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似乎总是与技术同步;无论是工业革命、电气革命,还是后来的信息革命,都伴随着一种全新的金融制度。金融制度的变革为技术革命提供了资本动能和市场基础。没有金融革命的支撑和铺垫,技术革命也就难以发生。★第*次金融浪潮是17世纪末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体系的出现,特别有信誉的贷款者从英国王室变为了工业企业。★第二次金融浪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投资银行的兴盛,之前金融业始终将企业股权弃之如履,认为离开创业者的股权是没有价值的。★第三次金融浪潮是20世纪末风险投资的方兴未艾,风险缓释手段从实体抵质押变换为预期产业前景。★与互联网金融推动的第四次金融浪潮,是又一次暂新的金融形态,是一场超现实的金融革命。
在大国更替的历史长焦镜头中,得创新者得天下,但得金融者方能得创新。这便是金融变革、技术创新与强国争霸之间的制度性联系。
300年前英国工业革命依靠商业银行聚集资本,100年前美国电气化革命不可抹去投资银行的身影,20年前美国新经济繁荣的背后则是风险投资方兴未艾。一次次重大的创新改变了世界,一次次金融浪潮又缔造了创新。金融与创新层峦相映,唯有金融浪潮之尖的国家才会有超然于全球的国运。究其根本,弄潮金融必须有新的信息攫取方式改变融资者风险偏好,如此方能接受创新之高风险。
中国之崛起恰逢第四次金融浪潮之际。互联网金融正当其时,碎片化资金风险偏好显凸,可以在*范围动员资金、在*限度上承担风险。这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全新经济学逻辑,以此图功,何功不克。国运大光之时,今日之域中,便是中华之天下!
《光明日报》理论版 2017年4月22日刊载《第四次金融浪潮 与中国机遇》第四次金融浪潮与中国机遇伍聪在历史的长焦镜头中,大国崛起总是与技术革命同步。实际上,无论工业革命、电气化革命还是后来的信息革命,都伴随着一种全新的金融制度。金融制度的变革,为技术革命提供了资本动能和市场基础。可以说,没有金融革命,就不能发生技术革命。金融的目标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每一次金融革命都是资源配置的逻辑出现根本性变革,唯有如此才能将资金引导向创新行业。有了金融的支撑,才可能发生技术革命,有了技术革命才能造就一代世界强国,这便是金融变革、技术创新与强国更替之间的制度性联系。在这个交替循环的过程,金融与创新层峦相映。唯此,金融浪潮之尖的国家才会有超然于全球的国运。第*次金融浪潮是17世纪末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体系的出现,*有信誉的贷款者从英国王室变为了工业企业。世界上*家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的建立开启了全球第*代金融革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构建的银行融资体系,为工业革命源源不断输送资本燃料和动力,在资金与技术双重推动下英国才成为19世纪全球头号强国。第二次金融浪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投资银行的兴盛,之前金融业始终将企业股权弃之如履,认为离开创业者的股权是没有价值的。以投资银行为主体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具有天然的资本运营能力,实现了资本的市场化流动及股权的有效配置,并借此主导五次并购浪潮,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以规模经济为主体的电气化革命在美国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让美国成为20世纪头号强国。第三次金融浪潮是20世纪末风险投资的方兴未艾,风险缓释手段从实体抵质押变换为预期产业前景,18个月内就可以完成一代信息技术更新换代,金融业与技术开发者共享其中的收益。风险投资体系支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奠定了信息产业基础,培育其迅速成长为美国新经济的支柱。因此,风险投资体系及其创新对于美国的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悟已往之不谏,方知来者之可追。回顾历史发现,一种技术创新从出现到普及必然有对应的金融逻辑,没有资金的支撑和保障,技术无法独自存活。任何重大的创新都是在偶然中寻找必然,金融的使命不仅仅在于输送了多少资金,还在于能容忍多少试错、承担多少风险。每一次金融浪潮不仅仅是创造新型金融机构,更重要的是金融机构对待风险的态度发生了质变。当前,由互联网金融推动的第四次金融浪潮,便是又一次崭新的金融形态,是一场超现实的金融革命,“风险-收益”逻辑已经与前辈迥然相异。传统金融业追求“风险-收益”配比,认为世界上资金都惧怕风险。但是,在另一个维度,如果资金量足够小,边际效用小到忽略不计,这种资金就会完全忽略风险,目标是以极小的资金博取极大的收益。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要义正在于此,其融资来源是“碎片化”的资金,碎片化资金的特点是小,进而可以在*大范围动员资金、在*大限度上承担风险。碎片化资金自古有之,但之前无论对所有者还是融资者都不重视,金融技术和信息技术也不支持碎片化资金的收集。从第四次金融浪潮开始,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工具,整合了碎片化资金,风险可能被金融业忽略,这才是金融业*根本的一次革命。当前中国的金融改革正在第四次金融浪潮之尖,某种程度上是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渐进性金融制度变迁。可以预见,中国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的重构,将融合传统文化中“守正出新”的理念,既包括“互联网金融”,即新兴的诸如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也包含了“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即互联网对传统金融进一步改造和升级。