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堂”为孙犁使用过的著名堂号之一。《耕堂散文(套装共2册)》曾结集出版,《耕堂散文(套装共2册)》以之为基础重新编选校订,集中了作者*精粹的散文作品,并与《芸斋小说》相呼应,构成一个完善、纯粹的选本系统。
孙犁给人的印象,似乎与幽默无缘。把孙犁与幽默相联系,有点像把寒梅与荷花放在一起。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孙犁作品,从早期的小说到晚年的散文,都具有一种幽默的质素。至于坦诚,则可谓是孙犁晚年散文的一大特色。幽默与坦诚,似乎也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把二者扯到一起,有点不伦不类。但也未必总是如此。读孙犁,让我意识到,有时候,正是坦诚产生了幽默。往自己脸上贴金,是一种人之常情。但晚年孙犁却总是剥下自己脸上的金纸、揩去自己脸上的金粉。许许多多从战争中走过来的人都写过回忆性的文章,但像这样的“写法”,我没有见过第二人。 ——王彬彬
《耕堂散文(套装共2册)》:父亲十六岁到安国县(原先叫祁州)学徒,是招赘在本村的一位姓吴的山西人介绍去的。这家店铺的字号叫永吉昌,东家是安国县北段村张姓。店铺在城里石牌坊南。门前有一棵空心的老槐树。前院是柜房,后院是作坊——榨油和轧棉花。我从十二岁到安国上学,就常常吃住在这里。每天掌灯以后,父亲坐在柜房的太师椅上,看着学徒们打算盘。管账的先生念着账本,人们跟着打,十来个算盘同时响,那声音是很整齐很清脆的。打了一通,学徒们报了结数,先生把数字记下来,说:去了。人们扫清算盘,又聚精会神地听着。在这个时候,父亲总是坐在远离灯光的角落里,默默地抽着旱烟。我后来听说,父亲也是先熬到先生这一席位,念了十几年账本,然后才当上了掌柜的。夜晚,父亲睡在库房。那是放钱的地方,我很少进去,偶尔从撩起的门帘缝望进去,里面是很暗的。父亲就在这个地方,睡了二十几年,我是跟学徒们睡在一起的。父亲是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以后离开这家店铺的,那时兵荒马乱,东家也换了年轻一代人,不愿再经营这种传统的老式的买卖,要改营百货。父亲守旧,意见不合,等于是被辞退了。父亲在那里,整整工作了四十年。每年回一次家,过一个正月十五。先是步行,后来骑驴,再后来是由叔父用牛车接送。我小的时候,常同父亲坐这个牛车。父亲很礼貌,总是在出城以后才上车,路过每个村庄,总是先下来,和街上的人打招呼,人们都称他为孙掌柜。父亲好写字。那时学生意,一是练字,一是练算盘。学徒三年,一般的字就写得很可以了。人家都说父亲的字写得好,连母亲也这样说。他到天津做买卖时,买了一些旧字帖和破对联,拿回家来叫我临摹。父亲也很爱字画,也有一些收藏,都是很平常的作品。抗战胜利后,我回到家里,看到父亲的身体很衰弱。这些年闹日本,父亲带着一家人,东逃西奔,饭食也跟不上。父亲在店铺中吃惯了,在家过日子,合不得吃些好的,进入老年,身体就不行了。见我回来了,父亲很高兴。有一天晚上,一家人坐在炕上闲话,我絮絮叨叨地说我在外面受了多少苦,担了多少惊。父亲忽然不高兴起来,说:“在家里,也不容易!”回到自己屋里,妻抱怨说:“你应该先说爹这些年不容易!”那时农村实行合理负担,富裕人家要买公债,又遇上荒年,父亲不愿卖地,地是他的性命所在,不能从他手里卖去分毫。他先是动员家里人卖去首饰、衣服、家具,然后又步行到安国县老东家那里,求讨来一批钱,支持过去。他以为这样做很合理,对我详细地描述了他那时的心情和境遇,我只能默默地听着。父亲是一九四七年五月去世的。春播时,他去旁耧,出了汗,回来就发烧,一病不起。立增叔到河间,把我叫回来。我到地委机关,请来一位医生,医术和药物都不好,没有什么效果。父亲去世以后,我才感到有了家庭负担。我旧的观念很重,想给父亲立个碑,至少安个墓志。我和一位搞美术的同志,到店子头去看了一次石料,还求陈肇同志给撰写了一篇很简短的碑文。不久就土地改革了,一切无从谈起。父亲对我很慈爱,从来没有打骂过我。到保定上学,是父亲送去的。他很希望我能成材,后来虽然有些失望,也只是存在心里,没有当面斥责过我。在我教书时,父亲对我说:“你能每年交我一个长工钱,我就满足了。”我连这一点也没有做到。父亲对给他介绍工作的姓吴的老头,一直很尊敬。那老头后来过得很不如人,每逢我们家做些像样的饭食,父亲总是把他请来,让在正座。老头总是一边吃,一边用山西口音说:“我吃太多呀,我吃太多呀!”……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曾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和工作。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30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散文集《晚华集》《秀露集》等。
《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简介:1853年6月“黑船来航”,美国四艘蒸汽军舰来到日本江户,打破了日本两百多年来的闭关锁国政策。日本的实
诗经-双色插图版 本书特色 《诗经》是产生于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
梼杌之书 本书特色 1. 作家蒋蓝近年的“非虚构人物”散文系列集大成之作,一部石达开、王闿运、陈子庄等十一人的断代史,内容精彩纷呈,可读性很强;2. 蒋蓝作品系...
