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篇 天文观测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星空运转与周日视动
第1节 星座与四季星空
第2节 天体的周日视运动
第3节 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第4节 天体的亮度和视星等
[例题与习题1]
第二章 天球和天球坐标系
第1节 天球和天球坐标系
第2节 ★天球坐标系的变换
[例题与习题2]
第三章 天文观测时间系统
第1节 平太阳时、世界时、区时与恒星时
第2节 ★原子时、历书时和力学时
第3节 历法与节气
第4节 ★天体的出没时刻
[例题与习题3]
第四章 天文望远镜
第1节 当代天文光学望远镜
第2节 天文光学望远镜系统
第3节 天文光学望远镜的光学性能
第4节 ★光学望远镜的光学像差
第5节 ★光学望远镜的机械装置
第6节 射电望远镜
第7节 空间望远镜与空间探测
[例题与习题4]
第二篇 我们的太阳系
第五章 太阳系大家族
第1节 太阳系大家族
第2节 行星的视运动
第3节 行星的轨道运动定律
第4节 ★行星运动轨道要素和运动方程
第5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例题与习题5]
第六章 水星与金星
第1节 水星
第2节 金星
[例题与习题6]
第七章 地球与月球
第1节 地球在太阳系中得天独厚
第2节 地球的物理特征与结构
第3节 地球的内部构造
第4节 磁层与辐射带
第5节 ★地球自转
第6节 ★地球内部的地极移动
第7节 地球公转与四季
第8节 ★地球轨道参数变化
第9节 ★地球的沧桑演变
第10节 ★厄尔尼诺
第11节 ★地震
第12节 ★宇宙环境对气候的影响
第13节 保护环境珍惜地球
第14节 月球
[例题与习题7]
第八章 地外行星
第1节 火星
第2节 木星
第3节 土星
第4节 天王星
第5节 海王星
第6节 冥王星
[例题与习题8]
第九章 太阳系的小天体
第1节 小行星
第2节 彗星
第3节 流星和流星雨
第4节 陨石和陨石雨
[例题与习题9]
第十章 日食与月食
第1节 月食
第2节 日食
[例题与习题10]
第三篇 太阳与恒星世界
第十一章 太阳是一颗主序星
第1节 太阳的物理特征
第2节 太阳内部
第3节 ★太阳的能量来源
第4节 ★太阳的空间探测
第十二章 太阳大气
第1节 光球
第2节 太阳的光球光谱
第3节 色球
第4节 过渡区和日冕
第5节 太阳风
第6节 太阳磁场
[例题与习题11-12]
第十三章 太阳活动
第1节 太阳黑子活动
第2节 色球活动
第3节 日冕活动
第4节 ★日震
第十四章 日地关系
第1节 太阳是一个超级实验室
第2节 太阳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第3节 ★太阳对地球气候与地震的影响
[例题与习题13-14]
第十五章 恒星的测量
第1节 恒星的距离
第2节 恒星的绝对星等与光度
第3节 ★恒星的辐射与温度
第4节 恒星的光谱
第5节 恒星的大小
第6节 恒星的质量
第7节 恒星的运动
第8节 ★恒星的自转
第9节 恒星活动与能源
[例题与习题15]
第十六章 恒星的形成和演化
第1节 化学元素的形成
第2节 原恒星
第3节 主序前星
第4节 主序星
第5节 红巨星
第6节 恒星的归宿
[例题与习题16]
第十七章 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第1节 白矮星
第2节 中子星
第3节 黑洞
[例题与习题17]
第十八章 双星
第1节 目视双星
第2节 食变双星
第3节 分光双星
第4节 ★双星的洛希模型
第5节 ★色球活动双星
第6节 ★X射线双星
第7节 ★密近双星的演化
[例题与习题18]
第十九章 变星
第1节 变星的分类
第2节 脉动变星
第3节 激变变星
[例题与习题19]
第二十章 超新星
第1节 超新星的分类
第2节 著名的超新星
第3节 ★超新星的爆发机制
[例题与习题20]
第四篇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第二十一章 银河系
第1节 银河系的外貌
第2节 银河系里的恒星族
第3节 星团
第4节 银河系的质量
第5节 银河系的较差自转
第6节 银河系的旋臂
第7节 银河系的中心
第8节 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
[例题与习题21]
第二十二章 河外星系
第1节 星系形态分类
第2节 星系的红移
第3节 星系的光度
第4节 ★星系的质量
第5节 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例题与习题22]
第二十三章 活动星系
第1节 类星体
第2节 赛弗塞佛特(Seyfert)活动星系
第3节 ★蝎虎座`BL天体
第4节 ★其它活动星系
第5节 ★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
[例题与习题23]
第二十四章 星际介质
第1节 星际消光
第2节 气体星云
第3节 ★宇宙线和星际磁场
[例题与习题24]
第二十五章 星系群与超星系团
第1节 星系群
第2节 星系团与星系团
第3节 ★暗物质
第五篇 膨胀的宇宙与宇宙中生命的探寻
第二十六章 宇宙学
第1节 中国古代宇宙观
第2节 欧洲宇宙学发展
第3节 现代宇宙学的观测基础
第4节 ★现代宇宙学
第5节 标准宇宙学- 宇宙大爆炸模型
第6节 宇宙演化的简史
第7节 宇宙的年龄与未来
[例题与习题25-26]
第二十七章 茫茫宇宙觅知音
第1节 太阳系的生命探索
第2节 银河系里的生命之光
[例题与习题27]
第六篇 天文观测与实验(教材内容存放在光盘)
实验一:天球仪的使用
实验二:认识星空
实验三:天文年历、星表、星图的使用
实验四:流星和流星雨的观测
实验五: 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与光学性能的测定
(一)反射望远镜的操作
(二)Meade折反望远镜的操作
(三)望远镜光学性能的测定
实验六:子午线的测定
实验七:月球照相
实验八: 太阳黑子的投影观测及数据处理
实验九:太阳光球光谱的拍摄与证认
