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道格拉斯.史密斯 ( J. Douglas Smith ) 著,胡晓进 / 李丹 译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年:2017-04-01
评分:4.9分
ISBN:9787552015829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本书讲述了美国“一人一票”制的起源和背后的精彩故事。从1962年到1964年期间, 以“贝克诉卡尔案”为首的系列案件, 诉求对美国各州议会席位进行重新分配, 以时任首席大法官Earl Warren为主, 引导了对这一系列案件的
★16开精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本书为《华盛顿邮报》年度非虚构作品,亨利·亚当斯奖历史类获奖作品
★作家刘瑜、前美国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耶鲁大学教授约翰·威特等倾力推荐
★“一人一票”是一条看似简单、理所当然的原则,但是事实背后却都是跋山涉水的史诗旅程。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围绕着选区划分,美国*高法院受理了贝克诉卡尔案、雷诺兹诉西姆斯案等诸多案件,这些案件加在一起,才确立了在州议会和联邦国会议席分配中的“一人一票”原则。本书便是对这一历程的深度书写和解读
★人物形象细腻丰满,激动人心:围绕选区划分的斗争,全国的诉讼当事人和原告律师不计回报地在联邦法院提起了一个又一个的诉讼。史密斯生动地描述了这一戏剧化的改革过程,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细腻的人物,令人更直观地感知这一重要的历史进程
友情提示:本套书为特价库存书,书顶或书底部有印章,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内容简介
《民主之门》以娴熟的笔法,重述了美国确立“一人一票”原则过程中纷扰而又常被人忽视的历史事件。
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美国城市及其郊区的人口急剧膨胀,而选举议员的选区划分却基本维持不变,少数人统治的问题在各个地区愈加严重——乡村地区人口稀少,从这些地区选出的立法者掌握着超乎寻常的政治权力,他们常常用这种权力来为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商业利益代言。美国的民主是人为扭曲的民主,糟糕无序。
从1962年到1964年期间,以“贝克诉卡尔案”为首的系列案件,诉求对美国各州议会席位进行重新分配。时任首席大法官的厄尔·沃伦,为主引导了对这一系列案件的判决,*终将“一人一票”制带到美国。
作者以娴熟的笔法,叙述了从田纳西的城市支持者到(各地)妇女选民联盟的这些积极分子,如何终结选议席分配不公;在此过程中,他们的活动引发了(各地)商会和南方种族隔离分子的怒火。尽管立法机构故意不采取行动,*高法院也在1946年判决说,司法机构不要进入这样的“政治棘丛”,但是议席分配改革的倡导者并未丧失信心。正如作者史密斯所言,他们熟练地运用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条款,主张进行彻底的司法干预,*终将“一人一票”制带到美国。
历史学家史密斯充分证明,从19世纪晚期开始,选区划分不公——立法者代表着不同数量的选民——就成为政治平等的*严重威胁……史密斯视角独特,笔法巧妙。
——《出版人周刊》
史密斯的研究令人耳目一新,让我们重温了美国历史上被人遗忘的一章……《民主之门》叙述了一个成功的宪法改革故事,正是这场宪法改革极大地推进了美国的民主事业。
——大卫·加罗,《华盛顿邮报》
史密斯是位知识渊博、深入浅出的讲故事高手……他引人入胜地带领我们观察*法院判决案件的幕后活动,*法院判决的这些案件塑造了我们的政治体制……《民主之门》详细讲述了“一人一票”原则的确立过程,读来收获颇丰。
——杰西卡·列文森,《洛杉矶书评》
道格拉斯·史密斯的《民主之门》是简直就是一部法律侦探小说,为我们揭示了“一人一票”原则的创立过程。史密斯提醒我们,这一原则既非明显,亦非确定——如今重温这一原则,尤为重要——因为它是一批乡村律师、诉讼专家、新闻记者和大法官相互支持,通过多年努力争取来的,其中的过程波澜起伏。
——戴利亚·利特维克,*法院记者,《时评杂志》
对于任何希望理解*法院——尤其是那些不熟悉法律术语的人而言,《民主之门》都是无价之宝……史密斯告诉我们,我们有变革的权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变革希望能够取得成功。
——《科克斯书评》
道格拉斯·史密斯 (J. Douglas Smith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著有《白人至上的管理: 维吉尼亚黑人的种族、政治和公民身份》,并获得 2003年非虚构类维吉尼亚图书馆奖。
胡晓进,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长于美国史研究。著有《自由的天性:十九世纪美国的律师与法学院》;译著包括《风暴眼:美国政治中的zui/gao法院》《反对有理:美国zui/gao法院历史上的著名异议》《zui/民主的部门:美国zui/gao法院的贡献》。
李丹,扬州大学讲师,南京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联合培养博士(2012 年),复旦大学博士后。参与撰写《zui/有权势的法院:美国zui/gao法院研究》;译著包括《自由的斗士》《林肯守则》(第二译者)等。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从汉末王纲解纽到西晋重归统一这一时段的政治,包括主要政治集团的构成及其兴衰存亡,统治者的治国方针及其利弊得失,统治集团内...
