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南京出版社拟修订出版“1945·中国记忆”丛书。《1945中国记忆:国府还都》作为丛书中的一种,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介绍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中国政府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胜利成果,多方面展现了国民政府还都南京的历史场景。《1945中国记忆:国府还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挖掘并使用了一些珍贵的资料,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以及配以一定数量的珍贵图片,提高了图书的质量和价值,是一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好读物。
这套丛书从不同的侧面,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客观、真实、系统地再现了抗战胜利前后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历史,披露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史实,揭示了一个个尘封已久的故事,展示了一幅幅振奋人心的画面。刘晓宁著的《国府还都》是其中一本,重点叙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由陪都重庆“还都”南京的过程。
《1945中国记忆:国府还都》:日军呈现颓势全面抗战已进入了第八个年头。1944年冬季,侵华日军在军事上已开始呈现颓势。中国战区的战略反攻时机已经成熟。国民政府在昆明组建了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以参谋总长何应钦兼任总司令,将西南地区的86个陆军师及其他特种兵团重新整编成4个方面军、1个防守兵团,其他各部队统Eh“陆总”直辖。由于日军在印缅的溃败,中印公路已经打通,盟国的军援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每月运达的军火超过了6万Ⅱ屯,其中以美式武器装备为主,美式武器装备的师已达20个。中共的敌后战场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八路军、新四军不断壮大,在大量歼灭日军有生力量的同时,还牵制了侵华日军兵力的四分之三以上,且多处战略要地处于蓄势待发的态势。在国际战场,美国太平洋舰队取得莱特湾大捷,之后又攻占了硫磺岛、冲绳岛。日本海军的主力舰队大部被歼,截止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日本海军仅剩大小舰艇55艘。1945年初,盟国空军集中800多架超级空中堡垒式飞机(即B-29),对日本钢铁基地门司、八幡,伪满之鞍山,以及东京、大阪、名古屋、横滨、京都等主要城市进行了持久而猛烈的轰炸,空袭后的大火连续燃烧多日,建筑物毁坏过半,人员伤亡惨重,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士气。在缅甸战场,在中国远征军和缅甸人民军扫荡下,至1945年5月,日军已基本被歼。在盟军反攻中的太平洋及印度洋上的诸多岛屿,日军供应断绝,形成孤岛,守军枵腹困战,不少岛屿在被盟军攻占前,日军已经饿毙……日军已是山穷水尽,四面楚歌。日本朝野上下已在开始考虑退路了。联合国成立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亚战事的推进,战后的世界安排已被提上了盟国的议事日程。早在1943年10月,美国、苏联、英国、中国四国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发表宣言,确定了战后成立新的国际组织的原则。接着,在1944年春,四国又进行磋商,拟尽快成立一个国际组织并制定章程,并商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郊区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一次会议,商讨具体事宜。中国国民政府决定任命驻英国大使顾维钧为首席代表,外交部次长胡世泽,中国驻美国大使魏道明、驻美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商震为代表,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议。1944年8月25日,顾维钧抵达美国。会议于8月21日至9月28日在敦巴顿橡树园举行,故此次会议又称“敦巴顿会议”。会议历时一个多月。会议代表就一些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这一新的国际组织的名称叫“联合国”。下设4个基本机构,即:一、大会,二、安全理事会,三、秘书处,四、国际法院。大国在安理会中有常任席位,大会的重要决议须由会员国的2/3票数通过方能生效,一般决议只需简单多数通过。这一次会议,由于中国与苏联没有外交关系,所以中国不便参加,但中国首席代表顾维钧在会议期间,始终与三国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并进行了许多会外的磋商。紧接着,又举行了中国、美国和英国代表参加的三方会议。经国民政府的授权,中国首席代表顾维钧、代表魏道明等对前一次会议提出了自己的补充意见。但美英两国对中国的建议不完全同意。中国代表为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团结,在基本目的达成的情况下,做了一些妥协。这样,第二次会议于1944年10月7日顺利结束,发布了会议公报。会议将要结束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形势已经明朗化。但中国战场却出现了不利的局面:中国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败。中国代表在会上没有了底气,大国地位岌岌可危。局面对中国非常不利。但经过中国代表,尤其是首席代表顾维钧的努力,采取了灵活的策略加以应对,中国总算保住了“四强”的大国地位。四国商定,联合国制宪大会将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是年3月,中国与美、英、苏一道,以联合国发起国的身份,向世界各有关国家发出了邀请。关于中国代表团成员的组成问题,顿费了一番周折。中国共产党早就向国民政府提出了联合组团参加大会的要求,但遭到蒋介石的拒绝。中国驻英大使顾维钧为了扭转世界上对中国处于“政治不统一”、社会“四分五裂”的看法,以一名职业外交家的身份向蒋介石提出了共同组团参加大会的建议。他面见蒋介石说,中国代表团应有广泛的基础,包含有不同政治主张的代表,以向世界昭示这是一个代表了全国性的代表团,并且要有一名妇女代表。但蒋介石并不同意顾的意见。顾维钧又向外交部长宋子文和中宣部长王世杰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但同样没有得到Ⅱ向应。顾维钧虽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未能改变蒋介石的看法。