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中国著名哲学史家萧萐父先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以及其学生所撰写的纪念文章,全书分为“哲海探珠”“传统反刍”“启蒙脞语”“方法刍议”“滴水吟稿”“师友评说”共六个部分,前五个部分主要是萧萐父先生的学术文章及其诗作等,第六部分则是萧萐父教授的学生们所写的怀念文章。
书中所选取的文章或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蕴含深刻的哲学智慧,或突显浪漫的人生情怀,或饱含深深的思念之情,非常适合对萧萐父教授的学术观点、理论思辨等有兴趣的读者来阅读。
全书内容翔实,体例清楚,所选取的文章文字生动、文笔自然,令人读之获益匪浅。
在一定意义上,像萧先生这样全面的知识人,将成绝响。萧先生学贯古今中西,诗词歌赋皆通,我很佩服他。他对真理的执着,对人格操守的坚持,对学术自由的追求和对学者尊严的维护,有士大夫的品格,其风范、气度影响了几代知识分子。一代学人逝去,是为学殇。——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章开阮作为思想家的萧先生,虽然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但他做的是有思想的学术。他致力于发现与发掘中国文化思想内部的现代性的根芽,因而与持西方中心主义的启蒙论者、食洋不化者划清了界限;他发潜德之幽光,重在表彰那些不被历代官方或所谓正统文化重视的哲学家、思想家,重在诠释、弘扬在历史上提供了新因素、新思想、新价值的人物的思想,因而与泥古或食古不化者划清了界限,这就是“平等智观儒佛道,偏赏蕾芽新秀”。——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
总序一
易道与书法
一部《易经》,堪称千古奇书。
它是东方*古老的一部元典,却激发起现代人广泛的研究兴趣;它以奇偶错综为原型的简单符号系统,却容纳了巨量的文化信息;它原是一本占卜书,一经理论加工,竟被儒门列为“五经之首”,道家尊为“三玄之一”,成为儒、道两家独一无二的共同经典,成为我泱泱中华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智慧的主要活水源头。
经过理论加工,合经传为一体的《周易》,“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易》兼三才之道,而人道居中。天地自然之道,是人道的依据;又是人顶天立地、仰观俯察、“极深研几”的对象化的认识成果。因此,易道又可三分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的科学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人文易、“是兴神物,以前民用”的神道易。易道乃是我古先民的科学智慧、人文理想与神道意识三者的奇妙综合。三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且互为消长,与不同时期的社会思潮相激荡而发挥着不同的文化功能。易道内容繁富,显然以人文易为其核心,“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而“吉凶与民同患”“明于忧患与故”的忧患意识,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价值观念,又构成了人文易中整个价值理想的思想核心。
《周易》用以表达和论证这些核心思想的致思方式非常平实,既不故作神秘化的夸张,也不单靠概念化的推理,而是用富有真情实感的意象来表白作《易》者在特定的艰危处境下的忧惧心态。“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以殷、周之际的政治风云与文王被囚于羑里而演《周易》的史实作背景,凸显出《周易》一书的主旨和特色,在于“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整个易道的价值取向的重心,正是“居安思危”“朝乾夕惕”“外内使惧”“困穷而通”……“忧患从来启圣知,当年羑里演危辞”。一个“危”字,意象昭然!
一部《周易》,可说是“圣人立象以尽意”的一个特殊的符号系统。作《易》者意识到:造作书契文字是人类跃进到文明时代的标志。但单是书契文字,并不足以表达整个人类的意义世界和精神意境。而“立象”却能“尽意”,即通过“观物取象”“象其物宜”,琢磨出一套“絜静精微”的易象,以之作为媒介,则可以“类万物之情,通神明之德”。通过易象,就能够把握、洞察或表达有关宇宙、人生的多层意义、意蕴或意境。如八卦之象:?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既可代表天、地以及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物象,又可以象征父、母以及长、中、少三男三女等宗法伦理,且触类旁通而与八方、八风、八音之象等相关联。由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各有“大象”;每卦六爻积为三百八十四爻,又各有“小象”,所谓“八卦成列,象在其中”。这样的“象”,“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并非反映感觉中的个别物象,而是通过“观物取象”的择取、一定程度的类化和“钩深致远”的综合而形成的意象系。
萧萐父(1924—2008),祖籍四川井研,出生于成都。
哲学家与哲学史家,国际知名学者,著名的船山学和“明清早期启蒙”学专家。194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1951至1955年任华西大学、四川医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1956年到中央党校高级理论班深造,1957年到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同年秋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联顾问,国际道联学术委员,中国《周易》学会顾问,国际中国哲学会国际学术顾问团成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主要著作有:《吹沙集》、《吹沙二集》、《吹沙三集》、《船山哲学引论》、《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明清启蒙学术流变》(合著)、《王夫之评传》(合著)等,主编《中国哲学史》《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平常心看日本 本书特色 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历史,只是日本极少数人在上个世纪和前些年制造了新与旧的不光彩的事件,给中国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日本人带...
