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字集》是有名文史学者谭正璧先生的一部文史随笔集,所收作品主要发表于20世纪40年代。在这近四十篇文章中,作者对曹操、李煜、苏东坡、陆游、李香君、金圣叹、李鸿章等历史人物,以及清代的文字狱、古代的间谍等历史事件都有梳理和评述,对诸如西王母、二郎神故事演变以及旧小说作者“双包案”也有考证。作者笔耕一生,“著作三身”,长期从事古典文学和学术研究,遍读史书,写作历史小品游刃有余,史料信手拈来,并且常能发人之所未发,给历史以一种全新的解读。读他的文章,犹如倾听一位阅历深广、思维敏捷的长者谈天说地,叙古论今,对古今人文,都讲得明白流畅。
谭正璧先生遍读群书,“著作三身”,他的著作以大部头为主。写作历史小品,犹如大厨炒小菜,信手拈来,一挥而就,毫无滞碍。读他的文章,就像倾听一位阅历深广、思维敏捷的长者谈天说地,叙古论今,对古今人文,都讲得明白流畅。
论曹操的死
记得幼时在私塾里读书,曾经在一本石印的《绘图三字经》上看到一幅“王季弑兄图”。一个古衣冠的人手持宝剑,正在一所大殿上追杀另外一个穿着同样衣冠,而正在仓皇逃避的人。这印象至今还深留在我的脑子里。后来又在史籍里读到《太甲弑父》《王季弑兄》等传说,便以为荒古时代,即有其事,亦何足怪。可是后来又读到许多学者的议论,以为这种事,离经叛道,有害世道人心,所以力辟为异端邪说,荒诞不经,劝人万万不可置信。那时的我,便也深信不疑,以为学者们的话一定很有道理的。
后来又多读史籍,在它们之后,又发现了两件相同的事:一件是东汉末年的曹丕“以子弑父”,一件是宋初赵匡义的“以弟弑兄”;后者为各种史籍所明载,前者却是我在细看《三国志》注后发现的。我曾经把这发现写入我的剧本《洛神赋》第五幕里。(这剧本曾经给某号称前进女伶领导的某剧团改为越剧的形式演出,而我却在她们演出后一年多才知道。我并不吝惜我的上演权,我所惜的是我这个重大的发现却始终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我知道了这两件事后,便以为时代比较前进的汉宋既可有之,那么在荒古时代的商周为什么反而不会有?于是重又把我从前盲从的相信完全推翻,以为那些都不是什么荒诞不经的事。
为了要使大家都知道我这个“曹丕弑父”的新发现,而且共同来充实我这个新发现的证据,所以我把我所依据的一些不很充实的证据引述出来,供爱好探讨这种问题的人共同研究。
要知道曹丕为什么要弑父,必须先要明白他和他父亲曹操、弟弟曹植之间的三角关系。历史告诉我们,曹操有着许多的儿子:大儿子曹昂死于宛城张绣之变,二儿曹丕是个诗人,三儿曹彰是位猛将,四儿曹植也是一位诗人,其余的儿子都没有什么事迹可见。可是同样是诗人,曹植为人忠厚,曹丕为人奸猾,所以做父亲的却是欢喜曹植的。而且在征邺之役,曹操的目的物甄氏被曹丕捷足夺去后,他对曹丕的反感更深;所以等到他进位丞相,封了魏公之后,便有立曹植为世子的意思。可是奸猾的曹丕,却深谋积虑,竭力破坏他的弟弟,终于使曹植失欢于曹操,而立他做了世子。所以当曹操死之前,他已一跃而做到了副丞相。曹操出征时,他留守都城,权高一切,便连自己父亲也不在眼里了。
不知是不是曹操洞悉了曹丕的别有政治阴谋,那次他从长安回来,回到洛阳后,忽然决意欲改立曹植为世子。因为恐怕自己的势力不敌曹丕,所以急召本来叫他留守长安的曹彰带了大兵回来。关于这些,《三国志》和注里都有文为证。《任城威王彰传》云:
太祖东还,以彰行越骑将军,留长安。太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
注引《魏略》云:
彰至,谓临淄侯植曰:“先王召我,欲立汝也?”曰:“不可!不见袁氏兄弟乎?”
