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历史:从马基雅维利到马克思(1955-1972年高等师范学校讲义阿尔都塞著作集)/精神译丛》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在巴黎高师哲学史课程的讲义,讲授了从马基雅维利、霍布斯、18世纪法国哲学与政治、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直到马克思的现代思想历程。阿尔都塞把“在哲学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艰巨事业落实于对理论文本进行精彩、深邃而细腻的解读之中,致力于通过“极端的思考”,在思想史上发掘与汇聚一条“唯物主义的潜流”,揭示马克思理论革命的历史渊源。《政治与历史:从马基雅维利到马克思(1955-1972年高等师范学校讲义阿尔都塞著作集)/精神译丛》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史讲义,而是一份卓绝的理论工作的珍贵记录,同时展示了与阿尔都塞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症状阅读”方法的多种多样的实践,为人们深入研读理论文本、思考理论的实践可能性树立了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的典范。
★当然,这种把哲学看作斗争——并且归根到底,看作理论中的阶级斗争——的观念,意味着对哲学与政治之间传统关系的颠倒。所以,我才要致力于研究政治哲学家和“普通的”哲学家,从马基雅维利,经过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孟德斯鸠、卢梭和康德,直到黑格尔。我主张必须要摆脱哲学和政治之间的可疑的区分:这种区分把政治人物看成是低等人,也就是说,看成是不懂哲学的人或业余的哲学家;而同时它也在暗示,我们只能一味地在哲学家清清楚楚谈论政治的那些文本里去发现他们的政治立场。一方面,我的看法是,每一个政治思想家,就算他像马基雅维利一样几乎不谈什么哲学,仍然都可以在强调的意义上被看作是哲学家;另一方面我认为,每一个哲学家,就算他像笛卡儿一样几乎不谈什么政治,仍然都可以在强调的意义上被看作是政治思想家,因为哲学家的政治(也就是说,使哲学成其为哲学的政治)跟哲学作者们的政治观念完全是两码事。因为,如果哲学归根到底是理论层面上的阶级斗争,那么构成哲学的政治(像支撑着政治思想家思想的哲学一样)就不能被等同于政治斗争中这样那样的一段插曲,甚至也不能等同于其作者的政治倾向。构成哲学的政治针对着并萦绕着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统治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问题,即不是组织、巩固和捍卫这个领导权,便是同这个领导权进行斗争的问题。……假使我可以这么说的话,我是在对一些公认的观念提出质疑的同时,一点一点地发现了某种东西,类似于我后来所说的“新的哲学实践”的东西……无论如何,这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它后来的确提供给我一条特殊的途径,去接近马克思。——阿尔都塞
《政治与历史:从马基雅维利到马克思(1955-1972年高等师范学校讲义阿尔都塞著作集)/精神译丛》:正是这**种意识的获得激发了爱尔维修一整套的改革,这些改革并不是他首创的,它们在洛克那里已经存在,在卢梭那里同样也已经存在。比如,废除以拉丁语为基础的教育:教授儿童学习民族语言,对他们进行科学和技术教育,还对他们进行有关各种物体的自然教育。也就是说,通过对固体的操作来教授物理学,通过对液体的操作来教授力学,等等。也就是说,把他们置于各种环境中,以使自然自己来向他们教授它固有的规律:从词语走向事物。然而,更重要的是,在对教育的这种矛盾的起源的意识方面,爱尔维修走得稍远一点(而卢梭正好也走到了这一步)。爱尔维修声称,人们不仅在家庭中,而且同样也在学校中,教给儿童一整套事实上与世界的运行相矛盾的行为规范。人们教给儿童一些道德规范,但一到他们长大成人,那曾教给他那些道德规范的同一个神父又在这时候教给他们一些完全是犬儒主义的规范,这些规范是用于让他们到世界上去获取成功的,这个世界可能是政治的世界,社会的世界或者经济的世界。而这样一来就[出现]①了一个根本性的矛盾,一方面是教给儿童的道德,由儿童的父母和学校的老师教给他们的那些规范,另一方面是支配着那个世界(显然这个世界是社会世界)的必然性的内在法则。从这里,我们通向了第二种意识的获得,即不仅意识到教育学方法的矛盾,而且还意识到支配着这**个矛盾的根本性矛盾。如果我们停留在作为教育学(pedagogie)的教育(education)层面上,同时如果我们把爱尔维修的思想与卢梭的思想进行对照,就一定会发现,他们的设想在许多方面是吻合的,或者甚至整个地是吻合的。但非常让人吃惊的是,尤其是在《论精神》和《论人》的一些章节中(在这些章节中,爱尔维修考察了自己与卢梭的关系),非常让人吃惊的是,爱尔维修对卢梭提出了诸多批评,那些批评既与教育学的难题有关,但又大大地超出了那些教育学难题的视野。爱尔维修特别批评卢梭相信人先天的善。他同样批评卢梭把过分的重要性赋予他称之为“人的生理构造”的东西,即人的有机构成。爱尔维修同样还批评卢梭相信天生的道德本能的存在。这些批评,让我们在那些关于教育学难题的争论(或一致)背后,发现一个将爱尔维修与卢梭彻底区分开来的理论背景。而这可以让我们进入爱尔维修那里我将称之为“教育”一词的第二种含义,这一次它再也不是教育学的(pedagogique)含义,而是一种延伸了的①教育(education),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种非常广义的教育,它与人们给小孩子所提供的学徒期毫无关系,而是涉及在整个历史自身当中的人的生产。换句话说,在“教育”这个词下面,我们在爱尔维修那里遇见的是一种关于人类历史的理论。而现在,或许正是这种理论值得去研究。……
