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大背景下,由吉林省政协文史委组织编辑,根据李素桢和田刚两位口述历史学者历经在日十余年的口述采访记录整理而成。书中不仅收录了已是耄耋之年的日本侵华老兵刻骨铭心的战争亲历,还有首次公之于众的照片、手记、调查问卷及认罪书等珍贵史料,对于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警醒世人反对战争、珍惜和平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让这些年逾九旬体弱多病的侵华老兵打开记忆的隧道,忏悔罪行,救赎灵魂,是一件充满挑战而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书中日本老兵们的回忆虽经过岁月的洗涤而日渐风化和模糊,但残酷的战争在他们灵魂深处刻上的每一笔印痕却因此而更加清晰地凸显出来。他们作为日本侵略者的一员,既有着特殊历史背景下相似的体悟和感受,同时又有着个体化的经历和回忆。每个人的证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体现的是当事者本人的思想认知和角色立场,对战争和历史问题存在某些偏颇和不客观的认识,这在口述历史证言里是无法回避的。另外书中出现了大量当时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名和数字,由于口述者掌握当时历史情况的局限性,可能会有不准确之处,特此说明。本书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对部分重大敏感内容作了一定删节,但在整体上依旧本着实事求是的严肃态度来还原历史原本的音容,铁证如山地记录下无法修饰也无法改变的日本殖民侵略罪行,从而体现口述历史证言作为与传统历史文献不同的活史料的特殊价值。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吉林省委宣传部和吉林省政协等部门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谢。
★ 16开精装,吉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品,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
★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对比,铁证如山地记录了无法修饰也无法改变的日本殖民侵略罪行,从而体现口述历史证言作为与传统历史文献不同的活史料的特殊价值
★ 这些回忆不仅揭示了日本侵华的暴行和本质,也反映了日本侵华时期在不同阶段、不同人身上表现出的“人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及对同一事件不同的心理感受
★ 本书主编之一李素桢,长期致力于收集整理日本老兵口述侵华战争证言及文献资料,建立了大规模的“日本人口述侵华战争史料库”,被誉为“东亚民众口述历史第*人”
★ 本书使用的历史照片和实物照片是由口述者本人提供,在国内外尚属初次公之于众
本书是吉林省赴日学者、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素桢和吉林省旅澳青年学者、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田刚采录、整理和编撰的口述史料选辑。用当年侵略者亲历、亲见、亲闻的史实,揭露日本侵华罪行,警醒世人反对战争、珍惜和平,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一代,永远不要忘记这段屈辱和抗争的历史。
二位口述历史学者在日本十余年时间,对五百多位日本侵华老兵及遗属做了采访和记录,请当事人讲述他们的亲历、亲见、亲闻,并配有录音、录像、照片、笔记等,通过分析比对,深刻揭露当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书中收录了二十多位日本侵华老兵的口述史料,这些老兵都已是耄耋之年,有的采访是在病床上进行的。让这些年逾九旬体弱多病的侵华老兵打开记忆的隧道,忏悔罪行,是一件充满挑战而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他们作为日本侵略者的一员,既有着特殊历史背景下相似的体悟和感受,同时又有着个体化的经历和回忆。他们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亲历者,他们的记忆亟待抢救和挖掘。在日本从事侵华老兵口述调查的李素桢和田刚及其工作团队,没有任何经费支持,因此而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无论严寒酷暑,他们穿行于日本的城市和乡村,夜以继日地工作,还要面对来自日本右翼势力的各种阻挠和威吓。在采访过程中,这些侵华老兵以个人的亲历、亲见、亲闻和自我感受见证历史,述说过去。我们可以从亲历者的回忆中看到普遍性的真实场景。这些回忆,不仅揭示了日本侵华的暴行和本质,也可以反映出日本侵华时期在不同阶段、不同人身上表现出的“人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及对同一事件不同的心理感受。
这批口述史料具有覆盖面广、细节丰富、直观性强的特点。口述侵略地域以中国为主,覆盖了朝鲜半岛、东南亚及太平洋诸岛等二战期间曾遭受日军侵略的广大地区;侵华日军士兵覆盖陆海空三兵种,军阶以低层士兵为主(少尉–曹长–兵头–上等兵–一等兵–普通兵);受访对象,除侵华日军士兵外,同时覆盖“开拓团”团员(“开拓团”、“少年义勇军”等半军事化组织成员)、技术人员(医护、工程、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人员)、普通社会民众(一般社会工作人员及家属)及遗族家属(侵华老兵的遗孀、遗属子女)等广泛的社会角色。
本书使用的历史照片和实物照片是由口述者本人提供,经李素桢、田刚两位口述史学者搜集整理的,这些照片、手记、认罪书等第*手资料在国内外都是初次公之于众。它浸透着两位口述史学者治史的严谨风格;见证着“加害者”的战争罪恶与忏悔;传递着一般文字所无法表达的历史信息。本书从亲历、亲见、亲闻的口述证言采集整理入手,来研究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与从理论、观念入手进行研究不同,它是直观的而非抽象的,是感性的而非概念的,是实证的而非虚拟的,是鲜活的而非僵化的历史研究。
*后,让我们以这样一段话来作结:“历史是一段过去的存在,无法抹去、无法修饰,更无法改变;记忆是一段现存的视频,应该存储、应该重放,更应该用以服务现实,警示今人。”
田刚,硕士研究生,客座教授,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旅日、旅澳华人口述历史青年学者。
李素桢,博士研究生,教授,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旅日华人学者。长期致力于采访调查、收集整理日本老兵口述侵华战争证言及文献资料,多次主持召开日中口述历史国际研讨会,建立了大规模的“日本人口述侵华战争史料库”,被誉为“东亚民众口述历史第*人”。
德国史 内容简介 所有这些都会使人产生疑问。超过2 000年的悠久文明能用过去的150年加以定性吗?谁是1848年和1933年之前的德国人?贯穿着这些意义重大却...