丰子恺作品精读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丰子恺各时期的散文作品,他的散文随笔带有浓浓的理想主义色彩,而他理想中的美只有在儿童身上和明媚的春天里才能得以体现。读完本书...
作品目录一九一二年怀旧一九一九年对于《新潮》一部分的意见一九二四年又是“古已有之”通讯(致郑孝观)一九二五年诗歌之敌关于
洗牌年代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年客丛书之一。这是一本写给中年男人的好看读物。做一个桥梁或中介,让洛丽塔们和其他更多的读者看他们的视角,看他们的境界,看他们的做派,...
李剑国《新辑搜神记新辑搜神后记》共约85万字。书稿主体是重新辑录的《搜神记》和《搜神后记》。作者对古书中保存的二书引文、佚
飞鸟集 本书特色 在泰戈尔的诗中,背叛与自由、火花与冰山、溪水与海洋都被刻画的活灵活现。书中那富有哲理性的语句无不打动读者的心,让感觉好似为读者点亮了指路的明灯...
《《亚太战争审判》全纪实》内容简介: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第一次以影像的形式全景式展示了同盟国在亚太地区对日本军队战争暴行
乐府诗选 本书特色 这部选本出版后得到广大读者欢迎,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好书。本书内容包括六部分:汉魏西晋郊庙乐曲及民歌、汉魏西晋文人乐府诗、东晋南朝乐府民歌、...
白朗集 内容简介 《抗战时期黑土作家丛书》为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沦陷以后至抗日战争胜利)与黑龙江文学有密切关系的作家作品选集,收录了金剑啸、萧红、高兰、萧...
朱自清自编文集:语文零拾 内容简介 《语文零拾》收录了朱自清创作的《陶诗的深度》《诗文评的发展》《历史在战斗中》《生活方法论》《短长书》《修辞学的比兴观》《中国...
要生活得写意:蒙田随笔集 本书特色 蒙田以一个智者的目光,观察和思考大千世界的众生相,芸芸众生,林林总总。他从古希腊一直观察到16世纪,从法国一直观察到古...
《金钱永不眠Ⅱ》内容简介:法国经济学家雅克·胡耶夫曾说,“货币决定人类命运”。其实,很多社会现象背后都有“货币”的影子:谁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稿对中国古代文体学进行了较完整和系统的梳理,是对中国传统文体学的回归性研究,在西方文体学研究的影响
东野圭吾日本著名作家。195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电气工学专业,1985年获第31回江户川乱步奖,成为职业作家。1999年获第52回日本推理作家...
我在美丽的日本 内容简介 《我在美丽的日本》一书将川端康成独特的风格:幻想的感觉、幽情的哀伤、玄妙的余韵,这种日本传统美的文学特色尽情揽入。在他的美文中传达出人...
有美一朵.向晚生香 本书特色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分为“黄裙子,绿帕子”“有一种爱叫相依为命”“一天就是一辈子”“小扇轻摇的时光”“有美一朵,向晚生香”“风...
水族学者潘一志文集 本书特色 《水族学者潘一志文集》:潘一志手迹 诗《由榕江赴独山船中有感》水族学者潘一志文集 内容简介 《水族学者潘一志文集》由《水族社会历史...
中国古典文学精华(四)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文学精华(4):元曲》讲述:元代,是我国戏剧**个丰收的季节。那时候,演出活动十分频繁,大批优秀的作品在剧坛上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