因事情涉及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基本政策,顾维钧也无能为力,这使他感到十分失望。眼看会期一天天临近,事情却突然有了转机。1945年3月22日,重庆国民政府收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致蒋介石的一封电报,称:“我愿使阁下知悉,如代表团容纳共产党或其他政治结合或政党在内,我预料不会有何不利情形……若能容纳此类代表,在会议中必能产生良好印象。美国两大政党之代表,在美国政府代表团中均有其地位。”顾维钧得悉后,又向蒋介石提出建议说,美国对中国在大会上的大国地位,可能还有些担心,当然是希望中国代表团越强有力越好。但蒋介石仍表示坚决不愿让中共参加代表团赴美。但在几天后,蒋介石改变了主张,他对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毕竟不能置之不理。3月26日,蒋介石亲自致电罗斯福,表示中国出席旧金山大会的1 0名代表,有包括共产党和其他两个反对党的代表各1人。*后,中国国民政府决定了代表团的成员为:外交部长宋子文、驻英国大使顾维钧、国防*高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驻美国大使魏道明、中国青年党领袖李璜、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张君劢、中国共产党人董必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吴贻芳、著名学者胡适和《大公报》总经理胡霖。顾维钧在任驻法国大使期间与董必武有过一面之交,对他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他竭力向蒋介石推荐董必武任中共的代表人选,并*终得到蒋介石的首肯。……
《东线》系列丛书,详细记录了苏联影片《解放》所表现的那一段历史进程。由著名的军事文学作家朱世巍先生创作,它是一套目前我国
探秘古埃及 本书特色 《探秘古埃及》木乃伊、金字塔、法老诅咒、宗教仪式、古埃及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想象。本书以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纳尔迈调色板为主线...
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 目录 前言**章 初创(1904—1910)**节 中国教育史学科产生的时代背景一、兴办新式学堂的需要二、“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三、探寻教育...
钱币学与冶铸史认丛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论文从科学技术史的角度研究、考虑古钱币,努力将现代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应用到钱币学领域。对冶铸史的研究为推动钱币学研究的发...
浴血的帝国:纷乱的三国两晋南北朝 本书特色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介绍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生活以及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他们身上发生的精彩动...
帝国的惆怅: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 本书特色《帝国的惆怅》是易中天对帝国制度的反思。中西历史的进程,是一个"交相胜"的过程。有时候我们比人家好,有时候人家比我...
中国大历史系列:汉武王朝-惠泽千秋的宏图伟业 本书特色 金屋藏娇,美人凄凉。乐府幽幽,大赋煌煌。独尊儒术,千年正统由此立。推恩削藩,中央集权大一统。金戈铁马匈奴...
1937-南京记忆 本书特色本书全文收录纪录片《1937 南京记忆》的脚本,以将南京大屠杀史实介绍给英文世界并引起震动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纪录电影《南京》的导演...
侗族简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侗族的族称族源、原始社会遗迹、封建社会初期、封建社会中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侗族农民大起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矛盾的加深和...
开国盛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重要文献资料汇编-上.下 本书特色 《开国盛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重要文献资料汇编(套装上下册)》是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开国盛典...
《北魏平城时代(修订本)》由李凭所著。《北魏平城时代(修订本)》论述的是公元398年游牧民族鲜卑拓跋部在今山西省大同市所建北魏平
中国史学入门 本书特色 本书为“大家小书”之一种。“大家小书”是北京出版社的学术品牌,是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其中收录有关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各个文科领域的作...
谢维扬(男)教授,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专业:主要从事中国先秦史研究,涉及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古代婚姻与家庭形态、
《以色列史》主要选收国别史、地区史的通史性著作,以国别史为主体,适当辅以地区史。计划共出版80种,2年内出齐。文库编辑委员会
上帝之城(上下) 本书特色 美国考古悬疑巅峰之作,畅销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代*具传奇色彩的考古大发现,揭开考古发掘背后的隐秘,再现史前文明的辉煌。法老图特...
人文春秋 -《看历史》创刊8年精选集 本书特色 《看历史》创刊8年来积累了大量优秀文章,这些文章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往往会发表许多新观点,让读者获得新感受,受到...
民国演义-蔡东藩说中国史 本书特色 一套流传*广的中华通史,自出版以来忆畅销数百万册,是了解中国历史政治的*详实读本。史学大师顾颉刚高度评价,著名作家李敖、二月...
史学九章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有关史学文章九篇,名为"史学九章",意在从九个不同的角度来观测史学的内涵与本质。书中叙论了中外古今多位史家及其著作:十八世纪英国史家...
癸亥政变纪略 内容简介 1923年,黎元洪被逼离京后,直系曹锟以贿买手段收买议员,组成国会,“选举”曹锟为总统。《癸亥政变纪略》作者刘楚湘是当时反对贿选的议员之...
话说上海 本书特色 一部上海近现代史,也可视为莽莽中华的简明历程。上海在中华以至世界城镇行列间,自有它独特的行为、独特的性格。开埠前后的上海,有很多与全国各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