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全集》(共5册)收入目前所发现的萧红生前全部创作和书信。所收作品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书信等文体编排。小说部分:将短篇小说以发表时间先后分为三组,分别与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搭配编排;散文部分:以公开发表的时间顺序编排,其中《商市街》系列散文以此书出版时所排定的顺序编排;诗歌部分:公开发表的,以发表的先后顺序编排,未公开发表的,以作者生前编定的《自集诗稿》先后顺序编排;书信部分:按收信人姓名分别编排,同一收信人书信,按书写日期依次编排。本书为精装版本。
★ 32开精装,北方文艺出版社2018年9月1版1印
★本全集收入萧红1932年至1941年的各类作品,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书信编排。其中,作者生前口述、后由骆宾基整理的《红玻璃的故事》,亦作为短篇小说收入
★ 五卷分别为《小城三月》(短篇小说集)、《呼兰河传》(收入《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收入长篇小说《马伯乐》)、《商市街》(散文集)、《八月天》(收入诗歌、戏剧、书信)
★ 全集附有一张绘画长卷《呼兰河市井风情图》,铜版纸全彩印刷,作者为70多岁的关子昌,他以《呼兰河传》为蓝本,用绘画再现当年的人文风情。其中“黑瞎子胡同”描绘得尤为细腻,是画中核心,胡同两边的商铺、济生堂膏药铺、王麻子膏药铺、白铁加工等店铺一应俱全,深具艺术价值
本全集收入萧红1932年至1941年的各类作品,其中,作者生前口述、后由骆宾基整理的《红玻璃的故事》,亦作为短篇小说收入。全集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书信来编排。小说部分,又按短篇小说、中长篇小说分别编排。编校时,对作者已结集出版的作品,按结集时的初版本编校;难觅初版本的作品,按权wei版本编校;未结集出版的作品,按首刊本编校;未找到首刊本的作品,按权wei版本编校;未公开发表的作品(诗歌、书信),按作者生前留下的文字编校。
为尊重作家本人的写作风格及行文习惯,同时也蕞大限度地保留那一时期的文体风貌,作品中的字词、数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以及篇末的写作时间等,均保持原貌,一般不按现行的书写规范进行改动。对个别确实讹误的字词、标点,在编校时进行了修改。特此说明。
同时,全集附有一张关子昌绘画长卷《呼兰河市井风情图》。70多岁的关子昌,早年在呼兰文化馆工作。退休后,他以《呼兰河传》为蓝本,用绘画再现当年的人文风情。他翻阅大量资料,遍访呼兰的耄耋老人,经过半年多绘画,一幅纳龙江民俗、集关东风情的《呼兰河市井风情图》问世。其中“黑瞎子胡同”描绘得尤为细腻。“黑瞎子胡同”是全部长卷的核心,胡同两边的商铺、济生堂膏药铺、王麻子膏药铺、白铁加工等店铺一应俱全,深具艺术价值。
卷一《小城三月》
本卷是萧红的短篇小说集。《小城三月》是萧红的代表作之一,她以多情的笔演绎了一个时代的爱,一个美丽而浸满哀愁的故事。十九岁的美丽的翠姨默默地爱着大哥,憧憬着一份在那个封建世俗的时代不可能的爱情,却只能在种种束缚中消磨生命直至香消玉殒。又是一年三月到,只有大哥对翠姨的怀想。身处遥远异乡的萧红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一个个令人唏嘘、引人深思的故事,体现了她对人生的思考,对人民的关注。
卷二《呼兰河传》
本卷收入《生死场》《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全书七章:一、二章写小城风情,三、四章谈家中亲疏人物,五、六、七章摹绘独立旁枝人物。作者用舒展自如的巡视式艺术手法,以情感的起伏为脉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呼兰河畔的乡镇作传,为这个乡镇的风土人情,为各种各样人的生与死、欢乐与悲哀作传”。七章可各自独立又浑然一体,尾声余响不绝。萧红以娴熟的写作技巧,抒情诗的意境,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的ding峰之作,为中国文学奉献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生死场》是萧红的一部传世经典名篇,写于1934年,是鲁迅所编“奴隶丛书”之一,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于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这种对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时代的绝大部份作家。
卷三《马伯乐》
1940年底,萧红主要创作的两部小说《呼兰河传》与《马伯乐》,前者为萧红赢得无数赞誉,而对于后者,文学评论家们却出奇地选择沉默。但是论其文学价值与创作水平,《马伯乐》丝毫不逊色于《呼兰河传》,更是由于全书弥漫的幽默辛辣笔触,才能将作家的创作的才华淋漓尽致地展现。
《马伯乐》是一部让人惊异的作品,一般人在读到它的时候都会觉得奇怪,它不像萧红惯常的风格。它不写女性经验,不以女性为主人公。作者用辛辣的笔触描画了那个时代以马伯乐为代表的一部分思想麻木的人,他们是时代的旁观者,怯弱、自私、多疑、平庸。它是萧红的一部幽默讽刺长篇小说。
卷四《商市街》
本卷是萧红所有散文作品合集。《商市街》是萧红完成于1935年5月的作品,带有明显的自传特色,但同时具有社会风情画的特点。生动而真实描写了城市里的贫富悬殊与对立,下层百姓境遇的悲惨,知识分子求职的艰难与谋生的不易,热血青年的忧伤、欢笑和对人生道路的探寻与抉择。今天看来仍是一部深具艺术魅力的散文作品。
卷五《八月天》
本卷是萧红诗歌、戏剧、书信合集。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在小说、散文之外的另一个萧红,以此为参照,可更贴切地理解萧红留下来的那些经典之作。这些在萧红创作中处于相对边缘的体裁的作品,同样是萧红文学人生的重要注脚,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而丰富的作家萧红。
萧红(1911-1942),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与庐隐、石评梅、张爱玲并称)。原名张廼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其短暂的一生历经坎坷,充满传奇色彩和悲剧性,留下了大量具有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萧红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壹本作品合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1935以萧红的笔名发表成名作《生死场》,鲁迅先生对《生死场》激赏,并为之作序。1936年萧红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茅盾评价其晚期杰作《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1942年1月22日,萧红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曲:豪辣之美 本书特色 尹蓉、杜华平、曾睿编*的《曲(豪辣之美)/中华**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丛书》特别注重品评散曲名篇,并注意从写作的角度加以提示,读者由此领悟,...
