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 通过对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妇、农家孩子等各阶层形象的生动、细腻的刻画、展示了在俄罗斯美丽的大自然中发生的种种悲剧。
在冰雪融化尽了的地方,在阳光的斜照下,云雀怀着天真的信心在歌唱,水流在欢腾,大声嚷嚷着,从一道山沟向另一道山沟奔腾……
屠格涅夫用充满诗意的语言,通过一个猎人的狩猎活动,串起了二十五个独立成篇的故事,记述了十九世纪中期俄罗斯的农村生活。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也是他的*部现实主义力作,在他的整个文学创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全书的内容都是俄罗斯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地道的俄罗斯的东西,每一篇都散发着俄罗斯泥土的芳香。在《猎人笔记》中不但可看到屠格涅夫长于写景,而且也可看到他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非凡功力。
伊`谢`屠格涅夫(1818—1883)是19世纪俄国杰出作家。他一生四十余年的笔耕生涯中,创作了被誉为“艺术编年史”的六部长篇小说,以及大量的中短篇小说、特写、戏剧、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并撰写了相当数量的文学评论、回忆录、文学书简,等等。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了俄国文学的宝库,为俄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作品也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如今已成了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也是他的**部现实主义力作,在他的整个文学创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其**篇特写《霍里和卡利内奇》*初发表于俄国《现代人》杂志1847年**期。后面的绝大部分篇章也都是陆续发表于同一杂志。直至1852年,作者将先后刊出的二十一篇特写汇编在一起,外加一篇未曾发表的新作《两地主》,以《猎人笔记》为书名,出版了单行本。至1880年,作者又加进了后来创作的三篇:《切尔托普哈诺夫的末路》(1872)、《车轱辘响》(1874)、《枯萎了的女人》(1874),共计二十五篇,这便成了作者生前*后的定本。今天我们所据以译出的就是这样的定本。
19世纪三四十年代,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俄国农村中农奴制的存在已成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因此,农奴制的改革问题便被提上了日程,成了当时社会*关注的迫切问题。
屠格涅夫出身于奥廖尔省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母亲就是一位残暴的农奴主。他自幼目睹了地主阶级的凶残专横,早就产生了对农民悲惨处境的深切同情。上大学后,又受到了进步思想的熏陶,下定决心要与农奴制度做不倦的斗争。1843年,他结识了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在别林斯基的思想影响下,他更坚定了与农奴制做斗争的决心。
《猎人笔记》就是他以反农奴制为中心思想的**部重要作品,在这里他以敏锐的观察力提供了自己的新题材,发出了自己的呐喊。所以《猎人笔记》一出版,便引起举世瞩目,其影响远远超过了文艺界而扩及于整个社会。不同阶级的人们对它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它的思想内容立刻激起沙皇政府及统治阶级的惊恐和愤怒。当时沙皇政府中那位颇具政治嗅觉的教育大臣很快便嗅出了书中的反农奴制气息,他向尼古拉一世报告说:此书的大部分篇章都“带有侮辱地主的绝对倾向”,说书中的地主“不是被表现得滑稽可笑,就是常常被弄得极不体面而有损于他们名誉的样子”。随后不久,屠格涅夫便受到了沙皇政府的迫害,被遣返故里监管一年。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此书则受到普遍的欢迎。作家有一次在一个小车站上遇到两位不相识的青年农民,当他们得知他就是《猎人笔记》的作者时,便脱帽向他致敬。其中一位还以“俄罗斯大众”的名义向他表示“敬意和感谢”。进步的文艺界人士更给予此书以很高的评价。尤其是别林斯基,当此书的**篇特写《霍里和卡利内奇》刚发表时,便立即给了作者以极大的鼓励。别林斯基写信对作家说:你大概还不清楚自己的作品具有何等的价值,你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创作形式,你走上了出色的道路,你的前程远大。著名作家赫尔岑也称赞此书是一部“反农奴制的控诉书”。
这部作品反农奴制的思想倾向明显地表现在对作为农奴制社会基础的地主阶级的揭露和批判上,表现在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同情上,表现在对农民的才能和精神世界的热情赞美上。
在揭露和批判地主阶级方面,俄国“自然派”文学奠基者、杰出作家果戈理已率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死魂灵》中已成功地刻画了从玛尼洛夫到普柳什金等系列的典型的地主形象。屠格涅夫继承并发展了果戈理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在《猎人笔记》中以不同于前者的风格,向读者展示了一系列新旧地主的画像。
沙皇政府中那位教育大臣所说的这部作品把地主不是表现得“滑稽可笑”,就是被弄得“极不体面”,从表面粗粗看来,所写的似乎就是如此而已。当你细细地品味书中的内容时,你就可发现,书中所写的地主不仅仅是“滑稽可笑”,他们的行为也远不止是“极不体面”。在农奴制的旧俄国,地主与农民的关系是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地主必然会表现出诸如残暴、狠毒、贪婪以及虚伪、愚蠢、空虚、无耻等卑劣的性格和行为。这些正是作家所要揭露和批判的对象。不过,作家在这本书中一般没有直接描写地主们凶残狰狞的面孔,没有直接描写他们残酷迫害农民的张牙舞爪的举动,没有直接描写他们*丑恶的表现。在不得不写的地方,也显得特别小心,主要是通过间接的暗示和启发,让读者通过联想去认识他们卑劣的行为和品性。这固然是为了使作品易于通过书刊审查,更主要的是这位作家对自己的作品持有特殊的审美要求。
