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福瑞先生,成长于冀东的乡村,以古典文学研究为业,在学术人生的道路上辛勤探索几十年,从大学校长到国家图书馆馆长,成绩斐然。流年易逝,韶华不在,那镌刻在记忆中点点滴滴,自由流淌,汇聚一篇篇朴素真诚的文字,呈现那过往的人生片段。
本书是詹福瑞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内容共四个部分。*辑,作者追忆童年往事,还原故乡旧景,追思故人,感怀生命流逝;第二辑,缅怀前辈学者,散记文坛趣事;第三辑,追思学问生涯,感怀人世沧桑;第四辑,收入作者对当下热点话题的回应文章,涵盖大学教育、自尊人格、清雅格调等,漫谈文化生活,针砭时弊。书中多篇文字收录年度*散文集。
姥.姥姥姥的印象总是与母亲重合,这真是很奇怪的心理记忆。细思之,或与自己见到姥姥的次数少、并且年龄小有关系。七岁随父母闯关东,待再回河北时,姥姥已经离世。姥姥的印象只是七岁前的印象。小脚。姥姥在娘家时家教甚严,裹脚裹得厉害。记忆中,姥姥家的正房宽敞明亮,姥姥盘腿坐在炕头,一只小脚穿着黑缎面鞋,就翘在膝盖上。母亲说,两三岁时,我到姥姥家,就爱摸姥姥的脚,看着新奇。姥姥就笑说:“这孩子,从小就喜欢捧臭脚。”全家人就笑。轮到母亲要缠足时,姥姥坚决反对缠得太紧,姥姥给母亲缠时,就放得松一些。母亲的脚就比一般女子的脚大,介于大脚和小脚之间。过门后,母亲的脚,没少被妯娌们笑话。母亲却感念姥姥的好。我的几个大妈都是小脚,不能走远路,出门都得要备驴备车。母亲却不用,去姥姥家或姐姐家,五六里的路,自己走,不犯愁。姐姐给我讲过这样的事儿:有一天,姐姐到庄北下田。远远地看见有个人走来,一扭一扭地,却很快。姐姐看着面熟,心想该不是老妈吧?就往前迎了几步,谁想走来的果然是老妈。姐姐惊呼:“妈呀,我的妈呀,你怎么一个人出来了。”母亲却轻松地说:“惊天扯地什么?几步路,值得惊怪吗?”那年,母亲已过了八十。说起来还是姥姥给她的造化。姥姥脚小不便,很少出门,几个闺女家也不大去,都是闺女回娘家去看她。姥姥不出门,心眼儿却不保守。舅舅上私塾,虽是姥爷的主意,却也是姥姥撺掇的结果。就连母亲上识字班,那也是受了姥姥的影响。哥哥小时候学中医,家里头穷,供应不起小米,爹爹有些为难。姥姥说,孩子读书,才有出息。现在困难点儿,克服克服也就过去了。母亲就下了狠心说,我砸锅卖铁也要把儿子供出来。姥姥养了四个子女,虽不能说是娇生惯养,却也从来没动过孩子一个指头。姥爷性刚烈,平时总是姥爷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姥爷要打孩子,姥姥却不干。姥姥的一句口头禅:“孩子小,不懂事,大了就好了。”这话母亲学了来。母亲生了六个孩子,三男三女,中间两个因病夭折。对于我们,母亲也是从来不体罚的。她的话和姥姥说得一模一样:“孩子大了就好了。”不过又加了两句:“打人不讲理,讲理不打人。”这几句话又传给了我。姥姥惯养孩子,亲戚也有异议,说舅舅的败家,就是姥姥惯的。母亲却有另一种解释。她说:“那是命里该然,他把地主折腾成富裕中农,他也就老实了。”人说满族的老太太利索,母亲说,姥姥的利索又是拔了尖儿的。日子好时,家里十几口人,穿衣吃饭,人来礼往,姥姥都料理得井井有条。姥爷去世后,家道败落,但是有姥姥做家里的主心骨,加上舅舅的浪子回头,姥姥家的日子过得比上不足,却也比下有余。六十年代初,天下大灾荒,饿死人无数。父亲和母亲去耪青,中午只喝两碗米汤,把队里发的两个糠窝头带回家,给我和妹妹吃。吃了一个,再没有第二个,我饿得嚎啕大哭。父亲说:“不能再挺了,要饿死人的。”和母亲商量去东北。母亲是敞亮之人,只要养活孩子,哪儿都可以闯,只是姥姥已经年迈,放不下心。姥姥三个女儿,已经不在世两个,加之黑龙江在数千里之远,知道老女儿这一去,母女可能再也不能见面,颇为不舍。但还是下了狠心说:“走吧,我是快入土的人,别记挂我,把孩子养活大!”话是如此,还是满面泪水。母亲临走时,回了几次娘家,去了就陪着姥姥坐,两个人你嘱咐我,我叮嘱你,哭得泪人儿似的。母亲和姥姥都预感,这次生离,就是死别。果然,我们去东北的第三年,姥姥就去世了。母亲没回,是父亲回去的。母亲一走,姥姥就躺倒了,几天不吃不喝。舅舅全家人劝姥姥,姥姥才慢慢地进点儿浆水。但还是经常念叨老女儿哭,不到一年就哭瞎了眼。有时,姥姥一个人摸到大门口,往远望,嘴里就念叨:“不定哪一天,我女儿就回来了。”但姥姥至死也没有看到女儿回来。父亲说,姥姥去世时,是睁着眼的。舅舅往下阖了几次,都未阖上。舅舅就哭出了声,说:“妈呀,我知道是老妹子没回到你身边啊。”姥姥三个女儿,两个早死,只一个老闺女守在身边,却又远走东北。晚年,虽有舅舅在身边侍候,但毕竟不似女儿那样贴心,可以说说贴己的话,一定时感孤独。在我的回忆中,姥姥空坐炕头,谛听着门口的声音,幻想女儿归来的身影,常常与母亲独坐炕间的孤独身影叠合。母亲到了晚年,虽有哥哥、姐姐和妹妹在身边,却常常想念远在京城的小儿子,快过年时,也会到庄头前张望,想象蓦然见到小儿子的身影,真是天下母亲同此心啊。姥姥去世的事儿,母亲讲了无数次,每次讲,母亲都会流泪。我知道,那是母亲永远的痛。
