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风俗绘本》是日本风俗绘本,细致描画了日本明治时期江户府(今东京)的市井风俗。《江户风俗绘本》浮世绘风格插图居多,再配以诙谐的江户风格的解说文,读起来生动有趣。
《江户风俗绘本》分为前篇、中篇和后篇三部分,前篇包含12个月街市风貌,中篇为12个月的家庭风貌,后篇是无关季节和街市的杂项,是随意写下的一些内容。其中的很多风俗来源于中国,但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消失。《江户风俗绘本》既有日本文化和风俗史的资料价值,且文字好读,图片很美,又可为兴趣读者提供知识。中日两国文化同源,将日本近代风俗史图书引进中国,对于中国读者了解日本文化很有意义。
★ 16开精装,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 书中浮世绘风格插图居多,再配以诙谐的江户风格的解说文,读起来生动有趣
★ 书中记录的很多风俗源自中国,但在中国已经失传
★ 此中文版所据版本是1965年的再版本,由青蛙房出版,初版原名为《江户府内——风俗绘本》,1905年由东阳堂出版,再版版本保留了原书中数量众多的绘画,并配以大篇幅的解说文字,更加栩栩如生
★ 内容以一年十二个月为时间轴,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篇着力描写江户时期的街市风貌,中篇着重介绍家庭习俗,下篇则是作者增补的一些内容,以杂记的形式呈现
★ 此书内容之丰富,堪称此类作品之首,诸多有关江户时期风土民情的近现代文学作品,皆以此版本为参考
江户时代(1615—1868),也被称作德川幕府时代,是日本历史上少有的稳定时期,两百年的有序发展,为现今的日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纵观历史,曾经的日本,紧紧跟随中国的脚步,大到政治经济体制,小到吃穿住用行等生活习惯,均可窥见中国古文化之风。然而,明治维新——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变革,为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扫清障碍,为日本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自此,日本不再唯中国文化马首是瞻,转而向更为先进的西方学习,体制的西化带动生活方式的西化,传统风俗受到空前冲击,很多传统习俗逐渐淡化,旧历被西历取代,人们脱下和服穿上洋装,餐桌上开始摆上面包黄油,生活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江户时代后期,由于商人阶层的崛起,反映民生题材的各类艺术形式开始受到欢迎。绘画方面,相对于以奢侈画风见长的传统绘画形式“大和绘”,民间社会发展出风俗画。它的题材包括普通市民、歌舞伎、风景等。同时,风俗画发展出使用木版印刷技术可作大量生产的“浮世绘”,成为江户时代中后期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后来,这一画种更加成熟,被大量运用于文学作品中,绘本文化空前发展。本书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此书为浮世绘大师菊池贵一郎所著,着重体现江户末期江户城的风土人情。菊池贵一郎生于嘉永二年(1849年),卒于大正十四年(1925年),一生经历江户、明治、大正三个时代,见证了西风东渐过程中江户城的种种变化,目睹了诸多传统文化和习俗逐渐被人民遗忘的严峻现实,于是执笔创作,将自己记忆中的江户时代呈现于纸上,描绘了当年江户城的传统习俗以及人情往来。
此中文版所据版本是1965年的再版本,由青蛙房出版。其首版原名为《江户府内——风俗绘本》,1905年由东阳堂出版。再版版本保留了原书中数量众多的绘画,并配以大篇幅的解说文字,更加栩栩如生。此后陆续还有新版本问世,但内容形式大都以青蛙房版本为模板。
书中内容以一年十二个月为时间轴,全书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篇着力描写江户时期的街市风貌,中篇着重介绍家庭习俗,下篇则是作者增补的一些内容,以杂记的形式呈现。此书内容之丰富,堪称此类作品之首,诸多有关江户时期风土民情的近现代文学作品,皆以此版本为参考,可见其权威。
书中涉及众多官职、物品、节日、服饰名称等专有词汇,鉴于本书性质,中译本尽量保留了这些词汇的原有表述,对于读者难以理解的词汇,则以脚注的形式进行解释说明。为了便于读者阅读,译者重新编订了目录,修正了排版中的一些小错误,调整了插图的位置,使图文能够一一对应。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几千年,一本《江户风俗绘本》,读者们不仅能够了解到江户末期江户城的风貌,更能窥见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书中描绘之风貌距今已百年有余,百年之间时代巨变,当今的日本早已焕然一新,这本书,便成为我们了解江户末期江户城风土人情的宝贵资料。
译者前言
江户时代(1615—1868),也被称作德川幕府时代,是日本历史上少有的稳定时期,两百年的有序发展,为现今的日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纵观历史,曾经的日本,紧紧跟随中国的脚步,大到政治经济体制,小到吃穿住用行等生活习惯,均可窥见中国古文化之风。然而,明治维新——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变革,为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扫清障碍,为日本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自此,日本不再唯中国文化马首是瞻,转而向更为先进的西方学习,体制的西化带动生活方式的西化,传统风俗受到空前冲击,很多传统习俗逐渐淡化,旧历被西历取代,人们脱下和服穿上洋装,餐桌上开始摆上面包黄油,生活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江户时代后期,由于商人阶层的崛起,反映民生题材的各类艺术形式开始受到欢迎。绘画方面,相对于以奢侈画风见长的传统绘画形式“大和绘”,民间社会发展出风俗画。它的题材包括普通市民、歌舞伎、风景等。同时,风俗画发展出使用木版印刷技术可作大量生产的“浮世绘”,成为江户时代中后期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后来,这一画种更加成熟,被大量运用于文学作品中,绘本文化空前发展。本书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此书为浮世绘大师菊池贵一郎所著,着重体现江户末期江户城的风土人情。菊池贵一郎生于嘉永二年(1849年),卒于大正十四年(1925年),一生经历江户、明治、大正三个时代,见证了西风东渐过程中江户城的种种变化,目睹了诸多传统文化和习俗逐渐被人民遗忘的严峻现实,于是执笔创作,将自己记忆中的江户时代呈现于纸上,描绘了当年江户城的传统习俗以及人情往来。
