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三十年来从事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小结。运用通变观点,以宏观思维为导向,微观考实为基础,借鉴皖学实事求是的朴学方法,注重内证、外证与文物考古成果的结合,在司马迁《史记》与中华文明、太史公生平疑案、今本《史记》版本溯源、《史记》断限以往诸说的检讨、《史记》叙事起讫的三次更张与全书主旨的迁变、《史记正义佚存》真伪辩正等“史记学”中重大问题上,均有所创获和突破,以论辩周详、考证审密、确见卓识、精辟独到为其特色。第五辑收入的《陶渊明传》、《李清照传》,是作者学习太史公史传文学,为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华民族杰出人物传》撰写的传记习作,亦颇传神。本书可供文史类本科生、研究生、文史工作者以及广大读者参阅。
袁传璋 (1940)男,汉族,安徽当涂人。1962年6月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留校任教。现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点负责人。兼任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特邀理事。“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系列”获安徽省高等学校“八·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承担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史记版本源流、叙事断限及主题迁变考论》。专长先秦汉魏六朝文学,尤精于《史记》。以“考证审密,确见卓识”,备受海内外知名学者赞誉。现正致力于《史记》叙事起迄与主题演变之研究。传略入载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世界名人录·有成就的人》第17版。
承接著明治維新以來的崛起,以及大正時代文化的發達。日本為何走向戰爭中?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日本進入昭和時代。此時的
《新常态下的心常态》内容简介:中国经济的危险到底在哪里?可能的引爆点又在什么方位?本书以问题为导向,详细排查中国经济发展过
权德与研究 目录 引言**章大历、贞元前后的历史文化背景**节开天盛世的政治、文化遗产一儒学法统损毁礼教纲纪松弛二唐王朝中央集权解纽,地方分权强化第二节大历、贞...
《数字上的中国》内容简介:今天,数字科技正在深刻改变世界,颠覆并重塑着经济社会运行的传统模式。在本轮数字化发展进程中,中国
转折因素:机遇和愚蠢怎样改变了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木马屠城:公元前1184年,特洛伊;十字架的陷落:1187年7月4日,哈丁角;赤足的乌合之众:141...
《戴老师魔性诗词课》内容简介:在2020年上半年,戴建业的最新作品《戴老师魔性诗词课》即将迎来上市,在这本书中,戴老师除了将他
《踏勘河西走廊古遗址》内容简介: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6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地
《道教与唐代文学》内容简介:唐代是道教发展的全盛时期,它对文学造成了极大影响。本书在大量的诗文和史实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道
《学者的术与道》内容简介:本书是李连江教授论治学的封笔之作。作者的《不发表 就出局》偏重谈如何在学术界谋生存,本书侧重讲怎样
先生的课程 本书特色 我们的老师还有如此气节风骨吗?我们的学生还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吗?我们的课堂还能如此精彩吗?读懂先生的学养、风骨、胆识、气节。先生之风,山高...
岭南历史文献 本书特色 《岭南历史文献》涵盖了岭南地方史料、岭南人物与著述、岭南出版物三部分的内容,全面、系统地叙述了岭南文献源流、岭南文献刻印、岭南文献聚散、...
《教育的唤醒:探寻实践哲学的教育方式》内容简介:“实践”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动力。人类存在政治实践,经济实践,伦理实践,
你所不知道的抗日细节 本书特色 作者对照大量中日双方史料,从细节入手,力图重建抗战史,不仅厘清了许多似是而非的疑问,还丰富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血肉,使得抗战史的...
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修订本) 本书特色 山东省嘉祥县武氏墓群石刻,是我国东汉时期武氏家族墓地的一组较完整而有代表性的石刻画像建筑群体,属于国务院1961年3...
本书从官僚政治制度的起源开始,一直写到帝国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在宋元以前部分没有作全面的铺叙,而是根据各个时期的特点,有
清史简述 内容简介 《清史简述(精)》是根据郑天挺先生1962年为 党校学员讲授清史的课堂记录整理而成的, 提纲挈领地介绍了自清朝入关后到鸦片战争前政治、 经济...
说倭传:清人笔下的甲午战争始末 本书特色 《说倭传》,全书三十三回,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全过程,起于朝鲜东学党之乱,迄于台湾军民拒日侵占斗争,其中重点描述了令人难...
鸡零狗碎的民国 本书特色 用零分作文的文笔、用*八卦的精神讲述一个喜感的民国!鸡零狗碎的民国 内容简介 袁世凯让郭三威为他察看祖坟,郭掐算了一番回答:“若称帝,...
历史常识 本书特色 什么是历史?作品从中国历史分期及其各阶段的发展概况;中国历史上常见的知识问题;中国历史上的史籍问题;为什么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作...
夏都绘影:庐山的浮华往事 本书特色 千百年来,是人类的足迹和创造赋予大山以灵魂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庐山所披挂的政治色彩正如庐 山忽晴忽雨、云牵雾绕的天气一样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