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邹韬奋先生他踏上前往欧洲的旅程。他先后游历了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和苏联,翔实地记录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及所感。全书分为初集、二集和三集三个部分,其中初集共收录文章51篇,二集14篇,三集66篇。书中所记录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有作者游历期间所到之处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本国人的物质和精神状况,还有在当地生活的中国人的遭遇,很重要的是他一直在思考“世界的大势怎样”和“中华民族的出路怎样”。读者从书中不仅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真实的欧洲,更能深切体会到老一辈出版人和新闻人为民主抗争、为人民发声的勇气和决心。
为纪念三联书店成立85周年,三联生活书店将推出精装纪念版“韬奋著译文丛”,包括《萍踪寄语》(三集)、《萍踪忆语》、《经历 患难余生记》等一共九部经典著作。
《萍踪寄语》(三集)收录了作者在苏联旅途中的见闻共66篇,翔实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文笔优美,寓意深刻。区别于《萍踪忆语》的是,“寄语”系列为随写、随寄、随发表,因而增添了更加鲜活的现场感。
在《萍踪寄语》系列中,作者探讨了“世界的大势怎样”“中华民族的出路怎样”两个问题,对于研究近代史的学者和苏联社会的研究者来说,《萍踪寄语》系列是不容错过的必读之作。另外,作为老一辈的记者、出版人,邹韬奋先生为民主抗争、为人民发声的勇气和决心在本书中可见一斑,他的著作对现在的新闻和出版业也极具指导意义。
“韬奋著译文丛”系列选用精美装帧和全新的版式设计,封面简约大气,严肃中不失优雅,是阅读、收藏的上佳选择。
弁言/ 001
八六 妓女治疗院
妓女的问题,可算是一个*难解决的社会问题。
各国大都市里有个必然的点缀品,那便是随处可见的涂脂抹粉挤眉弄眼的妓女。倍倍尔(August Bebel,1840—1913,德国的一个著名的社会主义者)在他的名著《妇女和社会主义》里有几句话说得*痛快,他说在布尔乔亚的社会里,妓女制度之成为一种制度,和警察、军队、教堂、和资本家的事业,是相类的。他这几句话至少使我们不要忽略:妓女制度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有连带的关系。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未改变以前,尽管禁娼哪,放禁哪,闹个震天价响,都是所谓隔靴搔痒,搔不着痒处。在西欧的“文明的”国家里,对付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是倚靠宗教和警察。牧师们把贞操道德的空话,天堂地狱的鬼话,来骗人,实效如何,无须追问。警察的办法,例如柏林,他们把游街的妓女赶到咖啡馆里去;又例如在伦敦,他们只许妓女游街,不许久立在一处,否则便要拉到警署去罚款。警察走过了,游街的还是游街,站班的还是站班!其实倍倍尔早就说过,在布尔乔亚的社会里,教堂和警察之成为制度,根本和妓女之成为制度是相类的;要把根本相类的东西来消灭它的“难兄难弟”,这根本是梦呓!
因此我们到了苏联之后,尤其是首都莫斯科,对于他们如何解决妓女问题的办法,当然也是很感到兴趣的一件事。初到莫斯科的第二天,拥护资本主义的那位“黑博士”**个表示诧异,他问:“怎么在莫斯科这样繁盛的都市简直寻不着妓女?”(我猜想这位“博士”**夜就急不及待地出去“寻”过,后来他到南俄时居然“寻”得一个,什么参观都不来,大家走后,他还独留着住了好几天,*后还把他所“寻”的带回莫斯科。)
俄国革命后,由帝俄所遗留下来的宝贝,妓女和花柳病也算是两件重要的东西!当时圣彼得堡(即现在的列宁格拉)人口约一百万,有登记的妓女三万;当时莫斯科人口约一百五十万,有登记的妓女两万。就莫斯科说,一九二六年,每一万人中,患花柳病的有一六八人。在乡村里因一家人吃一碗菜,又因看羊的人轮流在各家吃,有许多非由性的关系传染的,有的农村因这样传来传去,结果全村都患着梅毒!
