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历史研究往往陷于三个逻辑体系之中,一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宏大述事,二是皇帝英雄才子佳人式的传统史学模式,三是目前史学研究的个人兴趣及碎片化。我们尝试在中观史学理论的视域下,开展以府县为基本叙事单元的历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和系统阐释府县历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并充分利用日新月异的数字与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探索文化脉动及遗产保护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易而言之,试图以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为指导,从府县这一中间层次切入整体历史,以“小地方大历史、小人物大事件”为研究路径,以当代数字与信息技术为研究手段,以基层民众生活和文化事项为研究内容,努力挖掘府县层面丰富而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府县看朝廷、政府,从府县看乡里百姓,通过系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深刻揭示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的内在规律,阐明中华民族精神的渊源与特质,从而重新建构和解释宏观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府县级政权是历史上变动小的基层政权,它与下层百姓的联系甚为紧密。其政令运作、官民互动、社会结构、文教状况、宗教信仰、民风民俗以及境内的音乐、美术和古代建筑等,无一不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息息相关。所以,府县承载了中华历史文化的具体事项,保留了基层民众的生活场景,积淀了各具特色的大众智慧,传承了因地而异的民风与民俗,能够具体而生动地呈现郡县制确立以来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府县历史文化包含政治运行、经济活动、社会生活、文学艺术、价值观念和民俗信仰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涵,作为中观层面的文化形态,在中国文化的链条中承上启下,无以替代。通过研究视角和研究手段的创新,深入而系统地开展府县层面的历史文化研究,或可对当今的研究范式、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启示意义。
《明代的府县》:一、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主要表现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权划分及利益纠葛。孙翊刚、董庆铮主编的《中国赋税史》强调,“明代仍为中央集权制财政,没有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①。秦佩珩先生的《明代赋役制度考释》(《郑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指出,“明政府财政分配的宗旨是以中央为中心,地方为中央服务…‘课征所得,集中于京师者多,留存在地方者少”,而且存留部分地方政府无权自主支配。另有一些学者注意到地方政府事实上也有一定的财权。周伯棣先生的《中国财政史》指出,“在封建国家,理论上是中央集权,实际上常常是地方分权”⑦。李三谋的《明清财经史新探》(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认为,明代允许地方上有部分筹款权,正项以外的杂项收支归地方经管,实行包干性财政。因此,明朝国家财政具有二重性,既有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性,又具有地方的区域性。李治安先生主编的《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指出,与清代相比,明代地方略有财权③。肖立军从明代漕粮的起运与存留的角度论及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关系,认为存留主要用于支付内地军费、藩禄、官俸及教育经费等项,羡余则为各地的“小金库”,用于办公、公款招待等项④。何朝晖的《明代县政研究》指出,“明代中央对地方财政的严密监控实际上流于表面和形式。一方面中央对出自正项钱粮的一小部分收支状况进行锱铢必较的审计,另一方面县官对地方劳役、杂费却可以随意科敛,任意中饱”⑤。这应该是较为切合事实的看法。中央、地方财政的利益纠葛方面,梁方仲的《田赋史上起运存留的划分与道路远近的关系》(《人文科学学报》1942年第1卷第1期)揭示了“中央政府对于地方财政的录取,以及两者在财政上的利益的冲突”。上揭周伯棣的《中国财政史》同时指出,“开国之初,统治力量较强,则中央财政常常压倒地方财政;到了末叶季世,统治力量衰弱,则地方财政又常常破坏了中央财政,而促进王朝的崩溃与灭亡”。前揭李三谋的《明清财经史新探》论述了中央与地方围绕地方府库余资的争夺及其影响。吴琦、赵秀丽撰文指出,明中后期过分偏重朝廷利益导致地方财政窘困,引发了地方消极征税等各种抵制行为,这是国家财政恶化的症结所在。另一方面,韩曙、陈泗东论述了明代协调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一些措施⑦。总体上看,关于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学界现有的认识稍嫌笼统,特别是对其在不同时期如何演变的考察还很不够。二、地方财政体制及其变化尽管相关研究中对于明代的财政体制多有涉及,但专注于地方层面的专门研究实不多见,迄今未见有学者对“明代地方财政体制”这一概念及其内涵作出明确的界定。新近出版的张建民、周荣的《明代财政史》提出,地方财政管理体系包括县级政权的征收功能、中央政府的起运存留政策、巡抚与总督的协调作用、道和府等中间层次的作用等重要方面③。其他学者亦有明代的“财政赋役体制”“地方财政体系”等不同的表述和理解,当可有助于加深对这方面的认识。……
《大中国史》是我国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通史著作,上起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以时间顺序为经,以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本书特色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其思想古老而深邃,对诸子百家以及后世百代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老子的门徒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外,其余...