近代中国社会史论 本书特色 收入本书的15篇文章,大体可以反映作者过去二十年的学术轨迹,主要包括对秘密社会、概念史、记忆与认同等围绕中国社会史各方面的研究成果,...
新媒体事件的框架架建构与话语分析 本书特色 吴世文著的《新媒体事件的框架建构与话语分析》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对公权滥用诱致型新媒体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将学术理...
图画通识丛书博弈论 内容简介 博弈论研究的是:当我们行动的后果取决于他人决定的时候,我们如何做决定。经济学家伊万·帕斯丁和图瓦娜·帕斯丁解释了在这种情景之下, ...
傅斯年-中国人的德行 内容简介 一介书生,激扬文字,彰显出一代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足以成为时代之榜样,后世之楷模。敦品、励学、爱国、爱人,为国民忧,为天下...
她们的世界-来自卡特总统的疾呼 本书特色 根据自身经历和世界各地女性问题现状,卡特先生在书中向读者揭露了一个真相:超过世界一半人口的女性并不能享受到与...
社会网分析讲义 本书特色 《社会网分析讲义(第2版)》:社会网分析的理论架构社会网分析在社会学研究中的角色社会网研究的类别自我中心社会网资料的收集整体社会网资料...
岳村政治(签名本) 本书特色 《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是著名学者、微博大V于建嵘的代表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强可读性和现实意义的当代学术经典。解读...
陇上学人文存:第六辑:林家英卷 内容简介 《陇上学人文存》是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社科院负责编辑出版的省级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精选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人文社会科...
作品目录前言思想信仰论阿字本不生思想空海的结构式成佛论弘法大师空海与华严思想日本密教中的星宿信仰思想一考持松的密教判教观
胡适文存-全4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胡适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胡适文存》在民国一版再版,累计印...
作品目录一 孙中山的思考和困顿 二 陈炯明的叛乱轨迹与震荡 三 关余事件和孙中山的转向 四 苏俄和中共伸出援手 五 苏俄、中共引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论》内容简介:本书在研究、介绍中国环境资源法和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法律体系的基
星垂平野阔 本书特色 《星垂平野阔(精)》为作者陈尚君继《转益多师》集后的又一部短篇学术文集。共22篇文章,内容丰富,涉及文史问题研究、相关学术领域研究综述、重...
《Hadoop+Spark生态系统操作与实战指南》内容简介:本书用于Hadoop+Spark快速上手,全面解析Hadoop和Spark生态系统,通过原理解说和
怎样读书 本书特色 《怎样读书》由胡适等人著,聚集了胡适、蔡元培、王云五、林语堂、丰子恺、朱光潜、马寅初等当时就令人瞩目、现在更令人追怀的学者、文化人士。在读书...
《纽约时报》反伊战运动报道框架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以新时期反恐背景下的争议之战——2003年伊拉克战争为例,通过研究《纽约时报》反伊战运动报道的框架建构特点,检...
思想中国:批判的当代视野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作者的15篇论文,2篇之外,其余均写作和发表于2008—2012年。中心内容是从思想史、文学史与文化研究的角度,在批...
1977-2007-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年简史-(含光盘) 本书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年简史(1977~2007)》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1977-200...
☆内容简介:从黑海沿岸最早的史前希腊殖民地到意大利南部的希腊人聚居地,从今天的印度到欧洲的西班牙,希腊文明绝不仅限于以雅典为中心的古典时代,而是曾经跨越地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