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当代著名哲学家张岱年之兄,同为著名哲学家的张申府先生的一生文集精选。文集由张燕妮女士选编张先生于1919—1985年间所写的八十多篇文章汇编而成 。书中收录先生早期在《新青年》《每周评论》《北平新报》等报刊上发表的代表性作品,建国后回忆周恩来、蔡元培、李大钊、章士钊、罗素等人的文章,以及他的学术生活小传。这些文章有独特的思想内涵,除此之外,还具有文献价值与思想史意义。2.民国时期的主要知识分子,当今学界新发掘的文化遗珠之一。他治学撰文,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任《新青年》编委,撰写了一系列介绍新思想、新科学的文章;国内引介罗素*人。民国时期致力哲思探究,*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罗素思想的学者。书中完整记录作者自己的学术思想轨迹。3. 求学、介入政治的经历典型而奇特,烙有民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印记。书中他切实记录了自己的求学、职业生活。经历奇特,大开大合,带过民国知识分子的典型轨迹:早年他求学读书,先入北大预科班,后改名提前报考哲学系,*后又转入哲学,与众多文化名人往来,李大钊、章士钊、陈独秀等。北大数学系—巴黎求学—回国执教……4.中共创党人之一,周恩来、朱德的入党介绍人,抗战时期著名的爱国人士。出入于学术与政治之间,在治学的同时,以社会政治运动和爱国救国为抱负。5.著名哲学学者方克立先生将为本书撰写序言,向学界推广本书。
《我相信中国》是哲学家张申府先生的精选集:收入了先生1919—1985年间发表的政论杂著、学术译述、散文随笔;囊括了其在《新青年》《每周评论》《北平新报》等报刊上发表的代表性作品以及建国后回忆周恩来、蔡元培、李大钊、章士钊、罗素等人的文章和他的学术生活小传。 本书由作者的女儿张燕妮选编,分为“今日共产党之真谛何在”“我的哲学中心点——具体相对论”“实与理性”“论中国化”“我们为什么革命”“我的教育、职业、活动”六个专题,精选他在哲学、政治、社会、文化和人生方面的代表文章。同时,书中收录了多幅作品手稿及历史照片,系首次公开发表。 本书较全面地呈现了张申府先生的学术思想与人生历程,堪称其一生论著的精要读本。
◎ 这些年来中国有一个zui要不得的风气,便是己国的轻视。至少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总把中国的文明看得一钱不值。只一提起“中国的”来,他便表示不屑的样子……
我是相信中国的。我有时简直迷信中国。我并不说中国一切都是好的。但我相信中国有其过人的长处。我相信对于文化,中国有其特殊的贡献。我更相信,中国有其可以立国处,有其特别值得立国处。
——《我相信中国》
◎ 记得这一年的8月,我收到陈独秀的一封信,内容主要是讲建党的事。信中说:建党的事在北京只有李大钊和你两个人可以谈。陈独秀所以这样讲,我理解一是陈独秀曾任北大文科学长,了解情况,认识的人也多,但有些人不搞政治,不宜于谈此事,况且建党一事又是秘密进行的;二是陈独秀在北大时,和大钊、我接触较多。那时,李大钊任图书馆主任,我除了教书,也在图书馆做点事情。陈独秀常出入李大钊的办公室,这样,我们三人经常见面,聚在一起谈论时事,交换看法,彼此的观点许多是一致的。陈独秀主办《新青年》,大钊和我经常投稿。191 8年底,我们又一起创办了《每周评论》,工作接触多,关系也很密切。陈独秀在信中还就党的名称与我们商议:是叫共产党,还是叫社会党,希望听昕我们的意见。当时我们还很幼稚,虽然认为名以“共产党’’为zui好,但又不敢作zui后决定,后来魏金斯基说:还是叫共产党。我们都同意了。
——《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情况的回忆》
◎ 这样的启蒙运动,就如同每天的黎明,本是时常可有的。大凡一个社会,与异文明有了接触,发展到相当的程度,要打破智愚的悬隔,而走进一个更高的阶段,于是一方要扫除旧渣滓旧束缚,一方要散播新知识新思想,在这个时期,便可以有启蒙运动的发生。例如中国五四时期的文化运动,所以被称为启蒙运动,就是因为当时有些这样的情形。
