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本书精选舒国治的各个时期散文,以此约略见出作者所关注的生命面向。其中于"地方"之叙写,固其很受称道之处,所谓"旅行作家"之因由。再则"吃",亦是他另一块招牌,不在话下。然而作者于"人"的描绘、于"美"之论析、于观影聆乐阅书打拳之卓见审思,更予人眼界一开之感。除精选《理想的下午》《门外汉的京都》《流浪记》等著作中的多篇名作,亦收录了从未结集出版的文章《Bob Dylan获诺贝尔文学奖有感》《谈站桩》《太极拳咏怀》《浅谈养生》《也谈小津》《眯眼遥看库布里克》《月下独酌》《香港有个梁文道》等,更额外收录《读金庸偶得》全书,并随书附赠别册《舒式游玩秘笈》。如果只读一本舒国治,毫无疑问便是此书。
%舒国治的散文更不是一般意义的“美文”,尽管它的确与“审美”有关。这种审美是某种感官能力的开启,常如灵光一闪,以清简的文字短暂地照亮俗常世界之一隅,就像《哈利·波特》里面那“国王十字车站”里多出来的一个站台,一般人是看不见的,唯待魔法师随手一挥,它才赫然敞现。可是那座站台却示现得稳稳当当、平平无奇,仿佛早已在此,良久良久;而你之前明明看不到它,等到见着了,竟也不太讶异,觉得一切尽皆合理、凡事本当如是,只是自己一时大意,过去才会对它视而不见。
——梁文道 香港作家、传媒人
*好的作品总让评论者无言以对。
——詹宏志 台湾作家、出版人、电影人
一个下午,我们一长桌十人坐在一块儿品茶。十人当中,有人身价百亿,有人负债千万,也有人每月靠几千元稿费过日子。
一桌子人里,*快乐的就属这个人,他无家、无产、无债、无子、无物欲,只是如今难得的有了一个女友。
衣服只有几套,人生却晃游阅历无数。他的财富以千元台币计算,每次户头见底,才提起笔,给自己增加一些零头小钱。
——陈文茜 台湾电视主持人、作家
舒国治的魅力,其实不在题材,而在简静的文字和悠闲的意趣。
——张瑞芬 台湾作家、评论家
舒国治:1952年生于台北。在西洋电影与摇滚乐熏陶下成长的半城半乡少年。先习电影,后注心思于文学。1980年以短篇小说《村人遇难记》获台湾第二届时报文学奖,深受文坛瞩目。1983年至1990年浪迹美国。文体自成一格,文白相间,人称“舒式风格”。作品以散文为主,擅写庶民风土、读书游艺、吃饭睡觉、道途揽胜,更及电影与武侠。出版著作有《理想的下午》《门外汉的京都》《流浪集》《穷中谈吃》《台北小吃札记》等。
他,是“城市的晃游者”;他,是众人口中的“台北城里的奇人”;他,亦是梁文道眼中“*会玩又*会讲故事的人”。一个一辈子几乎没上过班的人,一个终日在走路、流浪、晃荡的人,却用他的文字,影响了一代文艺青年。
不论生活哲学或写作文体,舒国治皆极具标识性,自成一格。本书为作者自行编选的作品集,将不同时期的散文分为十个题类涵括,既包括了已出版的《理想的下午》《门外汉的京都》《流浪记》等著作中的多篇名作,亦编入了若干从未结集出版的文章《BobDylan获诺贝尔文学奖有感》《也谈小津》《眯眼遥看库布里克》《香港有个梁文道》等,更额外收录早年嗜读金庸小说的精选评论集《读金庸偶得》,“舒氏风格”一览无余。
舒国治的散文更不是一般意义的“美文”,尽管它的确与“审美”有关。这种审美是某种感官能力的开启,常如灵光一闪,以清简的文字短暂地照亮俗常世界之一隅,就像《哈利·波特》里面那“国王十字车站”里多出来的一个站台,一般人是看不见的,唯待魔法师随手一挥,它才赫然敞现。可是那座站台却示现得稳稳当当、平平无奇,仿佛早已在此,良久良久;而你之前明明看不到它,等到见着了,竟也不太讶异,觉得一切尽皆合理、凡事本当如是,只是自己一时大意,过去才会对它视而不见。
——梁文道 香港作家、传媒人
*好的作品总让评论者无言以对。
——詹宏志 台湾作家、出版人、电影人
一个下午,我们一长桌十人坐在一块儿品茶。十人当中,有人身价百亿,有人负债千万,也有人每月靠几千元稿费过日子。
一桌子人里,*快乐的就属这个人,他无家、无产、无债、无子、无物欲,只是如今难得的有了一个女友。
衣服只有几套,人生却晃游阅历无数。他的财富以千元台币计算,每次户头见底,才提起笔,给自己增加一些零头小钱。
——陈文茜 台湾电视主持人、作家
舒国治的魅力,其实不在题材,而在简静的文字和悠闲的意趣。
——张瑞芬 台湾作家、评论家
舒国治:1952年生于台北。在西洋电影与摇滚乐熏陶下成长的半城半乡少年。先习电影,后注心思于文学。1980年以短篇小说《村人遇难记》获台湾第二届时报文学奖,深受文坛瞩目。1983年至1990年浪迹美国。文体自成一格,文白相间,人称“舒式风格”。作品以散文为主,擅写庶民风土、读书游艺、吃饭睡觉、道途揽胜,更及电影与武侠。出版著作有《理想的下午》《门外汉的京都》《流浪集》《穷中谈吃》《台北小吃札记》等。
舒国治的散文更不是一般意义的“美文”,尽管它的确与“审美”有关。这种审美是某种感官能力的开启,常如灵光一闪,以清简的文字短暂地照亮俗常世界之一隅,就像《哈利·波特》里面那“国王十字车站”里多出来的一个站台,一般人是看不见的,唯待魔法师随手一挥,它才赫然敞现。可是那座站台却示现得稳稳当当、平平无奇,仿佛早已在此,良久良久;而你之前明明看不到它,等到见着了,竟也不太讶异,觉得一切尽皆合理、凡事本当如是,只是自己一时大意,过去才会对它视而不见。
——梁文道 香港作家、传媒人
*好的作品总让评论者无言以对。
——詹宏志 台湾作家、出版人、电影人
一个下午,我们一长桌十人坐在一块儿品茶。十人当中,有人身价百亿,有人负债千万,也有人每月靠几千元稿费过日子。
一桌子人里,*快乐的就属这个人,他无家、无产、无债、无子、无物欲,只是如今难得的有了一个女友。
衣服只有几套,人生却晃游阅历无数。他的财富以千元台币计算,每次户头见底,才提起笔,给自己增加一些零头小钱。
