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既然土豆留不住》《土豆片里的欧洲杯》《顶楼的青葱岁月》《又是一年樱桃红》《一生的花朵》《菜农影事》《家有厨神》《深井古村小菜园》等散文作品。
本书是 名学者 赳赳先生策划的若 楼书 中的*部。“若 楼书 ”重视并培育这个时代中具有写作潜质的 年写家,是 赳赳先生倾力倡导的一个 立图书品牌。
作者通过对个人生活的深 书写,真实 映出当下人的生活 态,能够引起 年受众*的共鸣。
既然土豆留不住毫无征兆,毫无道理!阿布美食排行榜的**位,居然被土豆片一举拿下且牢牢占据多年。我一直试图揭开这个谜底。我敢肯定,在3岁之前,他也吃过土豆片。但是,为什么,他喜欢的,是我炒的?说来有点惭愧,我下厨做菜,花样并不多,土豆片是常见的“拿手菜”,之一。为什么是土豆片,而不是更精致苗条的土豆丝?原因在于刀功。我的刀功有点勉强,切丝不均,只好切片,这片切得也不是薄如蝉翼,但是,用来“炒”,刚刚好。切好后,用水浸泡,免得淀粉变色,炒的时候表面因水泡过,淀粉少,不粘锅,更清爽。做法也很简单,热锅,滚油,放土豆片,加辣椒,醋少许,水少许,盐适度。为什么加醋?这样炒略脆。味道略辣,略酸,略脆。就这么简单的土豆片,只吃一次,就成了阿布每顿必点的佳肴。每次问:“吃什么菜?”他的回答要么是:“土豆片!”或者补充下“土豆片,辣椒少放一点”,或者是“土豆片,放点辣椒,不放醋”。他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我炒的”土豆片的?这是四年来,我一直没有搞明白的事情。这也是四年来,他妈妈一直愤愤不平且稍有挫败感的事:我想方设法做了那么多好吃的,你做来做去就一土豆片,却成了他的*爱,没天理!既然如此,当然要种土豆。种土豆一般是在冬季。根据土豆的发芽情况切成块,每块留一两个芽。然后,地里挖窝,埋在土里,大概30厘米一窝。有农家肥当然好,我们没有肥料,只好干种。土豆,我小时候习惯叫“洋芋”。其实还有很多叫法,马铃薯、地蛋等,资料说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地的高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土豆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土豆总产*多的国家。有报道说2015年,中国将启动土豆主粮化战略,推进把土豆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土豆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又一主粮。其实,土豆早就做过我的主粮了。土豆产量高,小时候缺食物,便成了我们的主粮,几乎每顿主食都是土豆掺玉米面糊糊,菜就是土豆片加辣椒,油水也很少。关于土豆,小时候也留下过美好的记忆。二妈很喜欢我,偶尔做点偏食让我跟他儿子胜哥分享:一盘美味的油煎得黄黄的土豆片。参加过抗美援朝、得过很多奖章的二伯暗咽口水,却从没吃过一片。这场景,时隔多年,依然清晰。农历年前后是种土豆的季节。小时候种土豆需要用“火粪”。煨“火粪”是有技巧的,把一些刚砍的小灌木、藤、茅草等堆在一起,用泥巴及农家肥完全盖住,土层的厚度、柴草的搭配都是有讲究的,慢慢燃烧,要有烟熏且不熄火,冒烟数日即成很好的肥料,和土豆块一起种下。我们尽管没肥料,土豆依然发了芽,长出了苗,开了花,三个月后,地里有了果实。阿布精心照料即将到盘中的美味,松土,捉虫,拔草。我们的土层也不厚实,结果呢,土豆长出土外来了,阳光一照成了青皮。