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风俗绘本》是日本风俗绘本,细致描画了日本明治时期江户府(今东京)的市井风俗。《江户风俗绘本》浮世绘风格插图居多,再配以诙谐的江户风格的解说文,读起来生动有趣。
《江户风俗绘本》分为前篇、中篇和后篇三部分,前篇包含12个月街市风貌,中篇为12个月的家庭风貌,后篇是无关季节和街市的杂项,是随意写下的一些内容。其中的很多风俗来源于中国,但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消失。《江户风俗绘本》既有日本文化和风俗史的资料价值,且文字好读,图片很美,又可为兴趣读者提供知识。中日两国文化同源,将日本近代风俗史图书引进中国,对于中国读者了解日本文化很有意义。
★ 16开精装,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 书中浮世绘风格插图居多,再配以诙谐的江户风格的解说文,读起来生动有趣
★ 书中记录的很多风俗源自中国,但在中国已经失传
★ 此中文版所据版本是1965年的再版本,由青蛙房出版,初版原名为《江户府内——风俗绘本》,1905年由东阳堂出版,再版版本保留了原书中数量众多的绘画,并配以大篇幅的解说文字,更加栩栩如生
★ 内容以一年十二个月为时间轴,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篇着力描写江户时期的街市风貌,中篇着重介绍家庭习俗,下篇则是作者增补的一些内容,以杂记的形式呈现
★ 此书内容之丰富,堪称此类作品之首,诸多有关江户时期风土民情的近现代文学作品,皆以此版本为参考
江户时代(1615—1868),也被称作德川幕府时代,是日本历史上少有的稳定时期,两百年的有序发展,为现今的日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纵观历史,曾经的日本,紧紧跟随中国的脚步,大到政治经济体制,小到吃穿住用行等生活习惯,均可窥见中国古文化之风。然而,明治维新——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变革,为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扫清障碍,为日本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自此,日本不再唯中国文化马首是瞻,转而向更为先进的西方学习,体制的西化带动生活方式的西化,传统风俗受到空前冲击,很多传统习俗逐渐淡化,旧历被西历取代,人们脱下和服穿上洋装,餐桌上开始摆上面包黄油,生活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江户时代后期,由于商人阶层的崛起,反映民生题材的各类艺术形式开始受到欢迎。绘画方面,相对于以奢侈画风见长的传统绘画形式“大和绘”,民间社会发展出风俗画。它的题材包括普通市民、歌舞伎、风景等。同时,风俗画发展出使用木版印刷技术可作大量生产的“浮世绘”,成为江户时代中后期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后来,这一画种更加成熟,被大量运用于文学作品中,绘本文化空前发展。本书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此书为浮世绘大师菊池贵一郎所著,着重体现江户末期江户城的风土人情。菊池贵一郎生于嘉永二年(1849年),卒于大正十四年(1925年),一生经历江户、明治、大正三个时代,见证了西风东渐过程中江户城的种种变化,目睹了诸多传统文化和习俗逐渐被人民遗忘的严峻现实,于是执笔创作,将自己记忆中的江户时代呈现于纸上,描绘了当年江户城的传统习俗以及人情往来。
此中文版所据版本是1965年的再版本,由青蛙房出版。其首版原名为《江户府内——风俗绘本》,1905年由东阳堂出版。再版版本保留了原书中数量众多的绘画,并配以大篇幅的解说文字,更加栩栩如生。此后陆续还有新版本问世,但内容形式大都以青蛙房版本为模板。
书中内容以一年十二个月为时间轴,全书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篇着力描写江户时期的街市风貌,中篇着重介绍家庭习俗,下篇则是作者增补的一些内容,以杂记的形式呈现。此书内容之丰富,堪称此类作品之首,诸多有关江户时期风土民情的近现代文学作品,皆以此版本为参考,可见其权威。
书中涉及众多官职、物品、节日、服饰名称等专有词汇,鉴于本书性质,中译本尽量保留了这些词汇的原有表述,对于读者难以理解的词汇,则以脚注的形式进行解释说明。为了便于读者阅读,译者重新编订了目录,修正了排版中的一些小错误,调整了插图的位置,使图文能够一一对应。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几千年,一本《江户风俗绘本》,读者们不仅能够了解到江户末期江户城的风貌,更能窥见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书中描绘之风貌距今已百年有余,百年之间时代巨变,当今的日本早已焕然一新,这本书,便成为我们了解江户末期江户城风土人情的宝贵资料。
译者前言
江户时代(1615—1868),也被称作德川幕府时代,是日本历史上少有的稳定时期,两百年的有序发展,为现今的日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纵观历史,曾经的日本,紧紧跟随中国的脚步,大到政治经济体制,小到吃穿住用行等生活习惯,均可窥见中国古文化之风。然而,明治维新——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变革,为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扫清障碍,为日本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自此,日本不再唯中国文化马首是瞻,转而向更为先进的西方学习,体制的西化带动生活方式的西化,传统风俗受到空前冲击,很多传统习俗逐渐淡化,旧历被西历取代,人们脱下和服穿上洋装,餐桌上开始摆上面包黄油,生活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江户时代后期,由于商人阶层的崛起,反映民生题材的各类艺术形式开始受到欢迎。绘画方面,相对于以奢侈画风见长的传统绘画形式“大和绘”,民间社会发展出风俗画。它的题材包括普通市民、歌舞伎、风景等。同时,风俗画发展出使用木版印刷技术可作大量生产的“浮世绘”,成为江户时代中后期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后来,这一画种更加成熟,被大量运用于文学作品中,绘本文化空前发展。本书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此书为浮世绘大师菊池贵一郎所著,着重体现江户末期江户城的风土人情。菊池贵一郎生于嘉永二年(1849年),卒于大正十四年(1925年),一生经历江户、明治、大正三个时代,见证了西风东渐过程中江户城的种种变化,目睹了诸多传统文化和习俗逐渐被人民遗忘的严峻现实,于是执笔创作,将自己记忆中的江户时代呈现于纸上,描绘了当年江户城的传统习俗以及人情往来。
此中文版所据版本是1965年的再版本,由青蛙房出版。其首版原名为《江户府内——风俗绘本》,1905年由东阳堂出版。再版版本保留了原书中数量众多的绘画,并配以大篇幅的解说文字,更加栩栩如生。此后陆续还有新版本问世,但内容形式大都以青蛙房版本为模板。
