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阿伦特力图表明“积极生活”的三种活动——劳动、工作和行动——的区分是基于人的条件而做出的,她理解的人的“条件”,既不是所谓人的本质属性,也不是康德意义上规定人类经验方式的超验条件,而是人在地球上被给定的那些生存条件:劳动的条件是人们必需维生,工作的条件是人们必需建造一个人造物的世界,行动的条件是人们必需在交往中彰显自己,回答“我是谁”的问题。离开了这些条件,生活就不再是“人”的生活了。在此意义上,人是被条件规定了的存在(conditioned beings)。但他们的活动又创造着自己下一步生存的条件,比如劳动超出家庭和国家界限的全球化发展,和人从宇宙的角度对地球采取行动,都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未来的生存处境。本书在结构上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是“积极生活”(vita activa)与“沉思生活”(vita contemplativa)的二元对照。第一章给出的两种生活的对照,为全书确立了一个隐含的背景框架。实际上,只有在此二元对照下,劳动、工作和行动才可能有效地保持自身,因为与两种生活方式相应的,是古代西方对两个世界的想象:柏拉图的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或基督教的尘世之城和天上之城,前者是变化的、有死灭的,后者是永恒不变的。在那里,制作或工作被当成一切活动的原型,人在制作中模仿神圣世界的创造,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和荣耀都来自后者,后者才是他渴望回归之所。阿伦特认为这种沉思生活高于积极生活的等级秩序,在传统政治思想中导致了对政治的伤害,因为政治哲学家倾向于以制作模式把行动理解为按照某种真理来统治。但对立之消隐的灾难后果,要在世俗化的现代才清晰地浮现出来。在神圣世界不再被信仰,沉思“被逐出有意义的人类能力行列”之后,制作活动也失去了衡量他的产品真实性的标准,作为人造物的世界越来越相对化,丧失了它得以立足的持久性和稳固性。二元世界观的消失,一方面让现代人丧失了作为生存条件的“世界”,另一方面人被抛回到自身,返回到孤独内心来寻求真实性和确定性的基础。“世界异化”和“向自身的回返”最终以牺牲世界和牺牲行动为代价。虽然在现代早期,人作为制造者获得过短暂的胜利,那时人曾被高举为目的,但“由于现代的世界异化和内省被提升为一种征服自然的无所不能的策略,也就没有哪种能力像制作——主要是建造世界和生产世界之物的能力——一样,丧失得如此之多”(本书第242页)。在最后一章,阿伦特哀悼了技艺人(homo faber)的失落:匠人精神始终预设了一个物的世界,在那里,物质闪耀、语词可听,但在世界塌陷,甚至被还原为生物循环意义上的自然的情况下,最终是劳动动物(animal laborans)取得了全面胜利,而这就是我们已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汉娜·阿伦特(1906—1975),德裔美籍犹太人,生于德国汉诺威。曾师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在海德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933年因纳粹上台而流亡海外,于1951年获美国国籍。自1954年开始,阿伦特先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开办讲座;她还担任过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阿伦特以《极权主义的起源》、《在过去和未来之间》、《论革命》及《人的境况》等著作,为当代政治哲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20世纪较具原创性和影响力的政治思想家之一。
如果不是宽恕让我们摆脱我们所做事情的后果,我们的行动能力就会被束缚在一个我们永远无法补救的单个行为上;我们就永远是其后果的牺牲品,像没有咒语就不能打破魔咒的新手魔法师一样。如果不是实现承诺的约束,我们就无法保持我们的同一性;我们就被罚在各自孤独黑暗的心灵里无助地游荡,陷于它的重重矛盾和暧昧之中不能自拔。只有通过他人的在场,让公共领域的光芒投射下来,黑暗才能被驱散。
——引自第184页
世界就像把人们聚拢在一起的一张桌子,让人们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分开。只有与从不同角度看待世界的他人分享共同人类世界的经验,才能让我们全面地看待现实,并发展出一种共享的共同感。否则,我们每个人就都会被抛回到我们自己的主观经验中,在那里,只有我们自己的感情、需求和欲望才是真实的。
——引自第256页
中医药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与思考-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6 内容简介 非常感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把第36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交给中医药行业举办,也由衷地感谢中...
天顺堂府抄方 内容简介 本书对天顺堂原主人抄录的《天顺堂府古今丸药目录》抄录方重排点校,并附其影印版于后。天顺堂号目前已无从考证。全书所录方药共计250首,分别...
伤寒论六经辨证与方证新探-经方辨治皮肤病心法 本书特色 《伤寒论六经辨证与方证新探——经方辨治皮肤病心法》作者欧阳卫权对《伤寒论》六经实质进行深度再探讨...
学生字典-全新版 本书特色 一部以中小学生和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为服务对象的通用型语文工具书。严格贯彻国家有关汉字字形、字音、部首等各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学生字典...
一部视野宏大、新见迭出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今天的中国究竟从何而来?本书聚焦地缘政治、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三个关键因素,全面论述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在...
【日】户田久实(TODA KUMI)A-doutcommunication股份有限公司社长,毕业于立教大学,曾任职大型企业,后来成为培训讲师。针对银行、制药公司...
Isthereagamegoingoninheaven,andarewevictimsofagreatconspiracycreatedby"TheGods?"...
作品目录前言第一章 秦汉考古第一节 绪论一、断代与分期二、文化分区第二节 重要遗址的调查与发掘一、都城遗址(一)咸阳城( 二
p123倒数第6行,“畏葱之概”當爲“畏葸之概”p269倒數第5行頁下注“《碑傳集三遍》”,當爲“《碑傳集三編》”王风,福建福州人,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要...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
张仲景,医学家。名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河南南阳)人。所著《伤寒杂病论》被改编成《伤寒论》、《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三书。
ArchaeologycanfurnishlittleinformationonArmoricansocietyinthemiddleLaTene,andcoi...
风行烈:祖籍江苏镇江,典型的白羊座女子。新穿越小说代表作家,潇湘书院钻石级超人气大神作者,多年雄霸潇湘综合排行榜第一名之位。擅长玄幻、网游类型小说创作,其文章镜...
谷物大脑三部曲《谷物大脑》《菌群大脑:肠道微生物影响大脑和身心健康的惊人真相》《谷物大脑完整生活计划》超级畅销书《谷物大脑》作者重磅新作!21世纪医学关键新发现...
"LivingwithNaturalLaw"looksatourworldaslogicallyaspossible.Itconsiderstheinfluen...
草间弥生1929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县,10岁起以波点和网纹为主题作画,1957年前往美国,1960年代蜚声国际,1977年自愿住进精神病院,至今活跃于世界艺坛,是...
周健良,网名流浪的军刀、最后的游骑兵。青年新锐作家,七十年代生人,著有长篇小说《终身制职业》,其作品屏弃了传统军事小说的协作方法,着重描述特种作战以及超限理念下...
消化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 内容简介 **章消化系统疾病症状学**节吞咽困难第二节恶心与呕吐第三节呕血第四节便血第五节腹泻第六节便秘第七节腹痛第八节黄疸第二章消...
叶嘉莹,号迦陵,有名古典诗词学者,诗人。1924年生于北京,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54年起任教台湾大学,1966年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
《国家语言能力系统论》内容简介:本书采用系统论视角探究国家语言能力的本质,做到了从生物到社会、从个体到集体、从管理到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