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斯万特·帕博所著
以现代分子手段,重探人类演化路径。
在“走出非洲”与“多地起源”的学说争论之间,持续追问“人之为人”的起源、演化与未来。
◎ 编辑推荐
从提取古埃及木乃伊的DNA到测序尼安德特人的全基因组;
从冷战时期的单枪匹马到全球大协作背景下的往来轶事;
古DNA领域奠基人的一手回忆,一线科研工作者的立体人生。
◎ 内容简介
1856年,也就是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的三年前,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以东约10千米处的尼安德河谷,清理采石场的工人发现了一个头盖骨和一些骨头。几年后,这些遗骸被鉴定为属于一种已经灭绝的古人类——尼安德特人。他们是谁?大约于3万年前消失的他们,是否与现代人类有过混血?我们体内是否还留存着尼安德特人的古老基因?
本书的作者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通过古DNA技术,大胆且严谨地探索了以上问题。《尼安德特人》既是他对古DNA领域从兴起到日趋成熟的第一手行业记录,同时也交织着一位科研工作者,真诚面对困惑、失败、质疑、成功与更多未知的精彩经历。从古埃及木乃伊到获得第一个尼安德特人线粒体DNA序列,再到发表第一个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从瞒着导师开展实验,到冷战时期前往民主德国获取样本,再到全球科研协作背景下的交流轶事——帕博在古DNA领域30多年的探索,在“走出非洲”和“多地起源”学说争论之间,拉开了研究古老基因变异如何影响现代人生理的序幕,也见证了一位好奇于古埃及学的医学生到人类演化科研项目组织者的成长。请跟随本书追本溯源,一探我们如何成为人类,又是什么使我们成为人类。
◎ 媒体推荐
帕博用第一人称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引人入胜的古遗传学研究发展,以及使该领域成为可能的技术革新。
——《科学》
《尼安德特人》展现了一个新兴科学领域的发展历史。
—— 卡尔·齐默,《纽约时报·书评》
如果有一个人的名字是与古DNA绑定在一起的,那非斯万特·帕博莫属……《尼安德特人》的出版及时,且行文流畅。必读推荐。
——《自然》
◎ 名人推荐
这是一本由传奇科学家写就的经典之作。我每次与斯万特·帕博博士见面都能感受到他的激情,相信本书一定会带给你一次不同寻常的寻踪问祖的穿越之旅。
——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
帕博用引人入胜的笔调,讲述了欧洲“尼人”基因如何流入世界各地现代人学业的精彩故事;看似匪夷所思,实则情理之中。有趣的是,我国近年发现的许昌人化石居然还发育出“尼人”特有的器官构造,令人深思。遗传学与古生物学联姻将精准描绘近代祖先的行走轨迹:是“走出非洲”,还是“多地起源”,抑或“边走边融”?
—— 舒德干,中国科学院院士
想了解人类的演化历史,想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解密这一过程的,《尼安德特人》绝对是上佳的选择之一。
—— 徐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透过尼安德特人这个独特的小窗口,我们得以窥视人类演化的过往历程。想知道是什么铸就我们现今的样子,或许,你可以翻翻此书。
—— 邢立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
了解我们从何而来,才能知晓我们将往哪走。认真回顾人类过往的历史,将会拥有更好的明天。
—— 王石,万科集团董事会名誉主席
我们的先祖是什么模样?我们人类为何成为如今这般?其间到底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我们从中又能学到什么经验教训?读读《尼安德特人》吧!了解逝去的历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
—— 徐小平,真格基金创始人
科学家是如何通过DNA的蛛丝马迹来寻踪“断案”的呢?这部重建人类演化史的“科学历险记”能给我们想要的答案。
—— 李昌钰,刑事鉴识专家
什么使人类独一无二?科学家坚持不懈寻踪尼安德特人DNA,用科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回望人类演化史的大门。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人类?看了此书你或许就会明白。
—— 黄晓明,演员
◎ 获奖信息
★入选《环球科学》2018年“最美科学阅读”榜单
◎作者
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演化遗传学家,古遗传学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德国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学会演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瑞典皇家学会成员,英国皇家学会外籍成员。2007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世界极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斯万特·帕博在尼安德特人的古D NA测序领域持续开展广泛且深入的研究 ,1997年与同事成功测得尼安德特人的线粒体DNA,2010年在《科学》发布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2022年荣获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在已灭绝的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研究与发现”。
◎译者
夏志,特聘研究员,深圳市高层次人才,科普写作者、翻译者。现任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作组(ICGC)协调人,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成员,兼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遗传学会科普专家,腾讯科普顾问,百度百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在国内外著名期刊杂志发表近...
