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中国著名哲学史家萧萐父先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以及其学生所撰写的纪念文章,全书分为“哲海探珠”“传统反刍”“启蒙脞语”“方法刍议”“滴水吟稿”“师友评说”共六个部分,前五个部分主要是萧萐父先生的学术文章及其诗作等,第六部分则是萧萐父教授的学生们所写的怀念文章。
书中所选取的文章或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蕴含深刻的哲学智慧,或突显浪漫的人生情怀,或饱含深深的思念之情,非常适合对萧萐父教授的学术观点、理论思辨等有兴趣的读者来阅读。
全书内容翔实,体例清楚,所选取的文章文字生动、文笔自然,令人读之获益匪浅。
在一定意义上,像萧先生这样全面的知识人,将成绝响。萧先生学贯古今中西,诗词歌赋皆通,我很佩服他。他对真理的执着,对人格操守的坚持,对学术自由的追求和对学者尊严的维护,有士大夫的品格,其风范、气度影响了几代知识分子。一代学人逝去,是为学殇。——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章开阮作为思想家的萧先生,虽然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但他做的是有思想的学术。他致力于发现与发掘中国文化思想内部的现代性的根芽,因而与持西方中心主义的启蒙论者、食洋不化者划清了界限;他发潜德之幽光,重在表彰那些不被历代官方或所谓正统文化重视的哲学家、思想家,重在诠释、弘扬在历史上提供了新因素、新思想、新价值的人物的思想,因而与泥古或食古不化者划清了界限,这就是“平等智观儒佛道,偏赏蕾芽新秀”。——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
总序一
易道与书法
一部《易经》,堪称千古奇书。
它是东方*古老的一部元典,却激发起现代人广泛的研究兴趣;它以奇偶错综为原型的简单符号系统,却容纳了巨量的文化信息;它原是一本占卜书,一经理论加工,竟被儒门列为“五经之首”,道家尊为“三玄之一”,成为儒、道两家独一无二的共同经典,成为我泱泱中华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智慧的主要活水源头。
经过理论加工,合经传为一体的《周易》,“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易》兼三才之道,而人道居中。天地自然之道,是人道的依据;又是人顶天立地、仰观俯察、“极深研几”的对象化的认识成果。因此,易道又可三分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的科学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人文易、“是兴神物,以前民用”的神道易。易道乃是我古先民的科学智慧、人文理想与神道意识三者的奇妙综合。三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且互为消长,与不同时期的社会思潮相激荡而发挥着不同的文化功能。易道内容繁富,显然以人文易为其核心,“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而“吉凶与民同患”“明于忧患与故”的忧患意识,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价值观念,又构成了人文易中整个价值理想的思想核心。
《周易》用以表达和论证这些核心思想的致思方式非常平实,既不故作神秘化的夸张,也不单靠概念化的推理,而是用富有真情实感的意象来表白作《易》者在特定的艰危处境下的忧惧心态。“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以殷、周之际的政治风云与文王被囚于羑里而演《周易》的史实作背景,凸显出《周易》一书的主旨和特色,在于“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整个易道的价值取向的重心,正是“居安思危”“朝乾夕惕”“外内使惧”“困穷而通”……“忧患从来启圣知,当年羑里演危辞”。一个“危”字,意象昭然!
