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笔会2017年度精选集。编辑部选取五十篇各种风格的散文编成五辑,选文的作者除了作家,也有学者、艺术家,以及业余写作者。笔会选文,继承温柔敦厚的散文传统,又有新颖视角,写出人生的各种况味,称得上是当代散文的一个好样本,也是写作学习者极好的参考。
“笔会”作为历史悠久的副刊,所刊之文,既有浓厚的书卷气,又不排斥日常生活的烟火气,形成独有的风格。笔会文章多次被中考、高考选作考题,其文集非常适合作为学生习作的范文。本书特邀中国*美图书评委周晨先生设计,以冷冰川先生的画作封面,裸辑装订,典雅又别致。
辑一
莫言:朗读与呐喊
毕飞宇:诗歌史上*漫长的一场雨
黄永玉:水、茶叶和紫砂壶
骆玉明:旧作往事
蔡小容:马纯上先生的房间
张宪光:张岱晚年的日常生活
刘晓蕾:《红楼梦》和《金瓶梅》的吃货指南
孟晖:灯花眉黛付多情
韩羽:灶王爷的脸谱
傅月庵:吃什么都会想起从前
辑二
杨绛:幼年往事(外一篇)
王安忆:她多么爱生活,爱得太多太多
沈芸:老派
朱正琳:多一个字也不肯说的周有光
白谦慎:王弘之老师
裘小龙:叶芝的诗与杨宪益先生
郑重:三十六年前的细节
韩天衡:幽默 仁心 才情
田洪敏:纪念H先生
李娟:擅于到来的人和擅于离别的人
辑三
迟子建:水银花开的夜晚
韩秀:红狐狸
舒飞廉:甜如蜜
鲍尔金娜:子不语三条杠
甫跃辉:枇杷树
裘山山:颜值这回事
王瑢:萝卜翠,玻璃脆
邵颖华:年味儿
陈思呈:没病的人是无知的
晓寒:阳光堆在犁铧上
辑四
孙郁:世情与远思
汪丁丁:普遍肤浅时代的阅读方式
傅杰:朱正?周有光?数字
林行止:“荣誉羊皮”效应
梁永安:女性的《敦刻尔克》
胡晓明:年画与中国美学精神
曹景行:从手抄书谈起
陈村:它不仅仅是通俗文学
李皖:口袋里装满天塌不怕的死性?
詹丹:人生观和人“死”观的教育
辑五
冯骥才:泡在水里的威尼斯
叶兆言:一个南京人眼里的西湖
孙小宁:法隆寺与柿
小转铃:走路
路明:小镇出来的孩子
张翎:那些年,学外语的那些事儿
华子:十年追梦
吴非:铁匠和理发师
李戎:外来人的成年礼
郑海歌:虎丘路50号的记忆
杨绛:幼年往事我三四岁的时候,家住(北京)东城,房主是很阔气的旗人,我常跟着妈妈去看看那家的大奶奶、二奶奶。她们家就像《红楼梦》里的景象,只是《红楼梦》里没有满地的哈叭狗。我怕狗,挨着妈妈坐在炕上,不敢下地。不过她们家的哈叭狗不咬人。后来我爸爸当了北京京师检察厅长,检察厅在西城,我家就搬到东斜街25号,房东是程璧。房子不小,前后两个宽畅的四合院。门房是臧明,他和一个小厮同住门口一间屋里,里面是一只大炕,可以睡不止两个人呢。我爸爸上班坐马车。我家有一辆半新不旧的马车,一匹马,两个马夫。大马夫赶车,小马夫是大马夫的下手,只管洗马、刷马、喂马、遛马。两个马夫同住后门口一间小小的屋里,旁边就是马房。前面院子里晾着四个匾:两匾干草。两匾黑豆。我看马吃草吃豆吃得很香,偷偷儿抓了一把黑豆尝尝,不料黑豆是苦的,忙又偷偷儿放还原处。前门不大,后门是马车出进的门,是很大的一扇红门,门上又开一个小门,下人出入都走这小门,不走前门。我平时也只在前院玩,很少到后面去。前院有五间北屋,五间南屋。北屋、南屋完全是对称的。北屋东头是两间卧房,西头又是一间卧房,中间是一间很大的客厅。我黑地里不敢过那间大客厅,害怕。妈妈很忙,成天前前后后、忙这忙那。有一晚,她特地到我和三姐同睡的卧房来看看我们。三姐和我不睡一头。我睡在她脚头。我们要好的时候,彼此拉拉直裤脚;不要好的时候,我就故意把她的脚露在外边。我人短,我的脚总归是安全的。姐姐也难得和我吵架。有一次妈妈睡前来看看我,妈妈掀开被子,只见我裤脚扎得紧紧的,裤腿扎在袜筒里,裤子紧紧地扎在衣服外。衣服上有两个口袋,一个口袋里塞着一个鼓鼓的皮球;另一个口袋里是满满一口袋碎玻璃,红的、绿的、黄的……各色的都有。妈妈解开衣服,发现我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妈妈问三姐,碎玻璃有什么好玩。三姐说:“照着看天的,红玻璃里看红天,绿玻璃里看绿天。”妈妈把皮球放在我床头,碎玻璃全给扔了。吩咐三姐告诉我,以后别再把皮球、碎玻璃装在口袋里。我很听话,以后不再把衣服那么紧的结成一串,也不把玩意儿都装在口袋里了。北屋有一间厢房,是我们的吃饭间,有电话,我爬上凳子,可以给同学打电话,讲讲私房话。例如“我跟你好,不跟谁谁谁好”(什么人不记得了)。