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李长之在翔实史料和严谨求实的基础上, 运用文学笔法, 描述了司马迁一生既波澜壮阔又坎坷曲折的生命历程, 并且将笔触深入到司马迁的心灵世界, 揭示司马迁的悲欢苦乐。
作为一个诗人的司马迁,他是一个不朽的抒情诗人;作为一个学者的司马迁,乃是一个无比深刻而渊博的学者。《司马迁传》由著名学者、文学史家李长之倾心著述,展现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波澜壮阔的一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逆境未必就是绊脚石,亦可能是成功的垫脚石。
《司马迁传》:
八入狱和受刑
这件倒霉事儿是怎么发生的呢?
原来汉武帝征服了中国西方的小国,就像伸出了一条长胳膊,这条胳膊把北方的匈奴包围了。
公元前九九年(天汉二年),汉武帝准备停当,就决心对匈奴用兵。他这回发三万兵,又叫李广利带领,从酒泉出发,准备袭击天山的匈奴。
可是这时有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站了出来,表示情愿舍命立功。这人叫李陵,是名将李广的孙子。李家虽然说是将门,但辈辈受皇亲国戚的气,空有一身本领,总出不了头。李陵很能干、勇敢,射得一手好箭;他为人也正直和气,人们都喜欢他。他曾经带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境内两千多里地远,刺探军情。他为了防御匈奴,在酒泉、张掖一带训练了五千精兵。他想:自己本事不坏,有五千精兵,又熟悉匈奴的情况,这回打仗,该派到自己了。
可是汉武帝偏不派他打仗,只叫他去管粮草。他当然不愿意,他说如果发点兵给他,他可以单独打个胜仗。汉武帝说:“不行,我没有兵分给你了。”
李陵说:“没有骑兵,步兵也成。没有多的人马,就是那五千人,也保管能捣毁匈奴的老巢。”
汉武帝心里念头一转,觉得李陵出兵,至少可以吸引住匈奴的兵力,那么李广利就容易取胜立功了,就答应了李陵。但又怕这五千人白白丢了,也不合算,便又派了一个老将叫路德博的,带兵接应。路德博从前立过大功,现在要他当助手,心里自然不乐意,但又不敢正面反对,便上了个奏章说:“现在正是匈奴秋高马肥的时候,出兵不合适;不如等来年春天,臣带领五千人马和李陵在浚稽山…会师,准保十拿九稳。”
汉武帝看了奏章大怒。他疑心这是李陵夸下海口,反悔了,就支使路德博奏请缓期。这是欺君啊,实在可恶,就命令他们不得迟延,马上出兵。
这样,他们就匆匆出发了。路德博心里不乐,领着军队,稀稀拉拉,他哪里有心去接应李陵!
李陵从居延出发,走了三十多天,到了浚稽山。先把地形画好,打发部下陈步乐回去呈报汉武帝。汉武帝得了图形、情报,非常高兴,就当场提拔了陈步乐。大臣们也都顺口奉承,说李陵真是英雄,有才干,这是皇上的福气。
可是在前线的李陵,到底兵力太少,给三万多敌人包围起来了。敌人在山上,居高临下,攻击李陵。战争十分猛烈。敌人见李陵军奋勇,又摸不清他的兵力,就又增援了五万人马。这一来,李陵渐渐抵不住了,带去的一百五十万支箭已用光了。李陵军杀死了上千上万的敌人,可是自己的兵马也死了大半。更糟糕的是:有个小兵受了李陵的处罚,投降了敌人,他把兵少箭光的实情全说出去了。敌人心里有了底,就更凶猛地围攻李陵,李陵左冲右突,冲开一层,又围上一层,哪里冲得出去!就投降了。
汉武帝得到李陵降敌的信息,不禁大怒。那个曾经立功受赏的陈步乐,也吓得自杀了,大臣们有的不敢吭声,有的就说李陵该死。汉武帝问到司马迁对李陵事件的看法。司马迁讨厌那般只知奉承皇帝的人,他觉得自己是史官,应该有什么说什么,便说:“李陵是个人才。他孝顺父母,爱护部下,对朋友讲义气。他这回出征,原想报效国家,他作战也很勇敢,杀死上千上万的敌人。他孤军深入敌人的后方,得不到救援,*后失败了,他的功劳原是可以补偿过失的呵!人们说他投降了,依臣看来保不准是等待机会为国家立功。李陵平常少向人吹吹拍拍,所以他不能成为名将,现在人们也才说他的坏话。臣和他平素没有交情,就事论事,我看事情就是这样。”
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敌人可能是等待机会为国家立功,这只是他的希望。其实不论李陵有过多大功劳,投降敌人就是丧失民族气节。不过这番话却刺痛了汉武帝的心,司马迁说李陵“得不到救援”“少吹吹拍拍”,这不是等于指责他偏向亲戚李广利吗?汉武帝立刻叫人把司马迁抓下去,关进了监牢。司马迁也没含糊,就昂然进入了监狱。
那时入了监牢,有阔亲友讲讲情,花点钱是可以出来的,怎奈司马迁是个穷读书人,他没高攀过皇亲国戚,再说大臣们都是软骨头,谁肯出来说两句公正话,惹麻烦?司马迁就只好坐监牢了。监狱又湿又暗,管狱的如狼似虎,司马迁受到了说不尽的折磨。
更糟的是,第二年,传说李陵替匈奴练兵了。汉武帝更加愤怒,就杀了李陵全家。司马迁曾为李陵说过好话,就连带受到了*惨酷、*耻辱的刑罚:宫刑(就是割去睾丸,像太监一样)。
司马迁残废了,绝望了,他想自杀。可是他的史书还没有编写成呀,李陵事件以后,许多人许多事给他看清了,看穿了,他更觉得史书需要编写。这样,司马迁忍辱地活下去了。一切都为这个理想:编写史书。
……
李长之(1910-1978),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甲部(理学院);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读书期间与吴组缃、林庚、季羡林并称为“清华四剑客”。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以后又历任京华美术学院、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教职。重要的著作有《鲁迅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孔子的故事》《西洋哲学史》《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等。
甘地(精装) 本书特色 20世纪*摄人心魄的精神领袖、不怒而威以无形胜有形的传奇,全球*畅销的自传作品之一。甘地(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印度首领甘地的自传,回...