一部《周易》,可说是“圣人立象以尽意”的一个特殊的符号系统。作《易》者意识到:造作书契文字是人类跃进到文明时代的标志。但单是书契文字,并不足以表达整个人类的意义世界和精神意境。而“立象”却能“尽意”,即通过“观物取象”“象其物宜”,琢磨出一套“絜静精微”的易象,以之作为媒介,则可以“类万物之情,通神明之德”。通过易象,就能够把握、洞察或表达有关宇宙、人生的多层意义、意蕴或意境。如八卦之象:?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既可代表天、地以及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物象,又可以象征父、母以及长、中、少三男三女等宗法伦理,且触类旁通而与八方、八风、八音之象等相关联。由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各有“大象”;每卦六爻积为三百八十四爻,又各有“小象”,所谓“八卦成列,象在其中”。这样的“象”,“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并非反映感觉中的个别物象,而是通过“观物取象”的择取、一定程度的类化和“钩深致远”的综合而形成的意象系。
萧萐父(1924—2008),祖籍四川井研,出生于成都。
哲学家与哲学史家,国际知名学者,著名的船山学和“明清早期启蒙”学专家。194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1951至1955年任华西大学、四川医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1956年到中央党校高级理论班深造,1957年到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同年秋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联顾问,国际道联学术委员,中国《周易》学会顾问,国际中国哲学会国际学术顾问团成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主要著作有:《吹沙集》、《吹沙二集》、《吹沙三集》、《船山哲学引论》、《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明清启蒙学术流变》(合著)、《王夫之评传》(合著)等,主编《中国哲学史》《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四库全书精编(全四卷) 本书特色 “汗牛充栋,文化渊薮”的经典,编纂工程浩大,机构庞杂,人员众多的文化宝典,我国*大的百科全书,文化的长城。四库全书精编(全四卷...
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阶级和公共政策 节选 1978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那本颇受争议的《种族重要性的降低》。我本来希望,这本书的主要学术贡献,...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 语言学卷 内容简介 中国语言文字学在二十世纪的一百年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建立到发展、到繁荣的历史进程,本书分四个部分介绍了这一过程:(1)...
在萨特和马克思之间-安德瑞.高兹早中斯哲学思想解读 本书特色 《在萨特和马克思之间:安德瑞?高兹早中期哲学思想解读》是南京师范大学青年学者文丛之一。在萨特和马克...
南街社会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份拓展了的调查报告,又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社会学专著。 本书描述的对象——南街村,以其独特的管理模式与发展路径实施着由乡村逐步走上工业...
《三农网络舆情报告 本书特色 为客观记录“三农”网络舆情变化,在2012年的基础上,编写了《“三农”网络舆情报告(2013)》,对2013年“三农”网络舆情进行...
已落言诠 本书特色《已落言诠》是《文史知识》资深编委白化文先生多年文章的结集。其中包括序跋、书话、师友交游、杂谈、札记等多种类型的短文,按类型分章编排,散文性质...
作品目录新 序/ⅰ 第一章 引言:胡适的梦想与尝试/001 第二章 语境:从西学为用到中学不能为体/015 一 西潮/018 二 谁
西方社会科学基本知识读本:民主(第三版) 内容简介 民主是一个古老的词汇,在西方往往把字追溯到古希腊。当代西方自由主义倾向于认为古希腊的雅典民主并不适合于现代民...
性史1926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有七篇真实的性经历,投稿者皆为大学生。他们所描述的內容,有懵懂的性启蒙、青春期的冲动与自慰的心情等,相当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性观念...
龚浩群,中央民族大学海外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毕业。我国近年来涌现的海外民族志研究者之一,在民族志方法、泰国研究等方面有较深的积累...
(2018)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 本书特色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在《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介绍我国科技期刊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以...
《“图解”产品:产品经理业务设计与UML建模》内容简介:《“图解”产品》就是用“图”来“解构”产品经理的相关知识,并解决业务设
入江昭(Akira Iriye,1934— ),当代美国杰出历史学家,曾任哈佛大学历史系Charles Warren讲座教授、历史系主任。1978年出任美国对外...
末木文美士,1949年生于日本山梨县,1978年修完东京大学博士课程,现在为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佛教学、日本思想史。主要著述有《佛教——言语...
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 本书特色 《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将经验学派和批...
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未曾发生过中断,这就使得中国具备了一个典型传统社会的品格;中国又是一个有过两千年专制制度的社...
反思性历史社会学 本书特色 本书在社会理论和历史社会学的交叉点上开辟了一块新的理论领域。作者认为,将埃利亚斯、沃格林、博克瑙和芒福德这些思想家的研究汇聚起来,再...
《风俗与历史观》内容简介:☆作者岸本美绪被认为是“日本中国史、明清史研究的正统继承者,同时也是有建设性的批评者”,也有人称
《“一带一路”中非发展合作新模式》内容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非洲”频频成为世界各国媒体的头条,“新殖民主义”“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