中华史纲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精装,2020年7月第3次印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本书被列入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第七批党员干部学习推荐书目★...
中国史纲-最富才情的中国通史读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史家张荫麟先生的代表作,完成于抗战前夕,它以洗练的文笔,栩栩如生地讲述了自商代到东汉的中国历史,重点叙述了...
《杜甫诗选》内容简介:杜甫被誉为“诗圣”,其作品号为“诗史”,是我国伟大的诗人之一。谢思炜先生评注的这本《杜甫诗选》,精心
文史资料选辑-第一六O辑 内容简介 《文史资料选辑(第160辑)》由十三篇“三亲”文章组成,在个人的记忆和回顾中展现了近现代以及建国后的一些历史事件。文史资料选...
大书库中国大历史(4卷) 本书特色 《中国大历史》全4册,以朝代为顺序,讲述从远古传说时代直到清朝灭亡的历史,资料翔实、脉络清晰,书眉处附有大事记,便于读者快捷...
战国歧途 内容简介 本书所述自韩、赵、魏三家分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国历史。作者以《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等史籍为底本,并结合新近考古资料,以年代为经,以...
《唐宋词简释》内容简介:本书由近现代词学泰斗唐圭璋先生编选简释,共精选唐宋词各种风格代表作品二百三十二首。每选一词,接以解
《三千年前那朵静夜的莲开》内容简介:隐世才女白落梅品味《诗经》之美,带你重拾内心深处被遗落的诗性与感动。在一卷《诗经》里,
(精)DK探索百科:世界传奇历史人物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明天出版社出版,2003年9月1版1印★全书以精美的手绘和纪实图片,辅以大量珍贵考古信息,披露5位...
蒋介石心传之蓝鲸行动之谜-美蒋斗争秘史 本书特色 “蓝鲸行动”——这样一个平和的行动名称,背后却隐藏着无限的杀意...
《观念的力量(伯林文集)》内容简介:书斋里生长起来的观念,为何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观念的力量》收录伯林此前不曾集结成书的
工业化和民主化的带路人 本书特色 19世纪的历史一直存在着两个大的发展趋势,那就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在这两大趋势推动下,出现了三股世界性的历史潮流...
中国史读本 内容简介 一、本书共分六编:**编总说,第二编上古史,第三编中古史,第四编近古史,第五编近世史,第六编现代史。适合初级中学分科教学之用。二、历史应当...
《焕新:刘永好和新希望的40年》内容简介:1982年,新希望成立。40年间,新希望从养殖起家,发展成拥有从田园到餐桌全产业链的世界
中亚萨曼王朝史研究-(增订本) 本书特色 本书属国家“八五”规划课题(“中亚史研究”)。作者从掌握基本外文史料出...
新出简帛的学术探索 本书特色 《新出简帛的学术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新出简帛的学术探索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有:研究反思,古书的学派、年代研究,古简...
中国文明考古 本书特色 《中国文明考古》选取了周口店猿人遗址、殷墟遗址、三星堆遗址、南越王陵等考古发现的惊心动魄的发掘历程,讲述了其中的曲折与执着,震撼与感动,...
孟森(1869一1938),字莼孙,号心史,江苏武进人。早年留学日本,就读於东京法政大学。归国後,於1913年当选为民国临时政府来议院
《全球视野中的明清鼎革》内容简介:发生于17世纪中叶的明清鼎革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其影响不仅限于中国国内,亦波及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