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一定是来自此前已有技术的新组合。
技术的三个定义:• 技术是实现人的目的的一种手段。• 技术是实践和元器件的集成。• 技术是可供某种文化中利用的装置和工程实践的集合。
重新域定(redomained),是指以一套不同的内容来表达既定的目的。重新域定不仅提供了一套新的、更有效的实现目的的方法,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意味着技术的颠覆性改变。
标准工程是执行一个新项目时,在已知可接受的原则下聚集方法和设备的过程,是对已有技术的新的计划、试制和集成过程。
本书讨论的议题是,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
一个好的开篇也许应该先这样问:关于技术,我们真正知道些什么?读者可能期望从这里就可以直接得到答案,但那是不可能的。
没有什么比看到两个蒸汽机之间发生可以繁衍的联姻,让我们这个会痴迷机器的物种更期待的了,而这现在居然成真了。如今机器被用来生产机器了,同时它又变成了以后同类机器的父母。当然,距离机器间的联姻与调情、求爱和婚配看起来还非常遥远。
技术的建构不仅来自已有技术的组合,还来自于对自然现象的捕捉和利用
所有的技术都会利用或开发某种(通常是几种)效应或现象。
生物对基因加以编程从而产生无数的结构,技术对现象加以编程从而产生无数的应用
它们基于的现象是属于行为性的或制度性的,而非物理性的。
现象是所有技术的来源,技术的本质隐藏在为达成目的而去组织、协调现象的过程之中。
揭示新现象有三种途径:• 重新关注在实验过程中被忽略的细节。• 通过理论与推理寻找现象的蛛丝马迹。• 某种尝试的副产品。
最近,经济史学家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就提出,技术是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而推进的。他是这样阐述的:“过去400年呕心沥血的知识积累,辅之以社会的、科学机制的推动及知识扩散,共同奠定了工业革命和现代技术的基础
某种形式的共性,或者是可以使共同工作成为可能而共同固有的能力,可以定义为一个技术集群,对于这种集群或技术体,我们称之为域。
单个技术之于技术体,就如同程序之于编程语言一样。
无论是烹饪还是工程的语法,都不仅作为规则存在,还必须作为一套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潜经验(unspoken practices)存在,因为实践知识(practical knowing)可能没办法用语言进行充分的表达
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什么是静止的,待完成的东西随着域的演进及其基本现象边界的扩展而不断变化着。
设计即表达。
设计就是关于解决方案的选择。
一个解决方案如果被使用的次数足够多,它就成了一个模块,并因作为适用于标准用途的模块而具有包容性,它自己也成了一项技术。
发明有两大模式:• 肇始于链条的一端,源于一个给定的目的或需求,然后发现一个可以实现的原理。• 发轫于链条的另一端,从一个现象或效应开始,然后逐步嵌入一些如何使用它的原理。
那些有利的适应会被选择,并被积累下来,从而产生新的物种。
技术体的发展不是某个人或一小部分人能够推动的,而是需要众多的相关利益群体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
接下来,一旦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因为行业秘密在技术体中领先了,这个地区就会处于更领先的地位。成功会接踵而来,形成对技术的地方性聚集作出的积极反馈或者收益递增效应。一旦一小群公司聚集在新的技术体周围,它就能吸引更多的公司。这就是为什么新的技术体会在一个或两个特殊区域聚集起来,并且很难被挑战。其他地区当然可以为这个新的技术体作出他们自己的贡献,比如参与产品制造或技术改进,但它们不会再有大规模的原创动作了,因为能够提供继续突破所需的详细认知的原产地不在那里。
。对一项技术的深层认知可以被利用到另一项技术的深层认知中。所有这些都会造成国家间的竞争。技术的发生始于对现象的深入理解,而这将逐渐内嵌为一套寓存于人的、地方性自我建构的、深邃的共同认知(shared knowings),并将随时间而发展。这就是在科学上领先的国家在技术上也会处于领先的原因。因此,如果一个国家希望能够引领先进技术,它需要的不是投资更多的工业园区或含糊地培养所谓“创新”,它需要建立其基础科学,而且不带有任何商业目的。它应该在稳定的资金和激励安排下养育那样的科学,让科学在一些初创的小公司中自己实现商业性的发现,并受到最少的干扰,要允许这些新生的冒险者成长、萌发,允许这门科学及其商业应用播种新的颠覆性改变
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创新的另一个切面。事实上,我们可以将前面4章看成是关于创新的详细解释。这里没有一种单一的机制,而是大约4个相互独立的机制。创新存在于新的解决方案转变为标准工程的过程中,其间包含着许许多多微小的进步和修正,它们累积在一起共同推动着实践前进;创新存在于由发明引发的根本性新技术产生的过程中;创新存在于这些新技术在改变内部组件或者结构深化时,因增加组件而获得发展的过程中;创新还存在于技术体从出现到随时间而发展,最后创造性地改变了那些与之遭遇的产业的过程中。
新元素(新技术)的构成来自于那些已经存在的元素,而这些新元素又能为进一步的建构提供建构模块。
自创生
机会利基
