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
邓晓芒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3
ISBN:9787108062581 定价:63.00元
康德是人类有史以来少数几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康德哲学两百多年来一直是国际学术界长盛不衰的话题,不仅在纯粹哲学的领域,在自然哲学、道德哲学、宗教学、心理学、逻辑学等领域,康德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与《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相比,《判断力批判》广泛地涉及了上述所有领域,视野更加开阔,而且构成了其批判哲学整体建筑的最后一块“拱顶石”。因此,不读懂《判断力批判》,就不能说真正读懂了康德,而“第三批判”也正是长期以来康德哲学研究的难点与薄弱环节。
本书以作者所译,杨祖陶先生校的《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初版,2005 年第4 次印刷)为读本,采取逐节讲解的方法,尽量追踪和重现出康德本人在写作该书时的思路;而在某些理解困难的地方则根据需要进行了逐句讲解,特别是最晦涩的序言和导言部分。经过这样的解读,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难点已基本上扫除了,这些讲解大都由作者在课堂上讲演的录音整理而成,保持了课堂讲课的现场感和生动感,同时配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和作者的即席回答;少数没有录上音的部分由作者补写完备。本书的这种讲法和写法,在国内还是第一次。
邓晓芒,1948 年生,湖南长沙人,1964 年初中毕业后即下放农村插队,1974 年返城,当过临时工、搬运工,1979 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的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哲学》主编。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的翻译和研究,旁及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学批评和艺术评论,关注中西文化和哲学的比较,创立了“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推动中国当代第三次启蒙。出版专著30 余部,译著8 部,成果多次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崇高和美在原则上都是一致的,即都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非概念的主观普遍性的愉快情感,本身都是纯粹的鉴赏判断。在它们那里,“想象力在一个给予的直观上就被看作对理性的促进,而与知性或理性的概念能力协和一致”。不同的是“美似乎被看作某个不确定的知性概念的表现,崇高却被看作某个不确定的理性概念的表现”。其内在差异在于,美无论如何属于主观,却仍然要想象客观对象(自然)自身具有适合于人的活动的合目的性形式,似乎它本身具有“美的属性”;而崇高则不可能也不需要有这种想象,相反,其前提是对象的“无形式”,因而对人的判断力和想象力施加“暴力”,其形式极端的不和谐、不合目的性,也就不可能纳入任何可为知性把握的形式中。由此,崇高首先就带给人的鉴赏活动一个暂时的阻滞,一种被拒斥的不快;但恰恰因此就刺激起人向一种更高的理性理念中去寻找依托。简单说来,作为诸认识能力的自由协调活动,美是想象力和知性相和谐,崇高是想象力和知性不能和谐,因而跳过知性而和理性相和谐;因此美具有某种“客观性”的假象,崇高则连这假象也没有,而明白地显示为主观想象力的合目的性运用。自然界中不存在绝对的大,而只是因为“我们的想象力中有一种前进至无限的努力,在我们的理性中却有一种绝对总体性即对某个真实的理念的要求,”而任何感官的尺度都不能适合这个理念,所以在这种紧张的张力中,便唤起了我们自身主体中的某种超越感官能力的精神情调,这就是崇高。所以崇高就是那种“哪怕只能思维地表明内心有一种超出任何感官尺度的能力的东西”。这就是康德对崇高的“量”的规定。在崇高中,想象力与理性的理念之间既不相适合但又努力协调一致的活动导致这样一种复杂的心情:“对一切感性的尺度与理性的大小估量不相适合的内知觉就是与理性规律的协调一致,并且是一种不愉快,这种不愉快在我们心中激起对我们的超感官使命的情感,而按照这一使命,发现任何感性的尺度都与理性的理念不相适合,...
——引自第243页
但也有这个立法支配不到的地方,这就是感性经验的那些材料的来源。知性只能在感性已经提供了经验材料的基地上行使权力,而不能自行提供这些材料。而提供这些材料的经验又不拥有这些材料的立法权。
——引自第91页
Thecontemporarychemistinterestedinpredictingthermochemicalpropertiessuchasthesta...
编辑推荐★精选知乎九年来的精彩匿名故事★抖音两百万赞★无数用户打卡追更★错过便再难相遇,遇到怎能不珍藏★天南海北、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他们,对陌生的你打开深埋心...
井下作业设备 内容简介 本书对井下作业中所使用的修井机、起升设备、循环设备、旋转设备、井口设备、修井辅助设备、落物打捞类工具、管柱解卡类工具、钻套磨铣、套管修理...
兰德尔·弗雷克斯,美国编剧。代表作《擒凶终结令》《人鱼帝国》等。著有《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張小嫻全世界華人的愛情知己。她以小說描繪愛情的灼熱與冷卻,以散文傾訴戀人的微笑與淚水,至今已出版超過四十本小說和散文集。她對人性的洞察,使她開創了一種既溫柔又犀...
Two professors combine their fascinating and cutting-edge research in behavioral...
英美读者称为励志书籍的爆笑经典。主人公亚历克西斯•霍尔热爱生活,精力充沛,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购物狂。在发现自己无意之中竟
《给孩子的故事》由著名作家王安忆选编。王安忆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早年从事儿童文学,现于复旦大学开设创意写作课程,于实践、教育两方面都有极为丰富的经验...
火车大博览-图说火车发展史 本书特色 19世纪初,早的实用蒸汽机车和早的铁路的出现在英国。1804年,理查德特里维希克(Richard Trevithick)展...
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
布莱恩·西布利(Brian Sibley),这一生对电影和奇幻故事都情有独钟。他已经为BBC连载和广播了许多的电台和电视节目,包括销作品《指环王》. 他前一部介...
作者简介查尔斯•巴尔(Charles Barr),曾为东英吉利大学电影学教授。现为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约翰•休斯顿电影与数字媒介中心客座教授,他还是在线刊物《电影...
方洛洛,一个讲故事的人,多年来“流窜”在各行各业,当过英语老师、艺人宣传、媒体记者......愿意讲个故事,道破你的心事。
小马宋本书发起人兼作者。前奥美助理创意总监。前蓝色光标策略总监。第九课堂创始人。2007年戛纳广告节铜狮奖获得者。文案类公众账号“中国文联”创办者。现任第九课堂...
郭平,男,江苏镇江人,1962年生于山东济南。1980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留校任教至今。*有《古琴丛谈》、《魏晋风度与音乐》、《印尼叙事》、《后...
罗玛,本名王静,生于南京。当过海军、纪念馆资料员、报社记者、编辑、执行副主编。出版有《重现的玫瑰》(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比比的大眼睛……我与狗的情感...
《权力游戏》一书是美国当代名记者海瑞克·史密斯所著。作者1962年开始为《纽约时报》在华盛顿采访,历经约翰·肯尼迪(1961~1963)、林顿·约翰逊(1963...
李心培,生于1947年,土生土长的北京老太太。为了实现环游世界的梦想,60岁退休后她开始从零学习英语,并取得了华尔街高级英语口语证书。她用6年时间,游历39个国...
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治疗与调养 本书特色 正视健康危机更年期我不怕现代人慢性病中西医治疗与调养给你正确知识健康一把抓本书结合中西医创新疗法,介绍更年期综合征...
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开放性全球化观与中国法律哲学建构论纲 内容简介 全球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过程,而毋宁是一个既依凭民族国家又脱离民族国家的社会变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