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行思录》是张曼菱十余年来浸润于“西南联大”的成果。其间,作者走访海峡两岸的西南联大老校友,亲身接触、交谈,拍摄出电视纪录片数部,积累案头笔记、文献等一手材料不计其数,甚至不乏所有。作者寻访西南联大老校友,目的在于寻访“西南联大精神”——在中西合璧下,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文精神。
《西南联大行思录》用文学化的语言进行纪实性的描述,人物访谈时的讲话穿插其中,章法上也化整为零。在一个个小专题内,可见出西南联大人活生生的精神面貌,和对国家、民族的赤诚与担当,更可见出作者对当下文化教育建设的思考与忧虑。从“西南联大”到今天,历史的精神就在“行”与“思”之间跳动,对那激情岁月与美好人格的怀念向往,跃然纸上。
少年时代,向往北大这座象牙塔,有关北大的一切都想了解。高考结束那年,偶然逛书店,《北大才女》赫然出现在书架上,翻看几页,果断收入囊中,具体内容已不记得,只记得作者名为张曼菱。读《西南联大行思录》,本想深入了解战火纷飞的年代,三校合并的西南联大是如何在昆明办学育人,书买来后,发现作者是张曼菱,北大中文系毕业,很熟悉的名字,查阅后才知果真是当年那本书的作者,一种久违重逢的感觉,毕竟当年那位青涩的少年曾向往过她书中的象牙塔。
这本书采访了数百位联大校友,留下了丰富的口述材料,可以说是抢救性的完成了大量的人物录音采访。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口述史的,因此读起来乐此不疲。抗战时期,为了保存中华民族教育资源免遭毁灭,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所学校合并办学,南迁至湖南长沙又到云南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一时间,全中国*秀的教授大师们、学生们齐聚春城,他们的到来,给这所四季如春,无寒暑之虑的小城带来了生气,更可贵的是思想的启蒙。当时的云南省主席龙云会请联大的教授们来家中讲学,城里、地方的富裕人家也会邀请教授们来家里做客。书中写到
将先生接到了家里,自然是全家人都要叫出来与先生见面的。女孩子一扭一扭地出来了。
先生一皱眉。说:“怎么还缠足?放掉放掉!”
乡绅说:“已经订婚了。”
“还小还小。”
于是请教,怎么办?
先生说:“上学上学。”
因此许多女孩子放掉了缠足的脚,走入了学堂。就这样,一大批青年得到了解放,甚至从此改变了命运。
西南联大时期,中国*质的教育资源都在昆明,学校实行“教授立校”,培养了大批人才。教授们大多留过洋,又有旧学的功底,因此可以算是中西合璧,教学很有自己的一套。当时的教授们有朱自清、胡适、闻一多等教文学;历史系有傅斯年、陈寅恪、吴晗等;哲学系有冯友兰、金岳霖等;外文系有叶公超、吴宓、钱钟书、朱光潜;物理系有吴大猷......那时的学术圈到处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气息。
李政道本是浙大的学生,老师觉得他天赋异禀,应该到更高水平的地方学习,于是写推荐信给联大物理系的吴大猷。吴大猷并不认识写信的老师,可大多数从事物理研究的都认识吴大猷,于是李政道怀揣着老师的推荐信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昆明西南联大,得到中国物理学界的大师的指点,从此走向更高的人生舞台。
西南联大的一个重要的特色之一是“教授治校”,我觉得这一点对今天的高校行政管理及教学管理很有借鉴的意义,这些教学制度很值得研究。清华的梅贻琦校长会通过上海商务印书馆直接翻印国外的教科书,成为西南联大的教材,这使得联大的教学设置与国际是接轨的,许多后来出国深造的学生如杨振宁,去国外研究所很快能够适应那里的课程设置,这与联大的教学分不开。
关于闻一多的暗杀,书中多有描述,原来先生在李公朴被杀害之前就已经被列入被暗杀的黑名单,每天不停的有人过来提醒他不要出门,化装出走,甚至有人送来了乔装打扮的西装,可闻一多却从不畏惧,每天照常出门,书中引用了他对妻子的一段话:
现在就好像一条船在海里遇到了大风。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在船里的人,把舵掌握好,才有可能船不翻,达到彼岸。我们也撇手不管,就任凭风浪吹打。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不坚持不行。
这是何等的信念!为了达到心中的“彼岸”这个理想国,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先生遇难之前的*后一次演讲,明知特务很多,也受人相劝答应不会登台,可当他看到李公仆的太太站在台上已经讲不下去,特务又不断捣乱,他便毅然登台发表了生前气壮山河的*后一次演讲。
抗战胜利以后,台湾回到中国怀抱。自1894年甲午战败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五十一年的时间,台湾人民经历了日本人的奴化教育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西南联大很多学生参与了政府接收台湾的工作,1948年国民党撤退台湾后,一些教授学者登岛,更是对于台湾的“去日本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书中写到“原北大副校长发起了‘普通话运动’,历史系教授钱穆倡导‘国学运动’。‘普通话运动’、‘国学运动’使台湾人民在语言、文化上重归祖*体。”由于抗战胜利后,内战很快爆发,人们的注意力被转移,直到1948年国民党撤退岛内,形成了两岸长期的对峙状态。关于台湾回归中国的过程对内地人来说也是鲜为人知。作者对一段历史的叙述,弥补了我对台湾回归后那段历史知识的空档区。
关于清华校长梅贻琦在台湾新竹重选校址建立清华大学,书中也多有论述。据说新竹的清华大学跟北京的清华大学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一样的清华门大牌坊,一样的“荷塘月色”,一样的重视体育,一样的把宿舍称作“甲所”、“乙所”......这些种种的相似,似乎诉说着梅贻琦校长对故土清华大学的思念,也寄托着他的许多难以名状的复杂情感。