机会利基的出现召唤新技术的诞生,绝大多数机会利基的产生缘于技术自身,这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每个技术通过它的存在建立了一个能够更经济或更有效地实现其目的的机会。• 每项技术总是需要另外的支撑技术来制造它,这些支撑技术又需要它们自己的次级支撑技术。• 技术经常引发间接性的问题,这会产生需要提供解决方案的需求或者机会。
我一开始就曾说过,这本书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关于技术的理论——“一组连贯的一般命题”,并希望借此能够提供一个帮助我们理解“技术以及技术怎样在这个世界存在”的框架。我尤其希望建立一个技术自己的进化论,而不是一个从技术之外借用的理论。但是这样做的结果,用达尔文的话来讲,将会带来一场“持久的争论”,为此付出的代价将是不断地进行重述,那么现在就让我先就这个理论再做一次扼要概括吧。
在繁衍性经济中,竞争优势不仅只是来自于资源储备及将这些转变为最终产品的能力,而且来自将深层知识储备转化到新的战略性组合的能力。
《盲眼钟表匠》内容简介:我们从哪里来?为什么是今天这副模样?人人都自以为懂的进化论究竟是怎么回事? 《自私的基因》之后,道金
大英儿童百科全书:11N-O 本书特色 专为4-12岁孩子量身打造,具可读性的儿童百科!堪比绘本的手绘插图,难以逾越的叙述文本,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大英儿童...
自然科学与技术-不列颠少儿百科全书-2 本书特色 to china's young readers写给中国的小读者the publication of my f...
甜甜的乳汁:儿童科普胶片书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互动性很强、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的游戏科普图书。在“放大镜系列”里,用书中提供的神奇的“放大镜”,孩子可以进入隐...
《你怎么了》内容简介:在书中,作者讲述了自己多年浸淫神经学领域所经历的趣事及人生感悟,给读者分享了那些或辛酸或富有戏剧性或
我们周围的秘密-4 本书特色 本书从青少年身边的环境和事物入手,由浅及深地讲述了一些常识性知识,内容涵盖动植物的生长及其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地球的结构和地质特点...
《现代教育和古典文学》内容简介:本书共收录了艾略特于1919年至1936年期间的20篇评论文章和演讲稿。同样致力于诗剧创作的艾略特在
《生命在于静止:有趣动物的冷知识》内容简介:猴子喝醉酒之后,或许就再也不会碰酒了,所以,它比大多数人还聪明——达尔文。这是
溫度不只是數字,還有更深層的意義。溫度保持穩定,對我們很重要;然而,生命適應各種溫度的彈性超乎您的想像!深海熱泉附近的11
维尔穆特讲的克隆的故事-035 本书特色 在黄新荣编写的这本《维尔穆特讲的克隆的故事》里,我们邀请世界上**个培育出克隆羊“多利”的科学家伊恩·维尔穆特...
数学的奠基者-10位近代数学家的故事 本书特色 “数学大师”5卷本丛书记录了从古至今的50位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师。这些数学大师都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新...
《快乐编程:青少年思维训练》内容简介:Scratch是一款面向青少年的图形化编程软件,由麻省理工学院主导研发。使用该软件编程就如同
恐龙图鉴小百科---奇奥恐龙公园 本书特色 本书为《恐龙图鉴小百科》丛书的一本,本套丛书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提供一个创新实用的学习方式。我们希...
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第5册 本书特色 《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是一部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普著作。相对目前同类作品,该作品内容更加丰富,语句更为生动,视角更为新颖。李学...
小身材.大智慧-装在口袋里的博物馆-(全30册) 本书特色 ★ 64开平装,适读年龄3-105岁,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编者集合了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 画面精美、...
小牛顿科学与人文为什么藕断了丝却不断?/成语中的自然植物 本书特色 “叶落归根”“松柏后凋”“萍水相...
博物学家和孩子们的海边漫步-彩色插图版 本书特色 全书太难啃,儿童科学太简单,这个漫步系列的科普书刚刚好。精美清新的全彩手绘插图,唤起了童年与动物植物作伴的回忆...
漫画宇宙简史-给孩子的漫画简史 本书特色 《漫画宇宙简史》专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讲述了关于宇宙的前沿知识,包括目前天文物理中核心的知...
告诉我什么是重量?-藏在身边的科学 本书特色 藏在身边的科学(全8册)这是一套适合3-6岁儿童阅读的绘本,共8册:《告诉我什么是重量?》《告诉我为什么会下雨?》...
《房地产销售人员销售口才与销售技巧超级训练》内容简介:本书采取“大讲堂”的形式,精心挑选了房地产销售过程中的各种常见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