此中文版所据版本是1965年的再版本,由青蛙房出版。其首版原名为《江户府内——风俗绘本》,1905年由东阳堂出版。再版版本保留了原书中数量众多的绘画,并配以大篇幅的解说文字,更加栩栩如生。此后陆续还有新版本问世,但内容形式大都以青蛙房版本为模板。
书中内容以一年十二个月为时间轴,全书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篇着力描写江户时期的街市风貌,中篇着重介绍家庭习俗,下篇则是作者增补的一些内容,以杂记的形式呈现。此书内容之丰富,堪称此类作品之首,诸多有关江户时期风土民情的近现代文学作品,皆以此版本为参考,可见其权威。
书中涉及众多官职、物品、节日、服饰名称等专有词汇,鉴于本书性质,中译本尽量保留了这些词汇的原有表述,对于读者难以理解的词汇,则以脚注的形式进行解释说明。为了便于读者阅读,译者重新编订了目录,修正了排版中的一些小错误,调整了插图的位置,使图文能够一一对应。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几千年,一本《江户风俗绘本》,读者们不仅能够了解到江户末期江户城的风貌,更能窥见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书中描绘之风貌距今已百年有余,百年之间时代巨变,当今的日本早已焕然一新,这本书,便成为我们了解江户末期江户城风土人情的宝贵资料。
2017年8月1日
菊池贵一郎,1849年出生于江户,熟悉并热爱市井生活,故用文图的形式,记录了明治时期江户府(今东京)风俗。本书于1905年初版,后多次被翻刻再版。
赵楠婷,生于1983年,日本福井大学硕士毕业后就职于西安外国语大学高职部;安小筠,生于1983年,西安交通大学硕士毕业后就职于西安翻译学院亚欧语系。二人均一直致力于日语语言学研究及日本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合作翻译出版过《上海下海—上海生活35年》《春琴抄》两本译著。
经典谜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物质文化资源,*终形...
老俗事 本书特色 周简段,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
哈.日本-二十年零距离观察 本书特色 《读书》杂志开专栏介绍日本的**人从细节中解读一个真实的日本哈日要哈到痒处,反日要反到痛处,友好要恰到好处。章诒和陈浩 美...
日下帝京天 本书特色 京腔,京韵:趣语娓娓道来京城往事。旧情,旧景:妙笔栩栩绘出帝都百象。日下帝京天 内容简介 历史或是一座有历史的大城,它们都早已习惯了被往高...
《老子》问道:王治宝读《老子》笔记 本书特色 《老子问道--王治宝读老子笔记》是作者王治宝在退休后反复阅读《老子》时,记录并整理的读书笔记,其中既包括了读书后的...
中国茶里的修行之道:茶修(精装) 本书特色 从物质到精神,享用一杯茶的全部。资深茶人王琼,以20余年的习茶经验,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与当代人的家庭生活...
诗词平仄韵汇 内容简介 周鸾昌教授已年逾古稀,本可赋闲在家,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可是他出于对诗词的热爱和对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关心,凭着自己扎实的古典诗词功底,...
乡土中国培田 内容简介 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蕴育出乡土中国的过去和现在。 乡者,故乡也, 土者,民间也。 吾乡吾土,是故土,是老家。 数字化的今天, 世界风云变幻...
育儿民俗 本书特色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
语词和对象(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本书特色 本书《语词和对象》是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由20世纪下半叶*有影响的美国著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现代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人...
《坚毅》内容简介:很多人认为,成功的要素在于智商与情商。但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安杰拉•达克沃思通过研究发现,坚毅的品质
2013-咬文嚼字合订本 本书特色 《咬文嚼字(2013合订本)》由咬文嚼字编辑部编,以在“咬”上做文章闻名。创刊伊始,先“咬”自己,以后是一路狂“咬”。从“咬...
读库0804 本书特色 《读库》是一本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丛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忆...
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1400年这个时间作为研究的参照点,在那个结点上,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欧洲作为一种新的变化趋势的核心力量迅速崛起,欧洲大陆...
特洛伊战争 内容简介 古希腊神话记载的特洛伊战争,历时10年,生灵涂炭。三千年来,爱琴海的涛声诉说着木马屠城的悲壮故事。有人说,这是因为一个女人引发的灾难,也有...
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内容涉及古汉语、天文学、历史、地理、科举制度、宗教,等等。此“讲座”的阵容,堪称极一时之选,主讲人都是当...
中国古代文化会要-[图文修订本] 本书特色 随着对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入,不断出现一些古代文化、古代名物之不按历史时代雨按知识内容结构和表述的名物专史,令人耳目一新...
唐代绝句评译 本书特色 绝句,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千百年来,诗人们采用这一形式写景抒情、叙事述怀,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代表作。绝句,在一定...
《穿行岁月之海》内容简介:本书是张国祚先生继《沧桑足音》之后出版的第二本诗集。该诗集荟萃了作者在丰富的人生阅历中穿行岁月、
王仁湘,考古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先后被聘为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研究员。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