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讲述的战争鲜为人知,书中的历史雪藏高原,书中人物的故事因高原上烈士纪念园的建立而被人寻访纪念。艰难而沉重的叙述,浓缩了作者对战争与和平,民族与进步的思考和感悟,展示了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潮流中,个人命运的起伏跌宕;催人泪下的细节和震撼人心的战争场面水乳交融,充盈着人生命运的壮丽华彩。
巍峨耸立的珠穆朗玛目睹了那场战争的炮火硝烟见证了那些士兵的家国情怀
**章 1962:西线有战事
铁军受命 / 003
西线点兵 / 006
兵车急 / 012
第二章 雪域高原
草湖:一位老兵的口述 / 037
大国神策 / 050
日月山 / 055
甥舅和盟 / 061
历史的星空 / 069
云端上的路 / 079
第三章 麦克马洪线
第三极 / 097
江孜炮台 / 101
秦尼巴克的玫瑰 / 112
回光返照里的一抹亮色 / 131
神兵天降 / 142
第四章 阿克赛钦的炮声
红河谷 / 169
万炮齐鸣 / 180
老兵,向您致敬! / 195
飞兵贝利小道 / 200
提斯普尔的灯火 / 207
西天一剑 / 217
第五章 瓦弄大捷
兵进瓦弄 / 225
浴血07高地 / 238
相约来世 / 249
虎啸山林 / 255
那张一家五口的全家福 / 270
扎西阿爸 / 282
打起仗来,英雄是那些士兵 / 291
历史是一位沉默的老人 / 296
第六章 神栖之地土千层
魂归然乌 / 307
此心安处是吾乡 / 324
玛吉阿米 / 339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 351
远方不远 / 377
你在天堂还好吗 / 388
天梯,一个古老的传说 / 403
铁 军 受 命 北京一处老式公寓楼,若不是院门持枪肃立的士兵,你很难想到这里住着共和国戎马一生的将军。 大院里合围的老树能让你想到人世沧桑。 电梯门开处,只见腰挺背直目光炯炯的将军,微笑着迎向他看着长大的晚辈——哪敢想已是年高九秩的老人啊!1962 年中印边境自己反击作战*后一役瓦弄大捷,时任130 师师长董占林率部建功立勋。 落座面对将军时,才明白他为什么一般不见客:“眼睛看不见了,1962 年落下的病根……“那时候还不知道防护,茫茫的冰山雪地转上几天,眼就不行了,雪盲。”五十多年了……瓦弄那个山高啊!石壁刀削得一样……10 月8 日,剿匪平叛后,返川归建还不到一年。带部队摸爬滚打了一天,一身疲惫刚回到野营拉练驻地,机要参谋急匆匆送来一份特急电报, 是总参下达准备赴中印边界作战的预先号令。 顾不上擦把汗,总参号令通报各团。脑子里马上就是如何集结部队, 搞好动员,组织开进,这个仗怎么打……脑门子塞得满满当当。一夜没合眼。 其实,从报纸、广播一直关注着中印边界局势,知道这个仗是非打不可了。130 师刚刚在西藏平叛三年,熟悉西藏边境一带的地理气候环境、社会情况,说不定上级会调我们去西藏中印边境执行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任务。 10 月10 日,我师正式接到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进军命令。 军情急,说走就得走,都从生产点匆匆赶回来。有的干部向我报到时, 泥裤腿还没放下来,水田正干活就接到了命令。 130 师1962 年的任务是要粮食自给,菜啊,猪肉啊,油啊,自给一半。 虽说有打仗的思想准备,在没接到命令之前,满脑门子想农业丰收, 粮食吃得饱,猪肉白菜炖粉条子。 *早,中央恐怕也没想着让我们上,才从西藏回来几个月,三个团两个团不满员……兵者,国之大事也。 四川原来就是人多地少,种一棵白菜也得开荒。130 师的生产点东一片西一片,分散在方圆百十公里地界,309 团在犍为地区开荒生产,390 团在川北巴中。 马上集结,生产转入打仗。边动员,边集结;边补充,边调整。四十八小时之内,一百多公里范围内的一百多个生产点的部队全部收扰集中。 要去西藏打仗,高寒山区,棉装棉被……装备发了一大堆。平叛的老兵还行,新兵蛋子他不知道怎么收拾,不会捆,又忙又乱。 乱是乱,情绪很高,不用动员,一个个嗷嗷叫着要去打仗。扬国威呀, 扬军威呀,为国争光呀,写请战书的,写血书的,留在后方基地的哭鼻子。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1962 年10 月20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四军130 师先后由雅安、夹江、犍为出发,开赴西藏。 董占林将军,河北房山人。 1938 年9 月,晋察冀边区王快镇战斗中,十五岁的董家小子与日本鬼子拼刺刀。日本兵在他的左手食指留下了**处纪念。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西藏平叛、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一生戎马。历任陆军第五十四军130 师师长,陆军第五十四军副军长,陆军第十一军军长,陆军第四十七军军长,兰州军区副司令员。1988 年授予中将军衔。
丰收,原名酆玉生。河南夏邑人。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协主席,新疆作协副主席。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中长篇报告文学《中国西部大监狱》、《梦幻的白云》、《西上天山的女人》、《绿太阳》、《镇边将军张仲瀚》、《铸剑为犁》、《来自兵团的内部报告》,《西长城》,小说《骆驼峰》等。电视系列片《最后的荒原》(撰稿)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西长城》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书店风格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游记形式的欧洲、香港、东京三地读书笔记,其文章有:俄罗斯书店的细节、我眼中的香港书店、日本人的读书习性等。书店风格书店风格前言 两年前...
