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拾遗》旨在认识和研究旧县的镇情、地情,记述历史发展规律和成败得失。李善雨先生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实事求是地记述家乡旧县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文、风土等方面的历史纵横,系统地反映了旧县面貌,堪为一部地方的百科全书。
李善雨著的这本《古城拾遗》概述了旧县古镇的历史,古镇风情,民俗与规矩,族规、家规、文化、传统等。书中的传说故事和旧县的名优小吃等,写得有声有色,有趣有味,不但弥补了旧县史志的短板,也丰富、充实了旧县历史章篇。可以说上至古稀老人,下至青少年,阅后都会受益匪浅。
《古城拾遗》:泰和县城时期,城池是四门四关(即东门东关、北门北关、西门西关、南门南关),后因沙颍河河水泛滥和河身拓宽,大南门和南关陆续塌陷,后开建小南门、小南关,人们习惯称五门五关。后来,还只有四门四关(即东门东关、北门北关、西门西关、小南门小南关)。古代建城池讲究风水,相传旧县的风水是风口西北,水口东南,即风从西北进,水从东南出。城池原设五关五门,又建有五座庙。东门有火神庙,建于明朝。北关外建有奶奶庙(娘娘庙)。西关外有三官庙(道教),建于清代,后系李氏家庙。南关有龙王庙,始建不详。小东关外有东岳庙。东岳庙规模很大,有山门(庙门)、厢房、大殿房屋百余间,僧侣近百人,庙地几百亩。东岳庙香火兴旺,庙内还设有阎王殿。栩栩如生的小鬼小判,对生前打公骂婆、不孝敬父母的儿女和媳妇,下油锅,过奈河桥等,并暗设机关(暗器),进门一不小心动着机关,将被绳索套头,特别阴森可怕。以前老人经常警示人说:一人不进庙,怕触动机关;二人不观井,怕被人推入井中杀害。东岳王为铜像,内藏金心。在龙王庙东南角有小(花)玉皇庙,后塌河中。东门外有小关帝庙,镇西北角有大玉皇庙,建于明代,庙院内有一人合抱粗的松柏。海子沿街有小铁佛寺。旧县河南岸王湾的奶奶庙,建期不详。旧县古称五门五关十大庙,实际有十一座庙:龙王庙、花玉皇庙、关帝庙、东岳庙、火神庙、小关帝庙、奶奶庙、玉皇庙、铁佛寺、三官庙、王湾奶奶庙。全年有四大庙会,分别是正月二十二东岳庙,三月三沙河南岸王湾奶奶庙会,三月二十八关帝庙会,十月二十二东岳庙会。除王湾奶奶庙会外,由于东岳庙、关帝庙的消失,逢会时,人们都到白果树烧香祭神,统称白果树会。龙王庙对岸还有山陕会馆。北关内有清朝康熙十六年(1677)建的清真寺,已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完好。火神庙街南头建有朱氏祠堂,后花园内有一“同善社”。传说辖口是一块风水宝地,系龙头凤尾之象,龙头就在龙王庙后(即原先的大街口处),凤尾在西关外三官庙前,龙头吸东海水,凤尾摇摆昆仑山。它的风水之处在龙头与凤尾,即龙王庙到三官庙,中间是顺河街,地程相悬近丈高。别的地方都是西高东低,唯有旧县这段东高西低,只有一里之遥,就悬殊丈余。另外此地北有凤凰台(即后有山),南有沙河(即前有水),古人讲它是块风水宝地。1933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土匪火烧旧县集后,由李正坤当“寨长”,重建城墙、城楼和护城河(也叫寨海子)。并在城墙的西北角北城墙、东北角及朱祠堂后建四座炮楼,炮楼高达20余米,二层砖木结构,四方形,可容纳二十余人。城门楼石基砖墙,高10余米,宽7余米,拱形,外有吊桥,两扇大木门。升起吊桥关住大门,行人难入。城门楼和炮楼都设有大炮(本地叫火冲子,是一个1米多长,直径约40厘米,生铁铸成的圆筒,里边装有火药及铁渣等,能射到20米以外,有一定的杀伤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都还存在)。东、北、西护城河宽50多米,水深2米多,南边靠沙河,绕旧县城墙四边而建。古城威武雄壮。古城内有东大街、中大街(顺河街)及北大街(后叫碗店街),形成丁字形街道。这两条主干道都是青石条铺路,从东大街向东南“小东关”是条七十二座磨盘街,有七十二盘红石磨坯子铺成,是通往白果树及县城的必经之路,火神庙向南,到沙河边是火神庙街,后南头又叫磨行街。碗店街东有金家后坑,西边有后花园坑。那是按风水“有水则灵”的学说而建,为古镇的“肾水”,求灵气之旺。两坑以前都有水,清澈见底,每逢夏秋季,真是荷花满塘,菱角满坑,鱼儿畅游,鸟语花香,风景怡人,一派兴旺之景象。旧县城外有小东关街、东门外街、北门外街、沿海子崖街和新街,从东大街、中大街到西大街直延伸到翟湾,号称旧县三里地的长街。顺河中街与北街在栅栏门汇合处形成丁字形街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顺河中街设伪镇公所,向西路北有朱家胡同、花园小路和李家胡同,是后花园人通往顺河大街的通道。古旧县镇是兵家必争之地。行军走洼大路只见狼烟不见人马,是军事家根须所建,历史悠久,修建具体时间无法考证。早在1140年顺昌知府陈规与东京副留守刘铸重创金兀术精锐劲旅,史称顺昌大捷。金兀术被赶到沙河以北,与宋军相持数十年。1947年,刘邓大军经旧县渡沙河、过淮河,千里挺进大别山。……
李善雨,1941年生,中共党员,太和县旧县镇老顺河街人。少年读书。于1961年毕业于太和县水利学校。后先后工作于太和县水利局、园艺场等单位。1988年,在太和县政府开办的薄荷油经销公司任业务经理;1990年,任太和县农药厂厂长兼安徽农化新技术研究所副所长;1996年,太和县农药厂改制,任董事会董事长兼工会主席,兼任与安徽农业大学联办的合肥新农化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经理(法人)。2000年返回太和县农药厂工作至退休。曾担任太和县商会副会长、太和县供销员协会副会长等职务。2012年任旧县镇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法人代表。工作期间,多次获得中共太和县委、县政府,阜阳行署,安徽省经济委员会,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及安徽省乡镇企业局等各级单位的表彰与奖励。
