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合隼雄在心理治疗师的工作经历中,接触到了大量青少年以及他们的家长。家长们常常抱怨,过去听话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突然变得难以理解。想要与孩子沟通,却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河合隼雄有感于此,凭借其丰富的心理治疗师实践经验,围绕青少年在成长中,诸如烦躁、逃学、厌食等大人们无法理解的怪异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河合隼雄希望以此帮助大人们正确地理解青少年,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同时,也希望大人们可以借此机会,重新思考 “长大成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村上春树推崇的心灵导师河合隼雄
◆一本书带你读懂青少年成长中的叛逆、敏感与迷茫。
◆河合隼雄是原日本文化厅厅长、日本临床心理师资格认定协会创始人。
◆河合隼雄的300多部著作陪伴了三代日本人成长! ◆“我们必须知道父母和孩子眼中世界的差异,不然大人就会认为孩子难以理解。”——河合隼雄
◆河合隼雄经典系列:《猫魂》《青春就是梦和游戏》《原来如此的对谈》《长大成人的难处》
**章??青年期的挫折
这个高中生离家出走后,去了亲戚家。亲戚接到他父母的通知,知道他是离家出走,于是阻止了他,接到消息的父母也急急忙忙赶到亲戚家。然而,儿子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拒绝和父母相见。曾经是模范学生的儿子对父母怒吼:“不准靠近这房间一步!”听到这话,父母束手无策,只好急急忙忙找我商量。想起当时的痛苦,母亲说:“以前伸手就能触及的儿子,现在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够到,他好像去了另一个世界。”这番话让我印象深刻。明明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儿子,现在却渐行渐远,亲子之间出现了隔阂。
但是,这真的是“隔阂”吗?亲子间的纽带,强韧得出人意料,并不会简单被切断。即使本人以为亲子纽带已经断裂了,它仍会以意想不到的形态凝结在一起。我们在简单说出“断绝父子关系”“两代人之间的隔阂”这些话之前,必须再三考虑这一点。
我曾听一位母亲谈起过这个话题,她的孩子正在上中学。一天,儿子罕见地邀请她一起去看电影,她很高兴,就一起去了。一路上,两个人愉快地聊着天,可半路上儿子突然沉默下来,在电影院也是分开坐着看的电影。明明是按儿子的希望做的,为什么他却突然不高兴了?母亲百思不得其解,担心遇到了什么奇怪的事情,甚至没心情看电影了。回家后,儿子却似乎心情很不错,于是晚上母亲问他,为什么半路上突然态度就变了。结果儿子说,去电影院的路上,遇到了关系不好的同学,他们正巧也要去看电影。他担心以后会被他们嘲笑“都已经是中学生了,还要黏着母亲”,因此急忙和母亲保持距离。
这种事在中学生中很常见:虽然很高兴能和母亲一起行动,但又想向周围的人表明自己完全没有在意母亲。他们有时会不知该如何表现这种情绪,有时则会表现出上文中的极端情绪变化,吓到母亲。在本例中,母亲事后询问了儿子态度变化的缘由,值得夸奖。当然,也要注意询问的时机。确认后,母亲理解了儿子的心情;同时,也不会自怨自艾,以为被孩子嫌弃,哀叹无法理解孩子,从而防止了亲子关系的恶化。
总之,这位母亲在一段时间内,确实觉得自己孩子的行为“难以理解”。离家少年的母亲对此应该有更强烈的感受。*近持续增长的家庭暴力例子中,一言以蔽之,在母亲看来,孩子的行为都确实“难以理解”。作为临床医师,我们常会听到这些母亲的疑问:“我家孩子是不是发疯了?”因为母亲感到儿子似乎处于“另一个世界”中。
正如下文所述,为了成长,孩子必须离开母亲。为此,在某种意义上,他们要暂时住到远离母亲的另一个世界。这时,我们主观上会觉得亲子的纽带被切断了,或者亲子关系断绝了。但是,只要双方稍加努力,仔细审视自身,就会明白亲子关系的暂时断绝是为了改变关系的本质。有关这一点,后文会以离家出走的高中生为例加以详细说明。通过反复地切断和修复,可以加深亲子关系。若过于执着于亲子纽带的强韧性,它就越可能束缚对方的自由。亲子纽带能给予对方自由,同时也能让人相信它的存在。但是,我们为了增进彼此的关系,必须经历切断的悲伤,并努力克服这种痛苦。
修复已断裂的纽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使想要修复,如上文所述,儿子已经去了“无法触及的世界”“异世界”中,让人无能为力。为什么孩子身上会突然产生这种难以理解的现象呢?
