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
如何在過去五千年演化而來?
以全球為觀察視角,以帝國為分析核心,
探索「料理」的演化之道!
人類不僅是社會的動物,也是煮食的動物。而「料理」這件事在過去五千年來,一直都是人類最重要的技術,總能激盪出分析與辯論,也和我們的社會、政治與經濟體系,和我們的健康與疾病,以及對道德和宗教的信念息息相關。
但是,料理究竟如何演化而來?以「帝國」為分析維度——帝國有能力將軍事、政治、經濟與文化力量投射到全球大部分地區——食物史學者瑞秋.勞丹藉由追尋六種主要菜系綿延的過程,掌握了演化之道。這六種菜系,不僅都有其偏好的材料、技巧、菜餚,以及享用的方式,也都受到某種「料理哲學」的影響。
◎穀物料理:自西元前兩萬年即開始發展,並自西元前三千年逐漸形塑出一套古代「料理哲學」,包括獻祭協議——神給人穀物、教人煮食,人則須祭獻給神;階級原則——階級差異是由料理所決定,不同階級得配上不同的菜餚;烹飪宇宙觀——下廚不僅反映了這套宇宙觀,也是宇宙發展根本過程中的一部分。此「料理哲學」也影響了後續各種菜系的形成。
◎佛教料理:遵循佛陀的法教,把避免肉食與酒精的做法賦予道德價值,並擁抱那些人們相信能幫助冥想與精神成長的食物。而強大的孔雀帝國接受了一套改良過的佛教風格料理,遊方僧再將之傳到了南亞、東南亞、中國、朝鮮與日本。
◎伊斯蘭料理:認為飲食是一大樂事,是天堂生活的預想,以無酵小麥麵包、香辛料肉類菜餚、酥皮與甜食為基礎,在影響最廣時,可以從西班牙一路延伸到東南亞,從中國邊疆延伸到撒哈拉沙漠南緣。
◎基督教料理:強調麵包與酒組成的聖餐,以及交替的宴飲和齋戒期,偏好發酵的小麥麵包、肉與酒,之後跟著十六世紀的伊比利諸帝國料理移轉到美洲的過程,以及跟著非洲、亞洲各地的貿易據點而大肆擴張。
◎近代料理:為了呼應更具包容性的政治理論——如共和主義、自由民主與社會主義——近代料理逐漸放棄了階級原則,並採納了近代科學中不斷演進的營養理論,且視宗教或族群飲食守則為個人選擇,而非國家的強制規定。
◎中階料理:以麵粉與牛肉為基礎。由於盎格魯人口有了爆炸性的成長,加上不列顛帝國與美國的領土快速擴張,中階料理成為十九世紀拓展最快的料理。而後美式麵包與牛肉料理以漢堡的型態遍及全球。
可以說,整個世界的料理地圖,就是政治、宗教、社會與經濟的地圖,而料理演變的歷史也就是全球交流的歷史。於《帝國與料理》一書中,學者瑞秋.勞丹以全球為觀察視角、以帝國為分析核心,精闢闡述了「料理」橫跨世界的一系列散布過程,以及每一種料理方式對全球飲食文化的貢獻與影響。
得獎記錄
★2014年國際烹飪專業協會(IACP)最佳食物史書籍獎
名人推薦
周惠民 | 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專文導讀
「瑞秋.勞丹帶來了一段讓人難以忘懷的料理興衰史,一方面讓全球各地得到一樣多的篇幅,另一方面也將近代的發展放進一段長得多的歷史,放進人們在處理食物一事上走過的長遠路途。以烹飪與料理為焦點的做法,不僅能展現口味有多麼經久不衰,更顯示了政治與文化上的擴張如何傳播、影響了人們的味覺。《帝國與料理》饒有興味、別具一格,結合了各種料理思想,也呈現了『吃』的物質性。」——保羅.弗里德曼(Paul Freedman),《食物:味覺的歷史》(Food: The History of Taste)作者
「在這本不落窠臼的著作中,瑞秋.勞丹另闢蹊徑,探究食物文化在整體人類歷史中的發展與表現……她的論證並非添磚加瓦,而是理解與詮釋時不可或缺的工具。無論是一般讀者或職業歷史學家,在將食物及其文化跟他們自己對人類歷史的思考加以整合時,都會因此而備感挑戰。」——娜歐蜜.杜葛(Naomi Duguid),《緬甸:香料河流》(Burma: Rivers of Flavor)作者
媒體推薦
