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颇有争议的复杂概念。在清末以前,古人不必使用这一概念。在国势日颓、民族危亡之时,流亡在日本的志士仁人开始利用日本人的这一名词,表述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章太炎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
《湖北国学大师评传丛书:刘永济评传》:(一)刘永济何以与《学衡》结缘在刘永济的学术生涯中,《学衡》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平台:他正式迈入学术圈子,正是始于为《学衡》杂志撰稿。一方面,与吴芳吉等人一样,刘永济是作为吴宓、梅光迪“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①加盟《学衡》的;另一方面,与好友陈寅恪相似,刘永济也符合“情趣相投的撰稿人”这一标准,是因“学术思想、文化观念与《学衡》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趋同,赞成《学衡》的宗旨和主张”②而结缘的那一批作者。梅光迪(1890-1945)是民国年间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以不屈不挠地与胡适等人论争而知名。他字迪生、觐庄,安徽宣城人。1911年赴美留学,先在西北大学,后到哈佛大学攻读文学。1920年回国任南开大学英文系主任。1921年任东南大学洋文系主任。1924年去美国讲学。1927年回国后任中央大学代理文学院院长。后又去美国哈佛大学担任教职。1936年任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副院长兼外国文学系主任。1939年文理学院分开,任文学院院长。1945年在贵阳去世。作为胡适的老朋友和老对手,胡适在《四十自述》-书的附录部分用较大篇幅回顾了两人学术立场和文化立场的歧异及其剧烈论争。据胡适回忆,1915年夏,“这时候我已承认白话是活文字,古文是半死的文字。那个夏天,任叔永(鸿隽),梅觐庄(光迪),杨杏佛(铨),唐擘黄(钺)都在绮色佳(Ithaca),我们常常讨论中国文学的问题。从中国文字问题转到中国文学问题,这是一个大转变。这一班人中,*守旧的是梅觐庄,他绝对不承认中国古文是半死或全死的文字。因为他的反驳,我不能不细细想过我自己的立场。他越驳越守旧,我倒渐渐变的更激烈了。我那时常提到中国文学必须经过一场革命:‘文学革命’的口号,就是那个夏天我们乱谈出来的。”①“1916年,我们的争辩*激烈,也*有效果”②。胡适和梅光迪,其文化立场的分歧,在剧烈的论辩中越来越大,1919年前后两个针锋相对的文化壁垒由此形成:一个成了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一个成为文化保守主义的领军人物。梅光迪对胡适的“声势煊赫,不可一世”满怀忧虑和不平,决意“招兵买马”,“到处搜求人才,联合同志,拟回国对胡适作一全盘之大战”③。梅光迪与吴宓因而走到了一起。1918年8月初,梅光迪与吴宓“屡次作竟日谈”,“梅君慷慨流涕,极言我中国文化之可宝贵,历代圣贤、儒者思想之高深,中国旧礼俗、旧制度之优点,今彼胡适等所言所行之可痛恨。昔伍员自诩‘我能覆楚’,申包胥日:‘我必复之’。我辈今者但当勉为中国文化之申包胥而已。云云。宓十分感动,即表示:宓当勉力追随,愿效驰驱,如诸葛武侯之对刘先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④。在吴宓的日记中,他视梅光迪为刘备,而自比为诸葛亮,誓言以保卫中国的文化传统为毕生事业。梅光迪则立志效法历史上的申包胥。申包胥一向以无所畏惧地捍卫价值理想而著称:伍员与申包胥,之所以成了不共戴天的对头,个人恩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价值理想的对立。梅光迪与胡适之间的裂痕正可作如是观。事实上,这种逆新文化运动之主潮,“勉为中国文化之申包胥”的悲壮情结,也是我们理解……
《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内容简介:人为什么要去旅行?是要忘记现实?还是要面对自己?新井一二三,从14岁搭上第一趟长途火车开
丁光迪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有两个特点是值得一提的:其一是文前部分,我们尽*大可能的收集了医家的照片,包括一些珍贵的生活照、诊疗照以及医家手迹、名家题字等,这些材...
亚历山大-我心中的战神-青少插图版 本书特色 他胆大心细,重振马其顿于乱世;他目光远大,渴望征服更辽阔的疆域;他足智多谋,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的帝国。他的一生*准...
(新平装)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传 内容简介 《林徽因传》这本书生动的描述了林徽因传奇的一生,从她的出生,到与生命中重要的三个男子的邂逅及去世,...
《我的世界观》内容简介:爱因斯坦作为科学家成就斐然。但是,相较于天才和科学家的身份,作为人的爱因斯坦更有意思! 本书致力于还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中国古代名将 本书特色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中,不仅涌现出许许多多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更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和将领。他们...
江左风流-谢安 本书特色 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当时的贵族士大夫,特立独行,风流萧散,不滞于物,不拘礼节。正是在这个时代,文学艺术呈现出...
一个真实的于凤至 本书特色 本书写了于凤至这个传奇女人的传奇一生。她的命运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悲欢离合,跌宕不已。从小镇才女到少帅夫人,再到华尔街顽强再生,创造...
《沧桑岁月稠》讲述了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里,孤女美蔷在逃难途中,被人贩子买卖多次,后来阴差阳错地被“三弦圣手”严承祥收养;严
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从几千页的出版物中选编而成的施韦泽自述(施韦泽的大部分自述写于20世纪的20年代,即他46岁至57岁之间),...
北洋权魔段祺瑞 目录 **部志在必得一落魄年轻人二武备优等生三多情异国女郎四久别胜新婚五重回威海卫六教习生涯七甲午之役八生死存亡之战九喋血威海卫十投靠袁世凯十一...
唐高宗皇后武则天传 本书特色 《唐高宗皇后武则天传(彩色插图版)》:武则天(公元624-705)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14岁时被太宗选为才人。后被高宗立为皇后,逐...
《鲁迅作品精选及讲析》内容简介: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要读点鲁迅。鲁迅作品很多,一般读者没有必要全部都读,精选这一简本,是为了满
《人心与人生》内容简介:本书是梁漱溟自认为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梁漱溟内心中“自谓负有沟通中外古今学术思想的历史使命”,而他的
建筑家伊东丰雄:永远热情前卫的冒险家 本书特色 首本获伊东丰雄亲自授权并撰文推荐的简体版传记,是大师40年来主要创作和生活历程的全纪录;一路竞标,过关斩将,独家...
李安,张晓刚,徐冰,老树,毛焰,邱志杰,何多苓,罗中立,周英华,刘晓东,耿建翌,川美77级油画班,凯伦•史密斯,加里•格拉夫
傅雷的最后17年 本书特色 在历史的废墟上,仍能隐约听到他情纯的声音,家书与家国思想的芦苇脆弱而优美,令人伤杯,让心明净。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以劫难磨炼...
《红顶商人/高阳作品胡雪岩系列》讲述战乱中两次机智的应变使胡雪岩得到了左宗棠的赏识,他便顺势依附于左宗棠的笔下。胡雪岩一面
萧红传 本书特色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备受瞩目的作家。与之相关的出版物往往强调其性别、天才的创作、错综的感情经历和悲剧的命运,从而导致了大众对萧红的刻板印象。...
心若菩提-(增订本) 本书特色 曹德旺1946年出生于福建福清高山 ,9岁上学、14岁辍学,卖过烟丝、贩过水果、修过板车。1983年承包高山异型玻璃厂。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