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记/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以文人梁寒山与女诗人张梅仙由诗互倾、由诗相识的故事,根据“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之意,描写北洋政府时期,所谓首善之区北京的“士”阶,“捧戏子,逛窑子,酒肉征逐”“弄弄风月文艺”的颓废生活,一面是正直清,一面是荒淫奢华,形成鲜明的对照。
张恨水著的《斯人记》是一部长篇小说,是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之一。所谓朋友,所谓朋友之朋友,不是大夫阶级,却是士的阶级。中国立国的精神,向来在士气,本书描写的社会是北方政治黑暗的年月。对北平士气,虽未完全描写出来,大概只有很少数是例外。大部分士,只是捧戏子逛窑子酒食征逐。上焉者,也不过逛公园喝茶,弄弄风月文艺。
《斯人记/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回 生女别妍媸疗贫学曲 得人在妩媚送笑登龙却说中国人的思想,向来是是古而非今,以为五帝时代不如三皇;夏商周三朝,不如唐虞;唐宋元明,不如汉晋。甚至降到清末,以为咸、同时代的人,不如乾、嘉;光、宣时代的人,又不如咸、同。像这样一步一步退下去,千万年后,不知道中国人要变成个什么样子了。这话可又说回来了,这种思想,却也不能说他毫无根据。有人说,民国八九年的北京看到民国二三年是唐虞之世。到了民国十六七年,看民国八九年的北京,又是唐虞之世。然则社会上的现状,是一步一步后退的,岂不显然?诸君莫说这是笑话,本来稗官小说,也就卑之毋甚高论。在我动笔时候,北京已是北平,都城南迁了。回想当年,真和现在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本来国家迁都,自有它的大道理,吾侪小民,何必置什么末议?不过一个人目睹沧桑,这荆棘铜驼之感,是少不了的。加上我的朋友和我朋友的朋友,他们在这几年之中,或兴或衰,或留或走,也就极苍狗白云变幻之态了。我们怎能无动于衷?世界上的文字,本来就不必到一种特异地方去寻材料,只要说得尽情,言之成理,自然成章。况且小说一道,本来是街头巷尾之谈,那种材料更是俯拾即是。所以这一部小说不必装腔作势,说什么有托而述;也不必说楼阁凭空,全是杜撰。不过把斯人耳闻目睹的事,似乎可资玩味与谈助的,随便记将下来,文字里面,加些小说匠固有的点缀,作为长篇小说。所以老老实实,就名它为《斯人记》。《斯人记》云者,一可说是斯人所记;二可说是把斯人事记将下来。若说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作者斯记,有独清独醒之感,则吾岂敢?那倒不如说是死人所记为得了。闲话说了半天,我这一点儿感想,却从何而起?我记得古人有两句诗:“溪边多少如花女,头白溪头尚浣纱。”这正是说,人生有幸有不幸。而我所忽然感到的,就是有两个女子,同时学艺,一个升天,一个坠地。足以代表一部书上人物的缩影,不如就把她请来,做一个开场人物。而且她关系半部莺花,一朝声色,倒也不愧做一个说部先锋。若论这个人是谁,在若干年前,她不过是十六七岁的小家碧玉。她是旗人,父亲姓个寿字。自个儿小名菊儿,一直到十五岁,依然是这样叫着。可是父母不和,打了一场官司。不知如何,她父亲是大输特输,判了永远监禁,小菊就跟着母亲过活了。她母亲是个能干人,一向带着三分男性。满胡同里都叫她一声寿二爷。寿二爷除了丈夫,只有一个独生女儿。过起日子来,未免显着枯寂,而且先是一点儿进项没有。到后来有一个好街坊,倒和她很好,就在一处合作寻生活。这人姓牛,单名一个贵字,人称牛大爷。牛大爷是个白肉胖子,银盆一张大脸,只因为脸上肉太多,向上一拥,把眼睛的眶子挤小了,只剩得一条缝。他脑袋后面,比脸上的肉更多,在后脑勺子下,涌出一大撮肉,一层一层地叠将起来,像半个葫芦一般。