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970年于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中国文化。1972年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1991年到香港某广播电台工作,并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包括追寻黄河源头的《黄河之旅》、追溯中华文明史上最辉煌篇章的《丝绸之路》、探秘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彩云之南》,以及品味中国江南风韵的《江南之旅》。
作者1970年于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中国文化。1972年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1991年到香港某广播电台工作,并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包括追寻黄河源头的《黄河之旅》、追溯中华文明史上最辉煌篇章的《丝绸之路》、探秘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彩云之南》,以及品味中国江南风韵的《江南之旅》。
禅是一种启迪教化的方式,它强调直觉比哲学方法更能让人领悟真理:就像品味一杯茶一样,体悟自己的本来面目。
——引自章节:第一章广州
徐灵胎医学全书 本书特色 《徐灵胎医学全书》收录了徐灵胎10部医学著作,徐氏对于医学,付出了毕生精力,50年中,他批阅之书千余卷,泛览之书15万余卷,又通过长期...
法律风险可以防范:一名会计人的执业感怀 本书特色 “迫于压力”:多数风险的缘起;不只是定责:法律对财务人员的保护;单位小金库处理有学问;阴阳发票套出资金:为何公...
Thefieldofastrophysicsisinthemidstofatechnologicallydrivenrenaissance,asfundamen...
一个比木槿花更坚韧的女人因为有爱,人间才值得《父母爱情》+《乔家的儿女》民间生存图景质朴人情世故小说通过王诗敏、汪建、陈子昂等主要人物的成长经历,映射出时代的变...
德国民商法导论 本书特色 本书以德国历史、德国法律史和德国整个法律制度为背景来论述德国民商法,使读者对德国民商法能够有较深入的了解。著者将德国法与英国法相比较,...
南怀瑾先生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
王新午 王伯武医话医案 本书特色 《王新午·王伯武医话医案》上篇《王新午医话医案》,下篇《王伯武医话医论医案》。两代人所处时代不同,各有千秋。其中上篇“王新午医...
周作人(一八八五─一九六七),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翻譯家,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一。原名櫆壽(後改為奎綬),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
本书是朱永嘉先生继《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之后又一部明史研究专著。本书从明代后期财政问题及社会演变讲起,叙述明朝灭亡与清朝建立的经过,以及清初巩固统治、加强...
《主角》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作者以扎实细腻的笔触,尽态极妍地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
万华,从2020年往回数24年的他,一直在某省级政府办公厅工作, 不肯挪窝的钉子户,会务、联络、接待等工作基本没干过,一直在写材料岗位。当公务员之前,在某央企工...
日本文学大师,国民作家,日本政府“紫绶褒章奖”获得者。193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1958年自札幌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在母校授课行医之余开始文学创作。初期作品以医...
前言序一青鸾舞镜与孟婆牺牲在北京电影学院给学生上课时,我讲过侯孝贤导演的电影《刺客聂隐娘》。《刺客聂隐娘》是一部古装武打电影。中国古装武打电影有很多,其中李安导...
作者以兽医的身份到非洲行医,神秘的巫医姆津巴大夫第一个到访,不仅带来几只孱弱的需要医治的小狗,还抛下一句:“我已经等了你十六年,十六年前我就看到你了!”光想象一...
医药用碳水化合物 内容简介 本书集华南理工大学轻化工研究所四十多年的科研成果和多年的教学经验于大成,内容涉及高分子化学、材料、医药、食品等诸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交易系统大师倾情力作,使每位投资者都能实现财务自由的经典,证券交易领域三本最佳著作之一!范 K. 撒普的书直接揭示了成为一个成功交易者的关键。这是我所读过的关...
《销售就是要玩转情商:99%的人都不知道的销售软技巧》由科林•斯坦利所著。本书从情商出发,将销售行业中常见的销售渠道、客户心理、客户维护、谈判技巧、团队管理等问...
作品目录译者前言译者前言(续)缅甸《琉璃宫史》汉译本序翻译《琉璃宫史》缘起缅甸人家家户户都应珍藏的一部充满民族自豪感的历史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内容简介 刘渡舟先生是现代著名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刘老强调痃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担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
作品目录辑一 张学的临界点:民族国家论述的逆反一 张爱玲的临界点:女性文学、闺阁话语与女性主体的边缘化二 张爱玲、女性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