「勞丹把她這輩子在農場上、廚房中和教室裡的實際經驗,都放進她這本令人驚艷的透徹研究裡了,這也意味著她的講說既明快又權威。她附上的書單與註解見證了她深厚的學養,而她這本書處理的範圍及其原創性,都為世界史研究中長期受人忽略的主題帶來應有的關注。這是了不起的成就,指出了一條通往全新歷史寫作種類的道路,即便面對談政治、經濟、社會與思想等人們更為熟悉的歷史著作,也絲毫不落下風。」——《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勞丹力求編年史般的廣博與深度的分析……但《帝國與料理》的學術功底,卻不會阻擋其作者充滿熱情的論證與個人觀察——例如勞丹對人類掌握穀類過程的討論——散發光芒。」——《華盛頓獨立書評》(Washington Independent Review of Books)
「在這本充滿活力、迷人的書中,勞丹不單只是找到一種講老故事的新方法,更是建立了一條通往豐富文獻的嶄新歷史研究取徑,其筆調之明快、精闢與恢弘,讓你人酥麻到站不穩……無懈可擊的歷史分析。」——《美酒世界》(The World of Fine Wine)
「一段對料理興衰過程的迷人描寫……瑞秋以人們往往草草帶過的食物為手段,來探索人類的發展,及於全球各個角落。」——《布魯氏生活風格雜誌》(Blue Lifestyle Minute)
「開創性的啟示……見微知著、文筆極佳,靈巧的組織與表現。《帝國與料理》是本學養豐厚的原創之作,見識之廣令人大開眼界。」——《中西部書評》(The Midwest Book Review)
作者簡介
瑞秋.勞丹(Rachel Laudan)
倫敦大學學院歷史與科學哲學博士。勞丹曾任教於卡內基美隆大學、匹茲堡大學、維吉尼亞理工學院。加入夏威夷大學科學團隊之後,勞丹開始對夏威夷食物產生興趣,著有得獎作品《樂園的食物:夏威夷料理遺產探索》(The Food of Paradise: Exploring Hawaii's Culinary Heritage)。
譯者簡介
馮奕達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世界史組碩士。專職譯者。譯有《消失在索穆河的士兵》、《世界帝國二千年》、《旅人眼中的亞洲千年史》、《大人的地圖學》、《全球史的再思考》等書籍與論文若干。
不过,如果没有杵臼和石磨,谷物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我的那台“马泰特”(磨盘,墨西哥语中叫“马泰特”)被我放到了厨房……非常欣慰能有这样一件东西提醒我,无论城市还是国家,宫廷还是军队,书写还是计算,庙宇还是大教堂,最终都得依靠那些站着春米或跪地磨面的人们才能存在。
——引自章节:第一章学会烹制谷物1
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不但展现了中国元朝的皇帝从帝国各地搜集珍稀美味的行为,而且用一种熟练的饮食政治学的手法,展现了他们如何提升自身的饮食哲学和技艺,从而使饮食成为被征服地区和民族的一种自我表达。这部作品的前两卷列出了多种膳食饮品的食谱,第三卷针对可能存在危险、来自不同“风土”的珍馐异馔,分别介绍了它们各自的营养价值。在95则食谱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27则汤煎的做法。作为蒙古饮食的核心内容,这些汤有的非常稀,有的则浓稠成块状。基本的食谱都是这样写的:1.羊肉(一脚子,卸成事件),即将一只羊腿剁碎,通常是羊肉,但有时也会用一些野味,如麻鹬、天鹅、野狼、雪豹等,一同熬成汤,滤净,入滚水熬软,滤净,切碎。2.加蔬菜、草果等食物增稠,将水熬成汤汁。3.下事件肉。4.以盐、芫荽叶和葱(可自选)调味。传统的蒙古风味膳食习惯用鹰嘴豆、去皮大麦或大麦做增稠剂。有时为了给汤汁增加一些波斯风味,也会用香米或鹰嘴豆,加肉桂、葫芦巴籽、番红花、姜黄根粉、阿魏、玫瑰油或黑胡椒调味,最后加一点酒醋提味。如果是汉人风味的饮食,则用小麦面粉做的饺子或者糯米粉、米粉条增稠,加入萝卜、大白菜和山药,以生姜、陈皮、酱油和豆瓣酱调味。
——引自章节:第四章中亚和西亚的伊斯兰饮食149
文化理论关键词 本书特色 本书将当今批判与文化理论中的关键性概念、问题和争论集中在了一起。每一章对每一个概念都进行了独立的分析,同时提供了一系列可供讨论的问题以...