钱谦益诗选-明清十大家诗选 本书特色 《钱谦益诗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明清十大家诗选丛书中的诗作既有文坛宗匠的高歌,也有寒士布衣的苦吟;既有易代之际的故国之...
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笔记书 本书特色一本笔记书,记录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人生追求的境界:辟数亩荒地,修建山庄,种满山的梅,看梅开梅谢,逶迤得寻不到尽头,不过...
黄雨/中经典精选(软精装) 本书特色 西班牙“新小说”代表人物西班牙“国家文学奖”得主胡里奥·亚马...
匆匆-朱自清作品集 本书特色 朱自清是《背影》里眼泪止不住的、情感细腻的少年,是《荷塘月色》里既爱热闹,也爱宁静,追求自由淡泊的青年,也是《匆匆》里惜时警醒的智...
寻找当代汉诗的矿脉 本书特色 “新世纪文学观察”丛书是我社继《山西批评文丛》《赤练蛇文丛》之后的又一套文学批评丛书,是对我国新世纪以来文学各文体发展状况的全面、...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81:陈伯吹卷 本书特色 本书是我社和上海作协合作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中的一卷,收入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先生的代表作,包括童话、小说、散文及...
《卡通IP时代——品牌卡通形象设计揭秘》内容简介:大IP时代就要来临了,但到底什么是设计行业的大IP?本书就IP设计进行了全方位的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标准教程(全彩微课版)》内容简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标准教程——全彩微课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计算
(精)大书库-最美的散文.最美的诗歌(全三册) 本书特色 ★精装16开,获中国原创包装设计大奖的书★为高端消费人群量身定制,从内到外均采用诸多新材质、新工艺、新...
玛琳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于1892年10月8日出生于莫斯科。父亲伊·弗·茨维塔耶夫是莫斯科大学的艺术史教授,普希金国家造型艺术馆的创始人之一。母亲玛·亚·...
中国教育史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影印本):古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近有民国大师百花齐放,西学东渐东西交融,尽享思想学术文化盛宴。 《中国教育史》★中国学者...
《另一半中国史》内容简介:该书是民族史话的代表作。出版以来双效俱佳。此次我社拿到了专有版权。国家民委、文化部、公安部、国土
海上文库4.感官的盛宴 本书特色 此书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先生的随笔集,全书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他作为一个超级大玩家,从小时候制作飞机模型、矿石机、望远镜...
诗与文化心灵 本书特色 研究中国文学的大路,重要的是由历史文化的中心一层层透出去,而不应止于片断现象。文学研究者的心灵不应只是在大树的叶面上盘桓,而更应体味那“...
唐诗三百首-中华大字经典 本书特色 《唐诗三百首》:不用放大镜就可以读的书!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大字排列,疏良有致,为老年读者提供阅读方便。唐诗三百首-中华大...
《名院名医孕产育儿全程指导方案:280天完美胎教》内容简介:本书针对孕妈妈、胎宝宝不同时期的变化和需求,提供诗歌、散文、故事、
《哈姆雷特》的影舞编年 本书特色 《哈姆雷特的影舞编年》由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与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孙柏两位合作完成。主体部分共有“经典的双刃”、“《哈姆雷特》的意...
张枣(1962—2010),湖南长沙人,先后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1986年赴德留学,后长期寓居西方,获德国特里尔大学文哲博士,曾任教于德国图宾根大...
苏更生:作家,现居北京,著有短篇小说集《猫可以作证》,散文集《亲爱的,去生活》,长篇小说《向着明亮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