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研究史的回顾与批评 ; “六经皆史”的理论内容两篇, 其主要内容包括: 国内学者的“六经皆史”研究 ; 对国内研究史的批评 ; 域外学者的章学诚研究 ; 章学诚“史释”的理学底蕴等。
第三节 “六经皆史”说之“史”字含义对“六经皆史”说之“史”字含义的研究,也是学界长期热衷讨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学界代表性的观点有:“史料”说,即“六经皆史料”;“史意”说,即认为“史”主要指具有史意、能够经世的“史”。此外,还有学者把“史”字理解为“历史编纂学”“撰述”“史官”等等。本节将对各家的观点进行述评。1.“史料”说此说认为“六经皆史”的“史”字之意为“史料”。因此,“六经皆史”即是说六经全为史料。胡适先生是此说的代表者,他在《章实斋年谱》一著中指出:“先生作《文史通义》之**篇——《易教》——之**句即云:‘六经皆史也。’此语百余年来,虽偶有人崇奉,而实无人深懂其所涵之意义。我们必须先懂得‘盈天地间,一切著作,皆史也’这一句总纲,然后可以懂得‘六经皆史也’这一条子目。‘六经皆史也’一句孤立的话,很不容易懂得;而《周易》一书更不容易看作‘史’,故先生的《易教》篇很露出勉强拉拢的痕迹。其实先生的本意只是说‘一切著作,都是史料’。如此说法,便不难懂得了。先生的主张以为六经皆先王的政典;因为是政典,故皆有史料的价值。”1既然“盈天地间,一切著作,皆史也”这一句为总纲,而“六经皆史也”仅是总纲之下的一条子目,那么“六经皆史”说就可以顺利地理解为“六经皆史料”。应该说,胡适的“史料”说在学界一直有着巨大的影响,尽管后来出现过一些批评的声音(见“史意”说)。比如,傅振伦在谈到章学诚、刘知几对古代经典的看法时也指出:“古人一向所推尊为经典的《尚书》《春秋》《左传》,刘知几看作为记言、记事、编年的三种历史学派,加上《国语》《史记》《汉书》,统称为‘六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易教上》和《方志立三书议》又进一步提出六经皆史的命题,指明六经记述古代的典章制度,是先王的政典,也是人们生活的记录。这种史料并没有什么神秘……”2不难看出,傅振伦也是认为“六经皆史”说之“史”应当作“史料”解。他还进一步指出了“史料”说的意义,即打破了传统的尊经抑史观。面对后来“史意”说的批评,仓修良对“史料”说做了进一步的深化,从而使得“史料”说更加充实和丰富。他认为,章学诚“六经皆史”之“史”,既有“历史资料”的“史”的含义,又有“经世”的“史”的内容。因此,周予同、汤志钧把“史”字理解为有别于“史料”的“史”,即具有史意、能够经世的史的观点值得商榷。1但仓修良同时也强调,史料本身就包含有史义,“绝没有脱离史料的抽象史义。”2仓修良还把对“六经皆史”之“史”字的理解,放在学术史的背景下进行了考察。他说:“章氏‘六经皆史’论是针对着空谈性命的宋学和专务考索的汉学两种不良的学风而提出的。因此,‘六经皆史’的‘史’,既具有‘历史资料’的‘史’的含义,用以矫正宋学空谈义理的弊病,又具有‘经世致用’的‘史’的内容,以此反对乾嘉考据学派闭口不谈义理的不正之风,这就是他举一事而收左右开弓之效的巧妙手法。”3可见,仓修良从章学诚学术史批判的角度对其“六经皆史”说进行了解读。为了矫正宋学空谈义理的弊端,“史”具有“历史资料”之意;为了反对考据学不谈义理的弊病,“史”具有经世致用之内容。此说也一直在学界有较大影响。杨祖逵甚至以“史料”说为前提,来强调“六经皆史”说的文献学价值。但是,如上所述,“史料”说也遭到另一些学者的强烈反对,*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周予同的“史意”说。2.“史意”说此说认为,章学诚“六经皆史”说之“史”主要指具有“史意”、能够“经世”的“史”。周予同先生是此说的代表者。他是在质疑“史料”说的基础上提出此说的。他说:“六经既是‘有德有位’的周公汇集其大成的,所以‘六经皆史’的‘史’,是指夏、商、周三代以上的‘史’,同我们理解为‘史料’的‘史’,自有区别。……有人认为章学诚曾经说过‘盈天地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从而认为章学诚所谓‘六经皆史’的史,就是历史资料,这是不够恰当的。”……
本书是一本论述舍勒情感现象学的专著。舍勒是一位著名的现实学哲学家,但作者着重研究舍勒的情感心理现象理论。全书共分11章,详
述者微言-惠栋易学的逻辑化世界 目录 引言一、研究动机二、研究材料与方法三、研究创见与一点说明**章 创造学术范型的朴学人生**节 家学传承与学术积累第二节 由...
