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阪的黑崎町,有一家开了七十年的青空书房。每逢周四、周日的店休日,老店主坂本健一就会贴出手绘海报,写下对书的眷恋,画下人生四时的温暖感慨,时间久了,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买不起书的年轻人、没上过学的中年人、鼎鼎大名的文学家,都喜欢到这里来。开了一辈子旧书店,坂本先生的愿望就是让好书与好人相遇,与妻子共度一生。
坂本健一,日本旧书店青空书房的店主。爱书的他把阅读当作呼吸,他说:“一本书就是一次人生。读三本书等于遇见了三次人生。读书,是活着的证据。”他坚持每天给妻子写情书,在妻子去世之后,一如既往地以手里的画笔表达着对她的思念。对古本的爱、对读者的爱、对妻子的爱,被他满满装进这间开了七十年、不足十三平方米的青空书房,直到九十三岁去世。《今日店休》这个温暖的故事,就从他多年来手绘的店休日海报讲起......
战后黑市里开了六十七年的旧书店
我在大阪市北区一个叫黑崎町的地方,经营着一间旧书店。书店在昭和二十一年(一九四六年)开张,算算到今年已是第六十七个年头,我也九十岁了。
*初开店完全是迫不得已,店址设在大阪大空袭废墟的一处黑市里。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我退伍回家,看到一家人都因营养不良瘦得不像样子。父亲是船场少爷出身,坚决“不吃黑市米”,所以我只能另想办法。四下打量,发现家中有一堆岩波文库的书,完整的一百册,是我从军前上夜校时买的。家里值钱的也就这些书了,我把它们分装在五个煤箱里,搁在门板上,用板车拉到御堂筋的大阪歌舞伎剧场前,摆起了书摊。
心里当然是不情愿的,那可是我一百多天不吃午饭才省下钱买的。而且我一直认为书是用来读,而不是拿来卖的,心疼得就像血被抽走一样。可是不卖就没饭吃,能有什么办法。
没想到,书很快卖掉了。大概是因为地段好吧,一口气全卖光了。
那是战后不久没水没电没有煤气的时期,居然会有人读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卡夫卡、萨特也很好卖。那时的日本人对这类文学书有很大的需求,对知识满怀憧憬。正因如此,日本才得以复兴吧。是读书这种行为形成了内在的原动力,我一直这么认为。
岩波文库的书卖光以后,我还卖过《酒糟》杂志,那是我向掌握货源的霸道大叔跪求才得来的。此外,我也得到过朋友们的慷慨相助。我在部队时的长官,当时是纺织公司的高层干部,把他战争时私藏的左翼读物都给了我。从当铺老板的儿子那里,我得到一百多册面向青少年的讲谈版“立川文库”故事书。
就这样收书卖书,大概做了有一年时间,驻日盟军总司令部下令关闭了黑市。我在天神桥五丁目租了个门面重新开张,就是现在的天满市场附近。
店休日海报收获意想不到的好评
“青空书房”这个店名出自《青空浪人》和《青空剑法》,当时正走红的作家山手树一郎先生的小说。既然是自己经营书店,我希望心境能像蔚蓝的天空那般明朗爽快,就取了这个名字。
之后我结了婚,有了孩子。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把店搬到了现在天五中町大道的商店街。搬迁是因为原来的地方建了天满市场,经常有卡车出入,我担心孩子跑来跑去会有危险。
从繁华地段搬到僻静街区,生意肯定会受影响,但有什么比孩子的生命更重要的呢?这样做我并不后悔。然而真到开张的那天就惨了。房租降了一半,可营业额也减少到原来的五分之一。
那以后我拼命工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从早上七点忙到夜里十二点,不管多累都坚持下来。大年初一也不休息,害得妻子一直跟我受苦。就这样总算在商店街把店开下去。
可岁月不饶人啊。十多年前我患了脑梗塞,右眼看不见了。不稍事休息不行了,于是就把每周的周四、周日定为休息日。周四在店里收拾整理,周日就完完全全放松一天。
到了休息日,我就在店外的卷帘门上贴出“今日店休”的海报,想着客人难得来一趟,不写点儿什么表示一下心意似乎说不过去。于是,就把当天的想法写下来、画下来。
不知怎么,有些人期待看到我的海报。他们特地在店休日来,还拍了海报发到博客上,没想到竟然一传十、十传百。陆陆续续有几家电视台来采访,还有人把我之前画的二百多张海报收集起来办了海报展。年近九十,我的生活突然忙碌起来,真是了不得。
我一直喜欢画画、写文章,只是默默无闻久了,如今倒有一种“怎么现在才大受好评”的感觉。大器晚成也不坏,虽然早已过了被关注的年龄。
既然有人对这些海报产生共鸣,总算让我感到欣慰。看了海报之后想读书的人,哪怕增加一个也好啊。
阅读就像呼吸,书就是我的人生
不光写海报,看店的时候,我也常会跟客人聊天。
开书店的人性格大多比较沉闷。让客人凭自己的感觉选书,不主动搭话可说是一条默认的原则。很少有人会像我这样,对客人说“这本书很有趣”之类的话。还好我搭过话的客人,大多还会再来。
请一定要读书。
不论是海报,还是向店里的人推荐好书,我想传达的都是这个意思。不管重复多少遍,我都要说:读书会让你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眼界变得更加开阔。假如不读书,你对人生的所知只有五十的话,那么读了书之后,就会增加到一百甚至一百五。
现在和二战刚结束时不同,那时人们渴求知识,而现在书本已进入饱和时代,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不读书可是人生的巨大损失啊。虽然一个卖书的这么说,大概会被认为是为了做生意,不太有说服力。
