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艺术分典》收录1911年以前刊印的有关服饰艺术的文献资料,涵盖经史子集四部诸文献,系当前对中国古代服饰文献一次大规模的全面系统的整理。其收集中国古代服饰文献,既重有关服饰专书专著,又兼涉散布典籍中星散的舆服史料,力争做到齐、清、精、准、用五大要求。该分典分服饰制度形成、服饰断代、名物考释、民族服饰交融与中外交流、服饰材料及工艺、色彩及纹饰等10个总部,下设部、分部,纵向列纲,以为经目;每个部类之中,下设题解、论说、综述、传记、纪事、著录、艺文等类别,横向安排语料,以为纬目。整体编排,学术性与实用性并举。
《中华大典》是一部沿袭古代传统而按现代学科分类的新型类书O《艺术典》是其二十四个学科典之一。《中华大典·艺术典》运用现代科学的观念和方法,辑录一九一一年以前有关艺术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分类整理之后加以汇编。
一、本典编纂之目的,在于为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提供详细、准确的专题资料,资料之辑录汇编遵循如下原则:
对于历史上重要的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资料,在辑录时兼收并蓄,并做到客观、完整和全面。
注意版本的选择,精选古本和善本。做到精心分类、选编,使所收资料不漏不滥。尽可能地吸收和运用近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遵守学术规范,认真点校,防止转录失误。
凡艺术活动涉及的制度、政策、设施、思想、理论、现象、范畴等,均在收编之列。
收录的范围和对象为一九一一年以前刊印的文献资料,为力求全面不遗,除各类艺术专书,包括经、史、子、集诸书,旁及碑傅、石刻中的有关部分。
经目与纬目相交织,统一框架结构。在*小经目之下酌情设置若干纬目,在纬目之下按类别编排资料。
本典属《中华大典》二级经目,下设的分典属三级经目。分典之下的经目称部,按门类划分。部下设条目,条目为*小经目。在部与条目之间,根据实际需要可酌情增设分部。受制于艺术类学科专业性强、相关古籍资料分布广泛而零散、编纂难度大等各种实际困难,本典拟设定《陶瓷艺术分典》《戏曲文艺分典》《服饰艺术分典》《书法艺术分典》《音乐艺术分典》《绘画艺术分典》《工艺美术分典》等七个分典
本典共设如下九个一级纬目:
题解:对本典的名称、概念、含义、特点等作概括性介绍。
论说:系统归纳和滙集本典中有关理论部分不同学派及观点的资料。
综述:全面、系统、准确地滙集有关本典的主要资料。表述学科特点、地位、发展情况。
传记:真实、全面收录本典有关代表人物的传记资料。
纪事:真实、全面收录本典有关活动和重大事件。
着录:收录本典中重要人物或文献的有关着作资料,如专集、序跋、史籍、藏书题记,以及各种着作的成书经过、版本源流等。
艺文:收录本典相关重要的散文和韵文。
杂录:凡未收入题解、论说、综述、传记、纪事、艺文,而又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资料,一律收入杂录。
图表:注意《艺术典》的特色,重视各分典的图表收录。
资料交叉处理原则。各分典内部和各分典之间,可能有交叉、重复问题。处理原则是,以艺术性质、活动的具体特点为基本选择原则,尽量安排一处,避免重复。
二、本典编纂工作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首先,拟定引用书目。引用书目要在审查基础上拟定,分人分段起草初稿,广泛征求意见,集中讨论,由主编*后定稿。引用书目,要注明所采版本,并应选善本作底本;根据工作实际情况,亦可选用适当的常见易得本。
其次,建立数据库。把引用书目中的全部资料做成电子数据库,直接为《艺术典》编纂服务。引用书目中,已有电子数据的,充分加以利用;无电子数据的,则须重新录入。二者都要根据底本认真校对,准确标点,使数据库的资料可以直接引作依据。为了便于与底本核对,数据库做成文字录入和扫描图像相互对照形式。编委会委托有关人员负责数据库的施工,同时由编委会和出版社联合组成数据库工作小组,全程跟踪和监理数据库工作,负责学术指导、资料供应和质量检查。
再次,为避免重复劳动,材料普查工作打破分典界限,由主编统一安排,分段分类把任务分配到分典,任务落实到参加编纂的工作人员,实行主编与个人双重负责制。
凡属框架所设置的部及纬目专题范围者,均在收集之列,不得重此轻彼。所收资料,均按各分典、部的细目,予以分类。
工作开展前,分片组织研讨,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献,做查阅、分辑、点校、建卡之样板,使参加人员掌握工作的各项要求。
材料以复印件或原书数码复制者为准,尽量避免手抄转录。不得已只能手抄者,应覆校两次以上,以保证质量。
所选材料,尽量保持完整,但不宜分制过于琐细。
每则资料,建立一卡,把资料粘贴在统一规格的纸张上,并按统一要求,填好题目、类别、出处、时代等项。
经常进行检查,严格把好质量关。
*后,分类编排。
分类编排以分典为单位进行。材料普查后,集中到典办公室,典办公室按类分到各分典;各分典主编再把材料按部
李之檀,《服饰艺术分典》主编,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曾任“中国通史陈列”总体艺术设计组秘书,先后担任各历史阶段的陈列艺术设计工作;主持设计有安徽文房四宝展览、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展、江上波夫收藏丝绸之路文物展、文物保护成果展、妇女形象服饰展等。
中国铜元版式收藏图录-[第五部](七省地造分册) 本书特色 铜元是用铜矿金属提炼后加工成铜胚,再用机器铸造出来的通用货币,呈圆形,无通用的辅币。人们仿照西方国家...
