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大背景下,由吉林省政协文史委组织编辑,根据李素桢和田刚两位口述历史学者历经在日十余年的口述采访记录整理而成。书中不仅收录了已是耄耋之年的日本侵华老兵刻骨铭心的战争亲历,还有首次公之于众的照片、手记、调查问卷及认罪书等珍贵史料,对于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警醒世人反对战争、珍惜和平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让这些年逾九旬体弱多病的侵华老兵打开记忆的隧道,忏悔罪行,救赎灵魂,是一件充满挑战而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书中日本老兵们的回忆虽经过岁月的洗涤而日渐风化和模糊,但残酷的战争在他们灵魂深处刻上的每一笔印痕却因此而更加清晰地凸显出来。他们作为日本侵略者的一员,既有着特殊历史背景下相似的体悟和感受,同时又有着个体化的经历和回忆。每个人的证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体现的是当事者本人的思想认知和角色立场,对战争和历史问题存在某些偏颇和不客观的认识,这在口述历史证言里是无法回避的。另外书中出现了大量当时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名和数字,由于口述者掌握当时历史情况的局限性,可能会有不准确之处,特此说明。本书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对部分重大敏感内容作了一定删节,但在整体上依旧本着实事求是的严肃态度来还原历史原本的音容,铁证如山地记录下无法修饰也无法改变的日本殖民侵略罪行,从而体现口述历史证言作为与传统历史文献不同的活史料的特殊价值。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吉林省委宣传部和吉林省政协等部门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谢。
★ 16开精装,吉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品,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
★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对比,铁证如山地记录了无法修饰也无法改变的日本殖民侵略罪行,从而体现口述历史证言作为与传统历史文献不同的活史料的特殊价值
★ 这些回忆不仅揭示了日本侵华的暴行和本质,也反映了日本侵华时期在不同阶段、不同人身上表现出的“人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及对同一事件不同的心理感受
★ 本书主编之一李素桢,长期致力于收集整理日本老兵口述侵华战争证言及文献资料,建立了大规模的“日本人口述侵华战争史料库”,被誉为“东亚民众口述历史第*人”
★ 本书使用的历史照片和实物照片是由口述者本人提供,在国内外尚属初次公之于众
本书是吉林省赴日学者、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素桢和吉林省旅澳青年学者、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田刚采录、整理和编撰的口述史料选辑。用当年侵略者亲历、亲见、亲闻的史实,揭露日本侵华罪行,警醒世人反对战争、珍惜和平,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一代,永远不要忘记这段屈辱和抗争的历史。
二位口述历史学者在日本十余年时间,对五百多位日本侵华老兵及遗属做了采访和记录,请当事人讲述他们的亲历、亲见、亲闻,并配有录音、录像、照片、笔记等,通过分析比对,深刻揭露当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书中收录了二十多位日本侵华老兵的口述史料,这些老兵都已是耄耋之年,有的采访是在病床上进行的。让这些年逾九旬体弱多病的侵华老兵打开记忆的隧道,忏悔罪行,是一件充满挑战而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他们作为日本侵略者的一员,既有着特殊历史背景下相似的体悟和感受,同时又有着个体化的经历和回忆。他们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亲历者,他们的记忆亟待抢救和挖掘。在日本从事侵华老兵口述调查的李素桢和田刚及其工作团队,没有任何经费支持,因此而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无论严寒酷暑,他们穿行于日本的城市和乡村,夜以继日地工作,还要面对来自日本右翼势力的各种阻挠和威吓。在采访过程中,这些侵华老兵以个人的亲历、亲见、亲闻和自我感受见证历史,述说过去。我们可以从亲历者的回忆中看到普遍性的真实场景。这些回忆,不仅揭示了日本侵华的暴行和本质,也可以反映出日本侵华时期在不同阶段、不同人身上表现出的“人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及对同一事件不同的心理感受。
这批口述史料具有覆盖面广、细节丰富、直观性强的特点。口述侵略地域以中国为主,覆盖了朝鲜半岛、东南亚及太平洋诸岛等二战期间曾遭受日军侵略的广大地区;侵华日军士兵覆盖陆海空三兵种,军阶以低层士兵为主(少尉–曹长–兵头–上等兵–一等兵–普通兵);受访对象,除侵华日军士兵外,同时覆盖“开拓团”团员(“开拓团”、“少年义勇军”等半军事化组织成员)、技术人员(医护、工程、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人员)、普通社会民众(一般社会工作人员及家属)及遗族家属(侵华老兵的遗孀、遗属子女)等广泛的社会角色。
