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蒙库鲁斯”是什么??
这是出现在中世纪欧洲古老文献中的一个名称。
那时候,瑞士伟大的炼金术士帕拉塞尔苏斯宣称成功地制造出了人类,“方剂”如下:
……取某种人类体液,首先将其倒入南瓜中,加以密封,令其自然腐烂;然后倒入马胃封存40日,直至其开始具备生命,……若是随后日日秘密、谨慎而理智地喂以人血,并于恒温马胃之中继续保存40周,则必将造出一个真正的活体婴儿。此婴儿五脏俱全,与妇女所生的一般孩童无异,只是体型异常微小。……
帕拉塞尔苏斯为这个*为得意的“产品”起了个拉丁语名字——“霍蒙库鲁斯(homunculus)”。
这便是人类早期对生命或者说生物奥秘所做探索的记载。本书即从这里拉开了生物科学进展的帷幕,为读者上演了一部精彩的科学大片。
生物学史领域难以逾越的经典之作
“0”科学门槛的全民科普读本
“全明星”科学家“出演”的科学史诗大片
普拉维利希科夫,卓越的科普大师,其诗化大自然的能力甚至超越了法布尔
请不要对“生物学”或“科学”这样的专业词汇心存顾虑,这本书是写给所有人的,只要你对世间生物有兴趣,想知道它们从何而来,它们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它们(或者说我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敬请翻开本书,而阅读这本书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0”。
下面这份配方简单至极,足以叫任何人心生羡意:“往瓦罐中放入谷子,用脏衣服塞住罐口,静候其变。”然后呢?21天之后,罐子里会出现一些老鼠,它们是从压实的谷子和脏衣服冒出的蒸汽中长出来的。
第二份配方就要麻烦点儿了:“在砖块上凿一深坑,往其中放入捣碎的罗勒草,再往其上加另一块砖,将该深坑完全盖住;将两块砖一同置于阳光之下;数日之后,在罗勒气味的发酵作用下,罗勒草就会变成货真价实的蝎子。”
这两份配方的作者是那个时代(17世纪上半叶)*伟大的学者之一、著名炼金术士范·海尔蒙特。他言之凿凿地声称,自己的确观察到了罐子里出现的老鼠,而且这些老鼠刚生出来就已经成年了。
不过,海尔蒙特并不是,甚至不是首位主张这一说法的人。早在古希腊那个时代,亚里士多德a等哲学家就坚信青蛙生自淤泥,而昆虫和蛆虫等小动物只要碰上稍微合适的地方,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
上述的观点被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构成了那个时代生命科学的基础。中世纪的学者们都拜倒在亚里士多德的权威之下:他可是永不犯错的伟大智者亚里士多德啊,谁还敢对他提出批评呢?
这些学者在桌上摆满了瓶瓶罐罐,搭建好蒸馏器和其他设备,然后一头埋入成堆的烧瓶和曲颈瓶中,一干就是数十年的时间。他们烧呀蒸呀,浸呀滤呀,随手抓到什么东西就丢进烧瓶里,可谓是付出了一切努力。其中有些人祈祷上帝以神力相助,还有些人则向魔鬼寻求支持。他们是多么希望看到烧瓶里冒出一只青蛙或小蝌蚪啊。唉,事与愿违!*后他们只弄得浑身恶臭,双手烧伤,衣服斑斑驳驳,除此之外就一无所获了。
问题的实质在于配方。要是能找到配方就好了!
就连那伟大的帕拉塞尔苏斯也搞起了这套把戏。他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只可惜生在炼金术盛行的时代。这种本质上相当幼稚的炼金术,不过是封建迷信、粗浅知识和愚昧无知的大杂烩,尽管帕拉塞尔苏斯有着极为出色的头脑,但凡此种种还是他的身上留下了印迹。
帕拉塞尔苏斯生来气魄非凡,他不满足于只同青蛙、老鼠和蝎子之类的小玩意儿打交道。这也太微不足道了。好能在烧瓶里造出……人类来。
他甚至给这种生物起了个名字——“霍蒙库鲁斯”。在不懂拉丁语的人看来,这个词儿显得既费解又古怪,但你只要知道“人”用拉丁语怎么说,这名称就丝毫不足为奇了。在拉丁语中,“人”被称为“霍默”(homo),而它的指小词“小人儿”就是“霍蒙库鲁斯”(homunculus)了。
“霍蒙库鲁斯”一词道出了“小人儿”的来源:这不仅仅是个微小的人形,更是产生于实验室中的一种神奇生物。“霍蒙库鲁斯”能够长大,但就算长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它也照样要沿用原来的名字——“霍蒙库鲁斯”。
“霍蒙库鲁斯”可以说是一份备忘录,记录了那些希望在实验室中造出生物的幻想家。尽管有些“不起眼”的梦想家并不指望造出“小人儿”,而只是再简单不过的纤毛虫,有些炼金术士则相信范·海尔蒙特和帕拉塞尔苏斯的神奇配方,但这两类人其实还是难兄难弟。
艰巨的任务并未把大法师帕拉塞尔苏斯吓倒。他的实验室里堆满了烧瓶、曲颈瓶、蒸馏器和大肚瓶,里面装满了五彩缤纷的液体,旁边挂着一捆捆晒干的蝙蝠和毛羽尽落、蛀孔密布的鸟兽标本,天花板上还吊着一条鳄鱼皮。就在这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当中,帕拉塞尔苏斯写下了自己发明的配方:
“取某种人类体液,首先将其倒入南瓜中,加以密封,令其自然腐烂;然后倒入马胃封存40日,直至其开始具备生命,能够轻易地观察到其活动和蠕动。到此时为止,其尚为一团透明无形体之物,与人类并无丝毫共同之处。然而,若是随后日日秘密、谨慎而理智地喂以人血,并于恒温马胃之中继续保存40周,则必将造出一个真正的活体婴儿。此婴儿五脏俱全,与妇女所生的一般孩童无异,只是体型异常微小。”
