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日本特务为了“以华制华”,对付中统、军统,成立了特工总部76号。他们网罗愿意降日的军统、中统人员,收买流氓、地痞等社会渣滓,拼凑起一个汉奸特务组织的班底。《汪伪特工总部76号完全档案(图文版)》整合档案资料,揭开汪伪76号的神秘面纱,揭露抗战时期沾满国人献血的汉奸特务组织的真实面目。
它是一个为虎作伥、群魔乱舞的历史怪胎;它是一只作恶多端、令人发指的罪恶黑手;它是一个杀戮无数、沾满国人鲜血的魔窟。它就是抗战时期迫害了无数抗日志士的汪伪特工总部76号。《汪伪特工总部76号完全档案(图文版)》根据海内外多方解密档案,真实还原76号特务组织组建、行恶直至分崩瓦解的历史真相。
《汪伪特工总部76号完全档案(图文版)》:**章黑幕拉启汪精卫伪政权及其76号特务组织都是抗战爆发后在上海滩由日本侵略者拼凑而成,这是因为上海地区复杂的社会状况具有其孳生的条件与基础。当时上海的外国租界,依据清末中外不平等条约有关“租界协议”及租界当局获得之“治外法权”,脱离中国政府行政与法律管辖,成为化外鱼龙混杂之地。日本军阀及其特务浪人在此大肆进行侵略中国的活动,并与中国的特工组织开展了生死斗争。而日本在上海组建汉奸特务机构并扶植汪伪政权,目的就是以华制华,彻底征服中国,奴役中国人民。**节上海“孤岛”的形成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北方战场战事的不断扩大暴露了日军全面侵华的企图。国民政府统帅部不得不面对现实,确认现在已不再是谈论或战或和的时候,而是面临怎样打的抉择。战争的发展制造了一个促使中方下决心改变中H战局的契机,在饱经战火的东南要地又发生了一个不测事件,这就是导致中日战争全面升级的八一三淞沪抗战。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我国政治、经济重心所在,经济中心上海与政治中心南京相连的宁沪地区是中国当时的心腹要地。因此,上海便成为我国的东大门及保卫首都的屏障,在战略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上上海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因此一向被日本军阀视为侵略中国的人口要道,成为中日矛盾冲突的敏感地带。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日军就曾经攻击上海,借以转移人们的视线,以便巩固其在东北的侵略利益。接着又逼迫国民政府签订了妥协让步的《上海停战协定》,日军得以在上海地区驻扎大批海军陆战队,修筑大量战备设施。上海从此成为中日战争又一个潜在的爆发点。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日方虽然对我东南地区垂涎已久,但是由于当时战争集中在华北,在开战之时,日方并无在上海作战的具体计划,只考虑到了在青岛与上海两地派兵保护日侨的可能。所以其《对华作战计划》中写道,在情况不得已时才对青、沪作战,而所下达的“兵力编制及任务”,也只限于在平津及青岛附近的部署,尚未计划向上海派遣正规陆军。7月9日,日军参谋本部在其《处理华北时局要领》的命令中明确规定:“即使抗日行动波及华中华南,陆军仍以不出兵为原则。”华北战事爆发时,以长江方面为“警备区域”的日本海军第三舰队长谷川清司令官正在台湾指挥演习,闻讯后立即赶赴上海。7月11日,他在上海召集了“特别警备会议”,根据日本海军省7月8日下达的紧急训令,讨论海军“保护日侨问题”。会议决定将驻华海军分成三组特务舰队。上海方面由长谷川清亲自指挥。7月16日,长谷川清向日本海军军令部提出,认为有必要在上海、南京一带发动战争,全力消灭中国海空军,同时派遣陆军5个师团攻占上海与南京,将中国政府置于死地,以尽快结束战事。“如果局限战域,则有利于敌方兵力之集中,深恐将使我方作战困难。为制中国于死命,须以控制上海、南京为*要着。”8月4日,长谷川清又一次请求东京增兵上海。但得到的答复是“要慎重行事”,“待继续观察形势再作考虑”。8月7日上午,日海相米内光政向陆相杉山元送交了准备提交内阁的《请紧急派遣陆军进驻青岛、上海案》,但内阁并没有讨论这一提议。直至8月上旬末,日方的作战方针仍然是“陆军仅派至华北,为保护日侨可动用海军,务须陆军出兵上海”。但是,中国方面的情形就不同了。自一·二八事变以后,国民政府意识到日军如再由上海入侵,将轻易威胁国都南京,故而对宁沪杭腹地的防御计划给予了相当重视。出于自身防卫的需要,自1931年起,国民政府开始在这一地区构筑国防战备设施。经过数年的努力,花费了一百多万银圆的资财,修成了三道国防作战线。**条是上海至杭州国防线,第二条是吴江至福山国防工事(苏福线),第三条是无锡至澄江(江阴)国防工事(锡澄线)。到1937年,全部工程已基本完成。毫无疑义,这些战备工作就是为了对付日军的侵略。……
马振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长、研究馆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多部,代表作有《国民党特务活动史》《惨胜》等。陆军,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研究馆员,曾发表民国档案与民国史论文多篇,主编《日本侵华图志》(华中卷)。
