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认识史告诉我们,每一门科学的诞生都有一个过程。首先出现的是关于某一科学对象的零散的知识,这些知识往往同其他多门科学的知识混在一起,而且这些知识瑕瑜互见,真伪难分。其次出现的是具有一定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即出现了关于某一科学对象的理论,但这些理论还缺乏足够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当关于某一科学对象的真实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出现时,这门科学就诞生了,当然,所谓真实性或真理性、完整性都是相对的,都是一些过程;而且一门科学诞生以后,它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认识的发展而经历或大或小的变化,永无止境。作为一门科学的人学可以说正处于方生未生之间。
人学的对象就是人,这个对象应该说是再清楚不过了。但是奇怪,思想家们从古至今不知发表了多少关于人的观点和理论,作为科学的人学却一直没有诞生,这可能是由于人自己研究自己时,自我意识太强,难于坚持客观的态度,所谓“当局者迷”。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社会科学和精神科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思想指导,马克思本人也发表了丰富的人学思想,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人学。中国理论界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自觉地把人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和建设。20多年来,人学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除了大量关于人学的论文和专著之外,也出版了几本表述人学的科学体系和人学思想史的专著,这些专著都是建立科学的人学的尝试,但像我们这套书那样把人学理论和人学史结合起来编写在我国还是**次。这是建构人学的科学体系的一次新的尝试。
我们在研究人学的科学体系的过程中深感人学的科学体系的建构与人学史的关系十分密切,人学的大量内容要从人学史中摄取,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如何也要参考人学史中的论述。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学史就是人学的科学体系萌芽、发育、诞生和发展的历史。因此,我们认为,如果能把人学的理论和历史结合起来,形成一套书,也许能使人学科学的成熟性大大提高一步,并为高校的人学课程提供一套较完整的参考教材。这种想法得到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人学理论与历史》于1997年作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项目立项。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办公室大力支持,提供了出版资助。经过陈志尚、赵敦华、李中华三位主编和其他撰稿人员的辛勤努力,今天,《人学理论与历史》终以《人学原理》《西方人学观念史》《中国人学思想史》这三本书的面貌呈现在广大读者眼前。
设想与设想的实现总是有距离的,这三本书并不能完整地体现人学的理论与历史。人学的历史应包括全世界各国的人学思想史,至少东方和西方的人学思想史。但我们在东方只讲了中国,在西方只讲了古希腊、古罗马和西欧,尤其是没有关于马克思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学思想的介绍与研究,这更是一个不小的缺陷。至于这三本书所展示的内容是否已臻完整、严密、成熟,仍然是可以商榷的。但是,无论如何,这三本书的出版总是一种新的尝试,这不仅表现在这种设计上,而且表现在每一本书的内容也各有其特色。每位主编对此均有所说明,我在这里就不多饶舌了。希望广大读者,特别是人学研究的爱好者和专家给予批评和指正。
这套书的写作和出版得到了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文放同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原主任王新华同志,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办公室主任张兆民同志,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社科中心岳民英同志以及其他同志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我谨代表编委会和全体作者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没有他们的支持和指导,这套书是难以出版的。
人学是21世纪的新兴学科,但是之前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没有把人学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卡恩在《人学导论:关于人的整体的研究》一书中列举了14门与人学有关的学科,并说,人学本身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和专业 ,因为它具有相对于其他任何专业和学科的中立性和普遍性。故此,本丛书试图从东西方的不同角度全面考量人学,以使读者对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所启发。本书也可供人学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参考。
陈志尚,男,1935年5月生于上海,汉族。1952年江苏省立上海中学高中毕业,1952-1956年在中央重工业部任科员。1956-1961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毕业后留校执教至今,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1984-1987年,曾兼任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处长、社会科
《基督教神圣谱》收290条目,每条均以中、英、法、西、德、意六种文字(少数兼收其它文字)的异名相互参照,统一于中文的音译名字
像我这样轻松地生活:找到自己生活的好节奏 本书特色 你是否为了让自己心安,在包包里塞进过多的东西,变得寸步难行。人和物品的邂逅,和人与人之间的邂逅很相似。而他*...
晚明思想史论-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晚明思想史论》论及晚明佛学的复兴、西学东渐等,纵横捭阖,视野宏阔,是史有定评的思想史名著。附录《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史概论》,两...
中国古代方术丛书-中国古代签占 目录 引言**章 从《易》占到签占一 中国占卜术的源头二 《周易》签占三 《易》占的衍变:《易林》和《灵棋经》四 民间诸神系统及...
本书由四部分组成:一是《造像量度经》的标点本,本经是说明佛教造像法度的经典,原属藏传佛教系统,自清代汉译后,对汉化佛教的
大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学》原文结合注释和今译,并加以点评。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对生命的体悟,启人心智,发人深省。书中生动的故事和质朴的哲理将影响无数人的...
与庄共舞-人生的自救之道 本书特色 《庄子》成书以来影响了无数人,其中的很多成语、俗语至今被广泛使用。但是《庄子》原书艰涩难懂,其深刻的思想内容较难有效地被世人...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内容简介 弗洛伊德是性学之父、对20世纪人类有划时代影响的思想大师。拥护他的人认为他是西方*伟大的哲人、科学家,对哲学、心理学、美学和今...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本书特色 本书是韦伯*具影响力的著作,是他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的**部。韦伯力图使用分析统计数字确立一个事实,即资本主义的商业精神和成...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6 本书特色 本卷为《论丛》第六册,专关宋代以后之学术,含有元一代,以迄明初。其黄东发、王深宁、吴草庐三家学述,论朱学之流衍,可见元初学术思...
人生有何意义:胡适谈人生 本书特色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在批判旧的思想,开创新文化方面有很大的贡献,特别是倡导文学改良、整理国故、民主与人自由、科学与实...
智者的思路-禅门公案精解百则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精心编著的禅宗文化普及读物。该书从数以万计的历代禅门公案中,精选*有代表性,且流传广远的一百则,辑录原文,详加...
牟宗三哲学研究-道德的形上学之可能 本书特色 《牟宗三哲学研究:道德的形上学之可能》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牟宗三哲学研究-道德的形上学之可能 目录 绪论**章 ...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四) 本书特色 本丛书囊括了一代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六十年来论述中国历代学术思想的所有单篇论文。丛书分三编,上编自上古迄先秦,中编自秦汉迄唐五...
忏悔录 本书特色 《忏悔录》是奥古斯丁在希波出任教职时著述而成的,发表于401年,是西方文学史上**部重要的自传。该书以承认天主的伟大,追述自己的卑微,歌颂基督...
本书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大手印心性修炼的诸多窍诀,并进行了通俗地诠释。作者依托对香巴噶举大手印文化的研究,结合自己的实践
刘大钧(1943-),山东邹平人,国际著名易学家,现为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第一学术带头人,教育部
汉唐国家祭祀形态与郊庙歌辞研究 本书特色 《汉-唐国家祭祀形态与郊庙歌辞研究》由张树国著。汉-唐时代制作了大量乐舞和歌诗,作为国家祭祀仪式中*有艺术性的部分,主...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特色 我们选择的哲学问题是人类心灵思考的永恒问题,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哲学家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答案,但一个接着一个被推翻、被修改、被重写。哲学史展...
南怀瑾-药师经的济世观(新版21.00) 本书特色 《药师经的济世观》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药师经》的讲记。作者联系人生经历和世间万象,对佛教历来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