百家讲坛-从司马到司马 本书特色 1.本书依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从司马到司马”系列讲座的讲稿润色整理而成,本讲座共十八讲,已于2011年11月播出。2.作者...
《进阶:成为快速升职加薪的少数人》内容简介:作者结合自己15年的求职面试培训经验,以及众多学员的成功案例,教你找到更适合自己
希特勒回來了!這回不打閃電戰,他要用電視和網路橫掃全世界!★德國暢銷150萬冊★在德國擊敗丹布朗的第一名小說★德國《明鏡週刊
重光的召稼楼文化-续篇 本书特色 《重光的召稼楼文化》与《续篇》的组合整体,较好地勾勒了召稼楼古镇重光后的文化轮廓,真实地展示了古镇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使完...
大故宫-3 本书特色 《大故宫3》是《大故宫》书系的终结版,读了《大故宫》1和2,不可不读《大故宫3》。《大故宫》三本书在手,彻底读懂大故宫,读懂元明清六百年历...
徽州老照片 本书特色 程嘉楷主编的《徽州老照片》由安徽省徽学会牵头,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安徽商报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征集委员会,在全社会开展三次征集活动,历时四年共...
姚锡光江鄂日记-外二种 目录 前言江鄂日记卷一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十月十二日——十二月初九日卷二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十二月初十日——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二月十三日卷三 ...
不公正的审判 本书特色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十次犯罪所造成的危害还要严重。因为犯罪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败坏了水的源头——弗朗西斯·培根《培根随笔集·...
不问西东:西南联大在沪校友访谈录(珍藏版)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很好的人物纪实,一份难得的珍贵史料。作者视角独特,选择了采访时沪上还健在的西南联大老校友,通过倾听...
中东历史与现状十八讲 内容简介 中东上古史宗教、上古的文明交往、中古伊斯兰政教关系、近代的民族主义运动、现代犹太复国主义、阿富汗问题、巴勒斯坦问题、伊朗的伊斯兰...
贵州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本书特色 文化遗产保护,既是繁荣文化事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发展文化产业极为重要的基础。由于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不...
《报酬递增的源泉》内容简介:本书收集了作者不同时期的论文19篇,专门讨论报酬递增的问题。舒尔茨教授并不否认报酬递减规律的存在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续编两朝纲目备要 内容简介 本书共16卷,以纲目体裁记述了自南宋光宗绍熙元年至宁宗嘉定十七年共35年的史事,史料来源是诏书、奏议、实录...
三国 1 大乱之兆 本书特色 《三国》是吉川英治的*之作,也是中国文化与日本气质交融的极致作品。在日本,受《三国》影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 本书特色 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他都讲透了。从独特视角反思从晚清到民国这段历史。《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
中古时代清时期-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本书特色 大家的观点,通俗的阐释,一部要的国通史,一部精略的中国史学史。白寿德,清时期论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老时期清代的历史。...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
《铁甲兵团:二战德国装甲师(1939-1945)》内容简介:铁甲兵团:二战德国装甲师1930-1945)是德军28个正规装甲师之编制及装备的全方
《尼雅遗址与安迪尔遗址》内容简介: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6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
唐西州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本书特色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十二五”重大出版项目《中国边疆研究文库》由《文库初编——近代稀见边疆名著点校及解题》与《文库二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