对我来说,阅读就像呼吸,书就是我的人生。大概因为年纪大了,近来胃口变得很小,我觉得饭吃不吃都行,但忘了读书可不成。
我依然每天读书。至于读多读少,那要看客人的数量了。人不多的时候,一天能读两本文库本。经常是正读到精彩的地方,有客人走进店里,我就说:“稍等,让我先读完这段。”是不是很不巧?难得的是客人也愿意等。
坂本健一,生于一九二三年,日本大阪旧书店行业的元老。从小爱读书、善绘画,曾受教于画家黑田重太郎、田村孝之介。战后,他在黑崎町开了青空书店,与妻子和美努力经营,并因此与田边圣子、山本一力、筒井康隆等作家结为好友。坂本先生读书广博,兼具雅趣,无论是手绘店休日海报,还是写给妻子的情书,皆回味悠长、情深意重。他和青空书店的故事,被日本三大报纸《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等多次报道,广受好评。二〇一六年七月二日,坂本先生安详离世,享年九十三岁。
《新中国未来记》内容简介:晚清新小说开山之作! 梁启超借小说预言六十年后(1962年)之中国繁荣富强,百业俱兴,万国来朝。不仅实
《三百六十行祖师爷传说》内容简介:本书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
本色-完美典藏版 本书特色 周作人的文体来得舒徐自在,信笔所至,初看似乎散漫支离,过于繁琐。但仔细一读,却觉得他的漫谈,句句含有分量。——郁达夫他的作风,可用龙...
别笑.我是认真的 本书特色 这是写给在劳碌奔波中对生活不失想象的成年人的洗心之作。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大解历时20年精心创作的这部“寓言体”故事集,收录了...
大家国学:顾随卷 本书特色 收入《大家国学:顾随》的文字是从《顾随全集》、《顾随诗词讲记》中选摘出来的。大量的有关古代词学、诗学、戏曲、小说、佛教文学、文章学、...
神游-早期中古时代与十九世纪中国的行旅写作 本书特色 ★无论在中古时代还是在现代中国,物与人都在不断移位,界限被打破.文化被混杂和融合。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是游历...
古代文集名篇诵读 内容简介 《古代文集名篇诵读》是《古代经典诵读》中的一本,选编中国古代中广为传诵的文章。《四库全收》中的“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
可可西里档案 本书特色 厉子编著的《可可西里档案》内容介绍:可可西里是在中国默默沉睡了亿万年的“睡美人”,它被世人所知,是源于一个人。这个人叫索南迭杰,他为保卫...
《穿越丝路》内容简介:一部中国版的地理大发现。关于丝路上的文明、城市、器物、文化与宗教……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祖先跨越
梁信文选 本书特色 梁信同志是个文学创作的多面手。他原来创作话剧,后来发展到除话剧外,着重创作电影文学剧本,以及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杂文。梁信同志的电影文学剧...
《人工智能时代移动学习服务》内容简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学习的应用普及,移动学习服务研究不断深入。本书以人工智
容斋随笔 内容简介 《容斋随笔》是宋代学术笔记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被公认为宋代三大有学术价值的笔记。其内容繁富...
达.芬奇笔记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艺术和人的诸多领域的一流读物,选编得当。每章前的短小评论有助于读者理解达·芬奇的颇为深奥的观点。书中有他对自然和科学的思索,对...
《陪着孩子走向世界》内容简介:教育孩子是一项系统工程。父母只有了解了教育所需的全部技能,了解了家庭教育的全貌,才能避免挂一
教我如何不想她-民国经典情诗选 本书特色 一首情诗,一个缠绵悱恻的故事;民国大师私密之作,首次集体公开亮相;经典情诗+精美图片鲁迅、胡适、林徽因、徐志摩、戴望舒...
● 狄仁杰最后一年的最后一案!● 这一年,是帝国宰相的最后一年,奠定了武则天退位、李唐重掌天下的基础;● 这一案,是千古神探的最后一案,涉及3位帝王更迭,大小2...
生与死的故事 本书特色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西班牙国宝级作家,胡安·拉蒙·希梅内斯的经典作品《生与死的故事》,首度与中国大陆读者见面。 精湛的文字,...
羊脂球-插图典藏本 本书特色 ★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语文课外阅读书目羊脂球-插图典藏本 内容简介 《羊脂球》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作品...
浮生六记精讲 本书特色 ★本书是对《浮生六记》全面精彩的解读。★本书解读者与沈复是同乡,在喜马拉雅、蜻蜓、网易云等平台有一档原创栏目《苏州味道》,且是高德地图苏...
牧歌(汉拉对照) 内容简介 简介《牧歌》是维吉尔早期*重要的作品,被认为是拉丁语文学的典范,充溢着浓郁的古罗马田园风采。《牧歌》共收诗10首。各首诗具体写作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