血腥纪事:1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日本侵华的罪行,包括:被难者的血泪、累累血案、日寇暴行录、“无人区”和“万人坑”、“亲历者的诉说”五个部分。血腥纪事:1 目录...
《《左传》的书写与解读》内容简介:《左传》是中国历史与文学的重要典籍。本书通过对《左传》文本进行解读,力图去把握其中所蕴含
1945-9-9-日本降书-日本政府向中国投降降书 本书特色 平涛编著的这本《日本降书(日本政府向中国投降降书1945年9月9日)》将1945年9月2日及9月9...
深厚的功力和独特的视角,才能使古老的历史学焕发生机;丰富的学养和精妙的取向,才能在论述重大问题时举重若轻.本书是汉学大师杨联
魔窟梦魇 本书特色 在一个寒冬腊月的夜晚,日寇将一名上海押来的战俘,浑身上下剥得一丝不挂,捆在树干上,用水喷洒后,人冻成冰棍一样地死去。在严寒天气,将人脱光衣服...
《基于BIM的数字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总体管理》内容简介:本书紧紧围绕实际工程的需要,详尽地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BIM总体管理的实施
历史名人与滑县 本书特色滑县历史上曾孕育出众多名臣良相、廉吏义士、起义英雄及文学家、科学家。《历史名人与滑县》共75篇,写了75人,如翟让、程咬金、徐茂公等起义...
算死人不偿命诸葛亮 本书特色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谓“虑”,说白了就是“算计”。丞相,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地位特殊,以一...
希腊史 本书特色 该书介绍了希腊这一地区的古希腊史,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占领时期的历史,奥斯曼帝国占领时期的历史,以及近代希腊国家的独立、建国及发展的历史。将希...
拜占庭简史 本书特色 从吉本的时代以来,人们总认为拜占庭帝国是衰落的(尽管它存在了近1200年)。而这本精炼而洞见深邃的《拜占庭简史》却给了我们另外一个拜占庭。...
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 本书特色 全书由五篇文章构成,提出清代康熙朝的政治核心问题,即为大清王朝争正统.从三藩平叛、兴废太子、道学观念、满...
《华为研发(第3版)》内容简介:《华为研发》是一本讲创业的书,其中有华为早期创业时的艰难、苦涩、屈身民宅的那段时光。同时这也
《深入理解React Router 从原理到实践》内容简介:本书从基础内容出发,详细梳理了浏览器的基础导航能力、history库的使用及原理,
瑞士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东方·剑桥世界历史文库》丛书之一。瑞士虽然地处欧洲中心,从本质上来说也是欧洲的,但它的历史在英语国家常被忽视。这本瑞士史...
世纪最猛列强BOSS干仗史 本书特色 ★美英法德俄日六大列强世纪角逐,现代***强BOSS的干仗实录。★以八卦角度侃军政牛人,以玩家分析扯世纪战争。★现代高科技...
《埃及神话》内容简介:一览古埃及神话系统 专业学者写就的神话入门读物 大量来自古埃及的雕像和壁画图片 《刺客信条:起源》背景设
(精)选堂集林-敦煌学卷(全2册) 本书特色 ★16开布面精装,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饶宗颐(1917-2018),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曾任西泠印社社...
《时间的果实》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国内知名的价值均衡基金经理进行深度访谈,分享和总结了他们的投资理念、投资逻辑、选股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