——《启蒙运动的过去和现在》
◎ 我出生时祖父已经亡故,幼时我们住在一所小四合院中,祖母住正房,当时父母还只有我一个儿子,住在西厢房里,东厢房原存放一些什物,后来七叔住了进去。到我十几岁以后,又添了两个妹妹和崇年、岱年两个弟弟,还有一个七岁早殇的小弟。
我到七八岁时,父亲开始教我识字。因我是长子,父亲对我属望甚高,执教颇严。有次一个字我总是记不住,父亲生气打了我,我的前额一下子磕在炕桌上,流了很多血,哭了起来。为此祖母很是埋怨父亲:“怎么能这样管孩子,碰瞎了眼怎么办?”过了好长时间,前额才好,但直到现在,左眉上仍留下一个疤。
10岁时,我开始跟表叔念书。这位表叔姓陈,是我家的账房先生。两年后,家里请了一位先生来教家塾,教的是礼记易读一类的书,同族的几个兄弟和侄子,也来一同受教,但他们很不用功。
—— 《家世和幼年生活》
◎ 在顺天高中学习的三年中,我开始有了一些排满革命的思想,这不能不说是受了同学朱羲胄和郭仁林的影响。朱是我的同班同学,湖北人,诗和古文都做得很好,后来曾受学于古文大师、名译家林纾(琴南)门下。他在解放后曾任国务院参事,现已逝世多年了。郭仁林字晓峰,原名人麟,河北乐亭人,是我平生挚友之一。他天赋甚高,才智超群,是个绝顶聪明的入,可惜才人寿天,40岁就去世了。郭和李大钊有同乡之谊,后来我同大钊结识,就是他介绍的。
当时同校学习的,还有梁漱溟、汤用彤等人,但因为不同班,平时便没有交往。
——《进入新式学堂》
◎ 1913年,我在北京高等师范学堂附属中学班读书。秋天,跳班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当时的北大设文、法、理、工科和预科,本科设在地安门的马神庙,预科设在北河沿的清代译学馆旧址。
我在第二类预科上了一年,觉得并不太吃力,便想去考本科,可是北大的理工科有严格的规定:凡报考本科者,必须有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的文凭。初期读文科的人并不太多,因此报考文科只要求同等学历,并不注重文凭。我升学心切,暑假改了一个名字,考上了文科。
北大文科分哲学、历史、国文学、英文学四个学门(后改称为系),我上了哲学门。照北大原定的计划,哲学门分为中国哲学、西洋哲学、印度哲学三类,但这个计划并未实现,只是混合设立一个哲学门。我虽然人了哲学门,却一心不忘数学。那时,我见知于数学系主任兼代理学长冯祖荀先生,在哲学门不到两个月,又转入了数学门。
——《回想北大当年》
张申府(1893—1986)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著名哲学家。 20世纪初,他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任《新青年》编委,撰写了一系列介绍新思想、新科学的文章。1920年,他参入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工作,是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入党介绍人。他是中共旅欧总支部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1923年底回国后,参加了黄埔军校的筹建工作, 是中共从事军事工作最早的党员之一。 在参加社会活动之外,他积极引介新思想。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率先将罗曼·罗兰、罗素等西方著名思想家译介到中国。 他一生发表了大量关于哲学、政治、社会、人生的文章,这不仅对当时社会进步思想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后人研究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蔬菜有故事 本书特色 一日三餐,四季鲜蔬,蔬菜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种蔬菜背后,有哪些源远流长的故事?每一个花朵里面,隐藏着多少无法述说...
