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大背景下,由吉林省政协文史委组织编辑,根据李素桢和田刚两位口述历史学者历经在日十余年的口述采访记录整理而成。书中不仅收录了已是耄耋之年的日本侵华老兵刻骨铭心的战争亲历,还有首次公之于众的照片、手记、调查问卷及认罪书等珍贵史料,对于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警醒世人反对战争、珍惜和平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让这些年逾九旬体弱多病的侵华老兵打开记忆的隧道,忏悔罪行,救赎灵魂,是一件充满挑战而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书中日本老兵们的回忆虽经过岁月的洗涤而日渐风化和模糊,但残酷的战争在他们灵魂深处刻上的每一笔印痕却因此而更加清晰地凸显出来。他们作为日本侵略者的一员,既有着特殊历史背景下相似的体悟和感受,同时又有着个体化的经历和回忆。每个人的证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体现的是当事者本人的思想认知和角色立场,对战争和历史问题存在某些偏颇和不客观的认识,这在口述历史证言里是无法回避的。另外书中出现了大量当时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名和数字,由于口述者掌握当时历史情况的局限性,可能会有不准确之处,特此说明。本书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对部分重大敏感内容作了一定删节,但在整体上依旧本着实事求是的严肃态度来还原历史原本的音容,铁证如山地记录下无法修饰也无法改变的日本殖民侵略罪行,从而体现口述历史证言作为与传统历史文献不同的活史料的特殊价值。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吉林省委宣传部和吉林省政协等部门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谢。
★ 16开精装,吉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品,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
★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对比,铁证如山地记录了无法修饰也无法改变的日本殖民侵略罪行,从而体现口述历史证言作为与传统历史文献不同的活史料的特殊价值
★ 这些回忆不仅揭示了日本侵华的暴行和本质,也反映了日本侵华时期在不同阶段、不同人身上表现出的“人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及对同一事件不同的心理感受
★ 本书主编之一李素桢,长期致力于收集整理日本老兵口述侵华战争证言及文献资料,建立了大规模的“日本人口述侵华战争史料库”,被誉为“东亚民众口述历史第*人”
★ 本书使用的历史照片和实物照片是由口述者本人提供,在国内外尚属初次公之于众
本书是吉林省赴日学者、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素桢和吉林省旅澳青年学者、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田刚采录、整理和编撰的口述史料选辑。用当年侵略者亲历、亲见、亲闻的史实,揭露日本侵华罪行,警醒世人反对战争、珍惜和平,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一代,永远不要忘记这段屈辱和抗争的历史。
二位口述历史学者在日本十余年时间,对五百多位日本侵华老兵及遗属做了采访和记录,请当事人讲述他们的亲历、亲见、亲闻,并配有录音、录像、照片、笔记等,通过分析比对,深刻揭露当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书中收录了二十多位日本侵华老兵的口述史料,这些老兵都已是耄耋之年,有的采访是在病床上进行的。让这些年逾九旬体弱多病的侵华老兵打开记忆的隧道,忏悔罪行,是一件充满挑战而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他们作为日本侵略者的一员,既有着特殊历史背景下相似的体悟和感受,同时又有着个体化的经历和回忆。他们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亲历者,他们的记忆亟待抢救和挖掘。在日本从事侵华老兵口述调查的李素桢和田刚及其工作团队,没有任何经费支持,因此而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无论严寒酷暑,他们穿行于日本的城市和乡村,夜以继日地工作,还要面对来自日本右翼势力的各种阻挠和威吓。在采访过程中,这些侵华老兵以个人的亲历、亲见、亲闻和自我感受见证历史,述说过去。我们可以从亲历者的回忆中看到普遍性的真实场景。这些回忆,不仅揭示了日本侵华的暴行和本质,也可以反映出日本侵华时期在不同阶段、不同人身上表现出的“人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及对同一事件不同的心理感受。
这批口述史料具有覆盖面广、细节丰富、直观性强的特点。口述侵略地域以中国为主,覆盖了朝鲜半岛、东南亚及太平洋诸岛等二战期间曾遭受日军侵略的广大地区;侵华日军士兵覆盖陆海空三兵种,军阶以低层士兵为主(少尉–曹长–兵头–上等兵–一等兵–普通兵);受访对象,除侵华日军士兵外,同时覆盖“开拓团”团员(“开拓团”、“少年义勇军”等半军事化组织成员)、技术人员(医护、工程、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人员)、普通社会民众(一般社会工作人员及家属)及遗族家属(侵华老兵的遗孀、遗属子女)等广泛的社会角色。
