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宁在这部回忆录中以他一贯的简洁朴实的风格描述了他早年在乡村的安宁生活;回忆了他与文坛上大小作家的交往及恩恩怨怨,其中不乏对当时俄国文坛的风云人物如高尔基、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库普林、勃洛克、阿·托尔斯泰等风云人物的独到评价。
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国作家、“没落贵族”、“纳博科夫的文学兄弟”、白银时代*后的现实主义作家……蒲宁身上汇集了众多标签,作为特殊时代的见证者以及变迁的 承受者,蒲宁在此回忆录中提供了众多**手资料,并记录了他与拉赫玛尼诺夫、列宾、托尔斯泰、契诃夫、库普林、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等风云人物的交往与恩怨。
自传札记
拉赫玛尼诺夫
列宾
杰罗姆?杰罗姆
托尔斯泰
契诃夫
夏里亚宾
高尔基
殿下
库普林
谢苗诺夫家族和蒲宁家族
埃尔杰利
沃洛申
第三位托尔斯泰
马雅可夫斯基
诺贝尔奖日
忆普希金
关于普希金的演讲
蒲宁日记节选
我和高尔基之间的这段奇怪友谊开始于1899年,之所以说它奇怪是因为我们虽做了二十年的好朋友,但这段感情却是“有名无实”的。彼此之间的友谊在1917年走到了尽头。事情就是这样子,一个二十年来都无法让我出于个人原因而对他产生敌意的人,突然之间就变成了一个让我长久地感到害怕和愤懑的敌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敌视的感情又逐渐消失了——他似乎走出了我的世界。这时却突然传来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消息: 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逝世了……阿列克塞·彼什科夫(文学界称他为高尔基)1868年出生在尼日尼·诺夫哥罗德的一个哥萨克家庭…… 还有一桩关于他的轶事。一个流浪汉,如今却被称为哥萨克……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准确地掌握很多有关高尔基生活方面的信息,这怎能不让人感到诧异?又有谁能够准确地列出他的生平经历呢?为什么布尔什维克党宣称高尔基是*伟大的天才,还将其大量的文学作品印刷了数百万册之多,却至今仍不出版他的传记呢?此人的经历相当传奇。他在国际上久负盛名,这种无功而得、名不副实的声誉在当时也是前所未有的。政治因素以及其他众多因素(例如,读者们对他的生平毫不知情)共同造就了这个美名,这一盛誉的享有者是无比幸运的。毋庸置疑,高尔基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公允地、勇敢地做出定论——写出了像《鹰之歌》这般作品的人到底拥有怎样的、哪一种类型的才华?《鹰之歌》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条蛇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爬到高高的山上并盘踞在那儿”,而一只高傲无比的鹰却突然落到了它的身旁。人们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是一个在人民的底层世界里长大的流浪汉……”但却没有人注意到布洛克豪斯词典中这段意味深长的话:“高尔基——彼什科夫·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于1869年出生在一个纯资产阶级的家庭中:父亲是一家大型轮船公司办事处的负责人,母亲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经营染坊生意的家庭……”人们无从知晓之后发生的事情,对高尔基日后经历的认知也全部来源于他写的自传,而这些自传单单从文体来看就已经令人怀疑了:“外祖父将圣诗集作为启蒙课本教我识字,后来我去轮船上当厨房学徒,船上的厨师斯穆雷又成了我的第二位老师。这是一个充满了神奇力量的人,粗鲁和温柔在他身上并存……”高尔基塑造的这一柔情脉脉的永恒文学形象到底有什么价值呢?“彼时我还是个对一切书籍都怀有强烈敌意的人,是斯穆雷燃起了我对阅读的狂热激情。我着了魔般入迷地翻阅涅克拉索夫卡的作品、《火星》杂志、乌斯宾斯基的作品、仲马的作品……之后我的身份又从厨房学徒变成了一名花匠,我求知若渴,贪婪地读着各种经典文学作品和通俗读物。十五岁那年我产生了强烈的求学愿望,只身来到喀山,我曾天真地以为,凡有求知欲望的人都可以无偿地获得学习科学的机会。但事实并非如此,希望落空后我就进了一家面包坊工作。在工作途中结识了一些大学生……十九岁那年举枪自杀,为此病了一段时间,养好伤后打算从事苹果生意……后来响应号召前去服兵役,在得知军队不录用身上有枪痕的人后,便去拉宁律师那里做起了办事员,然而很快我就发现,知识分子的圈子里完全没有我的一席之地,于是便来到俄国南部,在那儿不断地徘徊游荡……” 1892年高尔基在《高加索》报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小说以一段平淡无奇的话作为开篇:“晚风将波浪拍岸的涛声组合而成的深沉旋律吹散在草原上……在篝火的照映下,秋夜的黑暗怯生生地颤动着,带着恐惧在我们四周散开;篝火上方高耸着茨冈老人马卡尔·楚德拉庞大的身躯。他以一种优美有力而又闲适自在的姿势半卧着,慢条斯理地抽着自己那只大烟斗,从嘴里和鼻孔里喷出一团团的浓烟来,说道: ‘奴隶难道懂得不受约束的自由吗?了解草原的辽阔吗?海涛声能够让他感到身心愉快吗?唉,年轻人,他只是个奴隶啊!’”三年之后,高尔基又发表了著名小说《切尔卡什》。知识分子们对他的大名也早有耳闻,许多人还拜读过《马卡尔·楚德拉》以及高尔基之后的一些作品,如《叶美良·波里雅依》、《阿尔希普爷爷和廖恩卡》等,全都读得入了迷……高尔基曾以写讽刺作品而出名,代表作如《爱真理的黄雀和爱撒谎的啄木鸟的故事》;他也是一位著名的小品文作家,用“伊叶古季尔·赫拉米达”做笔名写过一些讽喻小品文(发表在《萨马拉报》上)。但现在却写出了《切尔卡什》这样的作品……
蒲宁(1870—1953),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1887年开始发表作品,二十世纪初崭露头角,以诗歌和散文享誉文坛。蒲宁擅长描绘田园风光,作品充满震撼人心的诗意与美感。1920年起流亡法国,后病逝于巴黎。193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俄罗斯获此珠荣的首位文学家。
词学研究 本书特色本书为《任中敏文集》之一种,乃任中敏先生早年词学研究文章的汇集,共收《研究词集之方法》、《校补阳春白雪提要弁言校例》、《增订词律之意见》等文6...