实验十: 恒星的光谱分类
实验十一:目视双星的目视观测
实验十二:目视双星的CCD观测
实验十三:变星的光电测光
实验十四:星系的哈勃分类
实验十五:河外星系红移的测定
实验十六:CCD性能指标的测试
实验十七:星系、星云的CCD成像观测
实验十八:大气消光的光电测定
实验十九:大气消光的CCD测定
附 录
附录一 :常用天文、物理常数
附录二:全天88个星座表
附录三:梅西叶天体表
附录四:球面三角基本公式
附录五:天文网上资源
热带亚热带优良珍贵木材彩色图鉴 本书特色 ★ 大16开硬精装,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全书按照管孔类型顺序编排,同一管孔类型中又按管孔大小、木射线宽窄及明显度...
时空序列数据分析和建模 本书特色 王佳璆、邓敏、程涛、黄健柏所著的《时空序列数据分析和建模》在集成时空自相关移动平均模型的基础上,借鉴神经网络、支持向量相关等智...
层序地层学原理-七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在回顾层序地层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叙述了层序地层学的分析方法,介绍了岸线迁移和层序界面,主要研究了体系域及其特征,论述了层...
中国亚热带 本书特色 中国亚热带,地处欧亚大陆的东部,位于我国季风区热带与温带之间,两连青藏高原,东临辽阔海洋。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温湿,地表形态复杂,土...
《电磁通论》内容简介:科学元典是科学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是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是历经时间考验的不朽之作,它们不
DNA小分子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七章介绍了荧光定量pcr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焦磷酸测序技术、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中国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植物 本书特色 本书记载生长在大山包保护区内的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356种。每种植物根据采自大山包的凭证标本记述:生态生活型,形态特征,...
分子细胞生物学-(第四版) 本书特色 韩贻任主编的《分子细胞生物学(第4版)》更改了内容的编排和组合次序,反映了细胞的整体性,更加突出了细胞的生命意义。...
自然科学史 本书特色 本书从历史的角度,按照时间顺序回顾了物理学的起源、发展、直至近现状。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发现与成功,也可以看到谬误与失败;既有金字塔一样的...
量子力学 本书特色 20年磨一剑,30位资深教授合作的结晶,150位高才生的灵性显现! 《物理学大题典》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0位资深教授长期鼎力合作的成果。这套...
名贵珍稀药材鉴别图册-上 本书特色 《名贵珍稀药材鉴别图册(上)》:果实、种子类,全草类,菌[这是一个快速词条]藻、树脂及其他类、动物类和矿物类。名贵珍稀药材鉴...
经天纬地走天涯-新世纪中国测绘摄影精品集 本书特色 ★ 大16开硬精装,测绘出版社出版★ 中国测绘宣传中心编辑★ 全书275页,铜版纸全彩图文,印制优良★ 摄影...
冰川观测与研究方法 本书特色 刘时银编著的《冰川观测与研究方法》涵盖了现代冰川野外观测和研究方法,每一项观测都从理论介绍切入,使读者在冰川学理论指导下,开展野外...
中国科学思想史 本书特色 《中国科学思想史(套装上下册)》:中国文库·科技文化类中国科学思想史 内容简介 本书力图在详尽占有原始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其时的历史、文...
塞尔伯恩-博物志 本书特色 怀特不是当文学作品来写作,但他的文笔却不逊于一流的散文家,连周作人都称称赞他的描写传神;怀特也不是当自然科学来研究,但他的著作却有着...
半导体光学(第三版)(影印版) 本书特色 本书在第二版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扩展,对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范围内的半导体光学作了回顾和总结,内容包括:线性和非线性光...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4版) 杨显清、王园、赵家升、 谢处方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01出版) 本书特色 本书采用演绎法建立的公理化体系,即根据演绎推理的方法...
生物化学-(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专业适用) 内容简介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生物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中诸多学科的重要基础与支柱,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生物化...
中非湖区探险记-(全两册) 本书特色 理查德·弗朗西斯·伯顿编著的《中非湖区探险记(上下)》内容简介:一八五六年,在英国皇家地 理学会的主导下,伯顿偕...
哲学家和科学家一直对光具有极为浓厚的兴趣,因为人们的视觉能够立刻提供宇宙存在的证明。牛顿对于光学的最大贡献是精确地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