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族几代人行为范式的传承,是一个家族气质和风习的积淀与生活结晶。王阳明是圣贤、是能臣,他留给世人的除了经典传诵的心学、彪炳史册的战绩,传承的还有绍泽绵长的孝悌、忠义、蒙以养正、隐逸无求的王氏家风。本书行文跳出了理论教化的窠臼,如讲述故事般娓娓道来,把王氏家族的家风贯穿于具有代表性的几代人的言行中,显现着一个家族的传统、一个家族的文化,在当下之境中,犹如一剂心灵之汤药,令今人在追根寻源中,获得当下心灵的存在感。
本书为“名人家风丛书”之一本,重点介绍了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家族历史以及形成了的王氏家风,重点介绍心学大师王阳明在家风领域的成就及其后人在家风建设领域的重要贡献,对今天的家风建设有一定的助益。
本书共分七章,主要有“追本溯源,琅琊高门”“风华蛀世的翰林清华”“余姚出了王阳明”“不姓王的王家人”“家风泽姻亲”“西风逐晚霞”等,从这些内容的叙述中,反映出王阳明形成的王氏家风,这些家风主要有孝悌、忠义、蒙以养正、隐逸无求。
一、宰相的执念
时光的车轮转动着,此时已是南朝梁末年,乌衣王氏第十世王鼒在梁元帝投降后跟随父亲王褒又回到了黄河以北,定居咸阳。王鼒有八个儿子,子孙后居渭南,衍于蜀、闽等地,人丁兴旺,俱不及载。
这里单说和王阳明有关的一支。从王鼒往后数十代,已经是唐末昭宗年间了,这时的乌衣王氏已经传至第二十世王抟。王抟曾当过唐昭宗的宰相,后封鲁国公。王抟的八世祖王方庆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曾祖王玙是唐肃宗时期的宰相。王抟做宰相的唐末年间,政治环境水深火热。地方上,朱全忠、李克用等节度使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朝廷里,宦官专权,把持朝政。
唐昭宗有心摆脱这种被宦官摆布的局面,与当时和王抟同朝为相的崔胤商量怎么除去这些心头大患,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这些宦官耳里。平日里,宦官们和藩镇节度使有勾结,互为奥援,如今生死攸关,两股势力更是蠢蠢欲动准备夺权。这时,宰相王抟进言昭宗要识大体,剪除宦官不能一蹴而就,得循序渐进。此言成为崔胤的把柄,他在皇帝面前构陷王抟和宦官是一伙的,同时联合朱全忠(朱温,后梁太祖,取唐而代之),诬陷王抟与枢密使宋道弼、景务修交私,将危及社稷。唐昭宗本来就忌惮权臣坐大,于是判了王抟等人流放,并在蓝田驿赐死了王抟。可怜王抟一位忠臣本一心为国,却在这唐末乱世无端被君王、权臣迫害致死,他的四个儿子也因遭逢剧变,在陕西待不住,各自流亡隐居。王抟的一子王言,来到了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一带。
到了北宋年间,王言这一支已经在大名府莘县(今山东聊城莘县)站稳了脚跟,并形成了王氏宗族世系里比较有影响的一支——三槐王氏。三槐王氏出了祖孙三代名人:王祐、王旦和王素。宋太祖年间,有个叫符彦卿的节度使镇守大名,有人举报他行事不轨。宋太祖赵匡胤*忌惮握有兵权的武将,但就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也不能将符彦卿抓来开封法办。于是赵匡胤想到,大臣里有个叫王祐的,其老家就在大名,正好可以让他借着衣锦还乡的机会,细查符彦卿。于是赵匡胤把王祐叫到近前,说道:卿此次前去,若能查出符彦卿不法罪状,朕当予你宰相之位。听到皇上如此器重自己,王祐非常欣喜地接下这份差事,回老家把符彦卿认认真真地查了一番,并未发现其行事不端之处。耿直的王祐向赵匡胤回奏符彦卿并无罪行,并以王家百余口人的性命作保。本来话说至此,王祐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可是王祐发扬王家世代忠臣的本色,对皇上劝谏:五代的国君都是因为猜忌心太重,滥杀无辜而丢了江山,陛下要引以为戒啊。赵匡胤听了这话非常愤怒,这江山刚刚坐稳,王祐就来触霉头,还专挑自己*忌讳的话说,于是贬王祐为华州司马。
本是众望所归的“宰相”人选,不想一朝不慎,还被贬官。然而,王祐倒也不难过,指着庭院中他亲手种植的三棵槐树,做了一个比较大胆的预测:虽然我不做宰相,但我的儿子必然会做。我的儿孙,必定有人位列三公,这三棵槐树就是标志。显然,王祐心里对宋太祖许其宰相之位又出尔反尔的做法多少有些不服气,通过三棵槐树寄予对家族兴旺的期待。后来王祐的预言果然成真。其子王旦,是宋真宗时期著名的宰相,掌权十八载,为相十二年,襟怀坦荡、做事磊落,为北宋一代贤相。王旦死后哀荣,谥号“文正”,配享真宗庙庭。其孙王素,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兵部郎中,和欧阳修、蔡襄、余靖合称“庆历四谏臣”。三槐王氏三代为官清廉,勇于直谏,有王门世德遗风,无怪乎苏轼撰文《三槐堂铭》有云:“王城之东,晋公(王祐)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三槐王氏门风呼应着琅琊王氏先祖的盛名,成为时代文化的象征。
主编:徐梓,即徐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从事中国传统教育、历史文献学和史学理论的教育教学工作,致力于推广普及中国传统教育,尤其是蒙学教育、学校教学、家族教化、社会教化等方面的知识,曾主编多地传统文化地方课程教科书,发表、出版相关论文、论著百余。
作者:本套书作者,均是徐梓教授学生,现多为大学教师。
中国古代图书史-中国图书文化史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图书史》从古代图书的编撰、出版、传播,图书的收藏与编目,图书的阅读与整理。图书与生态文化等多个角度,以历史朝...
