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一定是来自此前已有技术的新组合。
技术的三个定义:• 技术是实现人的目的的一种手段。• 技术是实践和元器件的集成。• 技术是可供某种文化中利用的装置和工程实践的集合。
重新域定(redomained),是指以一套不同的内容来表达既定的目的。重新域定不仅提供了一套新的、更有效的实现目的的方法,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意味着技术的颠覆性改变。
标准工程是执行一个新项目时,在已知可接受的原则下聚集方法和设备的过程,是对已有技术的新的计划、试制和集成过程。
本书讨论的议题是,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
一个好的开篇也许应该先这样问:关于技术,我们真正知道些什么?读者可能期望从这里就可以直接得到答案,但那是不可能的。
没有什么比看到两个蒸汽机之间发生可以繁衍的联姻,让我们这个会痴迷机器的物种更期待的了,而这现在居然成真了。如今机器被用来生产机器了,同时它又变成了以后同类机器的父母。当然,距离机器间的联姻与调情、求爱和婚配看起来还非常遥远。
技术的建构不仅来自已有技术的组合,还来自于对自然现象的捕捉和利用
所有的技术都会利用或开发某种(通常是几种)效应或现象。
生物对基因加以编程从而产生无数的结构,技术对现象加以编程从而产生无数的应用
它们基于的现象是属于行为性的或制度性的,而非物理性的。
现象是所有技术的来源,技术的本质隐藏在为达成目的而去组织、协调现象的过程之中。
揭示新现象有三种途径:• 重新关注在实验过程中被忽略的细节。• 通过理论与推理寻找现象的蛛丝马迹。• 某种尝试的副产品。
最近,经济史学家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就提出,技术是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而推进的。他是这样阐述的:“过去400年呕心沥血的知识积累,辅之以社会的、科学机制的推动及知识扩散,共同奠定了工业革命和现代技术的基础
某种形式的共性,或者是可以使共同工作成为可能而共同固有的能力,可以定义为一个技术集群,对于这种集群或技术体,我们称之为域。
单个技术之于技术体,就如同程序之于编程语言一样。
无论是烹饪还是工程的语法,都不仅作为规则存在,还必须作为一套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潜经验(unspoken practices)存在,因为实践知识(practical knowing)可能没办法用语言进行充分的表达
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什么是静止的,待完成的东西随着域的演进及其基本现象边界的扩展而不断变化着。
设计即表达。
设计就是关于解决方案的选择。
一个解决方案如果被使用的次数足够多,它就成了一个模块,并因作为适用于标准用途的模块而具有包容性,它自己也成了一项技术。
发明有两大模式:• 肇始于链条的一端,源于一个给定的目的或需求,然后发现一个可以实现的原理。• 发轫于链条的另一端,从一个现象或效应开始,然后逐步嵌入一些如何使用它的原理。
那些有利的适应会被选择,并被积累下来,从而产生新的物种。
技术体的发展不是某个人或一小部分人能够推动的,而是需要众多的相关利益群体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
接下来,一旦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因为行业秘密在技术体中领先了,这个地区就会处于更领先的地位。成功会接踵而来,形成对技术的地方性聚集作出的积极反馈或者收益递增效应。一旦一小群公司聚集在新的技术体周围,它就能吸引更多的公司。这就是为什么新的技术体会在一个或两个特殊区域聚集起来,并且很难被挑战。其他地区当然可以为这个新的技术体作出他们自己的贡献,比如参与产品制造或技术改进,但它们不会再有大规模的原创动作了,因为能够提供继续突破所需的详细认知的原产地不在那里。
。对一项技术的深层认知可以被利用到另一项技术的深层认知中。所有这些都会造成国家间的竞争。技术的发生始于对现象的深入理解,而这将逐渐内嵌为一套寓存于人的、地方性自我建构的、深邃的共同认知(shared knowings),并将随时间而发展。这就是在科学上领先的国家在技术上也会处于领先的原因。因此,如果一个国家希望能够引领先进技术,它需要的不是投资更多的工业园区或含糊地培养所谓“创新”,它需要建立其基础科学,而且不带有任何商业目的。它应该在稳定的资金和激励安排下养育那样的科学,让科学在一些初创的小公司中自己实现商业性的发现,并受到最少的干扰,要允许这些新生的冒险者成长、萌发,允许这门科学及其商业应用播种新的颠覆性改变
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创新的另一个切面。事实上,我们可以将前面4章看成是关于创新的详细解释。这里没有一种单一的机制,而是大约4个相互独立的机制。创新存在于新的解决方案转变为标准工程的过程中,其间包含着许许多多微小的进步和修正,它们累积在一起共同推动着实践前进;创新存在于由发明引发的根本性新技术产生的过程中;创新存在于这些新技术在改变内部组件或者结构深化时,因增加组件而获得发展的过程中;创新还存在于技术体从出现到随时间而发展,最后创造性地改变了那些与之遭遇的产业的过程中。
新元素(新技术)的构成来自于那些已经存在的元素,而这些新元素又能为进一步的建构提供建构模块。
自创生
机会利基