尼·尼·普拉维利希科夫( Н. Н.Правильщиков)是俄罗斯著名的动物学家、昆虫学家,生物学博士、教授,同时还是一位非常活跃并备受爱戴的科普大师。普拉维利希科夫一生著有几十部科普图书和文章,其作品广受欢迎,从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到大学生和教师,从自然科学业余爱好者到各领域的专业人士,无不被他精妙的语言和广博的知识所深深吸引。俄罗斯大众甚至认为,普拉维利希科夫将大自然诗化的能力超过了法国著名科普大师法布尔,正是他用更为符合国情的现代语言将法布尔著名作品《昆虫记》呈现给一代又一代俄罗斯读者。普拉维利希科夫一生为科学普及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每年完成大量出版物的学术编辑校订工作,参加电台科普节目,设立科学信箱回答各种科学问题,他的作品也得到了全球读者的认可,被翻译为多国语言出版,流传至今。
古代悲剧与现代科学的起源 本书特色 “古希腊悲剧注疏”乃注疏体汉译古希腊悲剧全编,广采西方学界近百年来的相关成果,旨在我国的古典文教事业的蓬勃展开和推进古希腊悲...
SCI 收录期刊投稿指南-(理工管类) 本书特色 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既是高校教师科研工作成果、职称评定的评价标准之一,也是高校学科建设和发...
《好奇年代》讲述的是科学史上的一段“接力”,它发生在18世纪末的英国,是科学的浪漫时代。书中主角天文学家赫歇耳和化学家戴维
南北朝隋唐数学 内容简介 从公元386年拓跋珪称代王,北魏肇始,至公元907年,*后一位唐代皇帝被废黜,在这长达52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政治由南北对峙走向...
同类相食 :一部生物生存进化史 本书特色 大家都不知道的在你看完这本书后,你都会知道!为什么大多数鱼会吃掉它们的孩子?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有能力在饥饿中生存下来?...
植物生理学-第7版 本书特色 本教材自1958年至2008年共出版了8版(“文革”前2版,“文革”后6版)。《植物生理学(第7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水域宽广的国家,初期,人们行路多以陆路为主,但对很多依水而居的百姓而言,水路似乎更为便捷,于是先有了舟,后有了船,并逐渐...
绪论第一篇天文观测的基础知识第一章星空运转与周日视动第1节星座与四季星空第2节天体的周日视运动第3节太阳的周年视运动第4节天
在现代社会,人类用科学手段来解释世界的种种,解释我们自己,但是科学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面对那些用现代科学手段无法解决
《化学哲学新体系》是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约翰·道尔顿(JohnDalton,1766-1844)的代表作;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原子理论体系
现代地貌学 本书特色 本书试图把重点放在地貌特征的刻画和地貌形成演化的介绍,突出沉积环境、时空尺度、过程与机制等重要观念,强调野外工作、实验分析、模拟计算等基本...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基础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应用微生物实验技术、微生物接种与培养技术、微生物纯种分离技术等内容。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目录 **...
宇宙学的物理基础 本书特色 宇宙学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几乎涉及了理论物理学所有的领域,包括广义相对论、热力学及统计物理学、核物理、原子物理、运动论、粒子物理学...
相对论-让人类重新审视时间与空间 本书特色 目前对国内外文学作品的简写或改编的尝试较多,也较为成功,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名著的简写或改编的尝试比较少,...
生态哲学三元三角模型初探 本书特色 《生态哲学三元三角模型初探》创立并系统阐述了“三元三角生态哲学”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可持续利人利众生主义”价值观...
生态信息科学研究导论 内容简介 《生态信息科学研究导论》论述生态信息科学的发展现状、学科框架、原理与方法、趋势和动态等问题,重点介绍生态信息表达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流体力学-(下册) 本书特色 《流体力学(下高等学校教材)》(作者吴望一)叙述深入浅出,思路清晰细致;既阐明物理概念,又有严格的数学处理。本书可作为高...
将数千年的医学发展历史浓缩在一个前后连贯且富有趣味的描绘之中,不仅涵盖了西方医学的全貌,还对丰富多彩、互有差异的东方医学
理论力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内容简介 本书是理论力学课程学习的辅导和备考用书。书中每章包括三部分内容:理论提要和知识结构框图,习题分类、解题步骤和解题要求和范例精解...
复杂晶本化学键的介电理论及其应用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是复杂晶体性质研究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的主要结果的汇总,从简单晶体到复杂晶体,从基本理论到实际应用。其中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