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散文精选集,收录了《谈美》《谈修养》《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经典名篇。
美学大师朱光潜精选集真正的美极为柔软,却不可征服。精美的双封面设计★美学大师朱光潜精选集。★真正的美极为柔软,却不可征服。★朱光潜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向往光明,曾三立座右铭,给人们留下了悠长的思索。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像草木虫鱼一样,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在晚年即将熄灭生命之火的岁月里,先生不断越过隔墙,把旷世的风范吹进晚辈们的心灵中。学习研究,一生不辍,是真正的美学宗师。名家推荐:美无形无迹,但是“它伸展同情,扩充想象,增加对于人情物理的深广正确的认识”。这三件事是一切真正道德的基础。他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柴静他散布希望在每一个人心里,让你相信你所能做的比你想你能做的多。他告诉你美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一半在物,一半在你,在你手里……——朱自清他一生执着追求,没有偷懒,将近九十年的漫长道路,走过来并不容易。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他都碰到过。顺利与挫折,他都经受过。——季羡林
壹万物有灵且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有几件事实我觉得很有趣味,不知道你有同感没有?
我的寓所后面有一条小河通莱茵河。我在晚间常到那里散步一次,走成了习惯,总是沿东岸去,过桥沿西岸回来。走东岸时我觉得西岸的景物比东岸的美 ;走西岸时适得其反,东岸的景物又比西岸的美。对岸的草木房屋固然比这边的美,但是它们又不如河里的倒影。同是一棵树,看它的正身本极平凡,看它的倒影却带有几分另一世界的色彩。我平时又欢喜看烟雾朦胧的远树,大雪笼盖的世界和深更夜静的月景。本来是习见不以为奇的西,让雾、雪、月盖上一层白纱,便见得很美丽。
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眉,虽然审美力薄弱的村夫,也惊讶于它们的奇景 ;但对生长在西湖或峨眉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和峨眉实在也不过如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东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都往往觉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为不合时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方人看,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古董癖也是很奇怪的。一个周朝的铜鼎或是一个汉朝的瓦瓶
在当时也不过是盛酒盛肉的日常用具,在现在却变成很稀有的艺
术品。固然有些好古董的人是贪它值钱,但是觉得古董实在可玩
味的人却不少。我到外国人家去时,主人常欢喜拿一点中国东西
给我看。这总不外瓷罗汉、蟒袍、渔樵耕读图之类的装饰品,我
看到每每觉得羞涩,而主人却诚心诚意地夸奖它们好看。
种田人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羡慕种田人。竹篱瓜架旁
的黄粱浊酒和朱门大厦中的山珍海鲜,在旁观者所看出来的滋味
都比当局者亲口尝出来的好。读陶渊明的诗,我们常觉到农人的
生活真是理想的生活,可是农人自己在烈日寒风之中耕作时所尝
到的况味,绝不似陶渊明所描写的那样闲逸。
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所以俗话说 :
“家花不比野花香。”人对于现在和过去的态度也有同样的分别。
本来是很酸辛的遭遇到后来往往变成很甜美的回忆。我小时在乡
下住,早晨看到的是那几座茅屋、几畦田、几排青山,晚上看到
的也还是那几座茅屋、几畦田、几排青山,觉得它们真是单调无
味,现在回忆起来,却不免有些留恋。
这些经验你一定也注意到的。它们是什么缘故呢?
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
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
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看正身,看现在,
看自己的境遇,看习见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
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
妙。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
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
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
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
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再就上面的事例说,树的倒影何以比正身美呢?它的正身是
实用世界中的一片段,它和人发生过许多实用的关系。人一看见
它,不免想到它在实用上的意义,发生许多实际生活的联想。它
是避风息凉的或是架屋烧火的东西。在散步时我们没有这些需
要,所以就觉得它没有趣味。倒影是隔着一个世界的,是幻境的,
是与实际人生无直接关联的。我们一看到它,就立刻注意到它的
轮廓线纹和颜色,好比看一幅图画一样。这是形象的直觉,所以
是美感的经验。总而言之,正身和实际人生没有距离,倒影和实
际人生有距离,美的差别即起于此。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曾任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著作有《谈美》《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诗论》等。
《法律硕士(法学)联考重要主观题背诵(含关键词)》内容简介:主要内容为法律硕士联考专业课考试中,5个学科即刑法学、民法学、中
晚翠文谈新编 本书特色 这个女孩是死了亲人,带着孝的。她当时在做什么?据刘一友说,是在“起水”。金介南说是“告庙”。“起水”是湘西风俗,崂山未必有。“告庙”可能...