这是一本导论型的逻辑教科书,由六章和一个附录组成,依次是:逻辑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归纳
生命物语 本书特色 对灵魂的孜孜不倦的探求一直贯穿于梅特林克全部的创作生涯之中,在这个重物质轻精神的时代,他的作品总能以童话的方式展示出一种深邃的灵感,以奇妙的...
書名:敦煌石窟全集‧法華經畫卷編者名:賀世哲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叢書名:敦煌石窟全集分類:藝術及音樂出版日期:
圣经的故事 本书特色 ☆ 本书是学习西方经典的入门书,自问世以来即享有广泛的声誉。☆此书作者赫尔伯特一生精研《圣经》,所著《圣经的故事》、《圣经地理》、《圣经的...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了凡四训 本书特色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了凡四训》将了凡四训分为原文、注释、译文、点评四个部分,以文意完整、便于点评的原则划分段落,点评中或结...
《金刚经》传 本书特色 本书试从《圣经》的角度对《金刚经》进行重新翻译、注释和解读,发现东西方文化一脉相承,指向共同的人类文明与核心价值观。《金刚经》传 内容简...
古代佛门-中国古代社会百态 本书特色 全书共分十大类,主要从佛门信徒出家的原因及他们的修行活动、慈心善行、丛林清规、禅师风姿、著述创作等几方面入手,通过大量带有...
悲剧哲学家尼采 本书特色 尼采在自传《看,这个人》里,自称为“**个'悲剧哲学家',与悲观哲学家正相敌对。”这里所谓的“悲剧”,是指希腊式的刚毅的悲剧,即意示人...
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本书特色 我*近常读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他实际上讲过两只看不见的手,一只是讲市场,一只是讲道德,财富如果长期为少数人所占有,而多...
现代性的终结 本书特色 本书的力图完成这样一个工作:为人们理解现代性的结束及其对艺术和科学的深远影响提出一种哲学基础。众所周知,“后现代性”的观念处于...
原道 内容简介 《原道-《内业》与道家神秘主义的基础》反映了有关早期道家思想的起源与本质思考,系统化地研究这些信念和宗派,并对《内业》做了深刻的分析。原道 目录...
宗镜录略讲-(卷三) 本书特色 南怀瑾著作权合法拥有者台湾老古公司授权,南师生前多次亲加审定,风行大陆三十载。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论三大道,出入百家言。宗...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述,每每贯通儒、释、道三家之义理而不拘泥,联系自身实证经验及日常生活实际,使“深者不觉其...
技术的社会形成: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前沿 本书特色 《技术的社会形成》分为五个部分。**部分“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共6篇论文,概述了STS的...
和佛陀赏花去 本书特色 ·近二十年来销量**的禅意散文集,人一生中必读的10本书之一·在寻常的花草世界里,寻得身心安顿的可能,原来,佛法也可以是那么美丽的·60...
道德形上学探本 本书特色 康德编著的《道德形上学探本》内容介绍:康德所谓道德形而上学,就是要研究道德的超乎经验的纯粹形式。道德的善恶,行为的是非标准,是超乎经验...
诗经-四书五经详解 内容简介 《四书五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所谓“五经”,是指《周易》、《尚书》、...
中国佛籍译论选辑评注 内容简介 佛经翻译理论是中国翻译传统的发端,是中国翻译硏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是由于原始材料大都散布在石印版本的古籍中,不易找到,且为古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