他前后有这两块肉一挤,脑袋上万万生不住头发,就秃着一颗脑袋,由此一来,人家又给他起诨号了,背后叫他大秃牛。大秃牛是个混混,前前后后几条胡同没有不认识他的,这胡同里要发生什么小事,他一拍大腿从中一劝说,大概就可了结。寿二爷因为他这一点,觉得他够朋友,就和他联合一处,开了一座洗衣房。另外请了一个教戏的给菊儿教戏,两家三口人过日子,虽然苦一点儿,究竟也有个办法了。这个教戏的叫短腿李,原是个唱青衣的戏子,只因扮相不好,唱不红。到了中年,索性倒了嗓子,不能登台,于是就以教戏为生。这一条西城根胡同里,他教了两个女徒弟,一个是菊儿,一个是吕家大妞儿。不知不觉教了八个月,就送她两个人到天桥小戏园子去登台。先是充些零碎,后来有点儿舞台经验了,菊儿改名芳芝仙,大妞儿改名吕芝仙,唱正式的角儿。唱了两个月,芳芝仙大红特红,由开锣戏改到唱压轴子。吕芝仙却还是唱前几出戏。有一天散了戏,两个芝仙同坐了一辆人力车回来。到了寿二爷洗衣房门口刚刚下车,却碰到吕芝仙的母亲在油盐店里买东西回来。她母亲吕大娘怒从心起,因冲着芳芝仙的面子,又不好骂,勉强笑道:“哟!孩子,你拿多少戏份儿了?又坐洋车回来。”芳芝仙在身上一掏,掏出十几个铜子,给了车钱,就回过脸来,笑着对她道:“大婶,你别怪大姐了,她原不肯坐车,是我请她的。”在她们这样说话时,寿二爷听了便赶出门来了,大妞妈一看寿二爷,头上梳着一个钻天旗人髻,倒有两绺头发分披到耳鬓边。身上穿了一件蓝布大长袍,两只衫袖各卷了一角,手上拿了一块盘子大、寸来厚的锅饼咬了几个大缺口,嘴里还是鼓起咀嚼着。彼此一见,远远地各蹲了两蹲,请了个半截儿安。寿二爷笑道:“大姐,家里坐一会儿喝碗水去。”大妞妈道:“我正有几句话和你谈,坐一会儿吧。”于是寿二爷领头,将大妞妈引到屋子里去坐。两个姑娘也都跟进来了。寿二爷一看大妞妈放下的菜筐子,里面有一个纸口袋,盛着一袋杂合面,另外一只粗饭碗,盛一点子香油,筐子上横搁着一大把二尺来长的老菠菜。寿二爷一见,笑道:“大姐,你真会过日子啊。”大妞妈道:“这有什么法子呢?你瞧,她爸爸到张家口去了,是两三个月不给家里来信。我们这丫头和你家姑娘一块儿学戏,你姑娘学多少了,她还是这两手。这就全靠她,每天拿五十个子儿的戏份儿。房钱该下两个月来,房东直催。这年头儿,吃什么都涨钱。杂合面,今天又涨上一个子儿,吃什么也吃不起了。这要不省一点儿,怎么办啦?前几个日子,为了会钱,到处抓不着,把一件大棉袄当了。我想写一两银子,打算除了一块钱会钱,还剩俩钱使。可是当铺里,凭你怎么说,就只肯写八钱。刚刚是够那注会份儿。我就怕当当,这个日子用得痛快不是?下年一刮大北风,你瞧,这就够着急。”寿二爷放了那锅饼,将手在大腿上一拍,说道:“你这话一点儿不错,我只要能对付过去,就不敢当当。”……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原籍安徽潜山。著名通俗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一生创作了100多部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共近4000万字,现代作家中无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他不仅多产,而且是作品热销的作家。他的小说运用章回体而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他的读者上有鸿儒,下至白丁,其作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靡全国,倾倒无数男女,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1写手”之称。
安徽古典风情竹枝词集 本书特色 潘超、孙忠铨、朱锦翔编写的《安徽古典风情竹枝词集》收录从唐代到清末年间展示安徽地域风情的竹枝词数百首,涉及地域遍及安徽全境,涉及...
