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历史研究往往陷于三个逻辑体系之中,一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宏大述事,二是皇帝英雄才子佳人式的传统史学模式,三是目前史学研究的个人兴趣及碎片化。我们尝试在中观史学理论的视域下,开展以府县为基本叙事单元的历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和系统阐释府县历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并充分利用日新月异的数字与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探索文化脉动及遗产保护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易而言之,试图以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为指导,从府县这一中间层次切入整体历史,以“小地方大历史、小人物大事件”为研究路径,以当代数字与信息技术为研究手段,以基层民众生活和文化事项为研究内容,努力挖掘府县层面丰富而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府县看朝廷、政府,从府县看乡里百姓,通过系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深刻揭示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的内在规律,阐明中华民族精神的渊源与特质,从而重新建构和解释宏观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府县级政权是历史上变动小的基层政权,它与下层百姓的联系甚为紧密。其政令运作、官民互动、社会结构、文教状况、宗教信仰、民风民俗以及境内的音乐、美术和古代建筑等,无一不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息息相关。所以,府县承载了中华历史文化的具体事项,保留了基层民众的生活场景,积淀了各具特色的大众智慧,传承了因地而异的民风与民俗,能够具体而生动地呈现郡县制确立以来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府县历史文化包含政治运行、经济活动、社会生活、文学艺术、价值观念和民俗信仰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涵,作为中观层面的文化形态,在中国文化的链条中承上启下,无以替代。通过研究视角和研究手段的创新,深入而系统地开展府县层面的历史文化研究,或可对当今的研究范式、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启示意义。
《明代的府县》:一、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主要表现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权划分及利益纠葛。孙翊刚、董庆铮主编的《中国赋税史》强调,“明代仍为中央集权制财政,没有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①。秦佩珩先生的《明代赋役制度考释》(《郑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指出,“明政府财政分配的宗旨是以中央为中心,地方为中央服务…‘课征所得,集中于京师者多,留存在地方者少”,而且存留部分地方政府无权自主支配。另有一些学者注意到地方政府事实上也有一定的财权。周伯棣先生的《中国财政史》指出,“在封建国家,理论上是中央集权,实际上常常是地方分权”⑦。李三谋的《明清财经史新探》(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认为,明代允许地方上有部分筹款权,正项以外的杂项收支归地方经管,实行包干性财政。因此,明朝国家财政具有二重性,既有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性,又具有地方的区域性。李治安先生主编的《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指出,与清代相比,明代地方略有财权③。肖立军从明代漕粮的起运与存留的角度论及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关系,认为存留主要用于支付内地军费、藩禄、官俸及教育经费等项,羡余则为各地的“小金库”,用于办公、公款招待等项④。何朝晖的《明代县政研究》指出,“明代中央对地方财政的严密监控实际上流于表面和形式。一方面中央对出自正项钱粮的一小部分收支状况进行锱铢必较的审计,另一方面县官对地方劳役、杂费却可以随意科敛,任意中饱”⑤。这应该是较为切合事实的看法。中央、地方财政的利益纠葛方面,梁方仲的《田赋史上起运存留的划分与道路远近的关系》(《人文科学学报》1942年第1卷第1期)揭示了“中央政府对于地方财政的录取,以及两者在财政上的利益的冲突”。上揭周伯棣的《中国财政史》同时指出,“开国之初,统治力量较强,则中央财政常常压倒地方财政;到了末叶季世,统治力量衰弱,则地方财政又常常破坏了中央财政,而促进王朝的崩溃与灭亡”。前揭李三谋的《明清财经史新探》论述了中央与地方围绕地方府库余资的争夺及其影响。吴琦、赵秀丽撰文指出,明中后期过分偏重朝廷利益导致地方财政窘困,引发了地方消极征税等各种抵制行为,这是国家财政恶化的症结所在。另一方面,韩曙、陈泗东论述了明代协调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一些措施⑦。总体上看,关于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学界现有的认识稍嫌笼统,特别是对其在不同时期如何演变的考察还很不够。二、地方财政体制及其变化尽管相关研究中对于明代的财政体制多有涉及,但专注于地方层面的专门研究实不多见,迄今未见有学者对“明代地方财政体制”这一概念及其内涵作出明确的界定。新近出版的张建民、周荣的《明代财政史》提出,地方财政管理体系包括县级政权的征收功能、中央政府的起运存留政策、巡抚与总督的协调作用、道和府等中间层次的作用等重要方面③。其他学者亦有明代的“财政赋役体制”“地方财政体系”等不同的表述和理解,当可有助于加深对这方面的认识。……
中国不会亡-抗日特工绝杀行动纪实 本书特色 在八年的卫国战争中,除了碟血疆场的烈士之外,中国的特工人员,也曾在敌后与日伪展开激烈较量。旅日历史学者萨...
