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日本, 于1902年初至1907年冬创办《新民丛报》半月刊, 《饮冰室诗话》即连载于该刊第495期, 计204条。后编订成书, 辑录了其中72期的内容。诗话反映了作者的文艺思想, 提出了“诗界革命”, 并对康有为、黄遵宪、谭嗣同、夏曾佑、蒋观云等人的诗作进行了评述。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影印本):
古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近有民国大师百花齐放,西学东渐东西交融,尽享思想学术文化盛宴。
《饮冰室诗话》
《饮冰室诗话》是对梁启超同代的诗人诗作的评论,诗人多为诗界革命的主将,康有为、黄遵宪、谭嗣同、夏曾佑、狄平子、曹民父、蒋观云等,《饮冰室诗话》是关于诗界革命的理论总结,集中体现梁启超关于诗歌变革的一系列观点主张,是研究梁启超诗学思想的重要文本,作为诗界革命 * 成熟的诗歌理论,是对中国近代诗歌革新的重要理论总结,对近代诗歌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诗话史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第二佛陀:汉藏文学翻译双语读本 本书特色 《第二佛陀》精选中国文坛一线作家精品之作,文学体裁丰富,汉朝双语。可学习、可鉴赏、可提高藏语翻译能力的精品读本。文学翻...
作品目录恶之花作者献辞致读者忧郁与理想1 祝福2 信天翁3 高翔4 感应5 我爱回忆那些赤身裸体的时代6 灯塔7 患病的诗神8 为钱而干
林徽因文集-文学卷 本书特色 再版编叙:自一九八五和一九九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编辑出版《林徽因诗集》和《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林徽因》卷以来,出版界对林徽因似乎日...
风筝点灯-儒者·当代名家散文书系 本书特色 《风筝点灯》是刘心武先生的随笔集,集子中,既有作者对自己的早年回忆,也有与师友交往的记述、追忆,还有关于社会、文化等...
中国工人出版社我行如飞 本书特色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从一个人的视角,描述了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中的伊拉克。跨越印度洋,一直延展至澳洲的传奇经历。向我们...
《远行译丛:走在幽暗的小径上》内容简介:步行横穿法国需要十六天,纵越需要二十五天。但那是以拿破仑行军时的速度而已,不能欣赏
中华好诗词/友情卷:我寄愁心与明月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古典友情诗词鉴赏集。全书以友情为主线,分诗经篇、唐诗篇、宋词篇、元曲篇等篇章,共精选了一百五十首描写友情的...
闲书 本书特色 《闲书(精)》是郁达夫先生的一部散文集著作,写于作者在福州的行旅之中,是郁达夫遇害前的*后一部散文集。1936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首...
《茶人三部曲》以绿茶之都杭州的忘忧茶庄主人杭九斋家族四代人起伏跌宕的命运变化为主线,塑造了杭天醉、杭嘉和、赵寄客、沈绿爱等各具不同社会意义和艺术光彩的人物形象,...
城南旧事 本书特色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影响力的代表作。本书是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全书以7-*岁的英子为视角,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也...
一生酬唱清如水 本书特色 罗辉先生,荆楚名士。去岁大冶诗会,得亲芝宇,累接快谈,真有相逢恨晚之慨。近以所著《一声酬唱清如水(诗词酬唱漫谈四维和韵存稿)》集见示,...
梨花与我共白头 本书特色 1.鲁迅文学奖得主、“草原三剑客之一”鲍尔吉?原野散文力作,此书分为“月亮手帕”“梨花与我共白头”“月光下的白马”三辑,力图全方位展现...
三毛全集03-稻草人手记(2011年版) 本书特色 ★三毛——华文世界里的传奇女子,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此篇是三毛*受欢迎的作品,倾倒了全世界的华文读者★封面...
一九九六年,《全唐代诗格校考》一书面世。本书出版后,得到中外学术界的好评。一般来说,在古代文学批评著作中,作为專有名词的
一个人的车站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朱秀海散文精品七篇,记录了作者军旅生涯中难忘的事件:有奔赴前线的迷惘与怅然,也有在边境过春节的热闹欢腾;有激烈残酷的战争,也有沙...
感动的力量-感动中国10年 本书特色 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梁建增作序推荐,白岩松、敬一丹、于丹感动推荐!《感动中国》核心主创、历年颁奖词撰写者刘凯创作,采访所...
《愿有素心人,陪你数晨昏》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了达达令、李梦霁、倪一宁、顾一宸、柒先生等20余位青年作者的25篇原创作品,从爱情
浙江古代海洋诗歌研究 本书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海洋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海洋文学作为海洋文化中的重要因素也逐渐受到关注。《浙江古代海洋诗歌研究》(作...
《徐玲亲情小说·浓情版:我的狼妈妈》内容简介:妈妈意外离开人世后,白歌非常伤心和害怕,她以为自己成了一个孤儿,没想到有一天
八千湘女上天山 本书特色 1949年底,新疆和平解放后,共和国的决策者的命令驻疆二十万官兵铸剑为犁,垦荒屯田,扎根新疆,以改变自汉以降,历代屯垦一代而终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