姚雪垠文集-(全20卷)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本套书收录姚雪垠自1929年以来的各类著作,按文体编为20卷,共计764.1万字,总重...
《乐府诗述论》(本社1996年版)是王运熙先生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长期潜心研究汉魏六朝乐府诗的成果汇集。内容涉及探讨乐府诗
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往来书简 本书特色 《往来书简》收录了1945—1970年间川端康成与三岛由纪夫的往来书简94封。通过这些几乎涵盖三岛由纪夫整个创作生涯的书...
法兰西诗选 本书特色 法国被誉为浪漫的诗之国度,法语也以优雅著称。有趣的是,浪漫与优雅并非一贯如此,法国文学曾因枯燥、呆板而饱受诟病,于是便诞生了著名的“七星诗...
葡萄园畅谈录 本书特色 人生海海,一个孤独者的温暖行歌。与莫言、余华、麦家、贾平凹齐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经典随笔集。1.一位人文精神的守护者...
叶圣陶家书 本书特色 本书辑录了叶圣陶叶至善父子1969年—1972年北京到潢川干校两地间的上百封书信。1969年,叶至善随团中央到河南潢川干校,父...
经典国学读本:宋诗举要 内容简介 《经典国学读本:宋诗举要》为学者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中宋诗部分。《经典国学读本:宋诗举要》收录宋代代表性诗人诗作,依五古、七古...
宋词鉴赏大全集-(上.下)-典藏经典 本书特色 《宋词鉴赏大全集(上下)》是刘默、陈思思、黄桂月在学习、借鉴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网罗宋代名家...
山河人文旅记 本书特色 《山河人文旅记》中的这些游记,可说是作者人文朝圣之旅的生动记录。他凝视中华文化版图上的一个个亮点,走进中华文化旅程上的一个个驿站,采撷古...
采蒲台的苇 本书特色 不以急功近利的一时效应,来代替文学特有的使命。——铁凝 孙犁有自己的一贯的风格。——茅盾 读孙犁的文章,如读《石门铭》的书帖,其一笔一画,...
《录鬼簿》大约成书于元至顺元年(约公元1330年),记录了自金代末年到元朝中期的杂剧、散曲艺人等80余人。有生平简录、作品目录
流言 本书特色 读《小团圆》,不能不看张爱玲散文全新修订,华丽上市!散佚作品《不得不说的废话》等七篇首次收录,*新增补《炎樱衣谱》《寄读者》两篇文章。读《小团圆...
亲爱的你 本书特色 在《亲爱的你》这部作品中,帕克为每一位在她的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男人写了一封信——从未谋面的祖父,童年时的牧师,前任伴侣,“9?11”期间遇...
英华沉浮录-3 本书特色 《英华沉浮录(3)》系董桥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香港《明报》的同名专栏文章结集,主要记述作者读中文英文的心得,包括阅读、文物、文化、语文、人...
“情迷张爱玲”-张爱玲的广告世界 本书特色 该书带你走进从未去过的张爱玲世界。关注张爱玲,说到底是关注她和那个时代的命运。有多少我们尚不清楚细节,有多少张迷尚未...
青岛蓝调:Ⅲ:Ⅲ 本书特色 在这本书里,在这座城里,你会看到你爷爷的故事,你爸爸的故事,以及,你终究看到的,是你的故事。你会看到城的过去,城的未来。你是城之见证...
《中国最美书店:钟书阁》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有关书店的成长之梦,竟究该怎样展现钟书阁的“书店”之梦呢? 我们最终选择纸上展览的
2003 年 中国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2003选系列丛书。 这套丛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分上、下两卷)、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和微型小说选等...
我的德国笔记 目录 前面的话1、来自德国的邀请2、我屋里的风景画3、告别祖国和爹娘4、飞越千山万水5、雷格尼茨河的随想6、我在德国的家7、我常走过的街道8、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