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巢鸾凤/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描写了擅写哀情小说的贫寒教师章国器和世家出身的女校学生江梦兰的故事。江梦兰的父母在她尚未懂事时就给她定了亲。江梦兰在现实中找不到快乐,经常到章国器的小说内寻求消遣。章国器也对江梦兰一见倾心,每天都会在她上学或放学的必经之路见上一面。后来二人不断书信往来,有了一番“无言热恋”。然而,江梦兰*终还是屈从父命,嫁给了别人。
张恨水著的《换巢鸾凤》是一部长篇小说,是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之一部。张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雅俗共赏,“现代性”强,能够与时俱进,同时他对章回小说进行了革新,促进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交融。张恨水在民国通俗小说史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作家,他不仅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一生的探索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可贵的经验。
《换巢鸾凤/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楔子俗言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是人间的福地,那是自古已为社会上所公认的。不过苏州的情形多少有些分别,杭州有个西湖,游历的人到了杭州,一见三竺六桥,就可以证实。苏州就不然,它之所以为天堂,完全在于内质方面。这种内质,不是游历家一到了苏州阊门就可以看到了。这要住上两三个月之后,尝过了饮食起居的另一种滋味,然后才会知道苏州之所以为天堂。这种天堂风味,自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形容得尽,倒不如用两个字来包括着说,就是“闲适”。“闲”字是别个城市里也可以得着的,所难得的,便是这个“适”字。而住在苏州城里的人,花了少数的钱,尽可以让起居饮食全适意的。这话何以见得?根据我的朋友兰庵主人的生活,那就可以知道了。兰庵主人也不过是个卖文为活的书生,由他十几岁卖文起,直卖到四十岁为止。居然靠他积攒下的一笔心血钱,也在苏州城里买下了人家的一座废园子,做了住宅。园子虽是荒芜过了,但是经他积年累月的整理,很觉得幽雅宜人。他反正把整理园子当了一种工作外的消遣之法,拼了工夫不算,也就花钱有限。这园子里面,虽是各种花草,都不无点缀,*为茂盛的要算两种,一种是紫罗兰花,一种是菊花。当我去拜访这个园子的时候,那是国历的十月,正当菊花盛开之日。那时我在上海做客,听到说华北局面日非,欲归未得,心里是非常难过。兰庵听到这个消息,他就特地到寓所里来看我。我住的那一个小楼,写字台上散乱的稿纸和大小不齐的书本,占了大半边的位置。我蓬乱着隐藏了银丝的枯燥头发,憔悴了的面孔,透着苍白。我身上穿的那件青呢袍子,虽然颜色是很深的,但是在袖子上、衣襟上,依然可以发现那斑斑点点的墨迹。兰庵进房来了,我首先抢过去和他握手,当我握着他的手,是温热绵软的时候,我自己知道我的手是冰凉的了。他脱了他的夹大衣,露出他身上的蓝绸袍子和黑毛葛马褂,是没有一点皱纹和痕迹,这和他那书生白面一样,不带一点苍老的样子。他坐下来先笑着说:“你这些日子心境不怎么好吧?”我摇摇头说:“这倒无所谓。住了这高大的洋房子,吃的饭还有两菜一汤,衣服穿在身上呢,也不曾冻着。人生在世,不过如此。我还有什么心境不好?”兰庵笑说:“我们都有那点书呆气,家无半亩忧天下的。加之你的眷属都在北平,你急于要北上,而环境又不许可你北上,你当然是心里不安。”我坐在写字台边,把桌上一面小镜子拿起来,自照了一照,觉得是个中年以上的人了。于是向兰庵笑着说:“兰兄,我们是同年的人,但看你风度翩翩,还不失为一个少年的亲子。我是老了。”兰庵笑说:“我正在劝你,你还只管发牢骚。我今天到这里来,没有别的事,苏州公园中不日将举行一个金鱼菊花展览会,想邀你去看看。”我听了这话,抬起一只手来,搔搔我蓬乱的头发,含着笑,表示出我那踌躇的样子来。他完全了解我的意思了,笑说:“我想着你在这个时候,或者没有那闲情逸致。不过我原来的目的,是要供给你一些小说材料。”我笑说:“像苏州这地方,去过的人是太多了。”说着,我在桌上烟筒里取了一支烟卷,双手递了过去。我也取了一支烟,仰靠在写字椅上抽着。兰庵架了腿,坐在我对面沙发上,他将烟支伸到茶几上的烟缸处,把一个食指勾着慢慢地弹去了烟支上的灰,这就笑道:“当然,不是要你采取苏州做背景,去作一部小说,更不是在鱼菊展览上,说你能取得什么材料。现在在我苏州家里,放着我朋友的一本日记,还有我朋友的女友留下来的一点作品,可以让你尽一日之力,在我家里把那些文件全数看看,有不大懂的还可以问我。这岂不是一些很好的小说材料吗?”我笑说:“啊,关系男女问题的?而且是你的朋友,一定不错。但是你既有这许多材料供给我,还到上海来,让我看上一遍,不就完了吗?为什么要我来回奔跑几百里路?”兰庵说:“若是能够带来,我今天就带来了。可是我受人家托付之重,不能不把那些东西看重。我夹着一个皮包,夹来夹去,也许把人家的东西给丢了。老实告诉你吧,我把这些东西存在家里,谨谨慎慎地保藏在我个人读书的书房中,不说生疏一点的人不能看到那些文件,就是我那问屋子,也很不容易进去的。”我听到他说得这样的郑重其事,便道:“兰兄,你待朋友太过于忠实了。这件事也许同你有相当的关系吧?要不然,你何必这样关切?”……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原籍安徽潜山。著名通俗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一生创作了100多部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共近4000万字,现代作家中无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
铁关镇海 本书特色 中法战争开战前,慈禧明确表示,“中国总要有战才能有和”、“法人如有蠢动,即行攻击”。1884年,继越南这条通道被法国人窃据后,他们开始了“征...
