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宁在这部回忆录中以他一贯的简洁朴实的风格描述了他早年在乡村的安宁生活;回忆了他与文坛上大小作家的交往及恩恩怨怨,其中不乏对当时俄国文坛的风云人物如高尔基、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库普林、勃洛克、阿·托尔斯泰等风云人物的独到评价。
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国作家、“没落贵族”、“纳博科夫的文学兄弟”、白银时代*后的现实主义作家……蒲宁身上汇集了众多标签,作为特殊时代的见证者以及变迁的 承受者,蒲宁在此回忆录中提供了众多**手资料,并记录了他与拉赫玛尼诺夫、列宾、托尔斯泰、契诃夫、库普林、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等风云人物的交往与恩怨。
自传札记
拉赫玛尼诺夫
列宾
杰罗姆?杰罗姆
托尔斯泰
契诃夫
夏里亚宾
高尔基
殿下
库普林
谢苗诺夫家族和蒲宁家族
埃尔杰利
沃洛申
第三位托尔斯泰
马雅可夫斯基
诺贝尔奖日
忆普希金
关于普希金的演讲
蒲宁日记节选
我和高尔基之间的这段奇怪友谊开始于1899年,之所以说它奇怪是因为我们虽做了二十年的好朋友,但这段感情却是“有名无实”的。彼此之间的友谊在1917年走到了尽头。事情就是这样子,一个二十年来都无法让我出于个人原因而对他产生敌意的人,突然之间就变成了一个让我长久地感到害怕和愤懑的敌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敌视的感情又逐渐消失了——他似乎走出了我的世界。这时却突然传来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消息: 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逝世了……阿列克塞·彼什科夫(文学界称他为高尔基)1868年出生在尼日尼·诺夫哥罗德的一个哥萨克家庭…… 还有一桩关于他的轶事。一个流浪汉,如今却被称为哥萨克……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准确地掌握很多有关高尔基生活方面的信息,这怎能不让人感到诧异?又有谁能够准确地列出他的生平经历呢?为什么布尔什维克党宣称高尔基是*伟大的天才,还将其大量的文学作品印刷了数百万册之多,却至今仍不出版他的传记呢?此人的经历相当传奇。他在国际上久负盛名,这种无功而得、名不副实的声誉在当时也是前所未有的。政治因素以及其他众多因素(例如,读者们对他的生平毫不知情)共同造就了这个美名,这一盛誉的享有者是无比幸运的。毋庸置疑,高尔基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公允地、勇敢地做出定论——写出了像《鹰之歌》这般作品的人到底拥有怎样的、哪一种类型的才华?《鹰之歌》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条蛇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爬到高高的山上并盘踞在那儿”,而一只高傲无比的鹰却突然落到了它的身旁。人们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是一个在人民的底层世界里长大的流浪汉……”但却没有人注意到布洛克豪斯词典中这段意味深长的话:“高尔基——彼什科夫·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于1869年出生在一个纯资产阶级的家庭中:父亲是一家大型轮船公司办事处的负责人,母亲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经营染坊生意的家庭……”人们无从知晓之后发生的事情,对高尔基日后经历的认知也全部来源于他写的自传,而这些自传单单从文体来看就已经令人怀疑了:“外祖父将圣诗集作为启蒙课本教我识字,后来我去轮船上当厨房学徒,船上的厨师斯穆雷又成了我的第二位老师。这是一个充满了神奇力量的人,粗鲁和温柔在他身上并存……”高尔基塑造的这一柔情脉脉的永恒文学形象到底有什么价值呢?“彼时我还是个对一切书籍都怀有强烈敌意的人,是斯穆雷燃起了我对阅读的狂热激情。我着了魔般入迷地翻阅涅克拉索夫卡的作品、《火星》杂志、乌斯宾斯基的作品、仲马的作品……之后我的身份又从厨房学徒变成了一名花匠,我求知若渴,贪婪地读着各种经典文学作品和通俗读物。十五岁那年我产生了强烈的求学愿望,只身来到喀山,我曾天真地以为,凡有求知欲望的人都可以无偿地获得学习科学的机会。但事实并非如此,希望落空后我就进了一家面包坊工作。在工作途中结识了一些大学生……十九岁那年举枪自杀,为此病了一段时间,养好伤后打算从事苹果生意……后来响应号召前去服兵役,在得知军队不录用身上有枪痕的人后,便去拉宁律师那里做起了办事员,然而很快我就发现,知识分子的圈子里完全没有我的一席之地,于是便来到俄国南部,在那儿不断地徘徊游荡……” 1892年高尔基在《高加索》报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小说以一段平淡无奇的话作为开篇:“晚风将波浪拍岸的涛声组合而成的深沉旋律吹散在草原上……在篝火的照映下,秋夜的黑暗怯生生地颤动着,带着恐惧在我们四周散开;篝火上方高耸着茨冈老人马卡尔·楚德拉庞大的身躯。他以一种优美有力而又闲适自在的姿势半卧着,慢条斯理地抽着自己那只大烟斗,从嘴里和鼻孔里喷出一团团的浓烟来,说道: ‘奴隶难道懂得不受约束的自由吗?了解草原的辽阔吗?海涛声能够让他感到身心愉快吗?唉,年轻人,他只是个奴隶啊!’”三年之后,高尔基又发表了著名小说《切尔卡什》。知识分子们对他的大名也早有耳闻,许多人还拜读过《马卡尔·楚德拉》以及高尔基之后的一些作品,如《叶美良·波里雅依》、《阿尔希普爷爷和廖恩卡》等,全都读得入了迷……高尔基曾以写讽刺作品而出名,代表作如《爱真理的黄雀和爱撒谎的啄木鸟的故事》;他也是一位著名的小品文作家,用“伊叶古季尔·赫拉米达”做笔名写过一些讽喻小品文(发表在《萨马拉报》上)。但现在却写出了《切尔卡什》这样的作品……
蒲宁(1870—1953),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1887年开始发表作品,二十世纪初崭露头角,以诗歌和散文享誉文坛。蒲宁擅长描绘田园风光,作品充满震撼人心的诗意与美感。1920年起流亡法国,后病逝于巴黎。193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俄罗斯获此珠荣的首位文学家。
陪都溯踪 内容简介 《陪都溯踪》一书,其初衷是想以一种轻松读史的方式,让大家了解重庆作为战时首都与陪都曾留下的众多的抗战遗址。这种"轻松"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它...
