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思旧录》,今有《思痛录》,都是回忆;或点点滴滴,或幡然醒悟。何龄修作为20世纪一代知识分子个体,其《五库斋忆旧》自述家世、求学、治学经历,或亲情友情,或人事片断,实录了商鸿逵、侯外庐、顾颉刚、向达、邓恭三、杨向奎、王毓铨、谢国桢、顾准等在这个大时代的生活情状。尤其是偶遇思想家“顾准推车”的一段对话,更是丰富了20世纪思想史细节。
本书是已故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何龄修先生的一本回忆录。书中自述家世、求学、治学经历,或亲情友情,或人事片断,实录了商鸿逵、侯外庐、顾颉刚、向达、邓恭三、杨向奎、王毓铨、唐长孺、谢国桢、俞平伯、顾准等一批知识分子在20世纪这个大时代的生活情状。尤其是偶遇思想家“顾准推车”的一段对话,更是丰富了20世纪思想史细节。书中还有不少学林掌故,读之多有裨益。
引.言
因为有业务的需要,与出版界朋友的交往,忽然增多起来,办完正事,也会有海阔天空聊上几句的时候。我因为年龄痴长,频经岁月磨砺,人海搏游,提到有些事时让他们或多或少觉得新鲜。于是他们提议写成回忆录。
说起写回忆录,我的感觉那是大人物的事。看看已公开出版的回忆录作者就知道,其中有政治大人物,他们的活动总是呼风唤雨,纵横捭阖,不仅关系国家,往往影响世界;有军事大人物,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兵如神,扬威遐迩;也有文化大人物,他们的言行可以感人,著作更能济世。他们写回忆录,才够份儿。其风雨人生,电闪雷鸣,涛惊浪骇,多姿多彩,有声有色,回忆录自然值得一读。至于小人物,遭遇多低微之人,经历亦琐细之事,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有何可记?有何可忆?纵或有之,也不外身亲经历者少,传闻听说者多,略同于古代文人中较低层人物所写为杂俎、漫录、闲话、小说、琐记、赘谈、偶忆、余闻、随笔、零拾之属,经历不够,耳食来凑,人事不彰,狐鬼登场。我虽接触过一些名学者、大文化人,但仍应归入小人物之流,平头百姓一个,也凑这份热闹?一念至此,便觉意兴索然。
但是,小人物的一切也是生活。生活是分层次的。士农工商,贵介平民,各有自己的天地,各有其独特的生活内容、观察生活的视角。这样构成世界的多样性和绚丽多彩。而且,王侯将相,并非天生有种,在一定条件下他们会互相转化。两千多年前的古人陈胜、触龙等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可见,世界是大小人物共同拥有的,小人物的生活、包括他们对生活的回忆,虽然平凡而缺少光辉,都是社会生活和对社会生活的陈述的一部分,似乎也不应过于忽视。朋友们的立意或即在此?
我也就有些坦然,于是着手试写。写成数篇一读,自觉还不完全是味同嚼蜡。拿给孙、曾两位一看,说就是这样,鼓励我写下去。当然,篇数太少,不能硬性表态,赞许或否定都难以判断。不过,我却真的决定继续写下去了,不管将来成品质量如何,合格固好,不合格也保存下来我的一份记忆,收获一份敝帚自珍的满足。我虽然没有什么盛名需要呵护,但也不喜欢有明标贱名制作的伪劣残次产品发售。因此,能否出版,我不计较,更不操心,先力求做好,然后静候出版家去定其终身。
回溯一下我的经历,我的记忆是断断续续的,没有系统的大事首尾贯彻。我很明白,写成了也不出琐记、赘谈的范围。古人有《思旧录》,也是回忆录性质,是历史著作的一种体裁。我读过黄宗羲的《思旧录》,以人为纲,一人一篇,大都为片断回忆,每篇数十数百字,没有满千字的文章。我的回忆有一部分与《思旧录》近似,但字数为其十百倍计。适应这种情况,我决定统一采用纪事本末体,一人或一事单独标题成篇,来龙去脉根据需要尽可能交待清楚一点,长短不拘,有话则长,无话即短。写法散漫,有的甚至像故为枝蔓,将一件事远远写来,由远写到近,但并不是没有中心,*后归结到一篇的中心,头绪和线索多,有利于把重要缘起、逸闻、趣语包括进去。将来全部写成后,再斟酌内容和事件发生时间,排定各篇先后次序。
有一点需要强调一下,我是坚定信守求真求实原则、希望贯彻始终的。不要掺假。回忆中所涉及的人,有许多已经作古,更不容许有丝毫编造其言行之处,亵渎其在天之灵。曾见我们有些名人的回忆文字,有时明显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低估和欺负天下人,这样很不好。每当读到这种地方,就对其全部回忆产生怀疑和厌恶。当然,记忆不是刻板,记忆之于当事人,并不像猎犬对主人一样忠诚。岁月的侵蚀,或多或少会使记忆走样、失真,时间越久,失真的记忆越像真的,当事人越自信其本来就是如此。生活中常常发生记错的情形,并且不少见。但记错是一回事,编造是另一回事。我们要求尽量不记错,但对记忆确实错误也不过于苛刻。我的态度是,对别人的错误,重在进行分析,判定错误性质,是失忆还是编造;对自己,我所能做的,只有从记忆和回忆中多发现疑点,提出问题,寻求旁证,谨慎落笔。有时我为了解或证明一件小事,反复写信、打电话、当面问人,这有点出我意外,我原没有料到有这么复杂、这么辛苦。
当我步入盛年乃至老年后,师友辞世的事逐渐发生,后来则频繁相继,这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也写过一些悼念和记述的文章。这些文章中都有回忆和见闻的内容,其性质与回忆所录诸篇并无不同,只是简略一些,因与近来录写诸篇分列并存。
何龄修