靠门口,有一张两抽屉桌子,臧明戴着一副铜边眼镜记账。我非常羡慕臧明戴着眼镜记账,心中暗想,我长大了,也要戴着眼镜,坐在书桌前,记事。我现在写作,总想到小时候羡慕臧明写账,觉得实现了小时候的愿望。我家搬到东斜街,开始只住一家,南屋没人住,我家也天天打扫,我和姐姐常到空屋里去玩。不久,我堂姐的姨父姨母也到北京来了,就住了那五间南屋。姨父是教育部次长袁观澜(字希涛)。我家门口有两个门牌:一边是无锡杨寓,一边是宝山袁寓。我爸爸因为姨父姨母不是亲的,姨母称袁大阿姨。姨父称袁老伯。我大弟弟出生上海,现在的淮海路曾称霞飞路,以前又称宝昌路,所以取名宝昌。小弟弟杭州出生,家住保俶塔附近,所以取名保俶。保俶断奶后奶妈走了。他自己会走路了。一天他跑到袁家去,对袁老伯说:“袁老伯,你也姓老虎,我也姓老虎,爸爸也姓老虎,妈妈也姓老虎。”袁老伯莫名奇妙,过来问我爸爸。爸爸想了一想,明白了,他对袁老伯说:“你和我同庚吧?我们夫妻都属虎,这孩子也属虎。”袁老伯听了大笑。我们两家很亲密。袁大阿姨能推拿,这是她的传家本领,传女不传男。我家孩子病了,袁大阿姨过来推拿一下,就没事了。我妈妈也学会了几招,如“提背筋”,孩子肚子痛,背筋必涨粗,提几下,通了大便,病就好了。我和三姐姐常到袁家去玩。袁大阿姨卧房里,近门口处,挂一张照相,我知道那是袁世庄姐姐的相片,她在外国读书,要三年后才能回来。我总觉得三年好长啊,常代袁大阿姨想女儿。世庄姐姐的妹妹是世芳姐姐,她身体不好,不上学。三姐学校回家,总和她同出同进。我老跟在背后,世芳姐姐吃了糖或陈皮梅,包糖或陈皮梅的纸随手一扔,我常偷偷捡了舔舔,知道她吃了什么。她有时也给三姐姐吃。我只远远跟着,她们不屑理我这小东西。那时我在甘石桥大酱坊胡同、小酱坊胡同拐弯处的“**蒙养院”上学,上学前班。三姐姐上小学。我学前班毕业,得了我生平**张文凭。我很得意,交妈妈收藏。三姐姐也初小毕业了。我们姐妹都到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读书,袁大阿姨称“附属里”。不久后,袁家要娶新嫂嫂了。我从不知道袁家还有个儿子,没有儿子,娶什么嫂嫂呢。这是三姐姐告诉我的。我的好朋友孙燕华和我两个陪新娘子。新娘子左等右等没等到,大家就先吃喜酒了。吃完喜酒,孙燕华就和她家带她弟弟的臧妈回孙家了。我吃完喜酒,大发胃病。我的胃病是一个粗心的中医大夫失误造成的。他把“厘”写成“分”。他开的药是黄柏。我妈妈请他为我开点清火的药,因为爱生疖,嘴角爱生“热疮”。这中医把六厘黄柏写成六分黄柏。我记得妈妈用糖汤拌成桂圆核儿大小的丸子,吞一个团子,喝一勺糖汤。我因为是妈妈亲自喂,乖极了,虽然很苦,我吞下一个又一个很苦的小团子,没嫌苦。但从此得了胃病,我的胃至今还是我全身的薄弱环节。吃完酒席,大家散了,我大发胃病,厨房里为我炒了很烫的盐,让我渥在心口。大家睡了,我因为胃痛还没睡着。忽听得各、各、各的皮鞋声,是新郎新娘回来了,我听见臧明特地进来,一口苏北口音告诉爸爸(臧明称“老爷”):“新娘子穿的是白的洋鞋子。”洋鞋子已够洋,又是白的,新娘该穿红鞋啊,却是白的,真“洋”得出奇了!第二天早上,我胃也不痛了,我学着臧明的腔调告诉了三姐姐,我们俩立即到袁家去看新嫂嫂。新嫂嫂玉立亭亭,面貌美极了,我和三姐姐都迷上了。我妈妈怕我们去打扰,不许我们老去看新嫂嫂。新嫂嫂却很会做人,哄我们一起造一条一尺宽的小路通到月洞门。月洞门外是程璧家的荒园,我和姐姐常去玩的。一尺宽的小路刚造完,我家“回南”了,袁家也同路回南,但是我们两家在火车上不在一处。到了天津的旅馆里,我们只知道袁家也住这旅馆,我家住的是便宜的房间,袁家却不知在哪里。新嫂嫂就此不见了。我妈妈的家具,随着我们家搬迁。妈妈衣橱里,我的**张文凭已扔掉了,但是新嫂嫂和新郎的照相,有一本书那么大小,贴在硬纸上的,仍在原处。我常常开了妈妈衣橱的门,拿出新嫂嫂和新郎的照片,看了又看,因为我老想念我的“新嫂嫂”。我闭上眼,还能看见她。她是我幼年往事里的一颗明星。……
笔会是文汇报副刊,创刊于1946年,柯灵取名,钱钟书题签,发展到现在,成为一个具有历史积淀的副刊品牌,聚集过堪称“国士”的一批文化人。从1996年起,“笔会文粹”每年出版一本,已成为众多文学爱好者的收藏。
关于本书央企,两个闪闪发光的字,在无数人眼中意味着神秘森严而光鲜亮丽的世界,更有无数人拼尽全力只为争夺进门的钥匙。但踏入大门的开始也是厮杀的开始。你不但要做个忍...