在十月革命后,当时的公共健康人民委员部部长昔麦希科(Ssyemashko)就宣言:“妇女没有工作,没有人照顾她:这个事实是妓女制度之根本的社会的原因。”换句话说,妓女制度的存在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该部花柳病组所附设的消除妓女制度委员会即本此宗旨,积极努力,*近的结果,像有三百五十万人口的莫斯科,妓女仅剩有三百人左右;花柳病,每一万人中患的有四十人。妓女和花柳病的积极减少,可以概见了。
讲到办法方面,就广义说,像妇女在经济上的解放,在社会地位上的解放,新式的婚姻制度,广播的宣传的和教育的工作,和这个问题的解决都有关系;就狭义或更直接的方面说,专为收容妓女而设的治疗院,所谓prophylactorium,收到很好的功效。
记者于七月廿九日到莫斯科仅剩下的一个妓女治疗院去参观。这种机关虽号称治疗院,其实除为妓女医治花柳病外,同时还授以相当的教育和工作的技能,使她们成为能自立的有用的公民。该院房屋是一所很大的三层楼,*下层设有缫丝和缝纫工场,备实习及工作之用,其余各层有寄宿舍、医药室、课堂、图书室、音乐室、自治会办公室等,现有妇女三百六十人,简直是一个女学校。我的题目为易于醒目起见,叫“妓女治疗院”,其实原名就只是“治疗院”,妓女进院之后,职员和教师们都称她们做“托伐立许”(同志),“妓女”这个名词根本已不能成立。
妓女来院,由于自愿,不用强迫。因为这不是“慈善性质”的施舍的机关,所以妇女进院后,即靠自己的工作,供给自己的膳宿费,养成自食其力的精神。平均每月工资约七八十个罗布,膳宿费共约三十五个罗布。每日工作七小时,每隔四天休息一天;如为文盲,须受强迫教育;已有阅读能力的,有两种教育备她们选习,一种是“个别学习组”,属普通科目,包括俄文、数学、地理、政治ABC和物理学,各科每周三小时;还有一种是“合群学习组”,有戏剧、音乐、歌舞等,由专家组织指导。妇女进院时,由教师审查各人个性所近,选习这两组中*适宜的科目。据该院的女院长所谈,已往十年经过该院的妇女达三千二百零五人,其中有百分之十七受高等教育,有做工程师的,有做医师的,有做音乐师的;有百分之十二为青年党员(他们的党员的资格很严,不但工作好,而且须对社会的公益工作有好成绩,故该院当局引以为荣);有百分之十九为工厂中的社会工作者(即除工作外,尚参加有关厂中大众的事务);有百分之五十二为工厂中的寻常的女工。她又说近年来因妓女的数目锐减,故这类机关的需要也减少,在莫斯科只剩此一所,在全国只剩下十七所。
妇女们学习两个月后,即可由该院送往各工厂做工,其中有每月得两百罗布工资的,进工厂工作两年后,才得脱离该院,但该院自视如家庭,把这样的妇女们视如自己的女儿,仍时常照顾,协助一切。
我们到的时候,妇女们正拥在工场中工作,有年少而美的(*幼的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有中年而持重的,有近乎老太婆模样的。她们都欣然地很起劲地工作着,忙得什么似的,年青的更喜欢对我们嫣然笑着。因为在苏联对于这类妇女的已往身世,只认为是不幸,并不认为是可羞,她们大概已受着这样态度的感应,所以只觉得此时的跳出火坑自食其力的可以幸慰,昂首做她们的堂堂皇皇的一个人,并不再有什么难为情的样子。
据该院院长所谈,还有一点也很有意思,那便是他们对付这个问题的态度是注重在消灭妓女制度(prostitution),并非和妓女(prostitute)个人为难。在革命以前,没有根本消灭妓女制度的办法,却专和妓女个人为难。在一八四三年,俄皇因军队中花柳病盛行,强迫妓女往警署注册,受医生检验。检验的情形固然十分苛虐,而且要出四分之三的夜度资作警捐。缴警捐后,得领“黄色执照”(该院搜藏有这类“执照”,拿出好几个给我们看,上面贴有妓女的相片,并填有姓名年龄住址等),住着指定的房屋,领有这“黄色执照”的妇女便断绝获得正当工作的机会,事实上使她不得不终其身做“皮肉生涯”:这算是当时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妙法。但是就在现在,其他各国对付这个问题的办法还是和帝俄时代一样!
