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羊羹、馒头、长崎蛋糕等日常生活中广为人们熟知的寻常果子,到只在偶人节、观月等年中例行节日活动中登场的特殊果子,集日本文化精粹于一身的传统点心——和果子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各个时代传播到日本的文化都对和果子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绳文时代,伴随水稻的传入,和果子的故事开始了。镰仓时代以前,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出现了唐果子、点心。室町时代,由于与南蛮人的邂逅,日本果子的种类丰富了起来。江户时代,和果子在京都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独特的和果子文化臻至完善,成为一种“五感的艺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社会的巨大变化,也深刻影响了各地的果子屋。《3000岁的和果子》从古代开始,经镰仓时代、室町时代至江户时代,对和果子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精彩的解说,深度解读和果子与外来文化、节庆习俗、茶道、古典文学、地域文化等的关系。从一枚和果子里读懂日本文化,领略3000年的日本史。
☆日本的传统点心和果子,是日式精致与匠心的完美典范,追求色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的体验,被誉为“五感的艺术”。
☆和果子不仅美丽又美味,而且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舌尖上的俳句,味蕾中的《源氏物语》,日本文化的具象化。节庆礼仪、古典文学、地方特色风物……带有日本传统印记的一切,都体现在一枚枚精致的和果子里。
☆春去秋来,岁时有序。和果子,凝结着日本人的自然观与时间观,构成了这个国度有关岁月的独特记忆。
☆从绳文时代至今,和果子的三千年历史,就是一部妙趣横生、滋味无穷的日本史。每个时期的代表性果子,背后都有故事,都是日本历史、文化、对外交流的缩影。
☆作者娓娓细述,从外(名称、造型、材料、做法)而内(文化与历史),将和果子的美妙和丰富呈现给读者。
☆作者青木直己,供职五百年和果子老店虎屋25年,专门从事和果子研究。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大成之作,叙事精准、观点清晰,并包含大量详实的**手资料。
☆印制工艺考究,用纸精良,搭配几十幅全彩照片,全方位展示和果子之美。
☆方寸“樱花书馆”系列新作,踏入更贴近生活的饮食领域,新角度探访日本文化史。
序章:历史中的和果子
和果子的今与昔
和果子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于17 世纪在京都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其时正值元禄文化繁荣时期。在19 世纪前期文化、化政年间(1804~1830),和果子迎来了其发展的巅峰阶段。包含炼羊羹在内,这一时期的和果子在形态上已经与现在基本相同。明治初年,和果子迎来了自己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一次改变了日本历史发展方向的巨大变革,也是近代日本的起点。
对于日本果子的历史而言,明治维新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拐点。在这次历史变革中,巧克力、小甜饼干、蛋糕等欧美果子陆续传到了日本。正如本书前面论述过的那样,日本果子正是在外国文化的影响之下成长发展起来的,近代以前有从中国传入的唐果子、点心以及葡萄牙人带来的南蛮果子,近代又有从欧美诸国传来的巧克力、小甜饼干、蛋糕等,这些外来的果子在日本的饮食文化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已经变成了日本的果子,成了广义上“和果子”的重要构成要素。
不过,明治以后传到日本的欧美果子并没有被纳入之前确立的日本果子体系中,或者说并未扎根于其中,而是沿着另外的方向独自发展,形成了“洋果子”体系。“和果子”一词的出现是为了与洋果子区别开来。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和果子”还是“洋果子”都属于“日本果子”的范畴,缺失了任何一方,现代日本的果子体系都无法成立。
*近和果子所面临的一系列状况与明治维新时期相仿佛。譬如新出现了一些不受植物性原材料限制的欧式果子,和果子与洋果子之间的“国界线”正在趋于淡化。同时,和果子的世界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然而,正是因为处在这样的时代,才更需要珍视和果子所承载的日本传统,这是和果子屋的义务。
守护传统并非只是墨守成规。在时代所赋予的条件下打开新的思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比如,现在很多家和果子店出售“草莓大福”,据说这种果子刚上市的时候并没有马上获得和果子业界的认可,但是将大福与草莓混搭在一起的发明却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所以草莓大福也逐渐由新果子变成了人们日常食用的普通果子。从其原材料的植物性质来看,草莓大福毫无疑问就是和果子。此外,有的和果子屋还用烤制的小豆馅儿制成蓬松可口、颇有洋果子风味的果子,这种新果子也满足了和果子对原材料的要求。
和果子在原材料的选择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从国外进口的原材料价格低廉,所以人们很难再执着于使用本国产品。现在,面粉大多依赖进口,虽说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和果子,但要想在原材料的使
用上秉持传统,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另外,过去人们可以从蕨菜中提取蕨粉,但现在蕨菜越来越稀有了。葛粉也存在用马铃薯淀粉充当替代品的情形。对于和果子屋而言,不仅要确保新材料供应充足,还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原材料,守护传统是其不可遗忘的使命。笔者工作的地方虎屋就曾作为虎屋文库展示会的主题之一,特意展示过和果子的原材料,这也是守护传统的一种体现。
青木直己
1954年生于东京。立正大学博士后期课程的研究指导毕业。曾任立正大学文学部助手等,1989年进入虎屋股份公司,在日本和果子老店虎屋工作了25年,作为虎屋文库研究的主要人员,从事关于和式点心相关的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切身经验和大量详实的第一手研究资料。现在除在东京学艺大学等担任讲师外,同时进行对时代剧的考证。
译者简介
王俊英
法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近代思想史,日本历史文化。著有《日本明治中期的国粹主义思想研究》,译有《近代日本的国家构想》(合译)、《相朴的历史》(合译)。
老北京的商市 内容简介 书中洋行、洋庄介绍了京城的涉外贸易及“外资商业”的一些概况,俗话说:“经济是历史的骨骼”。我们从商业经济、民俗商业文化的视角,展示这种“...
