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分五章,全面介绍了成中英的整个哲学体系,并将中国古代哲学经典《易经》与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与新常态下的国际关系处理,与中国梦的实现,与道德力、软实力、巧实力的构建融会贯通。本书可供政府官员、企事业单位管理及工作人员,以及对中国传统哲学感兴趣的大众读者提供参考。
揭示中华文明的底层密码,用中国传统哲学助力“中国梦”中国管理哲学奠基人、C理论创立者、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成中英*新力作1.成中英是中国管理哲学奠基人、C理论创立者、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也是2016年第五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获奖人物,一直以推动中国哲学与西方平等对话推动为己任2.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滕文生题字推荐3内容围绕中国传统易学与“中国梦”和国际政治新格局的创建层层展开,见解独到,引人深思为什么日本给人谦和有礼的印象,但日本军国主义者却痴迷扩张,并且竭力否认曾经侵略的事实?
为什么美国习惯于将手伸得很长,执意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企图让所有国家听命于自己的规则?
为什么中国总是搁置争议、求同存议,甚至以德报怨、乐善好施,对于曾经伤害的人也能宽容原谅?
总书记曾经说过:“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的底层基因深刻地决定了这个国家及其全体国民的处世原则和行为方式。读懂了易学,也就读懂了中国,读懂了全体中国人。
成中英,世界著名哲学家与易学家、 “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 国际中国哲学会创会会长、国际《易经》学会主席、国际易学导师资格评审委员会主席,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并做出巨大贡献。
成中英教授在治学过程中一直强调,要使中华文明的精华、智慧以及道德精神,有一个新时代的表达。不但要彰显中华文化自身的美好价值,同时随着中华文明的复兴,也要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世界和平的永续。
熊瑜
(纽约大学国际政治与国际法学终身教授)
在两重(甚至三重)意义上,这是一本难能可贵的书。**,它是仿效《论语》夫子与学生对答的方式而成。第二,它是要用《易经》的教导来解释政治,提出“知易行易”。第三,学生(黄田园博士)发问引出了老师(成中英教授)的谈话,从《易经》到“新新儒学”,到“c理论”管理学,再到中西哲学与文化之差异等等,道出了他毕生研究中外的心得。
书中的精辟之处,譬如在西方国际政治学仅谈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但从《易经》中可以得出的“自然力”“智慧力”与“道德力”以及“天道”等,都是可以弥补西方观念之不足的。成教授提出他的“和谐化辩证法”以针对西方的“冲突辩证法”。由于中国文化着重“和谐”,所以,他主张若能以“和谐”来改变“美国的霸权逻辑和日本的强盗逻辑”,世界将永享太平。
回到社会治理的问题上,成教授在书中答问时对于中西文化之差异,做了两点非常深入亦极为中肯的分析。**,是有关中西社会的人际关系不同。从《易经》中来看,是先有天地,然后有夫妇。有了夫妇,就会有父子,有君臣,等等。所以,这是五伦道理之基础。由此,在中国社会,就体现了道德伦理的发展。由于人与人横向关系需要“礼”与“义”来维系,所以,中国“礼仪之邦”是靠“内在化”的游戏规则(我的用语)来维持。相反地,成教授认为,西方人因为有“宗教上帝的关系”,所以在西方人与人间缺乏一种横向的感情精神沟通。而宗教法规,“很快就变成了法律”。故没有中国的五伦关系的充分发展。第二,我们都知道西方启蒙运动自John Locke以后,即有政府需要人民(即被统治者)同意的学说,故有“社会契约”的说法。当学生黄田园问及中西在此点上之异同,老师成教授道出了中西文化*基本之差异。日:“契约”乃外在观点,而中国则强调内在的“德化”。其差别乃在:“契约”是用来强制、约束别人,而德化则在起潜移默化之效果。故孔子曰“居其位。而万物化焉”。
回到以上讲到的“软实力”,我想再加一脚注,即西方对“软实力”的认识是基于attraction(吸引别人的本事)。可是,在中国,“软实力”是要靠“身教”或“宽厚”的道德力量(譬如己欲达而达人)来让人“心悦诚服”。按《三国演义》所述,诸葛孔明,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先将孟获逮住(擒)了六次。每次都将他释放。到擒他第七次时,他甘愿投降,俯首称臣。试问,像这样地显示与运用“软实力”,在西方哪里去找?