路易·阿尔都塞(1918-1990),法国哲学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对当代众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变革影响深远。长期执教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福柯、德里达、朗西埃、巴利巴尔、米勒和巴迪乌等人都曾是他的学生。生前出版有《孟德斯鸠:政治与历史>《保卫马克思》《阅读(资本论)>《列宁和哲学》《立场》等十一部著作,以及《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等重要论文。去世后陆续整理出版的遗著已有《来日方长》《哲学与政治文集》《论再生产》《马基雅维利的孤独》《在哲学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等近二十种。吴子枫,原名吴志峰,文学博士,巴黎高师哲学系访问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现任教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和西方当代批评理论的译介,译著有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知识和文化的历史》、萨特《什么是主体性》、阿尔都塞《论再生产》等。
身体的神秘-20世纪法国哲学论丛 本书特色 身体问题是20世纪哲学*主要的论题。杨大春编 著的《身体的神秘--20世纪法国哲学论丛》 重点围绕20世纪...
哲学是一种冲击边界的思考。这边界既可以是本体论的边界,也可以是认识的边界,既可以是善与恶的边界,也可以是语言的边界。西方
《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了作者2000年以前关于《周易》经传、易学史以及帛书《易传》、楚简《周易》研究的17篇论作及2篇附录,又加上了作者新...
庄子诠评-(上下册)(增订新版) 本书特色 研究庄子的学者无不认为,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散文写得*生动、*优美、*有个性化,因而历来也*受人们的喜爱。庄子散...
团购:高怀民易学史3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高怀民是著名易学、易学史研究专家★ 以先秦、两汉、宋元明作为研究对象★ 内容严谨、浅...
纯粹现象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纯粹现象学通论 目录 第五版编辑前言编者导言导论**编 本质和本质认识 **章 事实和本质 第二章 自然主义的错误解释第二编 ...
论康德的知性与理性 内容简介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中国教育也是世界各国教育的*高阶段。博士论文则是博士研究生成果的*后集成。博士论文是如何写成的呢?论文的指导老师在...
大学译注-Vo1.75 内容简介 《大学译注》中讲述了《大学》为《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书中提出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诚...
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世纪文库”丛书中的一种。本书收集了英国大科学家伊萨克·牛顿有关自然哲学的十篇论著。牛顿是人类科学史上的巨人,他的三大力学定...
《经书浅谈》讲述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丰碑巨制、韩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本书特色 从阐释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中国古代传统学术是一个绕有兴味的课题。本书试图通过收集分析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言说和文本的理解与解释的论述...
疗心 本书特色 时代的快发展,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的心灵极易蒙尘。于是,焦虑烦闷、悲伤绝望等各种负面情绪便无孔不入,一一袭来。而受其困扰的我们,则如踩...
内容提要】俄国红场上,圣瓦西里教堂的几个色彩艳丽的拱顶世界,而教堂守护圣人瓦西里却鲜为人知。不过,他在俄国民众记忆中却占
頂果欽哲仁波切(1910~1991)為近代著名的佛學大師,不僅精通大乘佛法的義理與禪修,也是一位詩人,並為金剛乘大手印與大圓滿的
本书是世界知名古典哲学家多罗西娅•弗雷德教授应"中国人民大学古希腊哲学名师讲座系列"之邀首次访问中国所作讲座的讲稿,共七篇。
颜氏家训 曾国藩家训 本书特色 《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传世经典文白对照)》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
本书内容包括:形意拳源流,形意拳基本理法,五行、十二行名称、具体锻炼方法、用法、点穴,拳经解释,等等。目录 上编形意拳术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浅释 本书特色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浅释》由宣化法师口述,《楞严经》里〈四种清净明诲〉说得非常地正确,非常地肯定,就说这个...
本书基于政治哲学的研究思路,于《扎拉斯特拉如是说》条分缕析进行全面阐释,特别是关于文体风格的细究,独步于西方思想界。尼采
周予同先生是上世纪中国经学史的学术大师,他的著作代表了中国学术界研究经学史的最高水平。本书由周予同先生的学生当代著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