何龄修(1933—2018),湖南湘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1953—1958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58—199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于清史特别是明清之际政治史、清代评书艺术等研究尤多贡献。退休后应邀参加编刊《四库禁毁书丛刊》。著有《五库斋清史丛稿》《清初复明运动》等。
中国书籍文学馆-大师经典-柔石精品选 本书特色 《柔石精品选》以作品集的形式,结集其作品,向读者展示现代文学的成就,以重温现代文学的经典。柔石(1902~193...
最新导读【插图本】;边城 内容简介 小说《边城》无疑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写于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初。这篇作品如沈从文的其他湘西作品,着眼于普通人、善良人的命运变...
世纪文学60家--梁实秋精选集 本书特色 梁实秋文章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
不就是个球吗? 本书特色 如果你想知道球星的八卦趣闻,如果你对伪球迷的头衔深恶痛绝,如果你想让球迷朋友对你刮目相看,或者你只是想度过一段轻松时光,请看此书。我们...
一个人和一座城市 本书特色 作家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作家以自己的灵魂点亮城市的灵魂,继而塑造城市居者的灵魂。这种共通的灵魂里有肝也有胆,有情也有义。 人们通常通过...
我们要批评家-鲁迅杂文精选集 本书特色 杂文,也被鲁迅称为“杂感”或“短评”,在中国是古已有之,而现代杂文的兴起、发展和繁荣,则和鲁迅的名字分不开。鲁迅的杂文,...
卡夫卡随笔集 本书特色 “企鹅经典”——书界的奥斯卡,*负盛名的文学丛书之一企鹅经典70周年纪念套装(7种)以企鹅出版集团授权使用的“企鹅”商标作为丛书标识,并...
《智能制造概论》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介绍了智能制造技术内涵和技术体系、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工艺、工业机器人、数字化制造技术
叶芝抒情诗选 本书特色 英国现代诗歌,由于叶芝为首的一群诗人的努力,也从唯美主义向现代主义跨进了一大步,这个事件的巨大历史意义已经载入爱尔兰、英国、欧洲以至全世...
不一样的文学史:世界十大小说家及其代表作 本书特色 ★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毛姆叔叔,尤其是文艺青年、文学专业。内心重口味,表面很优雅。优雅又重口的毛姆自从引进中国...
《深入理解MySQL主从原理》内容简介:在超大规模流量的分布式系统环境下,无论是从系统性能的角度,还是从数据安全性的角度,掌握M
不朽-胡适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国学大师胡适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版 ★马英九说:我在高中时就非常心仪这位自由主义大师。 ★他是中国19世纪的...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本书特色 卢梭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其创作横跨哲学、文学、教育、政治、社会诸学科,甚至还在音乐上有所建树,发明了新式记谱法。本书是自《忏悔录...
《写作与生活》内容简介:对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来说,写作与生活是她眼中的奇迹——日常生活——的一体两面。本书是李斯佩克朵的
三好集 本书特色 《三好集》是知名传媒人王辉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八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六十余篇,共分为三辑。**辑"苹果香",主要写作者在青少年时期的...
《心血运动论:关于动物心脏与血液运动的解剖研究》内容简介:《心血运动论》是英国生理学家、实验生物学理论创始人之一威廉·哈维
古文观止 本书特色 不用放大镜就可以读的书!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大字排列,疏朗有致,为老年读者提供阅读方便。古文观止 内容简介 本书编定于康熙三十三年(169...
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 本书特色 1966.6.26—1994.12.1630年亦师亦友的珍贵情谊?135封纸短情长的往复书简一九五六年,张爱玲移居美国...
鲁米出生于1207年9月30日。他父亲是一位有学识的神学家。为了躲避当时蒙古帝国的入侵,他们全家逃往麦加,在穆斯林地区几经辗转之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冯至·代表作十四行集 本书特色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仿佛在**次的拥抱里过去的悲欢离合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