机会利基的出现召唤新技术的诞生,绝大多数机会利基的产生缘于技术自身,这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每个技术通过它的存在建立了一个能够更经济或更有效地实现其目的的机会。• 每项技术总是需要另外的支撑技术来制造它,这些支撑技术又需要它们自己的次级支撑技术。• 技术经常引发间接性的问题,这会产生需要提供解决方案的需求或者机会。
我一开始就曾说过,这本书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关于技术的理论——“一组连贯的一般命题”,并希望借此能够提供一个帮助我们理解“技术以及技术怎样在这个世界存在”的框架。我尤其希望建立一个技术自己的进化论,而不是一个从技术之外借用的理论。但是这样做的结果,用达尔文的话来讲,将会带来一场“持久的争论”,为此付出的代价将是不断地进行重述,那么现在就让我先就这个理论再做一次扼要概括吧。
在繁衍性经济中,竞争优势不仅只是来自于资源储备及将这些转变为最终产品的能力,而且来自将深层知识储备转化到新的战略性组合的能力。
生活万象(上)-爆笑十万个为什么 本书特色 《生活万象》分上、下两册,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出发,对隐藏在生活中的百科小知识进行解答。为什么在黑暗中脱毛衣会看到闪...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木偶戏 本书特色 我国的木偶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喜爱。如今木偶戏已从民间走向专业化,造...
玩转地理:奇妙的森林(领略地球风貌 培养环保意识) 本书特色 本系列丛书为青少年科普读物,能让青少年了解关于地理相关知识,拓展视野,图文并茂,文字通俗流畅,融知...
海豚绘本花园:四个红苹果 本书特色 《四个红苹果》属于儿童读本,由大卫·麦基编著。讲述了苹果树的快乐是属于大地的。四个红苹果带来的快乐,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兔子本...
《红烛 死水》内容简介:《红烛》是闻一多首部诗集,1923年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收录诗作62首。《死水》于1928年由上海新月书店出
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版古怪趣事1000问 (组套全2册)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7-10岁 美国国家地理品牌响亮,具有无比的市场号召力; 天文地理之“广博性”加“...
《采购那些年,采购那些事》内容简介:本书首先描述了当今人们对采购的误解;接着提出了做好企业采购需要的五项管理、四大法宝、四
空气污染知识读本-关注雾霾.关爱健康 本书特色 全书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空气里的那些污染物——你了解吗”“污染物——哪儿来的”“空气质量好坏——如何评判”“空...
《生命的成形》内容简介:为什么女性备孕阶段就要开始补叶酸?青春期很多孩子经历过的骨折,为什么很多发生在手臂长骨上?人体为什
北极探险-男孩探险生存秘籍 本书特色 如何正确地穿越冰雪茫茫的极地冰原?如何能在北极熊大而有力的手掌下逃生?如何在寂寞和恐惧的包围中寻找北极点的准确位置?你是喜...
上帝的错觉 本书特色 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是世界上*著名的无神论者——道金斯——以严谨而机敏的方式重新审视了上帝,他驳斥了宗教的主要论点,并论证了宗教所宣扬的至...
酷酷猴历险记-李毓佩数学童话总动员-附赠解密卡 本书特色 《李毓佩数学童话总动员》共有五个系列、24部作品,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趣味数学王国。在这个数学...
中华童蒙诵读本-含光盘 本书特色 北京阳光润智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华书局推广经典教育的直属部门,依托中华书局丰富的作者资源,承续中华书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夙...
《Python 3学习笔记(上卷)》内容简介:经过9年的发展,Python 3生态已相当成熟。无论是语言进化、解释器性能提升,还是第三方支持
《光的秘密》内容简介:光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虽然人们很难触摸到它,但它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究竟光里蕴藏着什么秘密
《基因革命》内容简介:癌症预防、减肥、心理创伤、保健品、怀孕、饮食、运动……基因如何影响着我们,我们对基因的影响又是怎样?
《篮球运动身体训练指南》内容简介:优秀的身体素质是运动水平得以良好发挥的必要支撑。《篮球运动身体训练指南》在分析篮球运动特
黑夜天文观测 本书特色 ◇想了解神秘的北极光吗?◇我们为什么只看到月亮的一面呢?◇你能数出多少个星座? 从古老的恒星穿梭到稍显年轻的行星,从令人神往的星座飞跃到...
《爸爸决定女儿一生的10个秘密》内容简介:本书用大量数据和临床经验向爸爸们展示:如何加强或重建你和女儿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父
《英国史》内容简介:本书简要概述了英国自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至当代的历史,主线为英国社会与政宪体制的发展史,其中清楚地展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