乔姆斯基文集-反思肯尼迪王朝——肯尼迪、越南战争和美国的政治文化 本书特色 就其思想的广博性、新颖性、震撼力和影响力而言,乔姆斯基可能是在世的*重要的知识分子。...
在培养领袖方面谁做得最好?彼得・德鲁克与杰克・韦尔奇一致认为:既不是哈佛商学院、高盛公司或者麦肯锡咨询公司,也不是通用电
新中国第一代军兵种、大军区司令员——聚焦红墙 本书特色 毛泽东说:“我在延安,就是靠萧劲光吃饭”;毛泽东又称赞聂荣臻说:“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
AbouttheAuthorSamuelE.Finer(1915-1993)wasprofessorofgovernmentatManchesterUniver...
火炮-飞鹰军事百科-002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世界火炮的发展历史为主线,分为火炮的起源、欧洲早期的火炮、明代火炮的发展、欧洲火炮的发展、明清之际的火炮和近代欧洲的...
何谓战略?何谓战略思想?何谓中国战略思想?本书以中国战略思想为主题,研讨了以西周开国为起点,至清朝结束为终点,约三千年的
进军东北 本书特色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已经接近尾声。德国,这个让全世界陷入战火屠戮的始作俑者,已经在这一年的5月7日投降。但已经被军国主义...
我所知道的毛泽东-卫士长讲述最真实的毛泽东 本书特色 从延安到北京,从卫士到卫士长,15年间,李银桥一直跟随在毛泽东身边。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就大家对于毛泽东感兴...
变化与延续(“9·11”后的美国) 内容简介 从“911”到现在,已经过去七年了。“911”事件发生的那一年,乔治布什以*高法院5:4的裁决执掌白宫。今年又是选...
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战役战斗:第3卷:解放战争时期 本书特色 相国栋和王学建和袁滨主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战役战斗》记录了我军历史上189次著名战役战斗,但还没...
艾森豪威尔政府亚洲政策研究 内容简介 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被认为是西方世界经历的一次重大挫折和灾难。艾森豪威尔政府决定全盘审查和制定新的亚洲政策。nsc5...
如果说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是为大国的兴衰寻找历史规律,得出了美国必然衰落的悲观结论,那么《大国政治的悲剧》则在探讨大国关系悲剧性的历史根源基础上开出了以...
权威的性质与功能 本书特色 本书是西蒙的“阿奎那讲座”的一篇讲稿,是托马斯主义自然法传统讨论权威问题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在书中以一种极为清晰和精辟的方式探讨了权...
外交决策的科学理性探析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科学理性的哲学探源;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理性及其实质;对西方外交思想中的理性概念的反思等。外交决策的科学理性...
T-34坦克——现代武器系列 本书特色 本书对于20世纪以一*重要的坦克之一的T-34坦克做了深入详细的研究。书内配以大量的战争图片以及T-34坦克的详细构造图...
城市群公共危机管理应急决策理论与应对机制研究 本书特色蒋宗彩编*的《城市群公共危机管理应急决策理论与应对机制研究》以城市群公共危机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复杂性科...
为了逼迫神谕早日现出原形,罗门前往核心机密部门——情报局总部大楼去窃取钟阡陌留下的两份绝密文件:破冰船和运钞车。情报局局
吴敬琏文集-(全三册) 本书特色 《吴敬琏文集》收录了吴敬琏先生1980—2012年*具代表性的文章,160多万字。这些文章共分8个专题:(1)综论改革和发展;...
攻克柏林 本书特色 “攻克柏林”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柏林战役的结局,标志着法西斯德国的灭亡、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争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