出生上海,现在的淮海路曾称霞飞路,以前又称宝昌路,所以取名宝昌。小弟弟杭州出生,家住保俶塔附近,所以取名保俶。保俶断奶后奶妈走了。他自己会走路了。一天他跑到袁家去,对袁老伯说:“袁老伯,你也姓老虎,我也姓老虎,爸爸也姓老虎,妈妈也姓老虎。”袁老伯莫名奇妙,过来问我爸爸。爸爸想了一想,明白了,他对袁老伯说:“你和我同庚吧?我们夫妻都属虎,这孩子也属虎。”袁老伯听了大笑。我们两家很亲密。袁大阿姨能推拿,这是她的传家本领,传女不传男。我家孩子病了,袁大阿姨过来推拿一下,就没事了。我妈妈也学会了几招,如“提背筋”,孩子肚子痛,背筋必涨粗,提几下,通了大便,病就好了。我和三姐姐常到袁家去玩。袁大阿姨卧房里,近门口处,挂一张照相,我知道那是袁世庄姐姐的相片,她在外国读书,要三年后才能回来。我总觉得三年好长啊,常代袁大阿姨想女儿。世庄姐姐的妹妹是世芳姐姐,她身体不好,不上学。三姐学校回家,总和她同出同进。我老跟在背后,世芳姐姐吃了糖或陈皮梅,包糖或陈皮梅的纸随手一扔,我常偷偷捡了舔舔,知道她吃了什么。她有时也给三姐姐吃。我只远远跟着,她们不屑理我这小东西。那时我在甘石桥大酱坊胡同、小酱坊胡同拐弯处的“**蒙养院”上学,上学前班。三姐姐上小学。我学前班毕业,得了我生平**张文凭。我很得意,交妈妈收藏。三姐姐也初小毕业了。我们姐妹都到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读书,袁大阿姨称“附属里”。不久后,袁家要娶新嫂嫂了。我从不知道袁家还有个儿子,没有儿子,娶什么嫂嫂呢。这是三姐姐告诉我的。我的好朋友孙燕华和我两个陪新娘子。新娘子左等右等没等到,大家就先吃喜酒了。吃完喜酒,孙燕华就和她家带她弟弟的臧妈回孙家了。我吃完喜酒,大发胃病。我的胃病是一个粗心的中医大夫失误造成的。他把“厘”写成“分”。他开的药是黄柏。我妈妈请他为我开点清火的药,因为爱生疖,嘴角爱生“热疮”。这中医把六厘黄柏写成六分黄柏。我记得妈妈用糖汤拌成桂圆核儿大小的丸子,吞一个团子,喝一勺糖汤。我因为是妈妈亲自喂,乖极了,虽然很苦,我吞下一个又一个很苦的小团子,没嫌苦。但从此得了胃病,我的胃至今还是我全身的薄弱环节。吃完酒席,大家散了,我大发胃病,厨房里为我炒了很烫的盐,让我渥在心口。大家睡了,我因为胃痛还没睡着。忽听得各、各、各的皮鞋声,是新郎新娘回来了,我听见臧明特地进来,一口苏北口音告诉爸爸(臧明称“老爷”):“新娘子穿的是白的洋鞋子。”洋鞋子已够洋,又是白的,新娘该穿红鞋啊,却是白的,真“洋”得出奇了!第二天早上,我胃也不痛了,我学着臧明的腔调告诉了三姐姐,我们俩立即到袁家去看新嫂嫂。新嫂嫂玉立亭亭,面貌美极了,我和三姐姐都迷上了。我妈妈怕我们去打扰,不许我们老去看新嫂嫂。新嫂嫂却很会做人,哄我们一起造一条一尺宽的小路通到月洞门。月洞门外是程璧家的荒园,我和姐姐常去玩的。一尺宽的小路刚造完,我家“回南”了,袁家也同路回南,但是我们两家在火车上不在一处。到了天津的旅馆里,我们只知道袁家也住这旅馆,我家住的是便宜的房间,袁家却不知在哪里。新嫂嫂就此不见了。我妈妈的家具,随着我们家搬迁。妈妈衣橱里,我的**张文凭已扔掉了,但是新嫂嫂和新郎的照相,有一本书那么大小,贴在硬纸上的,仍在原处。我常常开了妈妈衣橱的门,拿出新嫂嫂和新郎的照片,看了又看,因为我老想念我的“新嫂嫂”。我闭上眼,还能看见她。她是我幼年往事里的一颗明星。……
笔会是文汇报副刊,创刊于1946年,柯灵取名,钱钟书题签,发展到现在,成为一个具有历史积淀的副刊品牌,聚集过堪称“国士”的一批文化人。从1996年起,“笔会文粹”每年出版一本,已成为众多文学爱好者的收藏。
去吧,摩西 本书特色 《去吧摩西》由福克纳所*,《去吧摩西》主人公艾萨克·麦卡斯林所属的麦卡斯林家族是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的几大庄园主家族之...