……
詹福瑞,河北青龙人,195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研究名家。曾任国家图书馆馆长。长期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著作有《南朝诗歌思潮》《中古文学理论范畴》《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论经典》等,学术论文近百篇,另有学术随笔集《不求甚解》、诗集《岁月深处》。
书信卷-傅雷文集 本书特色 傅雷以翻译家见知于世,译文信、达、雅三美兼擅,传誉译林,卓然一家。所译皆世界名著,抉择谨严,影响巨大。傅氏学养精深,于美术及音乐理论...
宋词画谱 本书特色 ★ 32开木盒精装,商务印书馆出版★ 由明代宛陵汪氏所辑印,撷取南宋无名氏所编《草堂诗馀》里*精粹的宋词近百篇★ 所选之词,以秦观、苏轼、黄...
四川文艺出版社草堂草堂(第22卷) 本书特色 《草堂(2018第6期 总第22卷)》为梁平主编“草堂”书系第二十二卷,全书以多角度、全方...
《域外诗抄》是施蛰存先生历时五年,从英、美、古希腊、波兰、西班牙、法、比利时、丹麦等八个国家的诗作中,收集、润色、翻译而
黄昏或黎明的诗人 本书特色此书是诗人王家新近年来读诗和翻译手记的新作。书中谈及对策兰、奥登、曼德尔施塔姆、茨维塔耶娃等诗人的了解、喜爱、翻译的过程,及对他们诗歌...
《香艳丛书》是一套大型专题性丛书,清·张廷华(虫天子)辑。全书二十集八十卷,共收书335种。该书打破作品形式的限制,以题
《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构建入门与实战》内容简介:本书从Elasticsearch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起,然后系统介绍Elasticsearch的使用...
《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第2辑)》内容简介:《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
中国人的欲望魔咒-《金瓶梅》人物悲剧论 本书特色 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自取灭亡,经济强大导致欲望膨胀,放纵自我导致家破人亡。中国人的欲望魔咒-《金瓶梅》人物悲剧论...
椿园笔记 本书特色 《椿园笔记》为孙郁先生的读书、评论和教学随感录。作品围绕文学写作、创作评论去探求艺术个性、人文情怀;对鲁迅的感悟与研究、对传统文章学的思考是...
目 录序一……………………………………………………………………………李汝伦序二………………………………………………………
孙犁书札-致姜德明 本书特色 孙犁的文字朴素、精炼、明快、自然,书信亦惯于直言,用笔精短。本书收录孙犁手书百余件,便于读者瞻仰名家精神情趣,是非常珍贵的研究孙犁...
历代名句辞典 内容简介 本辞典收录了历代名句万余条,其内容涉及名诗句、名词句、名语句、名言录、名谚语、名歌谣等等。并以首字拼音为序排列,同时还附有出处。本辞典内...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
四季诗情:大师笔下的大自然 内容简介 《四季诗情:大师笔下的大自然》主要内容包括:春的欢悦与感伤、白马湖之冬、春、绿、冬天、白马湖、秋夜、雪、故都的秋、江南的冬...
第一推荐丛书--磨坊信札 内容简介 《磨坊信札》(Les lettres de mon moulin)根据法国作家阿尔封斯都德 (Alphonse Daudet...
普希金诗选 本书特色 人民文学出版社名著名译丛书,劲销十年不衰,新版震撼上市,精译精选精装,附赠有声读物普希金诗选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广为流传的《自由颂》《纪...
十月典藏品--中篇小说(红卷) 本书特色 这部丛书囊括了《十月》1978年创刊至2000年间发表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对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灵的关注,文学成为...
精彩摘录休将世态苦研求,大界悲欢静里收。——引自第1页
《标准化的偏执狂》内容简介:为何麦当劳能够在高度同质化、竞争极其激烈的快餐行业高质量地解决生存的问题,并在竞争对手中突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