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现代生活并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古代生活的延续和发展;历史也不是已经消逝的僵死的存在,它依然反映在当代的现实之中。人类昨天的文明是我们今天的文明的根,只有理解了人类的昨天,才能好地把握住人类的现在,并自觉地去展望和创造人类的明天。对人类文明做出整体性的思辨与多维视角的透析,往往是提高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世界文明史》紧紧围绕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使用大量翔实的考古学、碑铭学、语言学资料描绘人类文明,以精要优美的笔触,张弛有序的节奏,将各大文明的演进趋势、阶段特征精心编排比较,具体而微地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阅读《世界文明史》可使读者激荡的心灵顺着历史文明的长河,穿越往昔,漂流至今,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文明的启迪,与古老的文化亲密接触,从而感悟文明,领悟人生。
朱亚娥主编的《世界文明史》紧紧围绕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读者可以穿越历史的时空,与历史、与文明对话,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欣赏、理解多种文明,充实和扩展认知领域,纵览古今,洞悉文明的精髓,感受其艺术魅力,深刻领悟文明背后的底蕴,提高历史文化修养和鉴赏能力,学会借鉴、博采各种文明之长,激发创造灵感,在异彩纷呈的世界文明中收获新的启迪,并潜移默化于实践行动中。
《世界文明史》:
古罗马的城市古罗马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公元前30年)的城市建筑,是在罗马统一意大利以后兴盛和发展起来的。早在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率先把天然混凝土用在建筑上,在罗马帝国期间,罗马城市建筑如万神庙、大斗兽场等建筑,天然混凝土大显身手。
①古罗马大斗兽场公元前2世纪起,罗马的券拱技术在桥梁、城门、输水道以及陵墓中都得到运用。在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对多利克柱式进行了适当调整,改革成塔司干柱式,同时,罗马形的科林斯柱式和爱奥尼亚柱式也形成了。罗马人的券柱式中,圆柱与方形的墙墩使建筑增添了许多艺术趣味。与此相提并论的则是叠柱式,各层叠柱各具风韵,罗马城的大斗兽场是其代表作。
在古罗马城市中,角斗场与剧场是必不可少的建筑。角斗场基本上是开掘山坡后建成的,它的样式来自于剧场,都是圆形的,在罗马帝国时期*多。
大角斗场位于罗马的东南方向,又称为古罗马大斗兽场。它是一个巍峨壮观的圆形建筑物,形状类似现在的体育场,有人曾评价它为“现代体育场的样板”。这个庞大的建筑占地2万平方米,*长直径达188米。从外围看,整个建筑分为四层,高约50米的外墙全都用大理石砌成。底部三层为连拱式建筑,每个拱门两侧有石柱支撑。**层有80个直通场内的高大拱门,每一个门楣上都用罗马数字编了号;第二、第三层为回廊;第四层为闭合的围墙,上面只有40个透气孔。正对着四个半径处的四扇大拱门,是专供皇帝和显贵们出入的。环绕在四周的看台可容纳5万多观众同时观看,级级上升的座位分为平民、贵族、元首等不同等级。看台的墙壁采用多重拱廊,这样天然形成多个出口,5万名观众可以在3分钟内同时退场。竞技和斗兽的“沙场”是一个大直径为87米、小直径为54米的椭圆。“沙场”下面是地下室,那里有更衣室、武器库、机械室,还有关野兽的樊笼和陈尸的太平间。在地下室的通道走廊上有30多个凹进墙中的壁龛,那里安装着升降机将角斗士和野兽运上“沙场”。
罗马的历史没有一页不与斗兽场有关,斗兽是罗马生活的标记。当时的斗兽表演分为三种,即兽与兽斗、兽与人斗、人与人斗。角斗士搏斗时,场地上铺满了沙子。兽与兽、兽与人斗时,为了使场景逼真以吸引观众,场上会布置一些灌木丛和假山。夏季在斗兽场演出时,为使观众免受酷热,剧场顶端用一个中间开孔的帆布遮盖。当时的角斗士相斗场面非常残忍。双方必须分出胜负直至一方死亡为止。角斗士的生命操纵在看台上寻欢作乐的贵族手上。角斗士双方决出胜负时,由观众表决败者的生死。如果他们将大拇指朝下,那么败者必然遭杀;若大拇指朝上,败者可免于一死。一直到405年,这种野蛮的娱乐活动才被西罗马帝国皇帝霍诺留宣布停止。
竞技场在古罗马的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8世纪时,一位叫贝达的神父曾这样预言:“什么时候有了竞技场,什么时候便有了罗马;竞技场倒塌之日,便是罗马灭亡之时;罗马灭亡了,世界也要灭亡。”1084年,日耳曼人攻进罗马,古罗马城被洗劫一空,竞技场也在战火中成了废墟,应验了贝达神父的部分预言。
②罗马大道人们说“条条道路通罗马”,罗马大道是古罗马城市的标志建筑。从罗马城出发,可到达各个城邦。
罗马大道条条笔直,如遇山岭和深谷,则开凿隧洞或架建桥梁。每隔1英里设一个圆柱形的里程碑,数英里长的大道,宽度误差也超不出一米。
在全盛时期,罗马的公路长达8万千米,若将它们相连,足够绕地球两周,29条大型的军用道路从罗马城伸出。另外,还有一个从北非的迦太基沿地中海南岸延伸的马路系统;在高卢,道路从里昂呈辐射状发散;在英格兰,伦敦是道路系统的中枢。**条罗马马路是亚壁古道,位于罗马以南,建于公元前312年,由罗马将军阿波斯。克劳西乌斯·凯克斯(生卒年不详,约公元前4世纪出生)主持建造。*初这条路只通到卡普阿,但是后来一直延伸到了今天的布林迪西(意大利东南部港市)海岸。其他道路的建设也紧随其后,例如通向基诺阿的奥勒利亚大道,以及连通弗莱米尼亚和阿德里亚特海岸的大道。这两条路分别以罗马的两位权贵的名字命名。
