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讲义》是闻一多先生数年教学及研究所得,也是他大量开创性研究成果的一小部分。书中横纵勾连,不厌繁复,引经据典,正《传》、《笺》之失,力求达古义,逮经旨。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深厚的国学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汉代婚丧礼俗考》是杨树达代表作之一。作者从《汉书》、《后汉书》等历史著作中摘引大量汉代婚丧材料,编成此书。可谓集汉代婚丧习俗材料之大成,其资料价值不言而喻。可为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研究工作者提供实用的参考资料。《汉代婚丧礼俗考》一书,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汉代的婚丧史,书中事例多,史料丰富,论述详尽。《汉代婚丧礼俗考》作为二十世纪学术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代表作之一,不仅被秦汉史学者和社会史学者视为必读书,其学术视角与研究方法,对于所有关心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也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杨树达先生,字遇夫,号积微,湖南长沙人。生于1885年6月1日,卒于1956年2月14日。1897年,杨树达考入时务学堂。1905年,官费赴日本留学,辛亥革命后回国,相继任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湖南第四师范学校、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省立第一女子师范教员。1920年起在北京师范学校、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农业专门学校任教。1924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文系主任。1926年后任清华大学教授、湖南大学教授等职。
孟子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名著全译赏析典藏图文本。 本书是战国孟轲所著的《孟子》。本书结构包括原文及注释。注释详实,通俗易懂,让读者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么一个骄傲又强大的,让他愿意为之虔诚膜拜的男人,他只要在他身边,作个小小的守护卫士就好了。书签文字:只要他略微一笑,他
克林思.布鲁克斯诗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以美国新批评家克林思·布鲁克斯的诗学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学理论及整个批评实践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探讨。本书将在新...
近代以来中国西北边疆安全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鸦片战争后中国西北边疆地缘政治安全环境、民国时期的中国西北边疆安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与...
《金翼》是一部以小说形式写成的社会学研究著作。就构思来说,它的主题非常简单,却像竹叶画一样,其朴素的形式掩映着高水平的艺
《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 内容简介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研究经学、儒学、特别是研究《诗经》学与礼文化的热潮中,江林博士的《(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是一部独特的...
经典与解释-莎士比亚笔下的爱与友谊 本书特色 莎士比亚行如自然之镜,呈现人本来的样子。……他的戏剧让我们想到沉思的古典式目标,而不是志于改良的现代野心。他不自视...
关节炎临床验方荟萃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关节炎疾病的有效经验方药,包括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疾病的有效方剂300...
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两个部分。《中国小说史略》是部古典小说史名著,为鲁迅先生1920年至1924年在...
贫困农村辍学在家路小凡嫁入了高门,入赘给京官当女婿,本来以为天下掉下来一块馅饼,哪里晓得是一顶便宜的绿帽子。妻子虽然不如
《一颗心的沦亡:茨威格小说选》选录了茨威格中短篇小说十一篇,这些不同风格的作品代表了茨威格不同时期的艺术成就。茨威格以细腻
《烦恼人生》是我从去年到今年十几个月的日子里,第六次毙掉此前的自序,第七次重新提笔。冬日午后,是世上所有时间里最静肃的一
如果你有时候觉得自己内心深处藏着一个格格不入的“怪癖者”,如果你已经厌倦了时下层出不穷的所谓“真实”的故事,如果你对“真
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争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争》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文学卷。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争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
匡互生传 内容简介 匡互生先生1891年11月1日生于湖南宝庆东乡长沙村。1915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当五四运动发生之日,先生领先声讨奸人以至火烧赵家...
孔庆东文集-井底飞天(精装版) 本书特色 《井底飞天》: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被誉为“继钱钟书以来真正的幽默”。他的作品,让你“先是笑到要死,再是忙着深思”。孔庆...
文坛五十年 本书特色 曹聚仁先生与20世纪中国文坛的许多著名学者都有过交往,本书真实而生动地记述了当代文坛的一些重要的人和事,这些文坛轶事无疑是研究现代中国文学...
文艺生态审美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研究“生态美学”的专著,书中从生态审美存在论、生态审美思维方法论、主客体生态艺术结构论、生态审美价值论以及自然审美、环境审美...
果戈理神秘的浪漫与现实 本书特色 作品*部分主要探讨果戈理早期创作与民间文学的联系。后面重点分析果戈理思想中的神秘主义观念及其对作家创作心理的影响,通过对《死魂...
“传记式批评”研究:以中国近现代作家传记文本为主要考察对象 本书特色 “传记式批评”通常被认为是文学批评方式的一种,要求研究者在解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