《这么学习,GREAT!》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习的书,作者芭蕉(陈丽娴)有着近20年的培训从业经验。芭蕉老师长期专注于成人
无声的群落 本书特色 因为研究上山下乡史的缘故,这些年我结交了不少知青朋友。《无声的群落》的编委卢晓蓉和邓鹏二位,虽相识较晚,却称得上一见如故。这与其说是缘分,...
半世猴缘 本书特色这是一部我国著名文学艺术家韩静霆的散文集,由作者35篇*著名的散文构成,包含了各个时期多次获奖的代表作,多以自身经历、生活为主线,作品兼具美文...
红色列车:西伯利亚大铁路惊险之旅 内容简介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横贯俄罗斯东西的著名交通大动脉之一,在前苏联时期又被西方人称为“红色列车”。本书作者彭怡平由东至西,...
《梅林闲笔》内容简介:要对“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做出完满的回答并非易事。几年前,我听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就此讲过六条:
历代传说-雨果文集-第十四卷 诗歌卷 本书特色 雨果诗歌创作的顶峰,堪与但丁《神曲》媲美的史诗级力作。雨果一生思考求索的结晶。历代传说-雨果文集-第十四卷 诗歌...
《哈姆雷特》的影舞编年 本书特色 《哈姆雷特的影舞编年》由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与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孙柏两位合作完成。主体部分共有“经典的双刃”、“《哈姆雷特》的意...
鲤珠小拾 本书特色 “海豚文存”是海豚出版社继“海豚书馆”之后推出的系列丛书,“文存”不做细致的划分,内容比较杂,不那么经院,不那么学术,追求新鲜感、冲击...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内容简介:对于20世纪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一个最大的历史悲剧就是,他们是最早投身
风雨故人来-钱理群谈读书 本书特色 阅读之所以能够起到对人的提升作用,就在于它能帮助人超越自身生活、眼界、知识、思想……的局限,进入一个未知的,却又是人所向往的...
狂恋大提琴 本书特色 代序后记她比烟花寂寞翻开二十世纪大大小小的音乐人物志,应该不难找到这样一个词条:杰奎琳·杜普雷(1945—1987),英籍大提琴家,五岁初...
不恋过往 不负流年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新的一本哲理散文集,共收录三十篇散文。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新加坡等地选入中小学...
古文观止新编 本书特色 《古文观止新编》这部选本是两个不见经传的选家——吴楚材,吴调侯一所选,原是作为家塾训蒙读本而编选,文入学士是不屑一顾的。但奇就奇在这部并...
索赔-亲历中国慰安妇及被强掳赴日劳工诉讼 本书特色 《索赔:亲历中国“慰安妇”及被强掳赴日劳工诉讼》系康健律师参与对日索赔近二十年诉讼历程的口述纪实。全书分为上...
北越雪谱 内容简介 铃木生活在与世隔绝的雪国世界“一年中生活于雪中时间凡八月,不见雪仅四月,而完全蛰居雪中时间却长达半年”,为描写家乡的大雪,他倾注了后半生的全...
食货金瓶梅——从吃饭穿衣看晚明人性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描述了西门庆一家的经济生活,大到西门庆的各种生意,小到各房妻妾的日用起居,通过作者的描述,古人的日常生活...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本书特色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是我国一代传奇才女林 徽因的作品集。编者于林徽因的散文、诗歌、小说、 书信中撷取了*精华、*具代表性的作品纳...
雅鲁藏布大峡谷档案 本书特色 穿越一个峡谷,你就把它留在了心里,那些日子它陪伴了我对天堂里母亲的思念。——当年的央视记者、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制片人...
古代诗词必读经典--宋词三百首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宋词的大量经典之作,有晏殊的《浣溪沙》、欧阳修的《采桑子》、柳永的《蝶恋花》、苏轼的《水调歌头》、《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