《关注上海洪潮灾害》内容简介:上海位于北亚热带南缘,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繁荣的城市北滨滔滔长江口,东临浩瀚大东海,南依汹
中国历代诗歌选下编(一)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诗歌选》为高等学校中文系中国诗歌选课程编写的教科书,考虑到课堂讲授的实际需要及同学们的自学时间,全书共选诗(包括词...
大题小作:张丽“北京论语”作品集 本书特色 喜欢武侠小说的读者,无人不知“小李飞刀,例不虚发”。张丽的文章就是北京论语版上的“小丽飞刀”。——苏文洋(《北京晚报...
《远行译丛:世界最险恶之旅Ⅱ》内容简介:1910年,英国极地探险家斯科特率领探极队员乘“新地号”由英国出发前往南极,尝试挑战世
世界虽然残酷,我们还是…… 本书特色 本书是小野先生写给各位读者的心灵鸡汤文,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导年轻人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更精彩;在...
《凶年(全2册)》内容简介:巴尔的摩是全美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平均每三天就有两个人死于非命。这让该城警局重案组成为了政治、
爱是一种眼神-达菲爱情诗选 本书特色 《爱是一种眼神》是达菲创作的关于爱的诗歌作品的辑集,在这里面有夫妻、恋人、亲友之间的爱,有同性、异性之间的爱,甚至历史和神...
一辈子总要有一次巅峰:斗诗趣谈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从新的角度帮我们了解诗词背景的书,捕捉并还原当年文人墨客“斗文”的心理。王勃在滕王阁大放异彩、李白崔颢为一幢亭...
最好的时光 本书特色 首位电影华表奖、电视剧飞天奖、电视文艺星光奖“大满贯”获得者文学作品。“冰心图书奖”获奖作者作品。1、也许只有在生死交接的感悟中,才能体会...
青青草香 本书特色 一片远去的生活映像,一段艰辛的往事行走,一份纯真的童年回忆,一份美好的情感收藏……此书是曹少华先生近十年来所写的散文汇集。作者用朴素的文字,...
春闺怨 本书特色 《春闺怨/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冯玉奇》为其通俗小说的代表作品。冯玉奇的作品在民国年间风行市面,畅销一时,因当时言情小说颇受非议,地位不高,多...
培根随笔全集(解析版) 内容简介 这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读之犹如...
海涅抒情诗选 本书特色 海涅以其诗歌、散文和游记著称于世。他创作的诗歌,包括叙事诗、政治时事诗、抒情诗以及长诗等多方面;他的抒情诗,无论从立意、遣词以至表现技巧...
等待刺猬 本书特色 蒲衣子丛书。等待刺猬 内容简介 这本小书收入作者1995年以来发表的部分论文,内容是以思想史(或者说观念史)为中心的方法论与价值问题的讨论。...
常识与通识-阿城文集-之四 本书特色 新版《常识与通识》与旧版大为不同,新版增添了谈话集这一部分,字数较以往增添了一倍之多。整本书分两部分:**部分为《收获》专...
一个老研究生的访学日记 内容简介 《一个老研究生的访学日记》是一本老日记,是作者在“十年浩劫”结束后,全国统招研究生,并在读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杨...
培根随笔集-(名著名译插图本.精华版) 本书特色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散文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
我的精神家园 本书特色 【读王小波,读懂自由】★李银河独家授权八卷本“王小波传世经典”★收入王小波先生*受推崇、*具收藏价值小说、随笔、书信二百余万字★迄今为止...
红色丽人 本书特色 从历史的尘埃中发现焦点与疑点在今天的重访中捕捉答案与真相,《重访》是新影厂、cctv-10合创栏目。所播出的节目内容,主要是通过寻访、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