色彩构成及应用 本书特色 立足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突出行业特色,体现*新的设计思想及设计技术全面展示设计过程、设计要点及设计技巧以丰富、多样的版块设置,...
《外汇交易实战全典》内容简介:《外汇交易实战全典》内容简介::外汇市场风云变幻,不单单要求投资者有基本功,更要有适应市场的绵
《紫禁城宫殿》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于倬云主编,协助编撰的都是故宫有关方面的专家。文字分导论、分论及图
约会不看恐怖电影不酷 本书特色 读这本书就像跟一个老朋友聊天,你说:“诶,那天我看完《闪灵》一直在做一个同样的噩梦诶!”他便回一句:“老子都看了100遍了,下次...
另类的表述者:他们的行为 舞蹈和录像 本书特色 本书几篇访谈录的访谈人杰拉德·马特是维也纳艺术大厅的艺术总监。他采访了几乎所有参加过维也纳艺术大厅展览的艺术家。...
怀素东陵圣母帖 内容简介 怀素(七二五-七八五),或(七三七-七九九),字藏真,唐代著名书法家。家长沙,俗姓钱,出家为僧,徙居京兆。为玄奘三藏法师之门人。其《自...
风筝制作技法 内容简介 其实,玩风筝,享受的是一个过程,从设计、制作到放飞,如果你都能参与其中,所得所获定会更多。制作风筝,尤其是制作一般简易的风筝,并不难,在...
完美世界-顶级游戏宣传画集-1 本书特色 北京完美世界技术网络有限公司与中国青年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本书《完美时空经典游戏原画设定集》集合了完美时空六年来的高品...
中国铜元版式收藏图录-[第四部](八省地造分册) 本书特色 铜元是用铜矿金属提炼后加工成铜胚,再用机器铸造出来的通用货币,呈圆形,无通用的辅币。人们仿照西方国家...
这是一部阐述石挥表演艺术理论与实践的专著,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导演—石挥数十年从事话剧、电影、导演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有演
《肌肤之目》自1996年第一版问世,便成为经典的建筑理论著作。对每一位初次习读尤哈尼·帕拉斯玛经典文章的学生来说,《肌肤之目
设计DIY 目录 前言为什么要D.I.Y.?D.I.Y.理论设计基础博客书本(空白的)书本(印刷后)品牌商业名片CD和DvD包装刺绣信封传单礼物家庭用品请柬孩子...
曾国藩家书冰鉴精选 -行书 本书特色 《曾国藩家书》、《冰鉴》囊括了为人处世、权谋、哲学、相人等方方面面,是很多伟人及领导人的枕边书。 本...
神策军碑 本书特色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碑石立于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八四三年),崔铉撰碑文,柳公权楷书书写,徐方平篆额。神策军,唐代禁...
现代创意字体设计 内容简介 4.圆黑体圆黑体,亦称圆等线体,是由黑体演变而来。它的设计是依黑体字的骨架结构,将字体笔画的首尾方头改为圆头,在结构上笔画向四周伸展...
敦煌古代石刻艺术 本书特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敦煌这块沙漠绿洲,土壤肥沃,人文荟萃。敦煌的历代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劳作,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
鑑於文字的出現乃是文明時代最重要的標誌,因此早期文字揭示對於探討和解決考古學中的重大問題往往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例如丁公文
书籍装帧设计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介绍书籍装帧设计的教材,集实用性、艺术性、欣赏性于一身。本书详细介绍了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个过程,通过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历史和现状的...
《品牌魔方》内容简介:这本书可以让企业主们更加有信心,积极地拥抱变化,在变革的过程中有章可循,突破企业成长的边界,创造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