★★★★★人类文明的伟大遗产古代波斯文化瑰宝★★★★★【内容简介】贾拉勒丁·鲁米是伟大的波斯诗人、精神导师,被联合国评价为“属于整个人类的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哲学...
1996-2000-消逝的老街 本书特色 ★ 20开平装,优质哑光铜版纸印制,印装精良★ 如实呈现20世纪末的上海的景象★ 不仅流露出了上海在变革时期的*真实的...
無論如何我得避開無聊。這是一生的使命。2019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最高女詩人安.卡森 首本詩作當今英語世界裡,最令我激動的詩人。──麥可.翁達傑(《英倫情人》作者)...
仰望高峰-泽颖采访当代文化大师录 本书特色这是一部作者与三十位中国文化界“高峰”人物的对话录。通过作者敏锐的观察和智慧性发现,展示了文化大师们在其专业领域的职业...
《宋词三百首》内容简介:《唐宋名家诗词:宋词三百首》讲述词是中国文学的重要形式、宋代是我国词创作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前人说
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俄罗斯族 内容简介 《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俄罗斯族》以俄罗斯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为主线,有机融汇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故事艺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康有为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康有为思想研究》是萧公权先生*后一部长篇学术巨著,原为英文撰写,先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学术期刊,后再汇集成书,补写家世与生平两篇以及教育...
盖伊·朱利耶曾任教于英国里兹都会大学,主要研究建筑、景观和设计。现为英国布莱顿大学教授,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现代设计研究项目首席研究员,《视觉文化周刊》、《...
炎黄文化研究.第6辑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字研究》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办,是“CSSCI来源集刊数据库”首批收录的...
纳墨传文-金东人文化溯源 本书特色 在金东,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凭着一腔热忱、一份兴趣、一种责任,走进深山、走向原始,了解与传播那些渐渐被人们淡忘的失落的...
殷海光(1919-1969)是哲学家金岳霖的学生,专攻西方哲学。他从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后不久,先后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和党报《中央日报》任职。1949年离开《...
孝经大义 本书特色 本书疏通《孝经》大义,以推明圣人立孝为教之大义。其间以西方神教、哲学相对照,以见圣人之教之易简而广大,无所不通,欲知人类普适的教化之道,其唯...
科学修辞学研究 本书特色 《科学修辞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科学修辞学研究 目录 总序导言科学修辞学的理论现状*...
《老挝:在革新中腾飞》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介绍老挝人民革命党在苏东剧变后是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革新路线、不断加强党的建
《Kubernetes进阶实战》内容简介:本书致力于帮助容器编排技术的初级和中级用户循序渐进地理解与使用Kubernetes系统,因此本书的编
年度国学:2007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年鉴性质的国学发展报告,由国学领域各大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撰写,反映了2007年度国学界的总体发展状况。全书包括以下几部...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2004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生动活泼,团结热烈。洋溢着浓郁、求实、创新的学术气氛,达到了预期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提高...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国训(汉英对照)(精装) 本书特色 本书搜集古代名言隽语,分门别类整理编译,取材广泛,语言精美,注解翔实,译文形神兼备。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环境...
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 内容简介“婚姻”一词早在《诗经》里便已出现,意指嫁娶,代表了夫妻双方,在商朝也出现了“家”的概念。我国的先民经历了群婚到对偶婚的阶段,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