中国古典文心-顾随讲坛实录-顾随讲叶嘉莹笔记-(中)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文心》是20世纪国学大师顾随学问与人生的巅峰之作,由国学大家叶嘉莹精准详实地记录,并珍...
知情者说(第3辑)-5 本书特色 《知情者说》直面历史沉浮黑白执意寻根问底、审视人物遭际悲欢敢于实话实说,高层人物的荣辱沉浮历历在目;重大事件的幕前幕后扣人心弦...
莫言讲演新篇 本书特色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莫言讲演新篇莫言讲演新篇 内容简介 如果写小说是过大年,那么写散文是我的春天,对谈就像在秋日。莫言说“叙述就是一切...
无声无光集 本书特色 全书分四辑。**辑写唐诗宋词中的掌故,如唐朝酒价、南明秘史、姜白石的爱情、元缜的梦。第二辑谈近代学者的处事与治学,如怎样理解黄侃、...
张晓风作品-精华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张晓风*经典的作品集,包括散文、杂文、戏剧和小说,尤其是加入选入中学课本的名篇而成,如《我在》《玉想》《人生的什么和什么》等...
目 录序一……………………………………………………………………………李汝伦序二………………………………………………………
荒堂翻填唐宋孤词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内首部对唐宋“孤词”进行研究和翻填的著作。这是一部关于唐宋孤词的、创作和研究并重的著作。作者考证细致,全书特色鲜明。将唐宋孤...
鱼丽之宴 内容简介 《鱼丽之宴》是我“答客问”之类中的某些选篇,触及的话题虽只限于文学、艺术,因为也自有一番纷繁,故美其名日“鱼丽”如此则原想叙叙人生上的利钝成...
刘锡庆自选集-励耘文库 本书特色 这套丛书建构了一方精神守望者的家园。在这里,一群甘于寂寞的思想者,用执著与静思来面对飞逝的岁月和骤变的时代。他们身处喧哗...
唐诗三百首评注 内容简介 传统文化经典很多,就存在一个轻重缓急和选择的问题。我们不赞成搞什么“百种必读”或“50种必读”,武断地制造一个封闭式系统。我们认为中国...
《培根铸魂》内容简介:党建工作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的本质特征,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建工作,对于促进企业发展改革,发挥企业
温柔的夜 本书特色 她曾走遍千山万水,她的爱情、她的流浪、她的忧郁、她的温暖和眼泪,都是传奇,她就是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本书是三毛沙漠故事系列里登峰造极之作,由...
朝花夕拾 本书特色 《朝花夕拾》里的散文脉络分明,记叙有序;夹叙夹议,精辟警策;选取典型,人物丰满,语言朴素含蓄,精练深刻,有限浓的抒情气氛。《翰花夕拾 》不是...
素年锦时-新版 内容简介 著名作家安妮宝贝2007年重磅新作。全文分春夏秋科长四季,散文与小说并存。作者以文学探索呈现自我与外在环境及内心世界的关系,以及与之保...
萧红 氛围小说新文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读本 本书特色 从萧红三十多篇短篇小说中依作者的“眼光”选编了十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佳作。锡庆编的《萧红氛围小说/新文艺》逐篇...
关汉卿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关汉卿现存作品中选出十二个杂剧和二十多首散曲。选取的标准主要有二:一是可确定是关作;二是艺术上有特色,影响较大。本书杂剧部分的校勘,...
夏丏尊精品集 内容简介 大师的魅力是永恒的。大师们的精品是性情的结晶,是思想的精髓,是语言的楷模,是文学的榜样。能窥得大师们的心路历程,得大师们行文结集之堂奥,...
福克纳书信 本书特色 《福克纳书信》包括福克纳有意公开发表的信函以及图书护封上的推荐语、报端广告与启示。福克纳的智慧、知识、想像力、才能和幽默感在本书中得到了充...
王道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 本书特色 《王道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精)》由王敖著,对于普通读者或诗人同行,王敖的诗歌一样有着很高的壁垒:没有强大的语言感受力和诗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