(展开全部)
我希望在《自然》上发表的论文能激起足够的关注,从而让我获得更多来自民主德国的木乃伊样品,以便得到更多克隆并寻找有趣的基因,而非寻常的Alu序列。所以在《自然》发表论文几个月后,当罗斯季斯拉夫去东柏林为我安排再次采集木乃伊样品时,我以为会一帆风顺。不过他带回的消息令人不安。博物馆里的朋友都没有时间接待他,事实上,他们似乎都在故意避开他。最后,凑准某个家伙离开博物馆的时机,他将其堵在墙角质问。原来,《自然》刊登我的论文之后,民主德国秘密警察斯塔西(Stasi)出现在博物馆。他们在小房间里轮流审讯每个接待过我的工作人员,审问他们与我和罗斯季斯拉夫做了什么。因为引起了国家安全部门的注意,稍有常识的民主德国公民都不会再想和我们有任何瓜葛。
——引自章节:第三章 放大历史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种线粒体DNA,且无法与群体中的其他人交换线粒体DNA分子。线粒体DNA只能通过母亲传递,如果一位女性没有女儿,她的线粒体DNA血脉就会断绝,因此每一代中都有一些线粒体DNA血脉消亡。
——引自章节:第一章 尼安德特人横空出世
英语三级笔译考试真题精选 节选 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使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在传播先进的文化和科技方面,翻译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我国改...
作品目录魔镜――一个档案第一部分 绘画就是欺骗一 魔镜二 M・C・埃舍尔生平三 无法归类的艺术家四 生活与工作的反差五 作品的演
精彩摘录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引自第7页我一天也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
单复变函数 第2版 本书特色 This book is intended as a textbook for a first course in the the...
我以为,能与你到老:最美抒情诗人叶芝典藏诗咏-英汉·全彩 本书特色 ★ 叶芝,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佳作被诗人艾略特誉为“当代*伟大的诗人”★ 影响中国四...
《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研究》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组织开展的"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研
九三年 本书特色 《创美文学馆世界经典名著:九三年》是雨果*后一部重要作品。从1862年起,经过十年的酝酿和准备,方开始写作,于1874年竣稿出版。这部作品之所...
语文必读丛书:安徒生童话 本书特色 独特的艺术风格: 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童话的三个时...
方法技巧篇-手把手教你学写申论文-2013年最新版 本书特色 刘源编著的《手把手教你学写申论文》严格依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写的《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
1年级-小学奥数必备经典题360例 本书特色 **题型,精讲精练。源于基础,拓展思维。举一反三,掌握方法。1年级-小学奥数必备经典题360例 内容简介 奥林匹克...
秘密花园-文学名著英汉双语读物-第四级 本书特色 《秘密花园》是20世纪的美国女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的代表作,被一代代孩子们反复阅读,成为很多人童年时代...
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 内容简介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面临着承担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神圣使命。为肩负起这一使命,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无疑需要接受时...
考研英语词汇识记与应用大全-恋练有词-便携版 本书特色 《恋练有词:考研英语词汇识记与应用大全(便携版)》是由新东方大愚与朱伟、唐迟老师共同打造的考研英语词汇书...
英汉双语.中国人的精神 内容简介 在清末民初,有一位天才的文学家以外国文字名满海内外,而又以怪诞见称的,那便是辜鸿铭先生了。他是具备一流才智的人,而且*重要的是...
百家姓 内容简介 “姓氏”二字在秦汉以前,分别具有其各自的意义。姓源自母系社会,同一个姓的人与一个母系具有血缘关系。中国*早的姓,大都从“女”旁,如:姜、姚、姒...
烟画中国:星火抗战 本书特色 烟画是昔日香烟包装内附赠的一种小广告式硬纸卡,也是一种特有的历史产物。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七八十年内,烟画风靡全球,与邮...
寻找经验和思想之路 本书特色 本书是黄献国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从教20年多年来积累的许多从教的论文和文稿。特色之一是“作家足迹考”。他带教过的学员,许多已经是著名的...
中小学教师智慧锦囊丛书 把复杂问题变简单--数学教学100招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小学教师智慧锦囊丛书”之一,主要收录了100招中学数学课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
一年级下册-古诗文诵读-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校园读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针对经典古诗词的欣赏和诵读。选编了30首经典古诗词,从疑难字词注音及解释、内容赏析、写作特点等...
新概念英语国际音标与语音语调教练1MP3 本书特色 轻松有效学音标从新概念开始!跟私人外教快速突破标准国际音标。 新概念英语国际音标与语音语调教练1MP3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