罗马人建筑马路主要是为了给速递人员、商人以及税务人员等公务行政人员提供工作方便。当然,如果跟地方民众发生冲突时,这些道路同时也可以保证军队迅速转移。勘测员利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测量地形,只要有可能,道路都会修成直线,当然,在高地势的地方则不得不弯曲。在建造主干道路的时候,工程师们首先设计挖出平行的、相隔约12米的排水沟槽,然后在它们之间挖一条浅沟壕,填入砂石、泥灰,以及连续的排列紧密的石块,这样就形成了道路的路基。路基上面是不易渗水的碎石层,表面有用泥灰黏合的石板或鹅卵石。他们用碎石、火山灰(如果有的话)和石灰来制造混凝土。在潮湿柔软的沼泽地中,道路则相对于周围乡村的地势会高一些。意大利的一些主要干道两侧有石头铺成的路缘,有20厘米高、60厘米宽,在正路旁边还有作为单行道的边路。双轮战车可以在这样的道路上每天跑120千米,而8匹马拉的四轮载重马车在满载时速度就慢得多,每天只能跑约25千米。随着古罗马帝国的没落,这些道路年久失修,*终被荒弃了。后继的筑路者们也会汲取古罗马道路的经验,应用到新的道路建设中,比如英国任何道路地图都有显示得像箭一般笔直的道路那样的风格。
……
19世纪大转型 本书特色 贡德·弗兰克教授于1998年出版的《白银资本》,从全球视野考察近代早期的经济史,颠覆了欧洲中心论的历史学和社会理论,堪称一部极具挑战性...
《了不起的Markdown》内容简介:Markdown是一种轻量级标记语言,它允许人们使用易读、易写的纯文本格式编写文档。《了不起的Markdo
《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内容简介:本书是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辽、西夏、金、元”一卷。《中国的历史》
考古学家邹衡 本书特色 邹衡,1927年生于湖南澧县。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1955年获得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副博士学位。此后历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助教、讲...
史客·两情 本书特色 ★萨苏主编,著名延安历史专家朱鸿召、学者余世存、作家野夫重磅加盟,带你走近1935年—1945年间中国人的情感史,革命、战争、隐蔽战线下的...
《爱与自由》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凝聚了尹建莉老师教育理念精华以及古今中外圣贤以及心理学大家教育箴言的教育常识经典。正如尹建莉
俄罗斯的命运 本书特色 性格即命运,作为一个民族,它的命运也同样取决于自身的性格。别尔嘉耶夫这本以“命运”为标题的作品,着重探讨了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分析其因地理...
《客户思维》内容简介:本书着重阐述了客户的选择、开发、保留等关键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务实,可操作性强,案例丰富生动。本书在
秦汉史-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 内容简介 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命令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一九九八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
《中华文化故事·少年读》内容简介:李晓愚老师以“中华文化故事”丛书为底本,从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摘取汉字、成语、诗词
《好公民:美国公共生活史》讲述了从北美殖民地时期直至20世纪末的美国公共生活,是一本内容庞杂的社会史,涉及政治、新闻传播、
纳粹德国只存在12年的时间,纳粹时期的劳资关系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于魏玛共和国时期和联邦德国时期的模式。这种被称为“企业共同
女人的历史 内容简介 迈尔斯将女性史置于巨幅时间╱空间脉络下,从宏观角度切入,其目的在于肯定女人对人类演化所做贡献的重要性,以及女人在所有层面与各种...
《张居正与万历皇帝》内容简介:张居正是一个声名显赫的历史文化名人。他在明朝万历年间领导的改革,雷厉风行,大刀阔斧,一举扭转
Whenpeopleexperienceatraumaticevent,suchaswarorthethreatofannihilation,theyoften...
兵谈 本书特色 ★选集内容为伍立杨精心自选修定,极具可读性!★赠送精美全彩伍立杨书画作品集,更具收藏价值!★一本书读懂民国军事史,一本民国军事百科全书!兵谈 内...
《机械制造厂电能的合理使用》共分八章,分析了机械制造厂用电部门的性质,阐述了在金属切削加工、压力加工、铸造、热处理、电焊
《神奇的深海绿洲》内容简介:米娅无意中召唤出了《海底两万里》中的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并和他一起乘坐上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勇士
《Redis入门指南》内容简介:《Redis入门指南(第2版)》是一本Redis的入门指导书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Redis基础与实践方面的
吕著中国通史 本书特色 《吕著中国通史》:吕先生一生治学严谨,勤于著述,其对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在当时得风气之先,《吕著中国通史》堪称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吕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