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现代生活并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古代生活的延续和发展;历史也不是已经消逝的僵死的存在,它依然反映在当代的现实之中。人类昨天的文明是我们今天的文明的根,只有理解了人类的昨天,才能好地把握住人类的现在,并自觉地去展望和创造人类的明天。对人类文明做出整体性的思辨与多维视角的透析,往往是提高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世界文明史》紧紧围绕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使用大量翔实的考古学、碑铭学、语言学资料描绘人类文明,以精要优美的笔触,张弛有序的节奏,将各大文明的演进趋势、阶段特征精心编排比较,具体而微地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阅读《世界文明史》可使读者激荡的心灵顺着历史文明的长河,穿越往昔,漂流至今,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文明的启迪,与古老的文化亲密接触,从而感悟文明,领悟人生。
朱亚娥主编的《世界文明史》紧紧围绕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读者可以穿越历史的时空,与历史、与文明对话,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欣赏、理解多种文明,充实和扩展认知领域,纵览古今,洞悉文明的精髓,感受其艺术魅力,深刻领悟文明背后的底蕴,提高历史文化修养和鉴赏能力,学会借鉴、博采各种文明之长,激发创造灵感,在异彩纷呈的世界文明中收获新的启迪,并潜移默化于实践行动中。
《世界文明史》:
古罗马的城市古罗马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公元前30年)的城市建筑,是在罗马统一意大利以后兴盛和发展起来的。早在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率先把天然混凝土用在建筑上,在罗马帝国期间,罗马城市建筑如万神庙、大斗兽场等建筑,天然混凝土大显身手。
①古罗马大斗兽场公元前2世纪起,罗马的券拱技术在桥梁、城门、输水道以及陵墓中都得到运用。在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对多利克柱式进行了适当调整,改革成塔司干柱式,同时,罗马形的科林斯柱式和爱奥尼亚柱式也形成了。罗马人的券柱式中,圆柱与方形的墙墩使建筑增添了许多艺术趣味。与此相提并论的则是叠柱式,各层叠柱各具风韵,罗马城的大斗兽场是其代表作。
在古罗马城市中,角斗场与剧场是必不可少的建筑。角斗场基本上是开掘山坡后建成的,它的样式来自于剧场,都是圆形的,在罗马帝国时期*多。
大角斗场位于罗马的东南方向,又称为古罗马大斗兽场。它是一个巍峨壮观的圆形建筑物,形状类似现在的体育场,有人曾评价它为“现代体育场的样板”。这个庞大的建筑占地2万平方米,*长直径达188米。从外围看,整个建筑分为四层,高约50米的外墙全都用大理石砌成。底部三层为连拱式建筑,每个拱门两侧有石柱支撑。**层有80个直通场内的高大拱门,每一个门楣上都用罗马数字编了号;第二、第三层为回廊;第四层为闭合的围墙,上面只有40个透气孔。正对着四个半径处的四扇大拱门,是专供皇帝和显贵们出入的。环绕在四周的看台可容纳5万多观众同时观看,级级上升的座位分为平民、贵族、元首等不同等级。看台的墙壁采用多重拱廊,这样天然形成多个出口,5万名观众可以在3分钟内同时退场。竞技和斗兽的“沙场”是一个大直径为87米、小直径为54米的椭圆。“沙场”下面是地下室,那里有更衣室、武器库、机械室,还有关野兽的樊笼和陈尸的太平间。在地下室的通道走廊上有30多个凹进墙中的壁龛,那里安装着升降机将角斗士和野兽运上“沙场”。
罗马的历史没有一页不与斗兽场有关,斗兽是罗马生活的标记。当时的斗兽表演分为三种,即兽与兽斗、兽与人斗、人与人斗。角斗士搏斗时,场地上铺满了沙子。兽与兽、兽与人斗时,为了使场景逼真以吸引观众,场上会布置一些灌木丛和假山。夏季在斗兽场演出时,为使观众免受酷热,剧场顶端用一个中间开孔的帆布遮盖。当时的角斗士相斗场面非常残忍。双方必须分出胜负直至一方死亡为止。角斗士的生命操纵在看台上寻欢作乐的贵族手上。角斗士双方决出胜负时,由观众表决败者的生死。如果他们将大拇指朝下,那么败者必然遭杀;若大拇指朝上,败者可免于一死。一直到405年,这种野蛮的娱乐活动才被西罗马帝国皇帝霍诺留宣布停止。
竞技场在古罗马的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8世纪时,一位叫贝达的神父曾这样预言:“什么时候有了竞技场,什么时候便有了罗马;竞技场倒塌之日,便是罗马灭亡之时;罗马灭亡了,世界也要灭亡。”1084年,日耳曼人攻进罗马,古罗马城被洗劫一空,竞技场也在战火中成了废墟,应验了贝达神父的部分预言。
②罗马大道人们说“条条道路通罗马”,罗马大道是古罗马城市的标志建筑。从罗马城出发,可到达各个城邦。
罗马大道条条笔直,如遇山岭和深谷,则开凿隧洞或架建桥梁。每隔1英里设一个圆柱形的里程碑,数英里长的大道,宽度误差也超不出一米。
在全盛时期,罗马的公路长达8万千米,若将它们相连,足够绕地球两周,29条大型的军用道路从罗马城伸出。另外,还有一个从北非的迦太基沿地中海南岸延伸的马路系统;在高卢,道路从里昂呈辐射状发散;在英格兰,伦敦是道路系统的中枢。**条罗马马路是亚壁古道,位于罗马以南,建于公元前312年,由罗马将军阿波斯。克劳西乌斯·凯克斯(生卒年不详,约公元前4世纪出生)主持建造。*初这条路只通到卡普阿,但是后来一直延伸到了今天的布林迪西(意大利东南部港市)海岸。其他道路的建设也紧随其后,例如通向基诺阿的奥勒利亚大道,以及连通弗莱米尼亚和阿德里亚特海岸的大道。这两条路分别以罗马的两位权贵的名字命名。