这本书挤时间读了很久,终于读毕,史料价值很丰富,信息量也很大。每次读完一本好书总是意犹未尽,陪着书中的人物往前走,被他们的喜怒所牵动,书读完了,对书中人事物的情感也愈加浓郁。梅贻琦、蒋梦麟、李政道、闻一多、胡适、季羡林......这些大师、学生的身影犹在眼前,总还想去探寻一些与他们相关的事,想去昆明探访那所存在九年的西南联合大学。(摘自网友山茶读后感)
张曼菱,女,汉族。云南昆明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赴盈江县平原区插队务农,后历任昆明医学院工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员,天津作家协会理事,海南作家协会理事,海南曼菱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独立制片人和导演,职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1 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二十世纪古史研究反思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常金仓教授20世纪中国古史研究反思录专著。全书25篇,分6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史学总体理论问题、历史传说的研究、宗教和...
清代社会八旗贵族世家势力研究 本书特色 八旗贵族世家、八旗官宦世家、八旗世家这些用语在清史学界一直以来就混同使用。雷炳炎*的《清代社会八旗贵族世家势力研究》以八...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是
《未来引擎》内容简介:用科技预测未来,比任何渠道和方式都更加可靠。本书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呈现了科技创新在太空探索、量子
万世师表话孔子-漫说中国历史-10-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本册图书讲述了万世师表、孟母三迁等历史故事,把《诗经》中几个知名篇目,如《关雎》,改编成了漫画故事。围...
中国通史-(全五册) 本书特色 全书用100个专题叙述了从中国境内的人类起源到晚清的中国历史,脱离了一般历史书编年体或章节体的窠臼;许多新近的出土文物和研究成果...
美国文明的兴起-(上下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 查尔斯·比尔德,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和重要的宪法学家和历史学家,曾被誉为“二十世...
西海固的事情 本书特色 宁夏西海固地区是中国*大的回族聚居区。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少雨,植被极差,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考查后结论说,这里不适合人类生存。1920...
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通过对宋代选官、任官、官员管理诸方面制度的论述,揭示宋代官僚制度丰富的内涵,分析其利弊得失,以期促进宋代政治制度史研究...
中国通史 本书特色 钱穆先生曾三度讲授“中国通史”:一于北京大学,二于西南联大,三于香港新亚。在北大讲授四年,前来旁听的学生众多,每一堂近三百人,坐立皆满,盛况...
《婚姻的鞋子爱情的脚》内容简介:本书是长篇都市婚恋小说。二十九岁的导游齐晓卉,不幸遭遇了丈夫卖房还债后离家出走的婚姻危机,
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之外 本书特色 本书选择了《点石斋画报》以外的二十八种晚清画报,所选画报均遵循当年较为重要、存世较多、制作相对精美的三个原则,且每种画报...
一本书的历史-胡乔木.胡绳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本书特色 中共是如何建构自己历史的?中共建党、大革命、土地革命、长征、延安整风、七大、三年内战、中华人民共和...
中国政治精英利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系列战败编织了一整套饱受外族剥削、欺侮为内容的“民族叙事”和“历史建构”。但在中国经济崛
莫高窟的守望者 本书特色 《莫高窟的守望者》是敦煌学专家赵声良写的对于敦煌学研究、保护、传承中的所感所想。全书分为“前辈的足迹”、“感悟敦煌”、“敦煌之缘”三部...
MilitaryAdaptationinWaraddressesoneofthemostpersistentproblemsthatmilitaryorgani...
目录近代史资料文库:第一卷荣相国事实记略近代中国自开通商口岸史料热河密札端方密函闻尘偶记述德笔记东行日记南屋述闻德宗请脉
煤山风雪辞孝陵(明朝) 内容简介 超级畅销历史读物中国历史大讲堂文人谈史金性尧、何满子、王元化、李国文、王春瑜、扬之水、朱增泉、贾梦玮等当红文学大家,齐聚“中国...
罗香林论学书札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罗香林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民族学家及客家学的奠基人,是近现代人文社会学术界的杰出人物...
六朝笈-世说新语 本书特色 一股清风,融入酒中,散在竹林;一种才情,冠绝古今,仍令人心向往之……那个时代固然动乱,固然有阴霾笼罩,可是那个时代因为一群熠熠生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