成中英
著名美籍华人学者,世界著名哲学家、易学家、管理学家,“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现为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 享誉中外的英文《中国哲学季刊》(1973)的创立者和主编、国际中国哲学学会 (1974)、国际易经学会 (1985)、国际儒学联合会 (1993)等国际性学术组织的创立者与首倡者。60年代在夏威夷大学首创英文《易经》哲学博士班课程,促进西方易学之蓬勃发展,影响深远。著作《易学本体论》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近年出版再版《 C理论:易经管理哲学》《创造和谐》《从中西互释中挺立: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新定位》《新新儒学启思录》《新觉醒时代—论中国文化之再创造》等著作。
黄田园
80后,美国夏威夷大学政治学博士,东西方中心博士学员及全额奖学金获得者,目前主要进行比较哲学和国际关系的跨学科研究,主要研究国际政治哲学、比较外交政策、中美战略文化比较、全球领导力、战略管理等。在国际关系学科的理论创新研究中率先引入《易经》哲学思想,提出 “《易经》国际政治学” 的概念并致力于用英文创建中国风格的国际关系理论。
列宁全集索引(3) 内容简介 《列宁全集》俄文第五卷是收载列宁文献是*完备的原文版全集,至今仍被使用。鉴于我国读者、尤其是翻译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需要...
《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下卷)全书分为三个部分:1)艺术经验里真理问题的展现;2)真理问题扩大到精神科学里的理解
有马赖底禅文集-禅茶一味 本书特色 中国禅宗的东渐,日本禅宗的兴隆普及,造就了绚丽多彩而独具特色的“禅文化”。身为日本佛教界领袖和著名禅师、茶人、美术鉴赏评论家...
论道崇真集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道教指要、道学宏旨、仙真风范、编余拾零等编。具体有“老子、《道德经》与道教”、“道教养生法则与古天文”等章节。论道崇真集 目录 总...
柏拉图全集(第1卷) 内容简介 柏拉图的对话无疑是希腊文化留下的瑰宝。它不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在西方哲学史上*早的,也是两千多年来影响*大的理性主义的哲学体系;而...
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 本书特色 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金刚经》,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人世间时的本来面目与讲话实录,全文5176字,字字蕴含佛法精髓,句句都是...
两汉思想史 本书特色 《两汉思想史》是徐复观晚年的著作,一共三大卷。以不同时期论文,相继杂纂而成,他于1972年出版的《周秦汉政治社会结构之研究》作为我们现在看...
先秦美学思潮 内容简介 先秦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主潮的源头。从史前传说时代的"**把石刀" 开始,人面鱼纹的彩陶盆、古色斑斓的青铜器、稚拙中透着神秘的甲骨文、以思...
儒学的多维视域 本书特色 作为全体大用之学的儒学,其本身具有信仰、道德、审美、政治、法律、经济、教育、习俗、心理、性格等各个方面的丰富内涵。作者分别以经学、哲学...
人生轨迹的干支解读-新派命理简论 内容简介 新四柱学,以石破天惊的气势问世,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在区区数年里,就以铺天盖地的规模占据了预测学的多半个江山。新派...
一年有半续一年有半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无神论的观点出发来展开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全书分为“一年有半(生前的遗稿)”和“续一年有半(无神无灵魂)”两部分。一...
和谐家居:易学与家居文化 内容简介 人的一生诸如事业、婚姻、健康、财富等都与家休戚相关,和谐美满的家让给人以无限的支撑与动力,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家是人生*安...
街道的美学 本书特色 文章以街道的视觉秩序的创造作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的出发点,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由浅至深论述如何发掘建筑平面布局形...
周易江湖 本书特色 在所有严谨的《周易》讲本中,再没有比本书更通俗的;在所有通俗的《周易》讲本中,再没有比本书更严谨的!本书用*轻松的叙述、*严谨的考证、*直捷...
实用逻辑学 本书特色 吴坚编著的《实用逻辑学》较全面地介绍了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如概念、判断、推理、词项逻辑、命题逻辑、量化逻辑、归纳逻辑、逻辑的基本规...
开卷伊始,首先要向读者表明的是:这是一部哲学书。而在说到“哲学”时,笔者每每会感受到两种不同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笔者认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udSigmun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
崇文国学普及文库:金刚经.坛经 本书特色 现代意义的“国学”概念,是在19世纪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为了保存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提出来的。1935年,王缁尘在世...
美学家卷-大师的印象 本书特色 多才多艺的邹士方先生曾师从朱光潜、宗白华等美学大师,又因曾身为《人民政协报》的记者,采访过王朝闻、李泽厚、蒋孔...
中庸 本书特色 《中庸》作为平民的哲学,其核心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它是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在处理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关系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