IntheprecursortoMadameButterflyandMissSaigon,anavalofficerexperiencesJapan
霸道-大秦王朝顶级君臣的另类解读 本书特色 《霸道:大秦王朝*君臣的另类解读》叙述了大秦王朝自秦穆公至秦亡的历史,其内容包括秦穆公的霸业情结;公孙鞅改革变法立威...
明朝,是一个极具诱惑力又欲望膨胀的年代。不仅皇帝们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李善长外表温和,但待人苛刻,以营党欲;朱高煦恃功
内容简介:在《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这本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中,《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传奇作者简·雅各布斯认为,随着后农业时
袁世凯1916:悬崖上的龙椅 本书特色 全面解码袁世凯称帝的心理动机、失败原因!首次把袁世凯和曹操、拿破仑、华盛顿这些中西历史名人进行比较评论!袁世凯做了终身总...
古代埃及社会生活-古代社会生活史手册 本书特色 古代社会生活史手册丛书全面介绍了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古代埃及、古代玛雅、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欧洲文艺复兴、日本中世...
《罗马史(第五卷)》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内容涉及罗马共和国晚期军人君主制的创立,研究了罗马从共和制向君主制即罗马帝国的转化过
明清晋商与徽商之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明清晋商与徽商之比较研究》一书由刘建生、燕红忠和张喜琴等人著,对明清时期*具特色的两大商帮集团——晋商与徽商进行了全面的比...
《畿辅通志》暨《河北通志稿》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对中华人民共国和成立前河北省四部旧通志:康熙《畿辅通志》、雍正《畿辅通志》、光绪《畿辅通志》和民国《河北通志稿》...
淝水之战-漫说中国历史-22-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漫说中国历史》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历史,用纵横双线的结构铺叙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又...
本書從晚清畫報入手,以五個專題研究在晚清這一特定時空中,傳統中國的「左圖右史」怎樣與西學東漸的「圖像磘事」結盟,進而匯入
《艺眼千年:名画里的中国·北宋卷》内容简介:《艺眼千年:名画里的中国》通过中国历代名画来讲中国故事,包括北宋、南宋、元、明
国民党新疆省党部档案史料 本书特色 《国民党新疆省党部档案史料(精)》反映了民国时期(1928年~1948年)国民党在新疆设置党部、建立组织系统、发展党员、管理...
《超级文案方法论》内容简介:品牌营销人员常常会被问:广告的转化率是多少?你写的文案能卖货吗?营销效果如何……此外,很多产品
她世纪:隋唐的那些女性 本书特色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曾经爆发过璀璨光芒的时期,有着令人神往的宽容和开放,容纳了无数人的激情和梦想。这一时期,上至皇室成员中的皇后、公...
中国通史-(插图珍藏本) 本书特色 史学大师写给大家的中国历史入门书,易中天极为推崇的史学大师,“易中天品三国言必称吕思勉。”钱穆十分敬重的授业恩师,备受欢迎的...
家世-百年中国家族兴衰 本书特色1. 《非常道》作者余世存历时五年撰写百年中国家族兴衰 2.赠送印刷版作者手书“家世”条幅3.14家百年家族传记,追寻几代...
西学东渐-漫说中国历史-49 本书特色 《漫说中国历史》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历史,用纵横双线的结构铺叙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又是一部荡气回...
《海都物语:威尼斯一千年(全两册)》内容简介:盛极必衰是历史的规律,从古至今无一例外,没有任何手段能逆转。但没有哪个国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