本书使用的历史照片和实物照片是由口述者本人提供,经李素桢、田刚两位口述史学者搜集整理的,这些照片、手记、认罪书等第*手资料在国内外都是初次公之于众。它浸透着两位口述史学者治史的严谨风格;见证着“加害者”的战争罪恶与忏悔;传递着一般文字所无法表达的历史信息。本书从亲历、亲见、亲闻的口述证言采集整理入手,来研究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与从理论、观念入手进行研究不同,它是直观的而非抽象的,是感性的而非概念的,是实证的而非虚拟的,是鲜活的而非僵化的历史研究。
*后,让我们以这样一段话来作结:“历史是一段过去的存在,无法抹去、无法修饰,更无法改变;记忆是一段现存的视频,应该存储、应该重放,更应该用以服务现实,警示今人。”
田刚,硕士研究生,客座教授,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旅日、旅澳华人口述历史青年学者。
李素桢,博士研究生,教授,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旅日华人学者。长期致力于采访调查、收集整理日本老兵口述侵华战争证言及文献资料,多次主持召开日中口述历史国际研讨会,建立了大规模的“日本人口述侵华战争史料库”,被誉为“东亚民众口述历史第*人”。
嘉庆十年-失败的俄国使团与失败的中国外交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嘉庆十年俄罗斯戈洛夫金使团来华这一外交事件作为切入点,详细描述了早期中俄关系上这一转折性事件的来龙去...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内容简介:本研究是有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民族地方志”特色研究的尝试,是民族
出生在德国古城科隆的沃格林(1901-1984),上小学时随家迁居奥地利,长大后就读维也纳大学。虽然攻读的是政治学博士,沃格林喜
民国学案 第二卷 新版(2011/10) 本书特色 本书系收录了民国时期著名学者学术思想的学案体著述,内容涵盖哲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美学、经学、训诂学、考...
《全屋互联:智能家居系统开发指南》内容简介:本书基于STM32系列微处理器、云服务平台来实现智能家居的开发。本书首先对智能家居系
要真正了解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去了解它的军事。大日本帝国海军,从建立初期的猴唯诺诺到令全世界瞩目不过用了四十年时间,之后
清史考辨 内容简介 本书是笔者二十余年来研治清史的论文选编。研究范围上起清朝关外兴起,下迄道光,对影响这一时期清史发展进程的一些重要问题及所涉文献档案资料进行了...
《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内容简介:20多年前,一位高中语文老师深感当时的教育囿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学生们缺乏活力,缺乏对生命更
《波斯战火》内容简介:公元前5世纪,波斯决心向西征服希腊,东西方世界陷入战争。波斯是当时世界空前强大的超级帝国,铁骑铮铮、灭
何谓历史学 本书特色 《何谓历史学》:历史学,用时间刻录文明里程!历史是什么?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无疑,历史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具...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讲述无论是追溯学科之形成,分析理论框架之建构,还是评价具体的名家名著、学派体系,都无法脱离其所处时
郑州典故成语篇(全四册) 内容简介 一座城市的魅力是由久远历史的沉淀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凝结而成的。这个城市从她诞生之日起,就饱经风霜,历尽沧桑。她的每一点进步...
绝代风流:西南联大生活录 本书特色 本书是西南联大三部曲中的*本,讲述*有生活气息的联大故事。本书关注联大师生的日常生活趣事和吃穿住行状况,集中呈现有温度有情怀...
《幼儿心理学(第2版·慕课版)》内容简介: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坚持以读者为中心,通过详细的文本、案例、视频与图片,从多维度科学、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内容简介:很多人都已经发觉经济学知识的匮乏给自己的工作甚至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利。然而,问题是,不是
老城厢-我的老家 我的新家 本书特色 本书以流动人口老城厢社会融入为观察视角,细致地梳理了一直被海派传统生活经典标签化的老城厢当今真实的社区生活,展现了老城厢由...
《空盼》内容简介:安德烈娅从乡下来到巴塞罗那上学,寄居在外婆家。适逢西班牙内战刚刚结束的经济困难时期,外婆家的日子十分艰难
《做项目,就得这么干!》内容简介:本书阐述了项目管理各阶段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特色在于将具体的企业案例分别融入各章的内容之中
《抱怨的艺术》内容简介: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的越来越便利,可是抱怨却越来越多。人们一面认定“抱怨无用”,一面却又在现
《明代后期《楚辞》接受研究论集(精)》内容简介:明代前期,道学独尊,由于道学家认为屈原行迹有失中庸,因此作为传统经典的《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