田边刚,1975年生于东京。2001年凭借《砂吉》获得Afternoon四季奖评委特别奖,2002年改编自马克西姆·高尔基作品的《二十六个男人与一个少女》获得E...
作品目录序 言第一章 互联网创业基本法则:成为细分市场垄断者002创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平均值毫无意义006资本追逐幂定律,VC赌
独立书店之番外-好摄女泡书店 本书特色 作者行摄了北京豆瓣书店、南京万象书坊、苏州蓝色书屋、青岛我们书店、上海季风书园(华师大店)、天津荒岛书店、济南很像书店等...
殷海光书信集 内容简介 殷海光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继承五四的精神和传统,一生为追求真理而奋斗;他称自...
天津的城市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早期的天津、明代天津卫、清代是天津发展的重要时期、激烈动荡的民国时期等,详述了宋金元、明、清、民国各时期天津的发展演变...
在北大听讲座(第八辑):俄罗斯文化之旅 本书特色 俄罗斯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自己独具一格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征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俄罗斯文化的特...
中国文化论战:文化论战丹火录 上下古今谈 本书特色 李敖是当代中国*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甚丰,仅中国友谊出...
百年苦梦--20世纪中国文人心态扫描 内容简介 本书系孙郁先生以20世纪中国文人为考察对象,撰写的一部20世纪心态史。上起晚清的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始,经近现...
西方的中华帝国观(百年馆藏库本首译新版) 本书特色 他們以外人獨有的視角和眼光打量、考察著這塊神秘的土地,並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記錄下他們的觀感和驚奇。西方的中华帝...
发菜姑娘 内容简介 《发菜姑娘》为回族生活风情类民间传说故事专辑。这些故事或幽默风趣,或浪漫奇幻,或凄婉深沉;故事主题单纯素朴,表述生动感人,体现了回族穆斯林群...
(精)一个普通人的帝王生活:我住过的54家世界顶级酒店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书单号×七楼书店出品,金城出版社出版★酒店是一宿之寄,还是一夜奢华?旅行达人古镇...
魏晋名士链 本书特色 魏晋名士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存在,他们心仪老庄,漠视名教,推重“自然”,追求精神自由,雅好山水林泉,政治上则偏重清静无为。...
融合与突破-《中国学术》十年精选 本书特色 撷精集萃,典范宏文本书研究性学术图书;专业程度强;文字风格严肃严谨。作为《中国学术》十年精选集,在学术圈有一定品牌基...
伊吹敦早稻田大学毕业后,在早稻田大学大学院研究。曾任东方研究会研究员、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东洋大学讲师、副教授等,现任日本东洋大学教授。中国早期禅宗史研究...
中国福文化 本书特色 字是行走的,它所走过的路径便是一份真实的文化图谱;字是生育的,每一个充满活力的字通过历史的滋养都拥有一个庞大的族群。如果说每个字是一粒籽实...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特色 改革开放30年,流行词语300条——300只大脚印;300扇新窗口;300个活记忆——组成一部编年体“史记”!本书以1978至2008...
邯郸-地区民俗辑录 内容简介 这是一项由著名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专家欧大年教授领衔、邮邯郸地区著名的民间文化研究专家参与的课题。本册书收录了15篇报告,其中8篇关于...
《AI时代重新定义精益管理:企业如何实现爆发式增长》内容简介:随着“人工智能”潮流来袭,企业精益生产、智能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格萨尔王全传-(上下) 本书特色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通过主人公格萨尔一生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以惊人的毅力和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的英雄故事,热情讴歌了正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