河合隼雄(1928-2007)
河合隼雄是村上春树推崇的国民心理学家。他是原日本文化厅厅长、日本临床心理师资格认定协会创始人、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名誉教授。
河合隼雄主攻分析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及日本文化。他率先将“箱庭疗法”(沙盘治疗)引入日本,也是荣格派精神分析的先行者。他还创立了日本临床心理师资格认定协会,为日本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河合隼雄还是日本教育界的先锋。他将丰富的心理治疗师经验应用于教育领域,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可,生前曾担任京都大学教育心理系教授、京都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他积极推动日本的教育改革,受到了日本社会及民众的欢迎,被推选为日本教育改革国民会议委员、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委员。
河合俊雄
日本心理学家,京都大学教授。他与父亲河合隼雄同为荣格派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心理治疗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著有《荣格:灵魂的现实性》《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等书。
人性中的善与恶:恐惧如何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本书特色 如果人性本善,为什么有人会犯下*的暴行?如果天性为恶,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惜牺牲自己来帮助他人?究竟是什么促...
问世界性为何物-解读性心理障碍 本书特色 王宝安编著的《问世界性为何物(解读性心理障碍)》是精神卫生科普丛书之一,本书系统全面解读了性心理障碍防治知识,本书中使...
神经内科危重症监护 本书特色 朱金生等同志编写的《神经内科危重症监护》一书,是作者从事神经内科工作多年,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全面总结,收集了国内外新近的相关...
衣食住行与结核病防治 内容简介 本书按《衣食住行保健丛书》统一格式编写,分3篇,即基础篇、未病预防篇、已病养治篇,向广大读者全面介绍有关结核病的基础知识,诊断、...
《跟任何人都聊得来》内容简介:跟任何人都聊得来?内向的人也可以?是的,内向的人往往更善于倾听,更善于从对方的思维角度出发,
打开思维的天眼 本书特色 人的思维是自由的吗?如果是自由的,为什么有那么多难题我们的思维破解不了?当你说思维自由的时候,惯性思维、偏见思维、模式思维、隐含思维仍...
你可以是自己的医生:居家护理常见病 本书特色 《你可以是自己的医生:居家护理常见病》:平实的语言,温馨的提示,关注生活,关爱健康。人生旅途的亲密伙伴,日常生活的...
善用「冷讀術」,讓你人際關係隨心所欲!冷讀術,是一種瞬間打開陌生人心扉的方法,不但能讓對方覺得「這個人真是了解我」,也能贏
《正午之魔:抑郁是你我共有的秘密》内容简介:写作本书使我成了一名“专业抑郁者”……我感到,抑郁研究领域里,缺少的是综合。很
理想国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长篇对话录,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本书是在人类思想史上**次提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构...
《最好的告别》内容简介: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
《自我与本我》内容简介: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卷)是中国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关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经典恢宏译著,由中国研究弗洛
方剂20讲 本书特色 《方剂20讲》:精读医书,娴熟医技,学习上工之术,掌握养生之法,成为自身和家人“未病”先防、有病能治的“上工”。唐·孙思邈上工治未病,中工...
花样踢毽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踢毽运动健身、强体、健美的机理;踢毽前的准备活动、踢毽基本功的训练、毽子的基本踢法、花样踢毽动作介绍、花样踢毽套路动作编排要素等内...
《可怕的零食》内容简介:蛋糕、冰淇淋、饼干、薯条……这些食品很多人都喜欢吃,尤其是孩子们的最爱。可是你是否知道,吃这些食
《守住你的钱》内容简介:什么是好的投资品?为什么投得越多亏得越多?真正的财富是怎样炼成的?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如何挖掘自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法文原版中译本)》内容简介:《乌合之众》是群体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在群体社会学方面,再也没有哪一本
图解足部健康按摩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图解的形式,直观、系统、科学地将足部按摩这种保健方法介绍给读者。全书采用90余幅穴位图,并配以说明文字,分常识篇、穴位篇、手...
《好好读书:特级教师蒋军晶经典童书阶梯导读(第5阶)》内容简介:童书真多啊。“一天”里出版的书,认真读的话,可能一辈子也读不
梦的真相-梦的心理学解析与疗愈 本书特色 唤醒梦的常见知倾听梦的召唤找到自我疗愈的内在指引梦的真相-梦的心理学解析与疗愈 内容简介 不论我们是否记得梦,梦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