一九三五,一,廿七,晚。伦敦。
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近代中国著名的记者和出版家。1923年进入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教育与职业》月刊和“职业教育丛书”,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2年7月创建生活书店。后又办《生活日报》《抗战》(抵抗)三日刊、《大众生活》等报刊。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等。
八指头陀 目录 评传八指头陀:*后的神话人物作品选诗歌昭陵无念阁怀古登岳麓山呈笠云长老题玉池别墅过洞庭湖君山返棹赠曹竟先生雪归种松暮春偶感沩山寄证禅师弟登湘阴神...
读城记 本书特色 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散文名家——鲁迅、周作人、林语堂、老舍、丰子恺、郁达夫、朱自清、徐志摩、沈从文、郭沫若、茅盾、曹聚仁、...
《叶甫盖尼·奥涅金》内容简介:《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成功地塑造出了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想起京都一只鸟-二十五位作家的文艺地图 本书特色这是一本由国内二十五位作家、学人所著的随笔集。他们的足迹到过赫拉巴尔的布拉格,也探访过张爱玲呆过的伯克利。他们在...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侦深小说和短篇故事...
玻璃史话 本书特色 今者只知道沈从文先生是文人以及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专家,却很少有人了解沈从文在我国文博考古领域占有的重要地位,以及他的庞杂研究体系。但是,在多...
读者的小品 本书特色 159篇哲理趣文,中外精品熔于一炉,探讨人生与社会的诸多命题,睿智、隽永,每一篇都散发出独特的味道,一卷在手,尽可领略思想世界醉人的芳香。...
《多元范式下的明清思想研究》内容简介:此论文集分为四个主题:一、纪念萧萐父先生;二、明清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三、明清思想专
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带你走进文学世界名家名师联袂推荐八个单元三十二篇美文特级教师领衔一线语文名师编选、赏析、助读曹文轩、毕飞宇、沈石溪诚意推荐-------...
作品目录序一 柳开 塞上二 郑文宝 柳枝词三 王禹� 对雪……二 寇� 书河上亭壁……三 林逋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塑四 晏殊 无题五
天堂中的一天:国际人道主义工作者讲述自己的故事 本书特色 《天堂中的另一天》是一部关于人道主义、人性、责任和坚守的书,人道主义工作者的大爱跨越了国家、地...
《VC++深入详解:基于Visual Studio 2017(第3版)》内容简介:本书在内容的组织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知识的介绍上,从内到外、
意林精华本-第25卷-原创版 本书特色 《意林·原创版》精华本系列,从4200多篇文章中,精挑细选,甄别打磨而成,本本精彩,篇篇耐读,经典合集,不容错过。生活中...
W-C3-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废名·代表作-竹林的故事 本书特色 《废名·代表作:竹林的故事》一书的作者废名,他的小说简洁到了极点,他说自己在写作表现手法上“分明...
《当你老了》内容简介:《当你老了》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爱情诗选。1889年1月30日,叶芝和茉德·冈尼初次邂逅,从此开始了一生了的沉
会走路的梦 内容简介 十年前,曾经为自己的作品集中做过一次阶段性小结,编辑出版了五卷本《铁凝文集》。十年后的今天,当再一次为自己的作品做阶段性小结之际,恰逢人民...
落花之美 本书特色 论文是同学术对话,*忌感情用事,翻泽是同洋人对话,必须鹦鹉学舌;而散文则是同自己对话,惟求听命于心灵。林少华编著的《落花之美》内容可分为五个...
梁启超讲演集 内容简介 本书所选,除了惯常意义的题目之外,当然不能放过梁氏好攘臂扼腕所谈的政治言说,譬如发动保国会时的著名演说种种,尽管他当时因为久病初起而以笔...
河 本书特色 本书系由陈子善、蔡翔主编,中国现代名家经典作品中攫取精华篇目,按主题分为:《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山》、...
经典名家作品精读草木春秋:汪曾祺作品精选 本书特色从回忆自己小时候的家人与学校,到长成半大的小伙子,远赴云南求学,再到工作、中年,本书向我们展现了汪曾祺的生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