在这两段文字里,我们不但可以看出曹丕果然有着别的政治阴谋,而且连曹操的突然得疾,曹操的突然死亡,也着实可以怀疑。他得疾后,何以不还至根据地邺城?(因为在那里,铜雀台上有许多他的爱姬可以服侍他。)而要留在洛阳?立曹丕为世子已很久了,何以突然要在这个时候改立曹植?而要改立就改立好了,何以必欲召回曹彰,至后改立?我们一思索上列诸问题,便知道这时的曹操已处于曹丕的罗网之中,自由全失,只有召回带兵的曹彰,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而实行他废立的大计。但是,可惜他知道得太晚了些,不但废立的事不能实现,反而因此送掉了性命。
……
谭正璧(1901—1991),上海嘉定人。幼时因家贫几度辍学。青年时曾受业于著名学者朱香晚先生。历任上海女校教师,上海美专、复旦大学、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和棠棣出版社总编辑,后受聘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特约编辑。一生中教读三十多年,写作则几乎一生未曾中断,生前已出版著作近百种,包括学术著作、文学创作等,字数总计超过1000万。他的好友、著名学者赵景深称他“著作三身”,虽为戏言,亦可见谭正璧笔耕之勤。
最好的杂文-超值白金版 本书特色 《*好的杂文》的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100余篇经典之作,分为反思历史、针砭时世、文艺之思、托物言志、生活的艺术、男...
生如夏花:泰戈尔经典诗选 本书特色 1.经典文学名作,文学圣殿的饕餮盛宴。收录泰戈尔两部经典诗集 《新月集》和 《飞鸟集》。2.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传世之作,受一...
无桨行舟 本书特色 瑞典版《相约星期二》,一部逾越痛苦、忧伤与无奈的生死遗言!在感人肺腑的倾诉与脉脉的抚慰之下,意志做舟,真情为桨,当然,幸福就是无限的。 “死...
●经过数百年的积淀,进入20世纪后法国突然呈现诗歌大爆炸。在此期间,天才迭出,佳作纷呈,让喜爱诗歌的人们如痴如醉,评论家都
《LED显示屏组装与调试全攻略(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LED显示器件基础、电子元器件的检测、LED显示屏电源电路、LED驱
同光体诗人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对清末诗坛同光体代表人物郑孝胥、陈衍、沈曾植等作品的风格、意象进行了剖析。张煜编著的《同光体诗人研究》尝试写出在现代社会转型的文化...
※ 德意志文学的深度阐释,荣获德国文学评论最高奖默尔克奖。※ 中文版首版豆瓣评分9.4,长期雄踞豆瓣外国文学史图书排行榜第六名※ 二战后正视“德意志性”的重磅批...
高尔基读本 内容简介 高尔基(18681936)是20世纪俄罗斯的伟大作家,也是联结传统文学和20世纪文学的桥梁。他于1892年以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
相聚在特尔格特格拉斯文集 本书特色 十七世纪上半叶,德国各宗教派别、德意志皇帝和各诸侯之间的矛盾深重,冲突连绵不断,在经历了30年战争后,一批文人志士相聚在小城...
孟子全译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在中国哲学中得到了集中地反映。其深闳的内容,明睿的智慧,在古代社会和其他民族相比,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本书...
清末民初文獻叢刊:群學肄言(上下) 本书特色 《群学肄言》原书名《社会学研究》(The Study of Sociology),为英国著名社会学家斯宾塞所著,论...
中国当代作家霍达系列 听雨楼随笔 抚剑堂诗抄 本书特色 《听雨楼随笔·抚剑堂诗抄》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作家霍达系列 听雨楼随笔 抚剑堂诗抄 内容简...
朱自清代表作系列--我是扬州人 本书特色 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文学创作成就主要集中在散文和诗歌方面。朱自清是以诗人的身份步入文坛的,但却以...
印象与风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家小藏本 本书特色 《印象与风景》首次出版于1918年,由作家的父亲资助。洛尔迦一路旅行,怀着对家乡风光的丰富情感写下了这些文字,...
想念青春 本书特色 玛拉沁夫编著的《想念青春》内容介绍:玛拉沁夫是中国“草原文学”流派创建人之一。他的作品《科尔沁草原的人们》《茫茫的草原》《花的草原》《草原英...
北平漫笔-林海音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北平漫笔》主要写林海音在北平(老北京)度过自己愉快的童年生活。瓜果满街的秋,戏园子里的茶房,天安门的华表,太庙的松林,故宫...
精彩摘录我看亲戚之间的关系实在比外人还不如。无论什么坏事和笑柄,他们都彼此知道,比外人更详细,说起坏话来更恶毒,吵嘴打架
元曲三百首【大开本】 本书特色 王国维曾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元曲盛于元代,它不同于唐诗宋词的典雅瑰丽,而是大量...
《一个孩子的诗园》写于1882年,1885年第一次出版。《一个孩子的诗园》在英国文学史上地位似乎不高,有些英国文学史著作,提到斯
楚辞(插图本) 内容简介 《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它得名于战国时代我国南方楚地形成的一种被称为辞的新诗体。这种楚地这辞,经过伟大诗人屈原的天才创...