本书使用的历史照片和实物照片是由口述者本人提供,经李素桢、田刚两位口述史学者搜集整理的,这些照片、手记、认罪书等第*手资料在国内外都是初次公之于众。它浸透着两位口述史学者治史的严谨风格;见证着“加害者”的战争罪恶与忏悔;传递着一般文字所无法表达的历史信息。本书从亲历、亲见、亲闻的口述证言采集整理入手,来研究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与从理论、观念入手进行研究不同,它是直观的而非抽象的,是感性的而非概念的,是实证的而非虚拟的,是鲜活的而非僵化的历史研究。
*后,让我们以这样一段话来作结:“历史是一段过去的存在,无法抹去、无法修饰,更无法改变;记忆是一段现存的视频,应该存储、应该重放,更应该用以服务现实,警示今人。”
田刚,硕士研究生,客座教授,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旅日、旅澳华人口述历史青年学者。
李素桢,博士研究生,教授,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旅日华人学者。长期致力于采访调查、收集整理日本老兵口述侵华战争证言及文献资料,多次主持召开日中口述历史国际研讨会,建立了大规模的“日本人口述侵华战争史料库”,被誉为“东亚民众口述历史第*人”。
《战争风云(1939-1941)》及姊妹篇《战争与回忆(1941-1945)》,是现代文学史上全景式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真实进程的规程最大的
袁腾飞说世界史下-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 本书特色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后终结篇!全民话题沸腾之作!系列畅销破百万册!特别多谢一路支持的全国百万书迷!是你们成就...
绍兴通史-(共五卷) 本书特色 李永鑫主编的《绍兴通史(共5册)》通过对绍兴7000年历史作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梳理,向读者展示绍兴人、绍兴古城、绍兴文化、绍兴...
《近代欧洲的霸权》内容简介:★《兴亡的世界史》第7册,葛兆光、白岩松、高晓松、罗振宇郑重推荐 ★简明扼要的欧洲400年史——此前
《太平天国》内容简介:太平天国历时十年,数千万生灵涂炭,中国一流的政治人物、兵力财力几乎尽耗于此,作者在试图追寻洪秀全心中
舞文詅痴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众多人和书的野史掌故,有料有趣。有鲁迅、张爱玲、俞平伯等名人的故事,也有《古文观止》、《许宝蘅日记》、《郑孝胥日记》等书的故事。所...
情系国宝(纵横精华·第一辑) 本书特色 文物,看似冰冷无生命的器物,却默默讲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与历史,诉说着珍贵的文化记忆。一百年前,炮火击碎了东方古国的繁华旧...
北宋转运使考述 本书特色 本书是对北宋时期转运使一职的产生、职司、功能等方面所作的较系统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宋代转运使上承唐代的巡院,下启元代以降的省级建置,是...
《俗世百味》内容简介:虽然世界庸扰,但有爱就有方向。本书是梁晓声集生活百态众生相所成的散文作品;展现了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
《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内容简介:盐野七生在这部著作中介绍了马基雅维利的一生,展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社会
内容提要:本书是《施米特文集》的第四集。与马克思一样,施米特不仅能针对现实历史的政治问题搞大学问,也是写实际政论的高手。
中国史纲 本书特色 《中国史纲》: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中国文化书院 中国三峡出版社联袂推出中国史纲 内容简介 作者写此书时所悬鹄的...
《海子的诗》内容简介:《海子的诗》是“蓝星诗库·典藏版”丛书中的一种。诗集收录了海子自创作以来所有短诗的精华作品,以及长诗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城市批判与当代价值》内容简介:本书是马克思主义城市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学
《诸神的黄昏》内容简介:1944年6月的菲律宾海战役后,盟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占据了绝对主动。为了减少伤亡和速战速决,美国人绞尽脑汁
《静默有时,倾诉有时》内容简介:她们是动荡时代中锋利的冷刃, 她们也是柔软的猫科动物,浪漫、骄傲、独来独往。自由意志的形象代
《如何打造成功的DTC品牌》内容简介:本书给DTC品牌的创业者带来了成熟的方法论和落地的步骤。数字化正在重塑整个世界,给与了我们
癸亥政变纪略 内容简介 1923年,黎元洪被逼离京后,直系曹锟以贿买手段收买议员,组成国会,“选举”曹锟为总统。《癸亥政变纪略》作者刘楚湘是当时反对贿选的议员之...
《1898年的夏日:一个德国记者的中国观察》内容简介:189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一年。德国《法兰克福报》的记者保罗·戈德曼,受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陈漱渝讲胡适 本书特色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陈漱渝讲胡适)》作者陈漱渝近年在鲁迅研究专长之外,胡适研究亦取得丰硕成果,在学界有较大反响。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