基础盲文(高等学校特殊教育与康复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涵盖了世界盲文的产生和发展、汉语现行盲文的阅读和书写、常见盲文数学符号、英语盲文等四大领域知识、技...
江西宗派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文学盛世下的阴影、文学转型的呼声、文学狱的警示、文化人格、山谷家法等。江西宗派研究 目录 序绪论 《江西宗派图》的写定...
时尚的哲学 本书特色 透过时尚,我们能更透彻地理解自己以及我们的行为。拉斯·史文德森关于无聊、时尚和恐惧的三本书立意入微,巧思新奇,它与此前我读过的以乳房、阴茎...
世纪末文化批判 内容简介 前言:二十世纪末的今天,随着社会转型时期到来,商业化、世俗化的浪潮汹涌高涨,席卷而至。文学领域所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和侵袭,有目共睹。...
对联修辞学 内容简介 该书是一本修辞理论著作,以浅显易懂的修辞理论为经,以五彩缤纷的联例为纬,科学准确地揭示出对联修辞的基本特征、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对联修辞学...
考琳·麦卡洛,澳大利亚国*级作家,代表作著名爱情小说《荆棘鸟》,从事过多种工作,是位多才多艺的小说家。写作时经常进行大量调查工作,创作《荆棘鸟》一书前用去四年才...
汉字通-全2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陈建武致力于造字原理的研究,推出《汉字歌》等说文解字通俗版鸿篇巨制,其研究成果纳入国家语言文...
《八仙的传说·蓝采和的故事》内容简介:蓝采和从小爱看书,尤其是神仙故事,被后母赶出家门后,他四处流浪,遇到了铁拐李。众人不
《中国女人要补阴》内容简介:中医养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健康长寿,保持“阴阳平衡”是其中大法。一个更加有方向性的养生长寿指南明
從勞工到網路新貴,跨越150年華人史詩★本書榮獲《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評選為2004年年度好書「內容豐富而鉅細靡遺。...
名联鉴赏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古今名联一多千首,分为名胜、题赠、喜庆、哀挽、行业、谐巧六个类别,对对联进行解释难点字词、解析典故等。本书排列方式,名胜类按中华...
钟书国学精粹 笑林广记 内容简介 《钟书国学精粹:笑林广记》版本众多,以清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署名游戏主人纂辑的刻本备受推崇。此书于明清笑话集中取材,共...
应用语言学演讲集 本书特色 《应用语言学演讲集》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所作的颇受欢迎的演讲、学术报告、博士研究生课程以及前沿讲座等的实录,从语言学者的基本素...
首街:东大街浮世绘 本书特色 东大街,曾是成都跨出盆地、走出四川的标志! 由著名作家凸凹和80后新锐作家魏亦合著的人文地理图书《首街:成...
中国老会馆的故事 本书特色 全国各大城市过去都曾数量不等地分布着会馆组织,有的村庄现在也能找到会馆遗址,海外华人驻地也大多有会馆。会馆是旅居异地的同乡人在寄籍地...
马奈:画我所见 内容简介 “画我所见,”马奈如是说。就如此简单吗?这位《草地上的午餐》、左拉、马拉梅、克列孟梭以及贝特·莫里索等名人肖像画的作者,这位画过许多小...
古文字研究(第十辑) 内容简介 本辑包括《释雨》、《龙字私议》、《战国玺印文字琐记二则》、《古字新考》、《令命的分化》、《金文札记三则》、《一对*古的药酒壶之发...
增广贤文-国学课堂-解读版 本书特色 周希陶编著的《增广贤文》是一部成书于中国明代儿童启蒙著作。又称《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清末以后流传这样一句话“学了《幼学...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荟萃--增广贤文 本书特色 《增广贤文/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荟萃(精装)》是一部汇集历代先贤经典中的名言佳句以及民众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俚谚俗语的语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