时机成熟,果断挖地收获。十几平方米的一块地,收获了两小筐,数十个土豆。自己种的土豆,炒的味道有什么不一样吗?当然不一样,我闻到了真正的土豆的味道。鲜嫩土豆,干红辣椒几片,醋少许。那天,阿布破天荒地一人干掉了满满一盘炒土豆片。在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我又炒了一盘。土豆片里的欧洲杯欧洲杯鏖战正酣。从不看球的阿布居然猜对了开始的两场结果,克罗地亚对土耳其,西班牙对捷克。当然,这都是瞎蒙,完全是好玩,谁输谁洗碗,我输了。你为什么会猜他们赢呢?我更喜欢西班牙土豆饼,比土耳其烤土豆要好吃。阿布的理由简直是有些无厘头。也许是巧合,在我的生活中,欧洲杯还真的跟土豆有某种联系。2000年的欧洲杯,当齐祖举起欧洲杯时,我端着一盘已经没有余温的土豆片猛吃,就着花生米,灌了不少啤酒。我是多么坚持的一个人,我是多么专注而坚守传统美德的人,因为我做来做去就是那么几个菜。老农我的得意之处在于,就这几个菜,足以对付阿布强大的胃口需求。我们是点菜做饭,大多时候,阿布会点:炒土豆片,蒸鸡蛋羹,炒牛肉——这都是我常做且自以为拿手的前三名的菜啊。这三道,只有土豆是我们自己可以种的。开春,我们便留了地,种土豆,从发芽开始,阿布就一直渴望着吃到新鲜出土的土豆。叶子黄了,土豆成熟了。我们挖出了满满两筐。你知道吗?我还没上小学就会做饭了。当老爸的,总爱在孩子面前摆老谱,其实我五六岁时大多是烧火的角色,有四个姐姐在家,轮不到我插手,她们都不在家时,我煮过玉米糊糊,下过面条,也算是*早的煮饭实践。我真正开始做饭大概是参加工作之后,刚上班,有一间20平方米的单身宿舍。老在食堂里窜来窜去,不像回事。下决心买了液化气瓶、锅碗瓢盆之类,决定自己开伙。不时邀三五好友聚聚,洗菜的洗菜,淘米的淘米,掌勺的掌勺,虽有些忙乱,却是欢声笑语不断。时而高歌一曲,逗得众人皆乐。且闹且炊,日子过得倒有滋有味。我在走廊里边炒菜边高歌的场景到现在还有老朋友提起。那时*常做的菜是炒土豆片、西红柿炒鸡蛋、辣椒炒肉片。我们就在这个小屋子里,看世界杯,看欧洲杯,吃土豆,啃鸡腿,喝啤酒,彻夜狂欢。在楼顶菜园挖出的土豆,带着泥土特有的香味。我要炒土豆!阿布说,我要自己炒,你给我切。我切好,打着火,放油。阿布不够高,搬了小椅子来,站在椅子上,拿好木锅铲。你教我啊,阿布说。我就在他身旁。阿布人生中**次做菜就这样开始了。加切好的干红辣椒,放土豆片,加醋,再翻炒,阿布似乎很着急的样子,用很快的速度炒来炒去。我提醒他速度可以慢一些,几分钟后,放盐,我帮忙盛出锅放进盘子。阿布人生**菜新鲜出炉!不知道是自己种的土豆格外香,还是阿布的手艺确实得到了我的真传,这盘土豆片的美味前所未有。我们给他点了32个赞。阿布得到了鼓励,劲头更足了。每次只要在家做饭,他都会自告奋勇:我来炒土豆!而他的手艺,自然是越来越熟练,什么时候放佐料(一般是辣椒),什么时候放醋(或者酱油),什么时候放盐,什么时候出锅,他掌握得很有分寸。完全不用我提示,甚至我提示他会很生气地说:不要说话!我知道!前不久在重庆一个农庄玩,十几人吃饭,他居然炒了一大盘土豆片,而且是*受欢迎的一个菜。色、香、味、形,无可挑剔。就靠这炒土豆的手艺,阿布这个“小厨神”名号从此闻名天下(当然,这里的天下特指吃过他土豆的人)。以后叫你土豆小子吧。我们逗他。不!他态度很坚决。要不带我吃所有国家的土豆吧。这个主意不错。这届欧洲杯谁会夺冠?我问。哪个国家的土豆*好吃?阿布的问题,也是他的答案吗?……
冯广博,马拉松爱好者,天台菜农。茶友,专栏作者。湖北十堰人,现居广州。
本色-完美典藏版 本书特色 周作人的文体来得舒徐自在,信笔所至,初看似乎散漫支离,过于繁琐。但仔细一读,却觉得他的漫谈,句句含有分量。——郁达夫他的作风,可用龙...