父亲-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父亲》《普通人》《初恋杂感》《我与儿子》《老水车旁的风景》《初恋杂感》《我*初的故乡是书籍》《我的梦想》《种子的力量》等获...
余秋雨散文-中华散文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目的是要将“五四”新 文学革命以来近百年问的中华散文做一次全方位的展 现和总结。余秋雨编著的...
林黛玉究竟得的什么病-四大名著医话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红楼医话、水浒医话、三国医话、西游医话和医话杂谈几部分。通过小说中的相关信息,以现代医学理论为...
信马由缰 本书特色 这是我的“流水帐”,字数不多,所行所为却也尽都包拢进来了。如果以此为纲,倒是颇有许多可以回忆的。信马由缰,不妨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信马由缰 ...
学人书情随录 本书特色 《学人书情随录》:鲁迅情系琉璃厂郑振铎抢救珍籍郁达夫卖文买书顾颉刚江浙收购杂书陈寅恪散尽千金为买书朱胡子名震古旧书界北大教授伦明开办古旧...
缘来不喜,离去不伤:聊斋里的禁忌之爱 本书特色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缘来不喜,离去不伤:聊斋里的禁忌之爱》是“走近古典品人生系列”丛书之一,是一本文学类图书,适...
中国第一支王牌远征军的英雄史诗:大国之魂(上下) 本书特色 《大国之魂》是一部关于中国王牌远征军的英雄史诗。这是中国现代军事战争的一个缩影,更是一部反映抗日风云...
了不起的盖茨比 本书特色 菲茨杰拉德著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精)》讲述的是盖茨比对名车豪宅、奢靡派对充满了狂热的喜爱,他疯狂的享乐主义和对财富不择手段的追逐,折射...
2015-水边的月亮-中国诗歌-9 本书特色 阎志担任主编编写的《中国诗歌(第69卷2015.9水边的月亮)》为“中国诗歌”系列丛书之一(第69卷),收入陈广德...
林徽因讲建筑 本书特色 《林徽因讲建筑》选取了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学家,同时也是民国才女林徽因的建筑随笔十四篇,文章既有对北京、山西、敦煌等地具体古建筑的专业研究,...
书林漫笔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随笔散文之书。作者精选已撰之文,选辑记叙生活经历、学术交往等文,并配集有关照片、书信。我虽然写了一些书,但总是想为学术界做些实事。我...
矮纸集 本书特色 汪曾祺,在自创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大师级作家。其小说,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足以傲世的极少数重大收获之一在汪曾祺先生自编文集基础上修订,注重系统...
二十世纪台湾诗歌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诗学观念重构的时代性契机、汉学运动与旧体诗社、从新文学运动到日文写作、超越文字的鸿沟、诗艺发展历程的钟摆式结构、现代诗社...
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 本书特色 本书是资深红学家、古典诗词研究家周汝昌先生撰写的一部讲解唐诗宋词的名著。所选诗词作品,并不遵循常见的“文学史模式”,而是...
冯雪峰选集.创作编 内容简介 本编收入冯雪峰的诗歌,寓言,杂文等作品。其中诗歌部分包括:1921—1923年间辑入《湖畔》,《春的歌集》中作品,另有《小诗》,《...
《认识通信》内容简介:本书以宏阔的视野和生动的语言全面介绍了通信技术的起源、发展和未来,书中从收发信号的通信终端、交换信号
你有蔓草 我有桃花-《诗经》:越古老,越美好 本书特色 尔雅、文道著的这本《你有蔓草我有桃花(诗经越古老越美好)》介绍了,《诗经》这部记载着中国周代到春秋时期长...
黑泽明的罗生门(精装) 本书特色《黑泽明的罗生门》是杰出的东亚史学者保·安德利尔对黑泽明的电影世界一次充满冒险和洞见的发现。作者追溯了黑泽明生命中...
欢喜冤家清风闸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国古代禁毁言情小说文库》之第十一卷,收入明代小说集《欢喜冤家》及清代章回小说《清风闸》。书中每回写一个故事,内容多为男欢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