伊藤虎丸,1927年3月30日生于日本东京淀桥。1953年就学于东京教育大学文学部,同年,受洗于日本基督教团美竹教会浅野顺一牧师。1959年至1962年,完成东...
动物园·第三工厂 本书特色 本书包含《动物园,或不谈爱情的信札,或第三个爱洛伊丝》和《第三工厂》两部作品。《动物园,或不谈爱情的信札,或第三个爱洛伊丝》由34封...
战争中的平安夜(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真实故事) 本书特色 1914年12月24日,因为圣诞节,交战正酣的英德军队相约罢战一天。满是硝烟的战场上出现了暂的和平。敌对...
《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内容简介:销量30万册的“微习惯”系列新作; 针对拖延症、自卑感、强迫症、纠结心、讨好型人格……想法再
人生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寄语少年儿童朋友、我的一家、过生日、交朋友、劳动学本领、我爱美丽的大自然、故事迷、鬼子兵来了、功到自然成、有错就改、敬老帮老、过年...
精彩摘录我看亲戚之间的关系实在比外人还不如。无论什么坏事和笑柄,他们都彼此知道,比外人更详细,说起坏话来更恶毒,吵嘴打架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成书于1315年,以日程的方式为学校教育排列教育内容,是元明清三代近七百年的教学准则。卷二有《批点经
有意思的戏曲故事-听老师讲古典文学 本书特色《听老师讲古典文学》此套书为双色印刷,共七本,包含: 《听老师讲古典文学:有意思的中国文豪故事》、 《听...
二月兰 内容简介 《当代散文大家精品文库》丛书之一。本书精选了北京大学终生教授,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学家、季羡林先生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散文佳作,主要分记事,论人、写...
骆玉明,祖籍洛阳,寄籍江苏建湖,1951年生于上海。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
1982-2012-我述说你所见-于坚集 本书特色 一套诗丛,确立当代诗歌的标准一本典藏,阅读杰出诗人的首选1982-2012-我述说你所见-于坚集 内容简介 ...
天下有贼 本书特色 瑞士全球调查记者大会*受关注女记者,历时两年为你剥开中国电信业内幕交易与利润之源:1. 建国以来*大电信业腐败案全程曝光,涉及地区之广,涉案...
(精)张抗抗文学回忆录(普通本)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当代著名作家张抗抗关于文学创作的反思以及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问题的思考,体裁涵盖回忆性的随...
宋诗选注 本书特色 《名家名选典藏:宋诗选注》是宋诗选本的经典。选诗极有特色,注释翔实。书前有序言,每一诗人前有小传。钱钟书高屋建瓴地对宋代诗人的个性以...
敢问路在何方-我的30年西游路 本书特色 25集电视剧拍摄6年,剧组也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一部《西游记》链接一个时代的伤痕和荣耀,这不是娱乐曝光,这是一个艺术家的...
李长吉评传 本书特色 朱氏解长吉,多持“诗”之观念,不同于学者之考据,亦异于汉学家之强说。正是,世事文章,源出苦雨一脉;细笔曲婉,颇得思致美也。 《李长吉评传》...
飞越唐诗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读书人,把文化经典一般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可以说,在近年几位当红的“文化名人”中,于丹就是运用她重读《论语》的体会,扮演了...
读库-1601 本书特色 本辑《读库》是改版之后的**期,共有八篇文章。《回乡》、《住别墅的人》、 《死去的是我的人民》、《晚清诗人郑珍》、《“邦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