地主佩诺奇金是书中刻画得*出色的典型形象。此人受过“良好”教育,颇有文明风度。他仪表堂堂,衣着时髦、举止文雅,为人正派“通情达理”。他家里收拾得既干净又舒适,他又饮食讲究,待客热情。但即使这样,客人还是不乐意登门,原因是他家里总是弥漫着可怕的气氛,令人窒息。他对奴仆虽然说话和气,貌似仁慈,但实际上非常冷酷无情,奴仆们偶有伺候不周之处(如侍仆费多尔忘了把他的酒烫热),便会受到严厉惩罚。即便在这种场合,这位老爷仍然显得文质彬彬,既没有表现出怒气冲冲,也没有厉声呵斥,更不用亲自动手打人,他只是坦然地、低声地吩咐旁边的奴仆“去处理一下”就行了。
……
屠格涅夫(1818—1883),全名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俄国文学三巨头”之一。因对俄罗斯语言规范的重要贡献,被列宁称为“俄国的语言大师”。
代表作有《猎人笔记》《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
译者
张耳,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并留校任教,后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编译工作。主要译作有《猎人笔记》《黑暗的势力》《戈洛夫廖夫老爷们》等。
世界文学文库: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插图本】 内容简介 罗曼·罗兰称茨威格是一个“灵魂的猎者”,在这些历史人物的传记里,受历史人物本身和历史事件的左右,茨威格还不...
《书写与差异》为作者十一篇论文的结集,德里达运用解构的思想分析集中阐明了分延这一他自造的概念的内涵,它标志着一种奇特的运
《别烦恼,开心就好》是直木奖得主江国香织的长篇小说代表作,讲述比《昼颜》更震撼的婚姻困局,比《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更深刻的
漂亮朋友 内容简介 《漂亮朋友》是一部揭露性很强的小说。小说通过塑造这些现代冒险家的典型以刻画资产阶级政客的丑恶灵魂,深刻地揭示了法国第三共和国的政治、经济的复...
奥诺雷·巴尔扎克(1799一1850)是十九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塑造典型的巨匠,举世公认的现实主义大师。他以二十年的辛勤工作
《皆大欢喜》主要内容简介: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著有《哈姆莱特》、《奥瑟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
《译文名著文库069:小妇人》受到当时的大思想家爱默生的影响,强调了个人尊严与自立自律的观念;内容平实却细腻,结构单纯而寓意
威廉·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6日在埃文河畔的英格兰小镇斯特拉特福受洗,是富商约翰·莎士比亚和他的妻子玛丽·阿登的第三个孩子。
《欧叶妮·格朗台/高老头》内容简介:《欧叶妮·格朗台》和《高老头》均为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欧叶妮·格朗台》刻画了一个狡诈吝啬
關於貴志祐介作品,本社已出版有《黑暗之家》、《第十三個人格-ISOLA》、《深紅色的迷宮》三書,而新作《青之炎》,是繼《黑暗之
海底两万里-轻经典 本书特色 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频频袭击各国海轮,搅得人心惶惶开始,到鹦鹉螺号被大西洋旋涡吞噬为止,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小说展示...
《乞力马扎罗的雪(海明威精选集)》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海明威的十六篇短篇佳作。雪山上的豹子,河边的垂钓人,咖啡厅中的老者…
《流动的盛宴》内容简介:☆1953年普利策奖、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海明威非虚构代表作 ☆莎士比亚书店认证定本全译无删节,张佳
德语课 本书特色 易北河水缓缓流淌,浓雾中的汽笛声依稀传进禁闭室,少年犯西吉?耶普森正在完成他的惩罚性作文《尽职的快乐》。痛苦的往事打开了缺口:十多年前,身为警...
译文名著文库-艰难时世 本书特色 《艰难时世》通过对葛擂梗和庞得贝这两个典型人物的刻画及其家庭遭遇的描写,反映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的社会风貌。译文名著文库-艰...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部独具特色的“音乐小说”,它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具有交响乐一般的宏伟气魄,结构和色彩。音乐和小说结合在
人间喜剧 第十四卷 内容简介 奥诺雷·巴尔扎克(1799一1850)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小说家,塑造典型的巨匠,举世公认的现实主义大师。他以二十年的辛勤工作,...
F.S.菲茨杰拉德(FrancisScottFitzgerald,1896-1940),美国小说家。1896年9月2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父亲是家具商。他...
《安娜•卡列尼娜(套装上下册)》是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之一。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冷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