书中内容以一年十二个月为时间轴,全书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篇着力描写江户时期的街市风貌,中篇着重介绍家庭习俗,下篇则是作者增补的一些内容,以杂记的形式呈现。此书内容之丰富,堪称此类作品之首,诸多有关江户时期风土民情的近现代文学作品,皆以此版本为参考,可见其权威。
书中涉及众多官职、物品、节日、服饰名称等专有词汇,鉴于本书性质,中译本尽量保留了这些词汇的原有表述,对于读者难以理解的词汇,则以脚注的形式进行解释说明。为了便于读者阅读,译者重新编订了目录,修正了排版中的一些小错误,调整了插图的位置,使图文能够一一对应。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几千年,一本《江户风俗绘本》,读者们不仅能够了解到江户末期江户城的风貌,更能窥见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书中描绘之风貌距今已百年有余,百年之间时代巨变,当今的日本早已焕然一新,这本书,便成为我们了解江户末期江户城风土人情的宝贵资料。
2017年8月1日
菊池贵一郎,1849年出生于江户,熟悉并热爱市井生活,故用文图的形式,记录了明治时期江户府(今东京)风俗。本书于1905年初版,后多次被翻刻再版。
赵楠婷,生于1983年,日本福井大学硕士毕业后就职于西安外国语大学高职部;安小筠,生于1983年,西安交通大学硕士毕业后就职于西安翻译学院亚欧语系。二人均一直致力于日语语言学研究及日本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合作翻译出版过《上海下海—上海生活35年》《春琴抄》两本译著。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本书特色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升级版)/新家庭书架》精心选取了二百余个今天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以平易而生动的文字将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
中国文化史(上中下) 内容简介 柳诒徵(1879~1956),字翼谋,江苏镇江人,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学者,曾先后执教于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
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与演变 本书特色 《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与演变》是由气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与演变 目录 绪言 解千古之谜。靠科学和毅力一、研究龙文化的动...
作者简介在日本愛知縣出生,法政大學文學部畢業,日本兒童出版美術家連盟會員,所創作的繪本頗受好評。他熱愛自然世界,因此,所
饮食器用-民俗文化 内容简介 一个人从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
跨世纪的文化瞭望-刘心武.张颐武对谈录 本书特色 这两场精湛的对话,前后跨度近二十年!著名作家刘心武与著名学者张颐武共同探讨新时期以来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文学与文...
实用语文 目录 **单元1.《诗经》二首蒹葭野有蔓草2.唐诗二首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将进酒 李白3.宋词二首念奴娇 过洞庭 张孝祥虞美人听雨 蒋捷4.寓言二则哀溺...
中国现代化对西方的影响(1999/8) 本书特色 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古往今来,地球上不知道有多少国家,多少民族。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
精神家园-新文化论纲 本书特色 文化是通过“人化”和“化人”建立起来的家园;像生命一样,文化不仅是“活”的,而且人们对自己的家园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和责任。精神家园...
多功能现代汉语词典-彩色版 本书特色 近三十多年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汉语应用得到长足的丰富与发展。随着电脑的普及与应用,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日益不可或...
调查报告类文字材料写作范本 本书特色 张浩主编的《调查报告类文字材料写作范本》为《*新常用文字材料写作**系列丛书》之一,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各类调查报告的含义、特...
门外文谈-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与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诸国学大师不同的是:鲁迅专门领域的著作不够多,而是兴之所至,创造了大量介于文学创作和思想随笔之间的长长短短...
作品目录旧约篇1 人类的始祖2 希伯来之父3 以色列的领袖4 士师时代5 三位伟大的君王6 以色列的沉沦7 两个特殊的女性8 约伯的信心
中国古代幕僚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幕僚/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幕僚从兴起、发展、高潮到结束的过程;此外,还列举了各个朝代的知名幕僚,以拓展读者的...
世博会与战后日本 本书特色综观从大阪世博会到爱知世博会的历史,可以明确一点,即贯穿战后日本的世博会史的各趋势之间的比重在一点点地发生变化。吉见俊哉所*的《世博会...
楹联文化研究:以云南为例 本书特色 楹联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特殊形式,是古代汉语语言艺术的结晶,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延伸,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
圆明园原貌图 内容简介 《圆明园原貌图》主要内容简介: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镇以北,包括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3座园林。它是中国古典园林建造的集大成者号称“万...
故事的语法-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本书特色 随着杰拉德·普林斯的《叙事学:叙事的形式与功能》、《叙述学词典》等几种著作陆续译介到中国,这个四十年来活跃于国际学坛的名...
江南六镇 本书特色 每当春雨霏霏,杨柳吐绿,桃花水涨,盈盈的湖水荡漾着渔舟,水面上薄雾轻笼,那碧水,那浆影,那波光漪漾……在秋水落霞,层林尽染之时,夕阳晚照,水...
中国对联公开课讲义:梁石教你作对联 本书特色 ★此书对初学者以至专门家,均有指导作用、实践意义,迥异坊间平庸之作。对推动中国对联文化,定能起到不同凡响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