*终,将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有机结合,实现同源共生、相互补充、合作共赢的新型金融体系,体现了新常态下中国金融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演进。300年前英国的商业银行体系,100年前美国的投资银行体系,20年前的风险投资体系,都是通过金融创新推动了国家崛起。我们认为,在第四次金融浪潮中,互联网和金融是中国迈向一个现代国家的两大重要动力,两者的融合将会产生博大的能量,也将为我们赢得千载难逢的历史新机遇。因此,我们应站在国家复兴、大国崛起的大局看待当前的第四次金融浪潮,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推动中国金融的改革,促进新型金融体系的重构,这将是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重要路径。(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
伍聪,经济学博士,青年财经学者,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货币理论与政策、互联网金融等。
出版专著《负利率效应下的中国经济》《人民币崛起》《英美金融模式衰落的历史经验与中国启示》《*昂贵的博弈:汇率战争与大国布局》等;在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 Trade、Emerging Markets Review、《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外主要刊物发表论文及文章10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和项目。
《鱼丽之宴》内容简介:木心说,“自作多情”和“自作无情”都是可笑的,“以后我还想改名……”依据木心晚年定稿,《鱼丽之宴》收
《爱自己,一切都是自由的》内容简介:爱自己,一切都是自由的。做怎样的事,选择怎样的自由,以怎样的心态和毅力迎接生命中的磨难
《寻味三湘》内容简介:全书由寻味三湘、村落的湘菜、那些年追过的味、至味湘菜、火功神韵五部分构成。作者遍访湘、资、沅、澧、流
《轻松玩转电脑组装与维修》内容简介:本书从电脑的选购出发,由浅入深地介绍了电脑的选购、组装、系统安装、优化、日常维护和故障
本书参照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国家资产负债表,并结合中国统计体系、经济运行与金融管理的具体情况,编制
《会计电算化(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以用友ERPU8 V10.1软件为蓝本,介绍会计电算化认知、系统设置与管理、企业应用平台设置、
《郭沫若研究(2017年第1辑/总第13辑)》内容简介:《郭沫若研究》作为郭沫若研究会的会刊,是以郭沫若及其著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
上市公司高管报酬理论分析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论述了与高管报酬契约关系*为密切的两个理论:经理主义和代理理论。高管报酬契约是公司股东与高管人员博...
《聪明的老板不苛责摸鱼的人》内容简介:中国新闻周刊旗下动漫IP“哎呀我兔”的原创绘本,由40余篇风格鲜明、主题明确、画风个性、
《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内容简介: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由三个关税区构成的特别区域,其规划与
《终结者的游戏》内容简介:数字化的发展使得公司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愈加透明。聪明的公司正在基于技术的发展,搜集和评估客户真正的
《你不可不知的人脉投资课》内容简介:营造好人脉需要具有无私的奉献与付出;营造好人脉需要主动地关心别人、容纳别人、宽恕别人;
《中学论语专题精讲》内容简介:本书是从中学课堂走出来的《论语》读本,其内容与体例设置,均为满足中学生学习和中高考的实际需求
《高手野钓实用妙招》内容简介:海竿钓、甩线钓、拖钩船钓、筏竿钓、路亚钓等时兴野钓技法的适用钓场、钓具选择、钓组组装、饵料的
《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1851—1937)》内容简介:本书基于非常翔实的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之史料,把活动与观念分析相结合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内容简介:这个社会迷惑我们,奴役我们,吞噬我们。但在这个变动不居的功利世界里,每个女孩,都应当存一颗
Thisisathoroughlyupdatededitionof"DynamicAssetPricingTheory",thestandardtextford...
《迷人的经济学》是一系列“经济学册子”,该系列图书主要从经济学发展史上那些著名经济学家的重要且有趣的话题中精选出一些传世之作,并以中英双语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这些...
第三增长极的崛起-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研究的总报告和9个专题报告。第三增长极的崛起-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研究 目录...
《让女性受益一生的理财思维》内容简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女性赚钱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生活中经济独立的女性比比皆是。作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