罗马人建筑马路主要是为了给速递人员、商人以及税务人员等公务行政人员提供工作方便。当然,如果跟地方民众发生冲突时,这些道路同时也可以保证军队迅速转移。勘测员利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测量地形,只要有可能,道路都会修成直线,当然,在高地势的地方则不得不弯曲。在建造主干道路的时候,工程师们首先设计挖出平行的、相隔约12米的排水沟槽,然后在它们之间挖一条浅沟壕,填入砂石、泥灰,以及连续的排列紧密的石块,这样就形成了道路的路基。路基上面是不易渗水的碎石层,表面有用泥灰黏合的石板或鹅卵石。他们用碎石、火山灰(如果有的话)和石灰来制造混凝土。在潮湿柔软的沼泽地中,道路则相对于周围乡村的地势会高一些。意大利的一些主要干道两侧有石头铺成的路缘,有20厘米高、60厘米宽,在正路旁边还有作为单行道的边路。双轮战车可以在这样的道路上每天跑120千米,而8匹马拉的四轮载重马车在满载时速度就慢得多,每天只能跑约25千米。随着古罗马帝国的没落,这些道路年久失修,*终被荒弃了。后继的筑路者们也会汲取古罗马道路的经验,应用到新的道路建设中,比如英国任何道路地图都有显示得像箭一般笔直的道路那样的风格。
……
蒋介石父子1949危机档案 本书特色 国共内战结束后、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接连失利、恶性通货膨胀及金融危局如累卵之际,蒋介石如何因应?为什么*后决定以台湾作为“...
中共风云九十年-(上下卷) 本书特色 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的风云历程,有如展读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又如聆听一首悠长而又...
全系列从各个侧面记录了希特勒纳粹德国由崛起到覆灭的整个过程。每一册都向您展示了第一手的私人记录。从未发表过的照片,亲历者
内蒙古革命史-新版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正确的观点,系统全面地叙述了内蒙古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总结了历史的经验,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革命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
朗润学史丛稿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邓小南教授史学论文一一十三篇、回忆文章一篇。文章涉及政治史、制度史、社会史、史料考辨、理论思考等诸多方面,反映了作者三十年来学...
《黑镜头:中国这100年(20周年纪念版)》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罗伯特·卡帕、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马克·吕布、布鲁诺·巴贝、史
《管理的内容》内容简介:有思想的你是否早已厌倦“年度流行语”般稍纵即逝的管理概念? 有行动力的你是否渴求获得能经受实践考验的
冯永轩集(全2册)/冯永轩 本书特色 ★16开布面精装,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冯永轩,历史学家,先后师从黄侃、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专于古文字学,西北史地和楚史...
难民区百日 本书特色 还原民族真实的历史,建立民族自己的记忆;把“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国权就不会有人权”的道理,告诉所有的中国人,并且传之子孙,永不湮灭。难民区百...
《知寒轩谈荟》的主编郭则沄(1882—1946),字蛰云,号啸麓,祖籍福建侯官,生于浙江台州。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授庶吉
《金融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内容简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
资治通鉴-诠释 本书特色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现存的*大的编年体通史。该书旨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所以“专取有关国...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内容简介:海登·怀特的《元史学》是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研究中语言学转向的标志,也代表了20世纪下
中国史纲 本书特色 现在发表一部新的中国通史,无论就中国史本身的发展上看,或就中国史学的发展上看,都可说是恰当其时。就中国史本身的发展上看,我们正处于中国有史以...
《新潮职业》内容简介:做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假如你正面临迷茫,更要在别人的事业里,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为此,我们
清史简述-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本书是根据郑天挺先生1962年为中共中央党校学员讲授清史的课堂记录整理而成的,提纲挈领地介绍了自清朝入关后到鸦片战争前政治、经济、文...
周佛海日记全编 本书特色 周佛海是民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二十年代初,在中国成立了共产党,周佛海便是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二十年代末,随着国共两党关系的...
中国通史(全十册) 本书特色 范文澜到延安后,开始撰写中国通史,当时拟定"略前详后,全用语体,揭露统治阶级罪恶,显示社会发展法则等几条"。作为准绳。《中国通史》...
勾栏胭脂-八大胡同的前世今生 本书特色 湮灭在历史中的传说讲述亲身经历的过往纠缠在历史与现实之间1.本书讲述八大胡同历史、现状,充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2.作者曾...
深厚的功力和独特的视角,才能使古老的历史学焕发生机;丰富的学养和精妙的取向,才能在论述重大问题时举重若轻.本书是汉学大师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