印度通史大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陈恭禄编著的《印度通史大纲》共二十七篇,**、二篇叙述印度名称的由来,地理形势的影响及其史料与民族;第三至十篇...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9》内容简介:自《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06》出版以来,《解析》每年出版一本,形成品牌,受到新闻传播专业
渤海国史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这个被誉称为“东海盛国”的政权是靺鞨人的国家,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它的疆域、人口、民族、政治体制、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社会...
《天工开物:科技与方术》内容简介:《天工开物》 被科学视为巫术的中国古代数术文化,积累了中国人与大自然交往的经验和手段,恰恰
话说明朝那时候儿 本书特色 并不是堆砌的史料,加上冰冷的叙述,才叫做历史书。一本正经不等于枯燥乏味,历史本身其实很精彩。悠悠路编著的《话说明朝那时候儿》...
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 本书特色 邵燕祥是中国的杂文大家,有当代鲁迅之称,文学界、思想界上人人皆知的人物,有一定量的固定读者。《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一书是其从1...
《妈!这是我的人生》内容简介: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是个很难给出标准答案的问题。但肯定不是“狂热”地激励孩子,本书以母女二人的
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的西北民族关系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并论述了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对民族及民族...
《政治理论教程(第3版)》通过对构成政治学学科体系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范畴的系统解读,全方位地详尽阐述了盛行于现当代西方的各种
齐鲁--中国历史实录--中国叛乱实录 本书特色 七国之乱,巫蛊之祸,河阴之变,石敬瑭之叛,海陵政变,三藩之乱。齐鲁--中国历史实录--中国叛乱实录 内容简介 东...
两晋南北朝史-(全2册)-精校版 本书特色 《两晋南北朝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分政治史,社会经济、文化史两部分。系统而深刻地讲述了中国历...
罗马帝国衰亡史(修订版)(套装共6册) 本书特色 ★ 爱德华·吉本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本书由台湾翻译家席代岳译文★ 本书是2008年3月出版《罗马帝国衰亡...
非洲国五十年独立史-(全二册) 本书特色 本书是继根室《非洲内幕》之后,一本全面介绍非洲大陆政治、历史的扛鼎之作,虽然内容厚重,但阅读起来颇为轻松。 本书...
往事如金 本书特色 本书对数十位于1951-1975年间生活在桂林的越南师生进行了专访,并将他们“亲身所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口所述&rdquo...
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特色 《文史资料选辑(第155辑)》是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 内容简介 简介《文史资料选辑(第155辑)》是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EstablishedexpertsonKabukiaswellasyoungerscholarsprovideacomprehensivesurveyofth...
《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内容简介:“三国”与“建安”经历了一个从历史走向文学,从史实走向浪漫化的过程,这是一场迷人而又影响
共和国年轮书系:共和国年轮1992 内容简介 1992年初,被人们称颂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迈动他那轻盈矫健的步伐,开始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南巡。在南巡过程中,他发...
五岳游草 内容简介 本书写于万历25年,它不仅记述了各地的山川名胜、关塞险要、物产民俗,而且对当时的赋役漕运、农民起义、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的情况都保存了较丰富的...
唐代藩镇研究(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唐代藩镇问题的权威著作之一。作者从藩镇的类型分析入手,以坚实的史料依据和文献分析,用“藩镇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