——陈文茜 台湾电视主持人、作家
舒国治的魅力,其实不在题材,而在简静的文字和悠闲的意趣。
——张瑞芬 台湾作家、评论家
舒国治:1952年生于台北。在西洋电影与摇滚乐熏陶下成长的半城半乡少年。先习电影,后注心思于文学。1980年以短篇小说《村人遇难记》获台湾第二届时报文学奖,深受文坛瞩目。1983年至1990年浪迹美国。文体自成一格,文白相间,人称“舒式风格”。作品以散文为主,擅写庶民风土、读书游艺、吃饭睡觉、道途揽胜,更及电影与武侠。出版著作有《理想的下午》《门外汉的京都》《流浪集》《穷中谈吃》《台北小吃札记》等。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乃作者10余年潜心研究之成果。全书分内、外两篇。内篇探讨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内在精神,归纳为3种最
一片二片三四片:钟叔河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钟叔河著述丰富,《一片二片三四片》一书分别从钟叔河不同时期的几十部作品中,摘取出随笔几十篇,汇编而成。 钟叔河先生的文...
诗经三百篇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诗经》是一部古老的诗集,它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被后人尊奉为五经之一。二千多年来,千万读者读之诵之,不因时世移易而有改初衷,不以...
在文学馆听讲座1 内容简介 《在文学馆听讲座1:文学的风景》主要内容包括:当下文学的危机和出路、叩开西藏的文化之门、村上春树作品在中国的流行及其原因、启蒙世纪的...
少年维特之烦恼 本书特色 一、朱永新主编倾情推荐,邀请优秀译者进行经典重译,让经典名著以不同的风貌呈现。 二、用“阅读引擎”介绍每本书的文学地位、历史影响、作者...
说吧.从头说起 本书特色 舒晋瑜是《中华读书报》的著名记者,安静地扎根文学世界,深耕多年。以细腻的观察、体贴的思考进入当代文学现场,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方式对...
马鸣谦,1970年生于苏州,祖籍浙江绍兴,作家、诗人、译者。著有小说《隐僧》《无门诀》《降魔变》等。小说创作外,也从事文学译介,已出版奥登文集译作三种,分别是《...
人文世界--1 内容简介 自2000年7月起,《人文世界——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年刊》经历了一年多的筹备,它的创刊号(**辑)现在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人文世界——...
书当快意 本书特色宗璞出身名门,见识广博,她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优美的感情世界,体现出高雅的格调。宗璞散文表现出丰富优美的感情:有对祖国、对祖国的名山...
2011年中国诗歌排行榜 本书特色 这本《2011年中国诗歌排行榜》由谭五昌主编,收入了《刘父亲是只坛子》《天地间》《如梦令》《镜子》《像章》《分界线》《这些空...
理想藏书 目录 译本序1.德语文学2.美国小说3.美洲西班牙语文学4.英国文学5.亚洲文学6.东地中海及马格里布文学7.西班牙文学8.中欧文学9.法国小说10....
刘复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1970年12月生,山东荷泽人。现任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院长、海南师大兼职教授,海南大学文艺学专业文艺批评方向硕士...
90后骑行侠单车去西藏 本书特色 更多自助圣经、旅游随笔,新书、热书、畅销书,点击进入:路就在那里,而你又在哪里?90后单车西藏**人,展示90后真我风采“搭车...
一切都在流动 本书特色 《一切都在流动》是俄罗斯著名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的绝笔之作。曾被苏联政府长期列为禁书,号称三百年后也难得见天日。它的中文版在我国,有...
谈文说画 内容简介 刘熙载言:“人尚本色,诗文书画亦莫不然。”借用此言,无非是说明,“本色”,是本书的编选原则。即不管是作家谈文,还是画家谈画,选文的角度唯有“...
远去的回响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影迷尤其是配音发烧友们期待已久的书。作者,著名配音演员曹雷从参与配音,导演的数百部译制片中精选了60部经典影视剧,以配音笔记的形式...
世载堂杂忆续篇 本书特色 从作者的经历来看,他结交国民党上层人物,又去国外学习多年,回国后又参与政治,晚年整理文献。由此可知,作者交友非常广泛,且视野宽广,博闻...
《川菜(扶霞新作)》内容简介:一餐一饭,体会中华饮食神髓,一朝一夕,烹饪日常生活至味。英国美食作家扶霞,痴迷中国美食,千里
《高质量经营:企业持续成长的秘密》内容简介:创维前CEO杨东文先生曾受命于危难之际,接手创维的经营管理,把创维做成行业领军企业
贡布里希教授于2001年11月去世,荣誉包括:恩斯特爵士,功勋团成员(O.M),高级英帝国勋爵士(C.B.E),英国学术院院士(F.B.A.)。是他那个时代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