陈舜臣-中国随想 内容简介 陈舜臣的先生的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可读性,还有双重文化的意蕴。在本书中,他以优美的文笔描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小到“牡丹浓艳乱人心”...
问津文库·来新夏著述经眼录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浙江文史学者孙伟良以自己收藏的来新夏先生著述为依据,以编年体撰写★ 本书所收来新夏作...
《呀!面包!》内容简介:面包机已经成为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款小家电。使用面包机亲手制作面包,食材透明,现做现吃,比在面包
英美现代诗谈 本书特色 本书为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王佐良先生关于英语文学的中英美现代诗研究的中英文论著。其中包括对哈代、叶芝、缪亚、艾略特、麦克...
说谎这门艺术 本书特色这是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随笔书信集。其中精选精编了马克·吐温*著名和*具代表性的演讲、随笔与书信,这些有才任性的文字,足以令人管窥这个世界...
绝代有佳人-女性小品赏读 本书特色所谓绝代佳人,乃空前绝后、冠出当代之辈,或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或音辞清辩,自是闺房之秀,不惟金玉其质,亦且冰雪为心。于万斯...
《《文心雕龙》雅丽思想研究(全二册)》内容简介:《文心雕龙》的文学思想是源出儒家的雅丽思想。雅丽思想在“序论”中萌芽,在“
博马舍(1732—1799)法国剧作家,是继莫里哀之后又一杰出的戏剧家。出生于巴黎钟表匠家庭,但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结婚后以妻子的领地“博马舍”作为自己的姓氏...
我的乡土 我的国 本书特色 一个画家的乡村三年 用文字和画笔展现近百张中国面孔,变革中的乡村,农民的命运。 他用画笔和文字记录乡村众生,图文中流淌的真...
法兰西诗选 本书特色 法国被誉为浪漫的诗之国度,法语也以优雅著称。有趣的是,浪漫与优雅并非一贯如此,法国文学曾因枯燥、呆板而饱受诟病,于是便诞生了著名的“七星诗...
八百万零一种死法 本书特色唐诺推理小说导读,如今已成为某些推理迷耳语传说,近乎罕异禽鸟标本,或某一年份极品窖藏的葡萄酒,之类的梦幻逸品。行文间如桑巴舞步般优雅跳...
名诗珍藏系列--莱蒙托夫诗歌精选 内容简介 莱蒙托夫,俄罗斯高贵的忧愤诗人,其情恋苦涩,诗情沉郁,充满忧伤。 本书精选了莱蒙托夫有代表性的、各种样式的抒情诗数十...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1947-1950:卷一 本书特色 夏济安、夏志清昆仲,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界的两大巨擘。他们早年从求学到进入学术研究的阶段,正是近现代中国东西...
嘉莉妹妹 本书特色 世界文学名著青春版,郭妮、路金波、韩寒、石康、张悦然、周德东、慕容雪村、沧月、江南、蔡智恒、李西闽、孙睿、蔡骏、春树、安意如、冯唐、饶雪漫等...
面孔的故事 内容简介 在人类世界中,面孔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识别的樗,也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面孔因其生理学特征而构成了共性和个性,又因其内涵决定了物质和精神。人与...
记忆碎片 本书特色 青春期的魔鬼词典,校园里的民间语文,一代人的基因密码。本书将给那些有生活经历的人带回一些记忆的碎片。 记忆碎片 内容简介 关于麻将的记忆碎片...
自然之声:大师笔下的生命 内容简介 《自然之声:大师笔下的生命》收录的作品主要包括:蟋蟀之话、看花、苍蝇、金鱼、两株树、落花生、清华园之菊、红叶、红豆、榕树、鹤...
旅行书简 本书特色 吉卜林是第—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也是至今诺贝尔文学奖*年轻的获得者。他善于用儿童文学的外衣包裹着人生的种种境遇,在世界的清晨讲给成...
《无以为家:日本家庭消亡现场》内容简介:日本作家酒井顺子是率先提倡单身主义的女性之一,二十多年前曾以《败犬远吠》风靡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