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时分,我停止了打字,用凉水洗了把脸,打开门。黑黝黝的山林隐藏着未知的东西。我深深吸了口气,又关上了门。我想起了遥远的乌斯怀亚,矗立在小岛之上的也格来日斯灯塔——它是黑夜里的灯火,总有一些东西应该被照亮。”《我们为什么要呼救》为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得主李西闽长篇新作,讲述三个人震后挣扎求生、战胜心理与身体伤痛的故事。作家“李西闽”在震后多次无法忍受身体疼痛与内心恐惧,试图自杀,但不忍抛弃妻女,也不愿向恐惧认输;摄影师苏青眼见一对新人在自己面前瞬间消陨,总试图弥补内心的愧疚;当地农妇李翠花无法走出丧子之痛,却也努力想要一个新的生命。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得主李西闽回顾汶川大地震生死体验,2008至2018十年心路历程
·献给大地震中痛失所爱的人,献给在灰暗时刻仍热爱生活的人。
·这本书为汶川大地震十周年而写。十年,需要一个总结,需要回顾,需要思考,否则我无法继续活下去。活着,太艰难了,书中描述的只是九牛一毛。我还是没能够写尽这十年的痛苦和欢欣。
——李西闽
后记
写完这本书的时候,是凌晨五点多,丁屋岭的村落和山野还一片漆黑,呼啸的冽风拍打着窗棂,有公鸡的打鸣声传来,我的脑袋发热,还处在亢奋之中。在丁屋岭写作此书的过程,也是我的心灵经历凛冬的过程。仿佛是我人生中*后一次寒冬,过去的毕竟过去了,天亮之后,我还是要踏上新的旅程。
我泡了壶茶,慢慢地品尝,就像是品味这十年来的甜酸苦辣。
这本书为汶川大地震十周年而写。
十年,需要一个总结,需要回顾,需要思考,否则我无法继续活下去。
活着,太艰难了,书中描述的只是九牛一毛。我还是没能够写尽这十年的痛苦和欢欣。无论如何,我还是写了这本小书,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生而为人,真的很抱歉。我无法对十年来关爱我的人、与我共渡难关的亲友付出什么,只能在此对他们说声,谢谢!
记得有次,我和一位同样经历过灾祸的读者见面。他给我带来了一摞厚厚的手稿,说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给我,只能送给我他在车祸后几年记录下来的点点滴滴,因为他得知我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希望他的手稿对我有用。他是个比我年长的老者,我们只在一起待了一个多小时,我送他走出咖啡馆时,他对我说了句话:“好好活下去。”我目送拄着双拐离去的他,眼睛湿了。那摞手稿给我的震动很大,我看到了一个人是怎么在艰难的困苦中战胜自己的。我深知,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活在痛苦之中,要真正获得重生,还必须靠自己,因为*终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
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要被自己打败。
每年5月12日那天,我会出现在银厂沟,站在当初被埋的地方,对自己说,在这片山野,你还站立着,还在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还有蝴蝶在野花丛中飞舞。还有像易延端这样的好兄弟陪着我,我必须活下去。这些年,陪我去过银厂沟凭吊的有许多朋友,比如都江堰诗人文佳君,好几年,他将我从彭州接到都江堰去,目的是为了让我开心,他的良苦用心,让我感动。成都以及周边城市的朋友裘山山、蒋蓝、余海静、魏巍、杨婷、谢玲珑、谢倩、魏冬梅、李亚伟、杨孜等,都对我十分地关爱,在我*艰难时,给过我温暖。*让我铭记的是我的救命恩人们:赵斌、范夕忠、黄贵清、鲍俊杰、李小飞、张世鹏、王洪伟、侯斌……每当想起他们,我就觉得不能苟活于世。十年来,全国各地有很多朋友都帮助过我,就不在这里一一列出名字了,我心里记着你们。
十年,也就是一瞬间。
我不知道下个十年会怎么样,但是,我可以对十年来关爱我的亲人朋友们说的是,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和风浪,我都会面对,不会退缩,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会挺直腰杆做人。
这段时间,在丁屋岭写作,很感激这里的人们,他们淳朴善良,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写作场所,并且在生活上也关怀备至。我必须感激这些人:卓国志、陈日源、黄冠奇、丁强强、三秀、丁冬香、丁仰秋、丁瑞先、丘有滨、卢弓、刘雄、林强辉、董茂慧等。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是我这十年的心灵史,也完成了我写作的另外一种转变。此书成稿后,得到了《青年作家》主编梁平、副主编卢一萍等的肯定,并在该杂志全文刊载。同时,也得到了浦睿文化陈垦兄弟的帮助,由他们公司出版此书的单行本。该公司的编辑仲召明、余西对此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此深表感谢。
李西闽
2018年3月24日于上海家中
李西闽身体壮实、态度诚恳,却一脑袋奇思妙想。他爱旅游,爱美食,爱热闹,爱朋友,却常常为死亡的恐怖所困扰。
——《收获》编辑 叶开
李西闽情感上的坚强,和写作的勇敢,让他直面这场灾难。他不仅是勇敢,而且理性,写灾难从个人记忆跳出,笔触深入,理性仍然是情感和写作双重的,李西闽写作做了大胆尝试,纪实和虚构融合,让人难分哪些是写他自己,不过写到他个人部分更真切和痛感。
——作家裘山山
李西闽的小说让我感动,并没有仅仅限于个人经历,认识自我的问题变成一个时代的问题,连接虚构和非虚构,展现出他的纠结。
——评论家项静
李西闽,福建长汀人,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成都文学院特邀作家。在《收获》《天涯》《作家》《青年作家》等刊发表大量文学作品。出版“唐镇三部曲”《酸》《腥》《麻》,以及《死亡之书》《狗岁月》《血钞票》《崩溃》《巫婆的女儿》《温暖的人皮》等长篇小说三十多部。另有六卷本《李西闽文集》以及十卷本《李西闽经典小说文集》出版。
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被埋废墟七十六小时,获救后写作的长篇纪实散文《幸存者》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东拉西扯集 本书特色 韩羽先生的作品痛痒传神,空灵洒脱,意趣盎然。他的画吸收了文人画的简练空灵、民间艺术的生动质朴和儿童艺术的稚拙真率,为中国画平添了一分“恼人...