中国文化的出路 本书特色 陈序经学贯中西,研究领域涉及文化学、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等。1933年,他在中山大学作了一场题为《中国文化之出路》的...
《儿童发展心理学》内容简介:本书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白水分校的知名心理学教授琼·库克与格雷格·库克合写的一本有关儿童发展的心
王充与中国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以思想史为背景,探讨了王充思想的文化蕴含,理论成就,历史命运与现代阐释,揭示了王充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双向历史联结:中国文化对王充...
山河多黄金:甘肃文物启示录 内容简介 《山河多黄金:甘肃文物启示录》作为一本以甘肃文物为写作对象的著作,以不同于以往此类专业写作的文学笔法,将本属于考古、历史研...
现象级访谈类节目《凉子访谈录》首部力量与希冀之书20位逆流勇者的故事·所有蹚过的黑都变成此时的光所有吃过的苦都酿成此刻的甜·本书是一部真实故事集,取材于访谈类节...
日本平面設計界最具代表性的十三人從童年、在學、沒沒無名到獲獎無數,他們的初衷和想法身處設計界巨大變動的時代,他們如何因應,又如何集其大成本書蒐錄了日本設計雜誌《...
敦煌的历史和文化 本书特色 敦煌,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别被眷顾的地方,既是中国西交能的纽站,又是中国文化的蓄水池,活跃着众多民族,闪烁着灿烂的异城,文明的光彩,...
顾城.故城 本书特色凤凰网文化频道历时两年,从北京到新西兰,寻访顾城生前旧居,采访数位顾城生前好友、文坛故交,搜集大量**手资料,除了对诗人顾城进行回顾外,更对...
秦风作品系列:众生台湾--宝岛风情.牵动两岸的民族记忆 本书特色 台湾,不是蕞尔小岛,这里几度处于大时代的风暴核心。 逆推一万四千年,原住民就已定居在此,与世无...
中国乡村生活 本书特色 上个世纪之交的中国人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的动乱和变化?保持着哪些文化传统和陈规陋习?都市、乡村及社会各层面的具体状况如何?本...
汉字王国 本书特色 《汉字王国》是一个外国人写的——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女士,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的起源的特点,选粹取200多个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字进行细致的...
寻幽大理 内容简介 介绍大理千年古国的信仰、历史与人文之旅,并访谈外地移民大理的怡然自得。大理人的善意其来有自,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特别重视信仰,他们相信所有理该相...
▷ 英国华裔网红漫画师图像小说,内向型人格的真实内心独白▷ 美国豆瓣Goodreads网友强烈推荐,奥普拉读书俱乐部、美国图书馆协会推荐阅读----------...
古文字学初阶-文史知识文库典藏本 本书特色 《古文字学初阶(文史知识文库典藏本)》取名“初阶”,就是**步的意思,是一本较浅近的小册子,帮助读者在学习古文字学的...
《八仙的传说·蓝采和的故事》内容简介:蓝采和从小爱看书,尤其是神仙故事,被后母赶出家门后,他四处流浪,遇到了铁拐李。众人不
寒冬季節,萬木凋零,山河失色,只有夾在書本間的那些樹葉還?人們保留著某種記憶。即便不在冬季,世上還有很多人無暇或無力暢遊山林,那麼,幾片樹葉,也算是一種不俗的饋...
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 内容简介 一九七七年之夏,金耀基院长自香港来台,访余于士林外双溪素书楼寓庐。是为余两人初次之相识。耀基告余,拟为新亚创办一「...
這是一個不屬於戀愛或親情,純粹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故事。故事中的兩位主角一直探詢著,該為他們長期以來所編織的關係,冠上什麼名詞。毫無鋒利之處,卻能傷人的刀刃,是...
柯若樸:1997 年獲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學博士學位,現為德國萊比錫大學中國文化與歷史專業教授。主要科研方向為臺灣民間信仰和民間宗教運動、臺灣及大陸的宗教信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