卒伍-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本书特色 《卒伍》——沈从文代表小说。内容与作者早年行伍行旅生活有关。湘籍著名摄影家卓雅女士,痴迷沈从文先生作品,追随沈从文先生足迹,3...
谈美书简 本书特色 朱光潜“美好人生”书系美学经典丛书之一。枯荷、飞鸟、落叶、玻璃杯、信封......哪怕是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也能从...
北京姑娘-石康文集08 本书特色 你可以说,北京姑娘就凭这种姿色.为什么能招我喜欢呢7我告诉你,那是因为北京姑娘妙趣横生的一张嘴,当然,还有她们的性格。北京姑娘...
原来.你在这里-泰戈尔经典诗选《新月集》+《飞鸟集》-图文美绘.双语典藏 本书特色 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大师作品读本每天读一句泰戈尔的诗,可以忘却...
水性人生 内容简介 海男个性中的热情,在这本“自传”中汇集起来,直至流淌长呢感一条温柔的女性之河.水性人生 目录 序:从哪里长生出来的妖娆辑壹:我出生时的盆地辑...
林徽因文集:爱上一座城 本书特色 风华绝代,她的美丽惊艳了岁月;蕙质兰心,她的才情穿越了流年。林徽因著的《爱上一座城/林徽因文集》是一部建筑学论著集。她一生著述...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45:胡愈之 邹韬奋卷 本书特色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
《光与静默》内容简介:本书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
《太阳与铁》内容简介:◎“多亏太阳与铁的赐予,我学会了一门外语,懂得了肉体的语言。它是我的第二外语,形塑了我的教养。”◎展
燕剪春愁 本书特色 中国文史出版社策划出版了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系统整理民国小说家的著作。冯玉奇著的《燕剪春愁/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为他在民国时期创作的作品...
《其实,他不够爱你》内容简介:所谓爱的问题,永远不会只有一种答案,一份爱情,需要如此细心看管和照料,才能在暗无天日的心房,
湖畔社诗精编 本书特色 朱自清曾说,“中国缺少情诗……坦率地告白恋爱者绝少,为爱情而歌咏爱情的更是没有。……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是‘湖畔’的四个年轻人。”除了...
吴尔夫文集:普通读者Ⅰ 本书特色 约翰逊博士的《格雷传》中有一段话,很适宜刻在这样一类房间里,它们称不藏书室,便是摆满书籍,是私人读书的地方。 “……我很高兴能...
赤子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故事.朋友与作品-彩色绘图本 本书特色 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存那样的苦难...
《王二的经济学故事》内容简介:王二是虚构的人物,在书里,他一会儿是佃农,一会儿是进城的打工仔,一会儿又成了小企业老板或写字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11年6月2日生于黑龙江呼兰县,1942年1月22日病殁香港。原名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等。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她只有从年迈的...
《恶之花》内容简介:《恶之花》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歌代表作,奠定了他在法国乃至世界诗歌史上的地位。这部经典诗作通过诗歌展
雅俗中国丛书-看山 本书特色 古人之精神化为山水之精神,产生了风格迥异的山水文字。山在古人的生活中承载了多样态的文化功能,历览古人有关山的文学作品,可以发现,随...
诗经举要 本书特色 本书是“名家选评中国文学经典丛书”之一种。丛书共12种,体例主要包括选文、注释、评析。本书稿精选《诗经》风、雅、颂三部分诗歌一百二十余篇,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