《从此岸到彼岸》内容简介:本书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立项课题“从此岸到彼岸:人民币汇率如何实现清洁浮动”的研究成果。汇率是一
《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内容简介:本书告诉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怎样用信念去赢得机遇、如何为人处世
陈云传 上下 内容简介 为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金冲及、陈群任主编,曹应旺任副主编,出版《陈云传》。从一...
魏徵年谱 本书特色 《魏徵年谱》全面系统地考察研究了魏徵一生之行迹及其相关情况等,在较为广阔的社会?景下展示了他作为一代巨擘的杰出贡献与历史地位。本书可供从事史...
《漫画半小时中国科技史》内容简介:首部漫画形式讲解科普的图书,22个发明故事带你还原第一现场。瓷器美不美,丝绸靓不靓?衣、食
名著美音地带5--弗兰斯坦的故事(不附磁带) 内容简介 丛书根据读音的英语水平划分为六个级别,适合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和成人。 本丛书均选取广大为人知的世界名...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 本书特色 “十七号工地”是中国原子弹爆轰试验场地,被几代研制核武器人称之为“摇篮”。在新中国艰难的六十年代,苏联撕毁...
中国名著帝王:雍正传 本书特色 康熙生有三十五子,其中英武勇决、才情豪迈的皇子不乏其人。然而,就在这群英荟萃的储位纷争中,毫不起眼的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成为皇位...
薛明剑传-民国实业的布道者 本书特色 经营私营的荣氏企业,薛明剑并非在商言商,而是展现出一种传统士大夫的企业家精神:经邦济世,为企业请命。薛明剑传-民国实业的布...
一力文库025-亚伯拉罕·林肯传 本书特色 近百年来影响美国人*深的作家之一撰写。展现美国*伟大的总统之一的传奇人生!买中文版送英文版。一力文库025-亚伯拉罕...
厉以宁评传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中国经济学家学术评传中的《厉以宁》分册。书中系统地展示了这位赫赫有名的中国经济学家奋笔书写中国转型经济学的过程。 本书内容全面,...
茨威格人物传记鹿特丹的伊拉斯谟:辉煌与悲情 本书特色 茨威格作为一位犹太裔作家,其作品在1933年纳粹上台即遭禁,其在萨尔茨堡的寓所被无端搜查,以致他不得不流亡...
《断臂上的花朵:人生与法律的奇幻炼金术》内容简介: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
访问时代-十二位知识人的思想世界 本书特色 余英时、金庸、袁伟时、江平、张灏、金耀基、陈方正、刘笑敢、梁其姿、孙康宜、张信刚、郑培凯,华语世界十二位殿堂级知识人...
《谁是罗兰·巴特》是一部重印之书。同第一版相比,它惟一的变化是书名——从1999年初版的《罗兰·巴特》改为现在的《谁是罗兰·
本书是美国建筑大师赖特的自传,以“家族”、“入行”、“事业”、“自由”、“形式”五卷,展现了赖特传奇的一生:童年的美好、
《2021年MBA、MPA、MAPcc、MEM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精选600题(20套全真试卷及详解)》内容简介:管理类联考逻辑经典试题荟萃。配
1966-1976-家国十年-一个红色少女的日记 本书特色 小抽屉里的大秘密1.荒诞滑稽的小革命家人的记忆,犹如储物的小格格,总有那么一个或两个小抽屉,里面装着...
斯大林是一位对世界和苏联的历史都发挥过极其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在他的领导下,苏联从一个欧洲的落后国家变成了世界强国。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