1976-2012我的野人生涯 本书特色 为揭开野人之谜,作者跋山涉水30年,在毒蛇猛兽、山洪塌方、夏日冰雹、十月飘雪的神农架原始深林里寻踪探险,以纪实的手法全...
文人与装鳖-民国名家随笔丛书 内容简介 本丛书遴选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些名家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佳作,按照文章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册,即《古风犹存》《陋...
孟伟哉文集:第十卷:人在沧海风涛间 本书特色 《孟伟哉文集10:人在沧海风涛间》内容包括:感谢故乡;爱我故乡;父亲牺牲;难诉母子情;游击区抗日学校;不忘恩师;甜...
《酸痛拉筋解剖书》内容简介:本书以基础解剖学及人体生理学为基础,科学阐释了拉筋运动的原理与技巧,结合身体柔软度训练方法,全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本书特色 本书包含三部分——《我的人生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书信选》。其中《我的人生故事...
奇特的锐眼 本书特色 《奇特的锐眼:吕国桥诗歌集》:秋阳微笑了 蓝天微笑了秋天的颂歌响起了飘进了沉思的舍房里飘进了农民的眼睛里飘进了切盼的村庄里奇特的锐眼 内容...
心香花环 本书特色 作者在书中写道:这本书收集的都是我在巴基斯坦工作过程中和退休后写成的诗篇和文章,大部分曾在中国或在巴基斯坦各类报刊上发表过,写的都是我的亲身...
《工业互联网》内容简介:本书紧扣时代主题,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给出了具有预见性的答案,虽然这种预见性的答案并不绝对精确,但是
《汉语诗律学》这一部书把汉语诗律的一般常识和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杂糅在一起的著名,全书的内容是这样的:从一般常识到比较高深
李霁野文集补遗-(上下卷)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本,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王锡荣主编★ 收入李霁野的自传、叙事诗《海河岸上人家》、《史湾赵...
连队之河 本书特色 《连队之河》所选录的颗颗“荆棘鸟的歌唱”,作者细数行囊、反复斟酌的*爱。《兄弟爱情》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两位指挥员同...
王树增自选集 目录 从天而降(代序)中篇小说月斑鸽哨猛潮黑峡破译红鱼我的小驮马甜蜜海滩红邮车禁止忧郁散文大河永恒说吃谈喝夜读兵书初见顿河心窍黄尘塞五车长篇纪实《...
老舍(1899~1966),满族,原名庆春,又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自幼丧父,家境贫寒。1924年赴英国任教,并开始文学创作,以幽默风格引人关注。1930年...
当我还是少年时-德语经典文学手绘插画本 本书特色★中国德语界泰斗李逵六权威推荐!★全彩四色印刷,经典文学与视觉艺术的完美结合! ★著名旅德华人艺术家王小慧、中国...
国民政府十二位一级上将的最后结局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选择中华民国历史上的十二位一级上将在中华民国历史上某一领域的影响进行编写,主要对这些人物的一生作一简介,重...
《朱天衣的作文课(全5册)》内容简介:拥有二十余年儿童作文教学经验的朱天衣,主张以启发引导、说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发挥想象力,
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全五卷) 本书特色 ★32开精装,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华书局原总编辑傅璇琮主编,评点精当,角度专业,可读性强★所著录诗歌名著近两千种,上启两...
祸枣集 内容简介 从1986年开始。我就煮字为生了。其间*久的,是做编辑,煮别人的字。后则于编辑之余,间译几行书。嗣后弄学问,搞一些陈芝麻烂谷子。在这“五马换六...
80后幸孕记 本书特色 80后新妈爆笑怀孕笔记。从日常出发,揭示育儿真谛,培养新时代健康又智慧的宝宝。我们还年轻,你还稚嫩,让我们一同成长。80后幸孕记 内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