在新疆 本书特色 《一个人的村庄》姐妹篇内地、香港大中小学生必读作家《中华读书报>2012年度十大好书了解新疆,游走新疆,品味新疆,必读《在新疆》刘亮程创作三十...
女儿拳 本书特色 “在你纤细的右手里,有一粒金苹果的种子。所有人都看不见它,唯有你清楚地知道它将你的手心炙得发痛。那是你的梦想和勇气!握紧你的右手,千万别让它飞...
上种红菱下种藕(几个妹囡张大纯净与困惑的眼睛...) 内容简介 王安忆20万字的新长篇《上种红菱下种藕》,以几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的成长经历为引线,讲述在市场经...
姑妄言之-苗老汉聊天 内容简介 “苗老汉聊天”是作者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小品随笔自选集。 说说中土的故事,讲讲西方的现象,谈谈古时的典故,聊聊今天的世...
鲜味:正是人间好食节 本书特色 《鲜味.正是人间好食节》是一部将诗词和饮食文化相结合的随笔集。《鲜味》分菜蔬、河鲜、谷物、花果等四辑,介绍在古诗词中出现并且流传...
西方女性文学小说细读 目录 导读1.拉法耶特夫人[法]2.范妮·伯尼[英]3.安·拉德克利弗[英]4.斯塔尔夫人[法]5.珍妮·奥斯丁[英]6.玛丽·雪莱[英]...
鲁迅出版文选 内容简介 鲁迅先生一生著述之丰为世人所共睹,他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伟大贡献也为有识者所景仰。当前,我国的出版事业正进入一个全盛时期,各种出版...
汪曾祺精选集 本书特色 “世纪文学经典”精装书系,华文20世纪名家荟萃,读者和专家共同评选,名作汇聚,学者作序,宜读宜品宜藏。当代文坛上,能同时在散文和小说两块...
《神探狗狗1》内容简介:神探狗狗集人类与犬类的优点于一身,又强壮又聪明,是守护小镇的超级神探。彼蒂是一只邪恶的猫咪,坏点子层
编辑推荐:这次为了纪念作者逝世十周年而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共收诗词五十首,分正、副编,都以写作时间先后为序。作者对某
雪豹-心灵朝圣之旅 内容简介 《雪豹:心灵朝圣之旅》讲述了:一部真实记录灵性探索的自然经典,一段远离世俗探寻意义的生命旅程。1973年,彼得·马修森和野生动物学...
《柳林风声(插图本)》内容简介:本书是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文笔典雅,描写细致,富含哲理。在风光旖旎的泰晤士河畔,住着四个要
李一氓纪念文集 内容简介 李一氓同志是一位久经考验的老共产党人的,在长达六十五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从事过他下工作、军队工作、保卫工作、文化工作和外事工作,为中国人...
2012-散文卷-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 本书特色 [北京师范大学] 江飞《沉重的肉身》[南京师范大学] 胡姚雨《骨头的温度》[长沙医学院] 李伟《被辜负的学生...
奇特的世界观VS晦涩的哲学观点轻小说设定狂魔的跨类型破界之作!绫辻行人菊地秀行 笠井洁专文解说绝对收藏版******黑桐干也遇见拥有未来视能力的少女,濑尾静音;...
猫腻,著名通俗小说作家。代表作有《庆余年》《间客》《将夜》《择天记》《朱雀记》等。其作品结构大气,文风细腻,受到各界读者的广泛喜爱。曾获新浪原创文学奖玄幻类金奖...
《中韩跨界语境中延边朝鲜族“盘索里”溯源与变迁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属于民族音乐学领域的研究范畴,偏向跨界族群音乐研究方向。
带电的肉体 本书特色 *具性感的电影随笔莫言热力推荐灵魂与肉体的和谐咏叹影像与生活的另类观察带电的肉体 内容简介 在这本独特的书中,王樽以现身说法的诚挚讲述了自...
绝妙好词注析 本书特色 传统文化经典很多,就存在一个轻重缓急和选择的问题。我们不赞成搞什么“百种必读”或“50种必读”,武断地制造一个封闭式系统。我们认为中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